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里是恩施|恩施这几个村子凭什么享受到国家级“待遇”?

2016-06-27 恩施发布

-◇-点击蓝字 ↑【恩施发布】关注我-◇-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七部门下发通知,公布了2016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750个中国传统村落将获得中央财政支持。
入选传统村落的条件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传统村落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
其中,恩施有6个哦!来看看都是哪——


山青村利川市毛坝镇


山青村。意为山清水秀。小地名如下:大河坝、董家坪、磨盘岩、刘家湾、安家坡、燕子岩、疙瘩溪、里头河、椿树堡等。



毛坝是名冠全球的坝漆之乡。坝漆为漆中之王,因其中心产地在人头山而得名。人头山,山峦起伏,云多雾密,雨量充沛,自然条件独特,适应漆树生长。


利川“坝漆”闻名天下。


这里是古盐道的必经之路,有保存完好的吊脚楼。还有一个最大的奇观,那就是漫山遍野的竹林海洋!这满山遍野的竹林又造就了一个最著名的民间技艺——造纸,曾有多家媒体把这种制造民间祭祀用纸和这些造纸的村民称作“蔡伦的后裔”。


竹海晨光。


蔡伦造纸不成张,

观音下凡赐药方;

阳桃膏,滑油水,

揭了一张又一张。


这是流传在利川市毛坝镇山青村一带的造纸歌谣,不知始于何年何月,反正已经流传很久了。



美丽的茶园。


古老的永顺桥。


(陈小林 摄)

石板村利川市毛坝镇


石板村。溪沟中石头成板状,故名。小地名如下:猿猴架、牛栏场(四围陡坡,绿草如茵,是天然放牛场所)等。


石板村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因地壳运动造就了这里多处地面都有石板,石板村也因此而得名。位于石板村1组小地名叫大河坝的地方,当地一条宽50多米的三湾河经过这里,河面由于地壳运动造就了一块天然大石板,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多年来的河水冲涮,表面平坦且光滑。


(刘良玉摄)


清澈的河水从石缝或边沿向下流淌,形成了一个观景、戏水和游玩的绝佳之地。在镇政府支持下,逐步将石板村的大石板风景、仙人洞、300年老宅、茶山风光、茂密森林和200年风雨廊桥连成一环线,以大石板为起点,10分钟车程将全村风景一览无余,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山、水、石一体化美景。




(通讯员 古角摄)


向阳村利川市毛坝镇


向阳村。东与恩施市交界。原名“响雪溪”,因溪流水急,冲击有声,浪花如雪;后又因该溪向阳,故名。


小地名如下:新房子、桂花园、堰塘湾、老屋地、留半街(传说此地曾有街,因被火烧掉一半留下一半,故名)等。



庆阳坝村宣恩县椒园镇


庆阳坝村位于宣恩县椒园镇西北部,距椒园集镇12公里,距宣恩县城19公里。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460户,1706人,其中劳动力1148人。国土面积面积2.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4966亩,常用耕地面积近2000亩。近年来,庆阳坝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以庆阳凉亭街为依托发展旅游产业,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创新管理机制,改善人居环境,逐步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闪耀在武陵山区的历史文化名村。



庆阳古街始建于乾隆年间,这条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的木屋古街,全长约380米,两边木房相连,中间自然形成的通道便是集市,在这样的集市里交易,晴天不用晒太阳,雨天也无需打雨伞。从1743年到1940年近200年里,这里是出入湘、鄂、渝“盐花古道”的第一隘口,一度商贾云集。


古街上,传统的生活方式延续至今,每逢农历二、五、八赶场,四周村民在街上进行商贸活动,其门面设置、经营门类、交易方式全都遗风依旧,老街的建筑与街巷空间互融,集市街巷忽而明亮,忽而没入过街楼,忽而连通风雨桥,街市空间与建筑高度一体化。




(杨顺丕 宋文 摄)


(余艳芹 刘亚丽 摄)


两河口村

宣恩县沙道沟镇


两河口村,地处土家族母亲河酉水源头,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姊妹山的缓冲地带。该村风光秀丽,两条山脉自东向西南绵延,龙潭河贯流其中。全村1300余人,土家族占80%。


这里的吊脚楼被中国古建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誉为“可与其他各地最好的吊脚楼相比”。尤其是彭家寨,“在我所经过的土家寨子中,是全面领先的冠军。”




两河口村拥有三项国家级桂冠——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薅草锣鼓的发源地。境内还有彭家寨和老街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宣恩耍耍、宣恩土家八宝铜铃舞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宣恩耍耍


土家八宝铜铃舞


这里古代称为“蛮苗”之疆,曾出土过汉代编钟。老街古时是“盐花古道”出入湘鄂的重要关隘,两河口当年属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辖区,1935年,宣恩县苏维埃政府驻地设在老街。


白果村鹤峰县走马镇


白果村,是走马镇乃至鹤峰县中心村建设的一面旗帜。它拥有鹤峰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北省省级生态文化保护村、湖北省省级宜居村庄、中国传统村落等诸多荣誉。


座落在大隘关前,三面环山,背靠巍峨雄奇的祖师岩和七姊妹山,面向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万亩茶园,中间一块约5平方公里的小盆地,三条小河从坪中穿过,在庙湾口汇合,流入大典河。


白果村,因一株千年古银杏而得名。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江苏无锡戏曲家、诗人顾彩游历容美,在其编著的“容美纪游”中就曾记载“暮抵白果树,荒坡无店舍,惟古银杏一株,大百围,腹空可容十许人,行旅就宿其中……”,这段记载证明在300多年前的白果树已是枝繁叶茂,古老沧桑。



乡土文化活动相当活跃,狮子灯、花鼓灯、围鼓(俗称打溜子)、薅草锣鼓等都是老一辈艺人传承下来的经典节目,其中围鼓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花鼓灯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走马镇是世界上唯一葛仙米生产基地,白果村也盛产这种无根、无叶、无花、无果的神奇野生物种,世界卫生组织举荐之最佳保健品,湖北省公开推荐排行第一位的名优特优产品,2014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来源:网络综合


编辑|梅珂

审核|邹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