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8年第1期 | 中国式转型、经济增长与结构性失衡

2018-02-14 本刊编辑部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刘瑞翔  范金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政治与经济研究院  

江苏省行政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

期刊:《中国经济问题》2018年第1期

DOI:10.19365/j.issn1000-4181.2018.04

内容提要

  本文构建一个三部门理论模型,分析中国特有的双重转型、经济增长以及结构性失衡三者之间关系,并得到以下结论:中国经济之所以顺利转型,在于将渐进性转型和二元结构转型相结合,在国有经济存量保持不变条件下,通过发展民营经济吸纳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在此同时,国有经济并未被非国有经济所完全取代,而是在发展混合所有制思路指导下得到了新的发展,两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实现共存;在特有的双重转型过程中,无论是资本要素还是劳动力要素市场,都存在严重的资源错配,导致我国经济近年来出现多种结构失衡现象。 

关键词

双重转型  资源错配  经济增长  结构性失衡

作者心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近年来却出现一系列结构性失衡现象,如收入差距拉大、需求结构不合理、储蓄率过高等。与东欧等国家不同,中国转型的特殊性体现在其是两种转型的叠加,即一方面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二元转型,另一方面则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渐进过渡的体制转型。这种特殊的转型方式对于经济高速增长产生什么影响?它是否是导致当前结构性失衡现象的主要原因?本文构建一个三部门理论模型,分析中国特有的双重转型、经济高速增长以及结构性失衡三者之间的关系。

  中国经济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方面,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是一个极端贫穷的农业经济大国,农村存在大量冗余劳动力,迫切需要进城寻找新的出路;另一方面,中国转型初期资本十分匮乏,必须将稀缺的金融资源分配给国有企业,以维持社会和经济的稳定,民企很难从外部获得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本。鉴于以上两点,本文将市场化转型和二元结构转型结合起来,试图更为准确地描述出中国特有的转型过程。

  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中国劳动者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城镇户籍且在城市工作的城市工人,第二类是具有农村户籍且留在农村务农的农民, 最后一类是具有农村户籍但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现代产业部门中存在两种类型企业,一种是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S型企业,其具有体制优势,可以轻易贷款得到企业运营所需资金。另外一类则是私营企业,由于受到所有制约束等限制,很难向银行贷款得到运营所需要的全部资金。国有企业一般只招聘具有城市户籍的城市工人。私营企业出于成本控制考虑,同等条件下更愿意聘请工资相对便宜的农民工。

  在本文中,城市工人、农民工和农民三者工资差异决定了劳动力流动是单向的,即城市工人一般不会主动从国有企业流向民营企业,农民可以从农村流向城市成为农民工,但由于户籍门槛限制,他们只能进入民营企业,难以进入国营企业。本文模型说明,中国经济转型之所以取得阶段性成果,应该是渐进性体制转型和二元结构转型结合的结果,正是由于农业部门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生产力,才使得非国有经济发展并没有以牺牲国有经济为代价,在避免转型期经济崩溃的前提下得到了充分发展。同时,国有经济并未被民营经济所完全取代,而是在发展混合所有制思路指导下得到了新的发展。

  最后,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增长奇迹,在于将体制转型和二元结构转型相结合,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同时,吸纳了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但由于政府深度介入资源配置,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经济结构失衡现象,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可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可下载PDF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