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

纪秀生 语言生活研究 2021-03-17

  进入21世纪,汉语在全球快速传播,在世界许多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不断升温的“汉语热”,不仅强化了人们对我们汉语母语的认同,旺盛的需求也为汉语“走出去”增添了信心。

  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也称“本族语”或“第一语言”。母语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符号标志,它既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又把自身与操其他语言的人区别开来。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所必需的‘呼吸’,是民族的灵魂所在,通过一种语言,一个人类群体才得以凝聚成民族,一个民族的特性也只有在自己的语言之中才能获得完整的映照和表达。”母语不仅是一种表达工具,还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对个体来讲,它是培育我们归属感和家园感的血缘纽带,对民族而言,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徽章,是塑造民族凝聚力和文化向心力的重要利器。

  每一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母语有种特殊的感情,这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文化心理。人们都有一种强烈的用母语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表现欲”;都有希望子孙后代掌握与自己同样的母语的“传承欲”;在异国他乡,更是对母语有着强烈的“乡音情”。这种情感是我们缔造母语忠诚、树立母语自信的重要支撑,需要精心培育、用心传承。

  母语自信是一种社会的文化心理和民族心态,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母语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是对母语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属于精神层面的底蕴与力量的外溢。人们评论自己的母语,都会对它表现出一种认同感和自豪感,视其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在中国人心中,汉语是五千年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值得每个中国人珍惜与骄傲的文化标记。

  然而,在过去的一百多年历史中,我们曾经有过对母语的不自信。有学者总结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其外有西方语言的冲击,现代汉语严重欧化;其内则是母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意识不断衰微,中文成为追逐现代化过程中不断遭到修葺的对象。”我们的母语一直蒙受着“低级”、“不够准确”、“不讲逻辑”而又复杂难懂、汉字不利于书写、不利于计算机输入的种种责难,这让人感受到我们的母语受到过伤害,经历过危机。

  今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和灵魂,是我们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而我们的母语既是这种文化的产物,也是这种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这种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和最集中体现,因而要维护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不能再对我们的母语采取那种“自贬、自侮、自戕”的态度,而是让它重新拾回“自尊、自信、自强”。

  事实上,从语言学角度看,我们的母语——汉语的确有值得坚守的理由和弘扬的信心。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汉语拥有最为丰富的书面文献和自公元前841年以来不曾中断的历史记录。汉语词语具有想象的特征,这在世界语言中是独一无二的。季羡林先生称誉我们的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种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语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说:“西洋人做文章是把语言化零为整,中国人做文章几乎可以说是化整为零。”汉语能“随物赋形”,重“意合”而轻“形合”,所以汉语保留了更多感性的东西,更接近人的瞬间体验而非理性分解。用美国语言学家范诺洛萨的话说,汉语充满动感,不像西方语言被语法、词类规则套死。瑞典语言学家高本汉也曾这样评论我们的母语:“中国文字好像一个美丽可爱的贵妇,西洋文字好像一个有用而不美的贱婢。”他还认为汉语有声调,语法又比较简易,而且中国人一直非常重视在声音方面的锤炼,因此在漫长的历史中,汉语被造就成一种音韵铿锵、和谐与美丽的语言,在这个方面它略胜西方语言一筹。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也赞叹说,“今天的英语诗人会羡慕中国即兴凑句的人不费力气就能达到的那种洗练手法。”

  汉语表达的自由度和创造性可以和任何一种语言媲美,“从语言学角度讲,汉语本身所具有的优点使得它的句法比英、美所谓的标准英语要简单许多,发展潜力也要比英语大得多”。英语中保留的屈折语的现象使得英语显得累赘,而汉语没有这种现象;现代英语词汇量急剧增长,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沉重负担,而汉语词汇的生成多与原有词汇有着密切关联,易于掌握运用。

  汉字是中华文化系统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化符号,不仅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而且是蕴藏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解开中国文化之谜的一把钥匙。汉字素有“东亚的拉丁文”之称。日本学者曾说过,所谓的“东洋史”,即是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在东亚地区传播的历史,由此形成了影响至今的“汉字文化圈”。计算机“汉字输入”的难题在上世纪末已得到解决,而且,汉字键盘输入的速度超过了英文字母,输入效率达到英文输入的1.3—1.9倍。对此,有人认为:聪颖的华夏祖先创造了汉字,智慧的炎黄子孙解决了汉字快速输入计算机的世纪性难题。

  进入21世纪,汉语在全球快速传播,在世界许多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不断升温的“汉语热”,不仅强化了人们对我们汉语母语的认同,旺盛的需求也为汉语“走出去”增添了信心。据英国语言学家戴维·格雷多尔研究预测,到2050年时,汉语将会上升到国际语言分类金字塔的最高一层,那时,汉语的国际地位将显著提高,它将与印地语、英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一起,共同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格雷多尔还认为,亚洲一些地区的雇主已经不再将会说英语作为雇员的唯一条件,在下一个世纪中,汉语可能成为“一定要学”的语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21世纪人类交往活动中,随着汉语地位的稳步提升,我们的母语汉语必将不断增强语言自信,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中华民族的语言复兴。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