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2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北京最曲折诡异的一条胡同

2017-02-22 最爱大北京

没有南锣鼓巷的繁华

没有八大胡同的喧闹

但这里却是全北京最曲折有趣的一条胡同


因小庙得名的胡同


九湾胡同位于西城区东南部,珠市口西大街以南、前门大街以西,东口与铺陈市胡同相连,西口从校尉营胡同通出。这条胡同,始建于明代,时称般若寺胡同,胡同名因曾胡同里的一座小庙得名。


清朝末年因胡同弯曲多变,改称九曲湾。民国后称九道湾,1965年改名为现在的九湾胡同。现在如今,这条胡同全长约390米,却有不下十几个拐弯,堪称北京拐弯最多的胡同。


九湾胡同真的有九个弯吗?


九湾胡同真的有九个弯吗?你从胡同东口进入,就发现这条胡同拐弯形式各样,有死弯、活弯;有直弯、斜弯;还有弯连弯。这条胡同光直弯有就九个,而斜弯、缓弯有四个,其它细小的微弯忽略不计,共达十三个弯之多,令人赞叹。


可为什么一条小小的胡同里竟有如此之多的拐弯呢?这还要从胡同名称中的“湾”字说起。说胡同早年由河沟衍生而来,因而弯字带有三点水的偏旁。


胡同西口很诡秘


不知从何时起,这里一直流传着“向西走不吉利”的说法。据这里的老住户说,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没有从胡同西口进出过。因为胡同西口特别的背,时有抢劫案发生,刚建国那会儿,胡同西口出过一起命案。


更有传言,天黑后鬼影常在胡同西口游荡,有人在胡同西口还碰到过鬼影,并且一直在后头跟随,直到走出胡同西口这才没了踪影,此后老居民们更加相信了“走西门不吉利”的说法。久而久之,胡同里的老居民们就更加惧怕和忌讳充满诡异的胡同西口了。


九湾胡同内的名人


这条胡同身处闹市,却远离喧嚣。似乎也看不出这地儿还曾住过名人。事实上,这里曾居住过清代的一位大人物。他便是清代诗人、书法家、内阁大学士翁方纲。


他是清中叶一位著名的学者,北京人氏,幼时家境贫苦,常常居无定所,8岁时跟父母迁到了城南的般若寺胡同(今九湾胡同)居住,坐南朝北的三间小屋成为一家的住所,而正中的一间堂屋,是翁方纲那时读书学习的地方。


后来,翁方纲在他的《复初斋文集》中对此有一段文字回忆:他家住在般若寺胡同的陈氏房屋。坐南向北三间,当间是读书的地方。。。


翁方纲学识广博,又是书法家,喜欢写蝇头小字,每增加一岁,必在西瓜子上写下四个楷字,50岁后写“万寿无疆”,60岁后写“天子万年”,至70岁后则变成“天下太平”。最后一年元旦时,眼睛因疲劳看不清东西了,他感叹地说:“我已经衰老了!”不久便去世了。


九湾胡同的西口与校尉营胡同连接,东口与铺陈市胡同相连,九湾胡同就如弯弯曲曲的绳索,一头拴着校尉营胡同,另一头拴着铺陈市胡同。


校尉营胡同

校尉营胡同,始建于明代,因驻扎兵营而得名。清代时,这里又有前、后校尉营之分。到了清末,李鸿章为培养陆军人才,训练新军,据说在此创办的“武备学堂”。


有人说武备学堂不是建在天津吗?那是最早,后来各地都设!历史上的校尉营胡同,也是名人往来无数。像清顺天府尹周家楣曾住胡同44号院,还有胡同里曾经消失的贤良寺。


顺天府尹周家楣


说到顺天府尹周家楣,有人会想到他主持编纂的《光绪顺天府志》。其实周家楣治理顺天府时期的政绩,比如在菜市口烂缦胡同创办广仁堂,收养10岁以下孤儿念书学艺;在琉璃厂沙土园胡同创办广育堂,收养10岁以下孤女等等。


周家楣去世后,这里改建成了宜兴会馆,并在馆内供奉周家楣牌位,以纪念周家楣治理顺天府时期的政绩。


一代名寺贤良寺


贤良寺,原是雍正十三弟允祥的府邸,胤祥死后,雍正将王府改建为寺院,“贤良寺”的名字应取自他的谥号“贤”。


乾隆年间,贤良寺迁至附近的冰渣胡同(现已不存),之后,贤良寺便成了外省的朝廷重臣进京朝见的住处。像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晚清炙手可热的地方督抚进京都寄住于此。


有趣的是,李鸿章第一次进京时便住这贤良寺,之后的无数次进京,李鸿章均居贤良寺。最后一次居住,他再也没能离开,病死在了贤良寺。


由于寺内建筑宽敞,民国时,在配殿设有民众小学校,寺庙还有僧众。建国后,这些僧众被遣散,部分房屋被作为校尉小学的校舍,当时贤良寺的主持吴金鼎成为小学校长。


1990年代,校尉小学改建,贤良寺的大部分建筑被拆除,一代名寺贤良寺,只剩下寺东边的一进小院,孤零零、静悄悄地深藏在校尉小学高楼东边,很少有人顾及。只有那古庙式的建筑和院中的古树,在告诉人们这座小院年代的久远。


铺陈市胡同

铺陈市胡同位于西城区东南部。清时称穷汉市,因劳苦大众在此等候雇主,出卖劳动力,故称。清光绪时又称补拆市或补陈市,民国改称铺陈市,沿用至今。


1965年改称铺陈市胡同。并将附近的天汇夹道、十八寓、小眼镜、任家头等巷并入,统称铺陈市胡同。


铺陈市胡同北接珠市口大街,南接永安路。这永安路,原来是龙须沟的西段,1914年,朱启钤修建城南这一块模范市区的时候,把龙须沟的明沟改成暗沟,才有的永安路。铺陈市的南端是龙须沟沟沿上,当然地势要高一些了。铺陈市原来挨着这样一条臭烘烘的龙须沟。


清光绪年间以前,龙须沟水还是清澈的。到了宣统年间,金鱼池以北三里河的水干枯,河道淤成陆地。随后,红桥下游的水成了死水,进入民国时期,龙须沟已经变成了一条污水沟。


建国后,立即进行彻底整治,变成一条清水沟,老舍以此沟的变化为题材,写下了著名的《龙须沟》剧本,之后还拍成电影。


地址:以上三条胡同在珠市口西大街以南、前门大街以西

乘车路线:从前门站乘坐93路、59路、120路、20路在珠市口南站下车,步行即达



文/陈开善  图/俞升昇

大家都在看

▶️吓死人的北京胡同


▶️能在东单住过的,都不是一般人!


▶️世上再无通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