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1期 | 关于社会主义的概念、特征及理论演进——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
作者:张兴祥 洪永淼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美国康奈尔大学
期刊:《中国经济问题》2018年第1期
DOI:10.19365/j.issn1000-4181.2018.01
内容提要
自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以来,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并非始终如一、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在曲折中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本文考察了“社会主义”一词的语用情况及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指称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概括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他们后期提出的新见解,以及列宁的理论突破与演进。在经济文化落后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里,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之后,应该按什么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概念 特征 理论演进
作者心声
自19世纪30年代初“社会主义”概念提出以来,有关它的定义不胜枚举。为了同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区别开来,马克思和恩格斯采用“科学社会主义”一词来指称未来的理想社会。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所说的“科学社会主义”其实与“共产主义”一词同义,也即涵盖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其后,列宁在《国家和革命》(1917)中首次用“社会主义”指称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而以“共产主义”来指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这两个词的指称才相对固定下来。马恩与列宁在概念指称上的差异不是根本性的,他们的理论分野才是关键。事实上,马恩与列宁阐述了两个不同逻辑起点的社会主义,或者说,他们提供了两个不同版本的社会主义:前者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后者则诞生于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的非资本主义或半资本主义社会(包括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马恩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发生论”和“条件论”的不同见解,正是基于上述不同逻辑起点得出的论断。
同样地,由于逻辑起点的不同,马恩与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描述,也存在实质性的差异。除了保留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这一特征,列宁对马恩科学社会主义的其他特征逐一作了修改,包括所有制形式、阶级差别、商品经济与货币关系、分配方式、国家功能的存续等,首次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列宁之所以“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实践中遭遇失败。十月革命后,列宁试图按马恩设想的路线,从生产力低下的状态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立全国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实践证明这种“跃进”方式是行不通的,“直接过渡”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在吸取经验教训后,列宁果断代之以“新经济政策”,从而使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工农联盟得到巩固,社会形势趋向稳定。
为了区分马恩和列宁的社会主义版本,我们借用电脑“硬件—软件”的组合模式,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视为“主板(硬件)”,其他配套体制机制视为“软件”,于是,按版本的高低搭配,马恩科学社会主义的运行机理可描述为“社会主义主板(高)+社会主义软件(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运作机理可概括为“社会主义主板(低)+社会主义软件(高)”,而“新经济政策”的运行机理是“社会主义主板(低)+资本主义软件(低)”。需要说明的是,“新经济政策”存留的“资本主义”,其实就是后来邓小平所说的“市场经济”。列宁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认为只能从社会主义实践中去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他让社会主义回到合乎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逻辑起点,这一理论上的突破,时至今日仍有启示意义。
纵观一个多世纪来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关于社会主义的探讨,可以说是一个经久不息的话题。社会主义理论不能仅仅停留在马恩和列宁当时的认识水平上,如何系统、准确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仍有待于我们的实践探讨,不断拓展、丰富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可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可下载PDF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