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吓呆!长安街旁的奇葩异事!

6月19日,西城区铜井大院一间6.7平米的平房在网上公开拍卖,起拍价60万元,最后竟以250万元的价格成交,每平米高达37.3万!!!


图片来自中新网  邱宇 摄


一间空间有限、设施简陋、朝向不佳的小平房,价格居然如此逆天,这究竟是咋回事呢?


图片来自中新网  邱宇 摄


铜井胡同

得天独厚的首善之地


铜井胡同位于西长安街以南,东边紧邻国家大剧院,步行到天安门广场十分钟左右。



除了地理位置绝佳,因这间平房参加的是网络司法拍卖,不用缴纳任何拍卖佣金,便让很多买受人不惜出高价来购买,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


图片来自中新网  邱宇 摄


而铜井胡同这一片的平房目前都在拆迁范围内,现金补贴一平米13.5万元,此外还有安置房指标,一般是一间平房配给一套安置房。


图片来自中新网  邱宇 摄


此外,铜井胡同对应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长安校区,市重点161中学初中部也距此不远,诸多看的见的实惠,终于促成了这间平房37万元的逆天单价。



名曰铜井,却卖出了金价!能与故宫、天安门零距离,出门就在十里长安街压马路的地界儿,必定非同凡响!


铜井大院

是铜还是佟?


据有心人考据,铜井大院旧称“佟井大院”,在清代时,这一片儿是八旗正蓝、镶蓝两旗的受封领地,而佟佳氏,正是满族大姓氏之一,很多佟姓汉人,入旗后都被划入佟佳氏。



佟井大院曾经的主人究竟是满人还是入旗汉人?这小北不敢妄言,但其身份一定尊贵非常,否则又怎会生活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呢?


图片来自中新网  邱宇 摄


而如果您了解过铜井大院所地处的西长安街沿线胡同中那些传奇往事的话,就会明白,这块宝地,想当初可是有钱都买不来呐!


石碑胡同

文化与市井分割线


铜井胡同的东侧便是石碑胡同,记得小时候10路公交车途经长安街时,其中一个站名便是石碑胡同,宽敞的胡同口北端直抵中南海新华门。


图片来自“于小yu”的博客


如今石碑胡同的东侧便是国家大剧院,据说在工程初期,曾有过挖出金中都码头的报道,可见早在金中都时期,这里已经是京城的“分界线”。


图片来自“押解的故事”的博客


石碑胡同的得名,源自明代时,胡同南口是锦衣卫旧址,曾题名碑。据《顺天府志》记载:“刑部在皇城西,即明锦衣卫故址称建。大堂壁间明锦衣卫旧有锦衣卫题名碑,后毁于火”。


东文昌胡同

香妃传奇


走进石碑胡同不远处,便是东文昌胡同,这条在后人眼中貌不惊人的胡同,曾因一位异域而至的绝色美人而“香艳无比”。



在金庸的《书剑恩仇录》和琼瑶的《还珠格格》中,都塑造过一位身有异香、美艳动人,让乾隆爷神魂颠倒的香妃,虽说是小说家言,但历史上也确有其人。


《还珠格格》中的香妃


话说当年香妃从西域一路颠簸到了京城,乾隆爷特意将她的族亲、家人安排到了西长安街路南的街巷中,也就是东文昌以及东安福胡同一带居住,被称为“回回营”,并建造一座“唤礼楼”,也叫回回营清真寺,以方便他们做礼拜。



此外,还在“回回营”的对面修建了“宝月楼”,做为香妃在京的住所,具体方位,正是如今中南海新华门。



后来随着香妃的香消玉殒,宝月楼韶华不复,而回回营清真寺倒是礼拜者一直不绝。



直到民国建立,大总统袁世凯命人将宝月楼拆除,改名新华门,作为中南海总统府的大门。



而因为礼拜诵念之声过大从而影响办公,回回营清真寺也在不久之后被拆除。


前些年,随着东文昌胡同和东安福胡同拆迁,当年的回回营露出了些许断壁残垣,其上的伊斯兰雕饰与巍峨的圆拱券门楼,可依稀窥见当年这里浓郁的异域风情。



兵部洼

才子佳人述风流


因明朝时这里住过一个兵备副使石九奏,人称石兵部而得名。


图片来自“于小yu”的博客


而到了民国年间,浪漫诗人徐志摩与名媛陆小曼曾在兵部洼中街39号租住过一段时日。


徐志摩和陆小曼


徐志摩在日记中曾记叙了和陆小曼在兵部的生活场景:“曼又正迁居到西屋,窗前安着书桌;窗外一株寡妇相的丁香,靠近墙边无聊赖的站着......”



在这个温馨小天地中,徐陆二人相互扶持,犹似神仙眷侣,徐志摩的事业与生活均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徐志摩


相较北新华街以东,小北还是对西边的六部口一带更为熟悉。


六部口

人文荟萃


六部口地处西单东侧,长安街路南,因明清两代的官员去“吏户礼兵刑工”这六部衙门办事,要从这个街口斜插过去比较近便,因而得名。



六部口地区胡同交错,有:北新华街、大小六部口胡同、东西安福胡同、东西绒线胡同、西旧帘子胡同、西新帘子胡同、新壁街、油坊胡同、新平路、西栓胡同、未英胡同、南翠花街、后西瓦厂胡同等。



从前六部口这一片连带着西单,生意人很多,所以百货店、粮店、票号异常多。有同盛食品店、沙利文甜品店、银星照相馆、天源酱园等。



最著名的就数陈记六合棚铺,他家经营喜棚、商棚、灵棚、祭棚、经棚、客棚等,曾承办慈禧太后六十岁、七十岁两次万寿大典的席棚;光绪帝、慈禧太后奉安大典的蘼棚;袁世凯丧葬蘼棚;溥仪大婚的喜棚等。



历史上的六部口不仅毗邻中枢机构,更是自然人文荟萃。


大六部口14号

沈宅忆夏衍


曾经,这个有着高台阶的院子里住着一位文学大家——夏衍先生。



夏衍先生是中国著名文学、 电影、 戏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 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夏衍


就是在大六部口14号院,夏衍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后的时光,他九十五年生命的传奇就是在这里结束的。


老年夏衍


西绒线胡同51号

四川饭店的前世今生


西绒线51号曾是康熙皇帝第24子、诚亲王胤祕的曾孙,贝子绵勋的府邸。这是北京现存较完整的一座贝子级府第,院内朱门碧户,曲径回廊,静谧幽雅。



建国后,监察部一度在此办公。1959年经朱德、陈毅等提议,周总理批准并亲自命名,在这里开设了四川风味的饭庄“四川饭店”,成为了北京第一家由王府改建的庭院式饭庄。



在以后的30多年里,一直是北京最高档次的饭庄之一。当时的许多国家领导人都在这里宴请过外宾,许多文化界名人也常在这里聚会。



到了上世纪末,四川饭店与香港中国会合作,将这座古香古色的宅邸又换名号———“北京中国会”,成为京城里最高级的私人会所之一,出入的都是商界、金融界的精英。如今,中国会貌似也离开这里了。


西绒线胡同33号

崇德学堂美名扬


在西绒线胡同东口路北,是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874年由英国中华圣公会创办的崇德学堂,后几经变迁,1911年10月,崇德中学在现址正式开学。



它是北京最早的完全中学,以优异的教学质量和严谨的校风闻名,培养了许多蜚声中外的杰出科学家、艺术家。


梁思成▼杨振宁▲



邓稼先▼孙道临▲



黄宗江▼丛珊▲



张光北▼


西旧帘子胡同69号

杏林传奇


如今,西旧帘子胡同已经在市政建设的尘烟中一去不返,而这里的69号院,曾是前三门一带的名医、关幼波先生的“国医馆”所在地。



关幼波,中医学家,在中医内科、妇科、儿科以及外科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多年从事肝病的临床及理论研究,比较全面地总结了中医治疗肝病的临床经验。


在西旧帘子69号院,关老以辨证施诊的精湛医术治愈了多少疑难杂症,挽救了多少患者的宝贵生命。


在六部口青砖灰瓦的院落人家,阵阵不绝的哨鸽沙燕中,是一派独具老北京风情的居民生活区。


六部口

难忘的生活气息


曾经,西安福胡同东口支着两个摊煎饼,口南一个,口北一个,自带鸡蛋8毛,不带的话是1块。



白鸽酒家经营早点,糖油饼和白豆浆(不加糖)是老人们的最爱。



90年代初,六部口最火的餐馆是楚天,主营川菜,每到饭点,这里都乌央乌央满满是人。如今司空见惯的鱼香肉丝、夫妻肺片、水煮鱼等家常菜,不少六部口孩子都是跟楚天第一次吃到的。



大六部口胡同还有家粮店,从大六部口穿耳朵眼胡同,走到音乐厅的后门,就到了。就记得1斤切面1块钱,后来,这家粮店改成了好邻居超市,再后来成了餐馆,如今闲置了。



首都电影院正门临着长安街,对着电报大楼,直到90年代,这里都是北京市区最先进的电影院。



细数六部口的地标建筑又怎能忘了北京音乐厅?解放前,这里曾是民国政府开办的中央电影院,到了建国后,改建为北京音乐厅。



在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都是北京人欣赏西洋交响乐、高雅艺术的场所,尤其是新年音乐会。直到东边不远处的国家大剧院落成,这里才稍显落寞。



已经化身办公场所的西长安街邮局,是免费阅读各类报纸、杂志的好去处。



金广角是摄影爱好者、发烧友们的聚点,还在90年代,尼康、奥林巴斯等高端品牌的广告就飘荡于此。



当然最难忘的,一定是电报大楼那铿锵有力的钟声,曾经六部口甚至整个西长安街的居民,家中甚至都不要买表,因为电报大楼的钟声总是准时准点响起。



如今的电报大楼停止了工作,钟声也不再洪亮,很多老街坊也已拆迁搬离了六部口、西单、西长安街,这里逆天的房价已和他们没有关系,只是曾经有过的生活记忆,永远不会磨灭。



文/壹月陆日   图/丁云丽


着急!微信升级以后,找不着最爱大北京怎么办?小北告诉大家一个方法,图1是怎么找到我们!图2是如何将我们置顶!(目前只有苹果手机,能升级新的微信,安卓版的还没有出来)


每天和小北不见不散!


图1   


图2   



大家都在看

▶️涨了!7月1日起,您账户的钱又多啦!


▶️搞笑!北京热疯了算什么,更让人热爽爽的事儿在这里!


▶️北京出发,去24℃的避暑天堂,美景美食好心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