71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孔乙己》图文解读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课文朗读
♬ 点击上方绿标听有声阅读,解放双眼
知识点
一、作品简介
《孔乙己》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二、知识积累
1.关于写作背景和写作用意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反封建主义的小说。
《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夜。当时,陈独秀、李大钊正以《新青年》为阵地,领导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主义、孔孟之道进行猛烈的抨击。
本文最初发表时,篇末有作者的《附记》,其中说:“这一篇很拙的小说,还是去年冬天做成的。那时的意思,单在描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并没有别的深意……”
2.读准红色字的音
傍午(bàng) 踱进(duó)
咸亨(xián)侍候(shì)
荐头(jiàn) 绰号(chuò)
3.解词
缠夹不清:指说话没条理,混杂纠缠说不清楚。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争辩。不屑:认为不值得。
颓唐:精神不振,情绪低落。
附和:(言语、行动)追随着别人。
4.积累
惋惜 皱纹 不屑置辩
颓唐 好喝懒做
三、难点突破
1.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有什么特点?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长衫主顾和短衣帮之间,等级森严,隔着一条鸿沟,但孔乙己却和这两种人都不同。
“站着喝酒”的短衣帮,都是穷困的劳动者。孔乙己经济地位低下,不愿意与他们为伍,他又没有资格挤进隔壁房里与“穿长衫的”并起并坐。但是,他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为的是要摆读书人的架子,以显出非同一般,比“短衣帮”高贵,不屑与他们为伍。孔乙己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和思想意识的严重矛盾,充分说明了他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课文用短短的一句话,点明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及性格特点。
2.找出描写孔乙己外貌的句子。思考:从外貌描写中看出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作者对孔乙己外貌的描写采用的是白描手法。一出场,写他“青白脸色”,是吃不饱,营养不良的特征;“皱纹间的伤痕”是虽已年老却经常受人凌辱的记号;“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是岁月虚度的记录;又脏又破的长衫是不劳动、贫穷的证明。当他蘸着酒在柜台上教小伙计“茴”字的四种写法时,我们还可看到他的长指甲,说明他四体不勤,不从事劳动。
总之,孔乙己既不是养尊处优的阔人,也不是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从外貌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个好逸恶劳、穷困潦倒、饱受凌辱摧残的悲剧人物形象。最后一次出场,先前的“青白脸色”现在变得“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先前身材高大,跟孩子们说话要弯下腰去,现在盘着两腿,坐在蒲包上,不能站立,跟别人讲话须要“仰面”。先前人家嘲笑他,他经常脸红脖子粗地为自己辩解,现在却“不十分争辩”,只是用“跌断”来遮掩,不过说话声音极低,而且断断续续。此时的孔乙己肉体上、精神上都已彻底坍塌,预示着悲剧结局即将来临。这令人触目惊心的惨景,鲜明而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摧残弱小者的罪行。
3.找出描写孔乙己动作的句子。思考:文章中哪些动作描写最精彩,足以表明孔乙己的性格。
作者对孔乙己的动作描写最精彩的是两次亲手交钱买酒的动作。
第一次:“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掌柜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这里既说“又”就不止一次;既说“新伤疤”必有旧伤疤。说明他经常被人殴打。然而孔乙己并不理睬,而是以“排出九文大钱”要酒要菜来表示他的不可轻侮的“尊严”,是对挑逗者无声的回击。“排”字写的是动作,表现的却不止是动作,还有动作的神态。当他把九文大钱放在手心,用拇指一个一个的将钱用力推出,摁在柜台上时,可以想见他心里、脸上是十分得意的。
这时的孔乙己也算得“阔绰”,但好景不长,果然他最后一次去买酒,境遇大不如前。文中写道:“一天下午……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又说道,‘温一碗酒。’……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这真是一幅多么凄惨的图画啊!作者不仅从他的衣着(该穿棉袄的时令,而他只能穿件破夹袄)来表现他经济地位的跌落,而且更为传神的是,用“排出九文大钱”的一个“排”字带着自赏自傲;而“摸出四文大钱”的“摸”字则显得沮丧悲苦,穷愁潦倒。而且在数目上,前次是“九文”,这次只是“四文”,还是乞求酒店给温一碗酒。这两个动作围绕着一个“钱”字,不仅写出孔乙己经济地位每况日下,而且突出了他的穷酸迂腐,好逸恶劳,麻木不仁的个性特征。
4.找出孔乙己富于个性的语言。
思考:从这些语言中看到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征?
作者写孔乙己的语言是很富于个性特点的,许多话只能出孔乙己之口。当酒客们看他居然“排出”大钱来买酒而不理睬众人时,就加强攻势故意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先前说“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只是含沙射影,现在是单刀直入,而且故意高声叫嚷。这回孔乙己不能再以无声战有声了,于是睁大眼睛说:“你怎么污人清白?”不说冤枉好人,而说“污人清白”,这是孔乙己独有的语言,可惜的是由于他并不“清白”,所以语言虽雅,却缺乏力量。当对手拿出真凭实据:“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死要面子的孔乙己在真凭实据面前,还要争辩,说什么“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窃”与“偷”本是同义词,只是文言与白话的区别,可孔乙己宁可认“窃”,决不承认“偷”。在他看来“窃”与“偷”似乎高一等,何况他"窃"的是与读书人关系密切的书,这就更高一等了。这种强词夺理、自我解嘲式的语言也是孔乙己所独有的。此外,象“君子固穷”,“多乎哉?不多也”,这些陈腐的语言都表现出他受封建文化教育毒害之深,迂腐可笑与穷酸十足。
5.孔乙己是一个悲剧人物,然而全文没有一个“悲”字出现,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用意何在?
小说以“我”为见证人,以“笑”为线索,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在笑声中走向死亡。这样让悲剧在喜剧的气氛中进行,以“喜”衬“悲”,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
6.各种人是如何取笑孔乙己的?应怎样理解?
孔乙己自身的可笑,是对封建文化、封建教育制度的嘲笑和讽刺、揭露和批判。作者对孔乙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内心痛苦与悲哀,寄予了一定的同情。小伙计的笑,是不经意的、“附和着笑”。邻居孩子的笑,并非恶意,是“听得笑声”“赶热闹”的笑。短衣帮的笑,是为孔乙己不伦不类的样子,故弄玄虚的语言,迂腐无能的性格而笑,以求得无聊生活中的片刻快活。这是“病态社会”所致,反映了当时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冷淡无情。掌柜及穿长衫人的笑,是以“欺凌、玩弄”为目的的笑。这是阶级本性所决定的。“笑”是作者进行人物塑造的一种艺术手段。
图文解读
孔乙己思考探究参考答案
一、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潦倒却又想保持读书人的清高,善良而又懒惰、虚荣、无能,可怜又可气的人。
文中对他正面描写的地方比较多,如对孔乙己外貌和绰号来历的描写,对孔乙己面对众人嘲弄时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等。此外还有侧面描写,如第五段和第十段由别人之口交代了孔乙己的经历,丰富了人物的性格。
孔乙己在咸亨酒店中,既不融于短衣帮,也不融于长衫客,连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也不理解他、不亲近他。他的腿被丁举人打折了,无人关心,反被嘲笑,可见当时的世态炎凉。综上可见,孔乙己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也是当时冷酷社会的牺牲品。
二、(1)小说中有四处写到人们的“笑”:
①一处是在第4 段: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原因:孔乙己因为偷了何家的书而被众人嘲笑。
②一处是在第6 段: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原因:孔乙己被人问起为何没有考中秀才, 无言以对而遭嘲笑。
③一处是在第8 段: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原因: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在年幼无知的孩子的面前他的表现确实可笑,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④一处是在第11 段: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原因: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已经不成样子了,然而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取笑孔乙己。
(2)孔乙己是一个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位置的穷苦人和弱者,用人们的“笑”来贯穿这样一个令人悲酸的故事,烘托和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这种笑是麻木的笑,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了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乐写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
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
三、1. “排”字写出了孔乙己想在“短衣帮”面前摆阔的心理。“摸”字表明孔乙己再也没有多余的钱了,暗示他已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
2. “捞”字显示了问话人的不屑与嘲讽,他们认定孔乙己是没有用的人,即使得到秀才的功名也纯粹是偶然,何况孔乙己根本考不上功名。“笼”字揭示了孔乙己在灵魂深处的伤疤被戳痛时难以掩饰的痛苦心理。
3. 掌柜并不关心孔乙己的死活,只关心他的账目,他的酒钱。表明掌柜的冷漠无情,揭示当时的世态炎凉。
4. 不矛盾。因为“我到现在”一直没再见过孔乙己,也没有得到一点儿关于他的确切消息,所以用“大约”表猜测。但依据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酒店时的悲惨状况,在那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的死又是确定无疑的,所以在“大约”后用“的确”来表明“我”猜测的结论。
四、短衣帮角度示例:做工归来,每天累得要死,可是看到孔乙己,累便减少了许多。这个倒霉的家伙,穿着个破长衫装文明人,其实大家都瞧不起他,他还自以为了不起。他好喝懒做,还偷东西,每天“之乎者也”,没事跟着我们去打个短工,挣钱养活自己多好?唉,真是的。听说这家伙,居然到丁举人家里去偷,腿被打折了,好几个月没来这店里喝酒了。没有孔乙己的咸亨酒店,真没意思啊!
五、《示众》这部小说里,巡警拉着身穿白背心的犯人在街上示众时,秃老头研究起犯人衣服上的字来了,胖大汉以狗肚皮的升降为享受,老妈子以拿犯人来哄自己小孩子开心为乐趣。
《药》这部小说里,英雄夏瑜为了华夏民族的崛起,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老百姓却急急忙忙地赶着去“看”他被杀,茶馆的茶客更把他的受害作为闲聊的谈资。
这些看客的共同特征:无知愚昧、冷漠麻木、无聊空虚。鲁迅写形形色色的看客,通过描绘这些人物的行为表现,把国民内心的孤独、精神的空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目的是想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唤醒沉睡已久的民众,只有民众思想上清醒了,中华复兴才有希望。
1~9年级(下)朗读音频获取方式
▲扫描二维码
后台发送“下册朗读”
免费领取
▲扫描二维码
后台发送“下册朗读”
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