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监测IBD结直肠癌变的几个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IBD)相关性结直肠癌(CRC)的临床特点、癌变的高危因素、癌变机制及内镜表现与散发性CRC有明显的不同。
作者:上海国际医学中心 夏璐
来源:医学界消化频道
1. IBD结直肠癌变的发生率
- IBD发生CRC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4倍,约20%的IBD患者在发病10年内发生CRC,IBD发生癌变的平均病程为12年;
- 病程10年、20年、30年的UC患者发生癌变的比率分别为2%、8%、18%;
- 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的化学预防作用、全结肠切除和广泛开展的CRC内镜筛查可降低IBD相关CRC的发病率。
2. IBD结直肠癌变的高危因素
- 发病年龄:年轻起病者危险度高
- 病程长短:病程越长危险度越高
- 病变的范围:广泛性或全结肠炎发生癌变的风险最高,是正常人群的15倍
- 炎症的严重程度: 反复炎症是IBD相关CRC发生的基础
- 结直肠癌家族史:有CRC家族史的IBD患者发展为CRC的风险增高
- 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合并PSC的UC患者中21%可发展为CRC
IBD发生CRC的危险因素
*引自How to Optimize Colon Cancer Surveillance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atients. Inflamm Bowel Dis 2016;22:1219 (1.2为不同研究的结论)
3. IBD结直肠癌变筛查的时间与时间间隔
对IBD患者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及早发现异型增生或早期病变,是筛查的主要内容。所有指南均建议在IBD发病或诊断的6/8-10年开始CRC的筛查。
英国指南根据风险等级进行,建议低危险度人群间隔5年,中度危险间隔3年,高度危险度间隔1年进行结肠镜检査,美国指南建议低度危险人群间隔2年,高度危险人群间隔1年行结肠镜检査。
4.IBD相关的异型增生:特殊的癌前病变
- 异型增生样病变或隆起(DALM : Dysplasia-associated lesion or mass)主要包括非腺瘤样DALM和腺瘤样DALM(ALM:adenoma-like mass);
- 非腺瘤样DALM:多为广基,边界不清,表面可有溃疡或坏死,呈异质性改变,癌变比例较高,常常发生多源性肿瘤,建议全结肠切除,但目前认为高质量的内镜监测对患者的预后优于结肠切除;
- 腺瘤样DALM(ALM):带蒂或广基,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溃疡,发生部位无狭窄,癌变风险低,可内镜下治疗并随访;
- DALM或ALM均应对病灶基底部周边粘膜分点活检;
- IBD中锯齿状上皮改变(SEC)标志着异型增生高风险,因此建议在疑似SEC病灶处应该需要额外的靶向活检。
扁平的颗粒状病灶(0-IIa,轻度异型增生)
ALM(0-Is,轻度异型增生)
DALM: pit pattern IIIL
DALM:慢性UC基础上发生、合并异型增生的多发性息肉样改变
5. IBD结直肠癌变内镜检查的方法
- 既往推荐结肠镜检查时每隔10cm肠段行4点活检方法进行病变的筛查,至少33块活检,临床上不易开展;
- 可采用靛蓝脂或亚甲蓝染色内镜,异型增生检出率比常规结肠镜可提高4~5倍,因此目前多项指南建议采用全结肠染色内镜结合可疑部位的靶向活检方法进行筛查;
- NBI等方法不推荐常规临床使用。
●高清色素内镜为监测IBD伴异型增生的首选。普通内镜+病理不能确定有无异型增生者,建议转给对IBD有经验、有兴趣、有检查条件的内镜医师,并采用高清色素内镜进一步检查。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liushiyi@yxj.org.cn 来稿邮件主题为:【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小编微信:choudan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