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㊾

法治合肥 2024-04-12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原文:

十一、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2016年7月1日),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64页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毛泽东同志早在一九三四年就说过:“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当前,民生工作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条件都在发生变化,过去有饭吃、有学上、有房住是基本需求,现在人民群众有收入稳步提升、优质医疗服务、教育公平、住房改善、优美环境和洁净空气等更多层次的需求。要适应这些新变化,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工作思路,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集中力量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统筹做好教育、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的工作。

《集中力量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2016年10月27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74页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5页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做民生工作,首先要有为民情怀。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扭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问题,扎扎实实把民生工作做好。

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2018年6月12日—14日),《人民日报》2018年6月15日


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坚持人民至上》(2020年5月22日),《求是》杂志2022年第20期


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2021年3月7日),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533页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2022年10月16日),《求是》杂志2022年第21期


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提高群众就业能力、致富带富本领,推动形成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的社会风尚,有力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福利主义陷阱”。要完善促进机会公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机制,畅通社会向上流动通道,打破利益固化藩篱,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让每个人都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2022年10月23日),《求是》杂志2023年第1期


各级党组织要把《专题摘编》纳入主题教育学习计划,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去,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本期朗读者:唐从华(马鞍山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马鞍山新闻联播》主播)有声书系列上下滑动查看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①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②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③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④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⑤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⑥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⑦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⑧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⑨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⑩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⑪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⑫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⑬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⑭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⑮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⑯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⑰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⑱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⑲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⑳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㉑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㉒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㉓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㉔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㉕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㉖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㉗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㉘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㉙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㉚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㉛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㉜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㉝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㉞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㉟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㊱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㊲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㊳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㊴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㊵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㊶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㊷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㊸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㊹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㊺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㊻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㊼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㊽


来源:安徽先锋微讯编辑:李斌、任芳影审核:黄琦

往期精彩(点击查看)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2024年工作务虚会暨年度重点工作调度会召开

重要新规出台!事关你的“钱包”

服务企业破产,公证“大显身手”~

最新明确:醉驾情节轻微可不起诉或定罪免刑


点点关注不迷路↓↓



看完记得点个“在看”“赞”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