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图文解读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课文朗读
♬ 点击上方绿标听有声阅读,解放双眼
知识点+课后思考探究
预 习 须 知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一》,题目是编者加的。《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该书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当时各国政治、外交的情况。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互相独立的单篇。
邹忌,战国时齐国人。讽,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齐王,指齐威王,名因齐,齐国国君。谏(jiàn),规劝国君、尊长等改正错误。
一、全文展示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二、主题概述
本文通过讲述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劝齐威王纳谏除蔽的故事,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这样才可以兴国的道理。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才能少犯或不犯错误。
三、文言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邹忌修八尺有余
古义:长,这里指身高;今义:修理。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古义:偏爱;今义: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
3.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
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今义:左和右两个方面。
5.面刺寡人之过着
古义:指责;今义:尖锐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
6.能谤讥于市朝
古义: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错;今义:诽谤。
(二)一词多义
1.朝服衣冠(早晨)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皆朝于齐(朝见)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哪一个)
孰视之(仔细)
3.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美丽,漂亮)
吾妻之美我者(认为……美)
4.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如,及,比得上)
门庭若市(像,如同)
5.上书谏寡人者(动词,呈上)
受上赏(形容词,上等的)
6.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燕、赵、韩、魏闻之(听说)
(三)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名词作动词,穿戴)
2.吾妻之美我者(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
3.臣之妻私臣(形容词作动词,偏爱)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当面)
5.闻寡人之耳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也,表示判断)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也,表示判断)
2.倒装句
①皆以美于徐公。(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皆以于徐公美”)
②能谤讥于市朝。(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能于市朝谤讥”)
③皆朝于齐。(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皆于齐朝”)
3.省略句
①朝服衣冠。(省略主语,完整句子应为:“邹忌朝服衣冠”)
②皆以美于徐公。(省略“美于徐公”的主语,完整句子应为:“皆以我美于徐公”)
(五)成语积累
门庭若市: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四、思考探究
1.请简单梳理课文内容。
邹忌与徐公比美的三问,妻、妾、客的三答,邹忌讽谏齐王的三类比,齐威王纳谏后的三赏,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各国“皆朝于齐”的三变化。
2.有人称赞邹忌能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也有人认为他的劝谏“并无讽王纳谏字句”,妙在“蕴藉”。结合这些评论,具体分析邹忌是怎样说服齐王的,其劝谏艺术有哪些高妙之处。
邹忌并未直接讽谏齐王,而是以小见大,讲述自己与徐公“比美”的经历,并把自己“三思”的结果告诉齐王,通过类比,让齐王自己去领悟“王之蔽甚矣”和应该采取的措施。直谏,有可能触犯君王龙颜,不容易让齐王接受;委婉劝谏,若没有恰当的切入口,又容易流于琐细或者旨意不明。邹忌坦然直陈自己的“比美”经历和“闺房小语”,取譬类比,以切身体验切入讽喻正题,自然亲切,入情人理,又委婉含蓄,易于为齐王所接受。
3.除了高超的语言艺术,邹忌劝谏成功还有哪些重要因素?说说你的看法。
这也与邹忌善于思考、分析的个性和他的担当、责任意识相关。邹忌关心国家大事,一心想寻找恰当时机劝谏齐王。他在生活中经历了“比美”经历,能够深人思考、分析,体察各人的情状心理,并敏锐地由个人体验联系到国家大事,想到齐王所受之蔽,于是果断地进行劝谏。
这也离不开齐王广开言路的胸襟和果断行事的理政智慧。齐王听了邹忌的劝谏,马上“下令”,并且分上、中、下三种不同层面的赏赐,立刻实施,表现出一位封建贤明君王的特点。
课后思考与探究:
一、邹忌与徐公比美,分别问妻、妾、客(三问)“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分别得到不同的回答(三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由此邹忌深深地思考:“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三类比),“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进行类比,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写齐王纳谏而有三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因为有了三种赏赐,所以有了三种变化: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最终达到“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的大治局面。
二、邹忌入朝见威王首先说出他的妻、妾、客分别 私”“畏”“欲有求于”他,都说他“美于徐公”,然后以类比推理的方法委婉进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切以国家利益为中心,成功地说服齐威王。
启示:充分尊重对方,语言委婉含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让对方愉快地接受意见。
三、1. 哪一个,谁;同“熟”,仔细。
2. 认为……美;美丽。
3. 朝廷;朝见。
图文解读
1~9年级(下)朗读音频获取方式
▲扫描二维码
后台发送“下册朗读”
免费领取
▲扫描二维码
后台发送“下册朗读”
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