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人,中国共产党合肥历史(57)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的亡华计划彻底破产。随着战局的不断扩大和不断延伸,加之国际局势也发生了急剧变化,日本帝国主义不得不把对华的战略作一些调整。一方面,他们停止了对中国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采取以保守占领区为主的方针,逐渐将其注意力用于打击八路军和新四军;另一方面,他们把对国民党政府以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的方针,转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这时,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由于日本的诱降,加之惧怕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发展壮大,他们反共和对日妥协的倾向明显增长。安徽的桂系也由以前的联共抗日、抗衡蒋系转而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处逮捕进步人士,屠杀共产党员。一时间,安徽的上空乌云密布,合肥地区的形势也非常紧张。由于国民党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妥协和投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为了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新四军派出队伍,依靠群众,相机建立根据地,出其不意打击敌人,壮大人民力量。
1942年4月27日,中共皖鄂赣边区委员会(皖中区党委)成立,何伟任主任,李步新任副主任。区党委成立后,立即担负起巩固和建设皖江根据地的领导责任。在区党委的领导下,巢无中心区军民一面与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坚决斗争,保卫和巩固中心区,一面加强中心区的各项建设。
政权建设。在敌后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最根本的问题是建立和巩固抗日民主政权。皖鄂赣边区党委遵照中央和华中局指示,在巢无中心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中,按照“三三制”原则,即在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1/3,非党的左派进步人士占1/3,中间派占1/3,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43年和1944年,皖中根据地先后召开了两届皖中参议会,各县、区、乡均按照“三三制”原则选出参议会代表。1943年冬,辖槐林、关河等区的湖东县参议会成立。湖东县参议会团结了当地大部分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对各项工作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44年,湖东县开始改革基层政权,废除旧保甲,成立行政村委员会。在民主建政过程中,从皖中行政公署到各县、区、乡政府的组建,均实行“三三制”。并进一步扩大代表性,在选进政府的代表成分中,各阶层的人民代表均有席位,不仅有组织的群众可选代表参政,无组织的群众也可选代表参政,充分反映了抗日政权的民主性和代表的广泛性。
军事建设。壮大主力部队是军事建设的中心内容。经过各级党组织层层动员和细致的思想教育,根据地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参军运动。广大青年踊跃报名参军,更有父母给儿子报名、妻为丈夫报名参军现象。银屏区胡保翠老人,因小脚不便行走,特雇轿子到20里外的区政府送子参军。关河区妇女翟保彩劝夫参军,并带动该区100多名青年参军。1943年秋季征兵,槐林区4个乡40多名干部带头参军,带动了全区700多名青年报名参军。据不完全统计,4年内,银屏、槐林、关河3个区参军人数在万人以上。
巢无中心区的民兵组织在党的领导下,也得以迅速发展。县、区、乡分设总队部、区队部、乡队部,行政村成立民兵分队,下设2至4个小队,每小队有8至12人不等。民兵组织平时负责站岗放哨、跑交通、搞物资,并参与敌工工作,收集、传递情报。战时配合主力部队作战,为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发挥了很大作用。
减租减息。减租减息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实行的基本政策。皖中根据地党组织执行中共中央的方针指示,积极推行减租减息工作,使之成为发动和组织群众投入抗战的基本环节。1942年秋,“双减”在巢南地区全面铺开。各乡成立评租委员会,由乡农抗主要负责人任主任委员,开明绅士代表2人、佃农和中小地主代表各2至3人任委员,评租委员会逐村逐保逐户登田察看。按年成好坏,结合固定租额,评出当年租额,再扣减25%。地亩税改由地主上交,公粮由地主和农民平均分担。在减息斗争中,规定了借贷付息的办法。主要是分半给息、老债停息还本、借钱还钱、借粮还粮等。
双减运动使广大农民特别是贫雇农,收益很大。巢无中心区秀芙乡和南口乡的张家山、项家山两村40多户佃农,1942年双减前,没有一户不欠地主的钱和粮,双减后两年内基本还清债务。槐林区皂角树村40多户中,减租前仅1户不缺粮,22户每年缺两三个月粮,15户粮荒讨饭,3户经常讨饭。减租后都有饭吃,有的还有余粮。
减租减息运动的普遍开展,使根据地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进一步消弱了封建势力,改善了农民生活,巩固了基本群众的政治优势,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和抗战的积极性,同时保障了地主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土地使用权,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经济建设。为了改变根据地经济落后、物资困难的状况,从1942年春开始,抗日民主政府开展了互助合作和大生产运动。号召群众开垦荒山荒圩,宣布谁种谁收,免交公粮,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这年春季,巢无地区就开垦荒地约7000亩。并组织群众大力兴修水利,植树种棉,饲养畜禽,生产瓜果蔬菜等。在生产中,农民群众以变工、换工等方式开展互助合作,解决了农忙劳动力缺乏的矛盾。槐林、关河两区及时总结变工互助的经验,刊登在《大江报》上,在根据地内迅速推广。
根据地党委和民主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工商业。为了打破敌顽封锁,从战争需要出发,首先创办了一批军工企业。1943年秋冬,新四军第七师在槐林区笑泉口李家山洼办起兵工修械所。并利用地方资源,在根据地兴办了造纸厂、印刷厂、榨油厂、军服厂、烟厂等,生产军需和民品;引进上海资本家投资兴建肥皂厂和煤窑;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织传统手工业者加工铁、木、竹器和农副产品等。同时,鼓励并大力推动对外贸易。由于地缘关系,皖江根据地紧邻南京、芜湖、安庆等大中城市,与敌占区、国统区犬牙交错,而且这一带物资丰富,工商业比较发达,第七师和抗日民主政府利用这一优势,在对外贸易上大做文章,借此筹措到许多紧缺物资和资金。第七师由此在新四军中获得了“富七师”称誉。
卓有成效的经济建设和财经工作,使巢无中心区逐渐富裕起来,根据地的财政收支状况也日益好转。1942年,根据地财政收入2478万元,上交军部749万元,并向军部提供了医药、布匹等大批物资。
文化教育事业。根据地创建后,区党委和各级抗日民主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工作。在军事力量、民主政权十分脆弱,人力物力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在区内建起多所小学,以解决农家子弟入学难问题。1941年秋,银屏区在秀芙乡张家山办起第一所全日制小学。1942年,槐林区恢复关河小学(其前身是巢县第六高等小学堂)。在创办公立学校的同时,还兴办了不少民办公助学校。到1944年春,每个行政村都有民办初小,农家子弟入学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抗日民主政府开展成人教育,重点是扫除群众中特别是青壮年中的文盲。为此,中心区内各乡及大的行政村普遍建立了农民识字班和夜校(亦称冬学)。
文化艺术事业在党的领导下也得到迅速发展。1941年5月,第七师政治部创办了《战斗报》,次年3月改为《大江报》,成为根据地内干部群众最为重要的学习材料和精神食粮。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部队和地方都成立了文艺工作团,如第七师政治部组建的“大江剧团”,银屏区、槐林区成立的地方文工团等。这些文化团体以戏剧、话剧、活报剧、快板、舞蹈、歌咏、民谣、大鼓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演出,深受广大军民的喜爱,鼓舞了人民的抗日斗志。
来源:理响合肥
往期精彩(点击查看)
点点关注不迷路↓↓
看完记得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