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央政务区”真的悄悄的来了吗?到底长啥样?

重磅消息


北京城地图或许将需要重新绘制!!


据《华夏时报》报道:


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规自委联合东、西两个城区共同编制,两个区不再单独编制分区规划。


在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王晖看来,东西城率先开始共同编制首都核心区,是为成立中央政务区作准备的,而这一消息有可能会在今年10月份正式对外公布。


中央政务区的“诞生记”


1、推进东西城合并

2016年,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提出推进东西城合并,建立专门服务于中央和国家的北京政务中心区,成为一个以中央政务服务为主导功能的首都核心功能区。“中央政务区”的提法首次进入大众视野。


2、首都功能核心区

两年后,这一提议中的“首都功能核心区”已经进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包括了东城区和西城区共92.5平方公里的范围。《规划》对首都核心区的定位是: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


3、核心区必须坚持的政策

去年11月16日,在北京市级机关首批启动东迁通州之后,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来到东西城进行考察工作,要求把全力服务保障首都功能作为核心区工作的全部要义,为中央政务营造更好环境,强调核心区必须坚持一本规划、一个标准、一套政策。这一表述也引起了舆论对于是否会有“中央政务区”的猜测。


4、中央政务区类似于美国华盛顿

首都经贸大学王晖认为,中央政务区类似于美国的华盛顿,将会直接由中央管辖。功能上除了政治功能以外,也以历史文化保护为主;产业结构方面,西城区主要是总部金融,东城区主要是文化创意产业,第三产业都在90%以上,同中央政务区基本是匹配的,不会有太大变化。


5、范围划定最初有三个方案

首都经贸大学王晖称,对于中央政务区的范围划定最初有三个方案:一个是东西城合并;另一个是二环再向外扩展半环,划入2.5环左右的范围;最后一个则是三环内全都划入。目前虽然具体的范围还没有确定,但东西城共同编制首都核心区规划,已经开始为10月份宣布出台中央政务区做准备。


6、特殊的“加减法”

尽管“中央政务区”还没有最后明确,但首都核心区确实在进行特殊的“加减法”。


毫无疑问的是,整个北京都在做“减法”。北京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实施减量发展的城市,2018年完成了全市城乡建设用地年度减量30平方公里以上任务,2019年的目标仍然是减量30平方公里以上。不过,核心区对减量的控制更为严格。


行动起来,核心区真抓实干东城

1、王府井步行街延长

2019年东城将实现王府井商业步行街延长,全力推进“国家级高品位步行街”建设,实施王府井整体规划和业态、交通、景观3个专项规划。推动实施20处老旧厂房和低效楼宇改造升级,实现产业“高精尖”。


2、新增幼儿园学位2000个

东城2019年将加快发展普惠优质学前教育,增加学位2000个。继续深化校园内外安全联动机制,加强安全管理。汇文中学教学楼投入使用,青少年科技馆和特殊教育学校力争开工建设。


3、新建安定门2家社区卫生中心

2019年东城将实现普仁医院中西医结合康复诊疗中心投入使用,建成安定门和交道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动院前急救医疗点建设。


4、新建、提升便民网点

针对市场疏解后的便民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东城2019年新建或规范提升33家社区菜店、家政维修等便民网点,新建6个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支持便民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在精准扶贫方面,新建10个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所,抓好扶贫项目落地,助力5个受援地区全部脱贫摘帽。


5、路侧停车电子收费全覆盖

交通方面,将推进次支路续建16条、新建3条,实现通车3条。创建国子监街区等4个不停车片区,新增17条无停车胡同,实现全区主次干道静态停车秩序管理、路侧停车电子收费、居住停车自治管理全覆盖。


6、拆除违法建设不低于16万平方米

在环境建设方面,2019年实现“开墙打洞”、无证无照、占道经营、群租房、地下空间违规住人、直管公房违规转租转借等乱象动态清零。拆除违法建设不低于16万平方米,积极创建无违建街道,努力打造一批无违建社区。


7、完成屋顶绿化1.2万平方米

落实“留白增绿”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屋顶绿化1.2万平方米,扩大、改造绿地15万平方米。建设安德城市森林公园、燕墩公园、大通滨河公园(二期)3处大尺度公园和5处口袋公园,对平安大街等3条道路进行绿化景观改造提升。


8、龙潭三湖打通成新地标

启动龙潭中湖公园建设,积极打造集城市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节约型和智慧型园林理念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性公园,推进龙潭三湖水系连通,打造城市生态新地标。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继续开展“厕所革命”,完成227座公厕改造提升。 


9、新增城市森林公园8处

推动皇史宬等3处央产、军产文物腾退;新增普惠幼儿园学位2000个,建成安定门、交道口2家社区卫生中心;延长王府井商业步行街,新增安德城市森林公园等8处公园,龙潭三湖水系连通打造生态新地标。


10、平房试点开展“申请式退租”

在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方面,东城2019年将出台平房院落综合治理配套政策,试点开展“申请式退租”。实施460户直管公房平房大修,完成100户棚户区改造。


11、实现回迁房开工1200套

实施16栋简易楼腾退和4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西河沿危改项目东区完成基础施工、西区住宅楼实现回迁。加快望坛项目收尾,实现回迁房开工1200套。豆各庄项目竣工定向安置房1000套。


12、启动实施12项文物修缮

东城还将积极推动皇史宬等3处央产、军产文物腾退,推动宏恩观、正阳桥疏渠记方碑周边住户腾退,启动实施12项文物修缮,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民用”的原则,不断推动文物对外开放、合理利用。


西城

1、推进鼓楼西大街等提升

今年,西城区将持续推进鼓楼西大街、阜成门内大街等首批片区更新,推动旧鼓楼大街、地安门内外大街、太仆寺街、小六部口、天桥南大街等片区提升。编制实施“两广大街”西城段品质提升方案。


2、拆除违法建设10万平方米以上

深入推进“疏整促”新三年行动计划。拆除违法建设10万平方米以上,确保新生违法建设零增长。实现“开墙打洞”动态“清零”。


3、完成支路胡同通信架空线入地及规范梳理

建筑物屋顶牌匾标识规范,完成支路胡同通信架空线入地及规范梳理。继续开展占道经营、无证无照等整治工作。


4、实现1251条背街小巷物业管理全覆盖

西城将建立健全直管公房申请式退租、老旧小区整治提升等政策体系。腾退空间优先用于公共服务配套,增加便民服务设施。深化什刹海“共生院”试点。深入推进背街小巷治理,完成整治提升目标,实现1251条背街小巷物业管理全覆盖。


5、推动金融街区域重点楼宇亮相

去年,西城区发布“金科十条”,大力推动金融街区域建设。今年,西城将加快推动“金科新区”建设。启动示范区办公室实体化运营,做好四达大厦等核心区楼宇升级改造,实现重点楼宇和区域公共环境的亮相。


6、推动西单商业街、大栅栏步行街优化升级

推动金融科技技术创新和应用,在金融监管、数据融合、金融应用民生、信息技术安全运用、风险防控等方面申请试点建设,加快引入国际高端资源,抓好重点项目落地。与海淀区通力合作,筹建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推动西单商业街、大栅栏步行街优化升级。实施25栋低效楼宇提质增效。


7、确保3条市政道路完工通车

在治理交通方面,西城将全力推进33条市政道路建设,确保3条道路完工通车。实施36条道路大中修、5条道路疏堵和26条道路慢行系统、30条排水管线改造工程。实现35条道路公共服务设施二维码管理。


8、全面实行路侧停车电子收费

落实地面停车规划,新建立体停车设施2处,新增机械车位200个,全面实行路侧停车电子收费。推进社区停车自治。加大违规停放车辆和共享单车规范管理力度。


科学施划道路标线,优化信号灯时长设置,提高道路通行率。倡导文明出行、绿色出行,自觉维护交通秩序。配合做好北京北站京张高铁开通准备工作,协调推动西直门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交通优化组织。


9、启动贤良祠、先农坛庆成宫、会贤堂腾退

文物腾退一直是西城百姓关心的话题,2019年,西城将启动贤良祠、先农坛庆成宫、会贤堂腾退,做好已启动的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结转收尾。实施文物建筑保护利用计划,促进文物活化利用。


10、建设历史文化展馆、教育展馆

启动历代帝王庙、绍兴会馆、京报馆、福州新馆等文物修缮工程,推进钱市胡同传统银钱业博物馆、谭鑫培京剧艺术展览馆保护利用项目。加强西板桥遗址保护,恢复西板桥到景山西门历史水系风貌。利用文物腾退空间建设历史文化展馆、教育展馆。


11、与故宫博物院开展战略合作

与故宫博物院开展战略合作,积极在文化传播、展示交流、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创新,促进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更加生动鲜活。


12、新增屋顶绿化1.3万平方米

对于背街小巷和文物腾退后的空间,西城将高效推进“留白增绿”,新增城市森林、口袋公园及微绿地2公顷。完成后海绿道建设。大力推广空中花园、紫藤廊架、生态植物墙等立体绿化,新增屋顶绿化1.3万平方米、垂直绿化3000延长米。持续推广园艺文化,推进花园式单位和社区创建工作。


还有更多变化正在悄然进行中


1、禁止新设医院

根据北京市政府发布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8年版)》,东西城地区除了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和文物保护区改造以外,已经禁止新建房地产开发经营中的住宅类项目,禁止新建酒店、写字楼等大型公建项目,禁止新设医院、门诊部和诊所,禁止新建扩建批发业。


2、绿化景观手段优化街道

做加法的则是城市绿化和街区的精细化管理。去年9月北京规土委发布的《北京街道更新治理城市设计导则》要求尊重并保持老城内的街巷胡同格局和空间尺度,原则上不再拓宽老城内现有街道,通过城市更新修补街道肌理,利用绿化景观手段优化街道尺度。


3、新增了不少“微公园”

过去一年间,北京核心区确实新增了不少“微公园”。


例如,2017年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上的纪晓岚故居门外建成了京韵园微公园,一年后,马路对过的街上也拆掉了原有的酒店、水果超市、餐饮小店,修建了一个类似的微型公园。


东城区磁器口地铁站出口附近一片闲置多年的空地,也进行了绿化和景观设计。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高大伟表示,2018年全市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6.9万亩、城市绿地710公顷。2019年将继续推进城市森林、公园绿地建设。


4、打造22处微更新景观

在管理上,核心区将以街区为单元,进行精细化管理。东城近日宣布17个街道将划分为82个一级街区,西城去年9月已经开始划分为101个街区,未来将通过城市设计、街区设计、街区修补和有机更新,实现城市风貌的和谐统一。


例如西琉璃厂街区,已经拆除了80余处、近1000平米违建,规划停车位156个、非机动车停放区64处,在街区胡同内打造22处微更新景观。



整理/赵华夏    美编/郝坚

来源/华夏时报



大家都在看

▶️在北京个税零申报,将不能摇号和购房,是真是假?


▶️“老北京”被毁成什么样了?!


▶️回光返照,灯市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