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全球博物馆趋势报告:幸福感新起点与创造力孵化器
未来的博物馆中,我们除了看展还能做什么?那里将成为尖端科技的孵化器,人类拓展幸福感的起点,亦或汇聚更具灵活性的工作团队?前不久,隶属于美国博物馆联合会的未来博物馆中心(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Museums, 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发表的2016年趋势报告中通过分析过去一年中5个与大众密切相关的问题,来探讨博物馆未来责任的外延,以及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1305cucgq3&width=500&height=375&auto=0
▲ 托马斯·萨拉切诺(Tomás Saraceno)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艺术收藏博物馆的大型互动装置《在轨道上》,视频来源:Kunstsammlung Nordrhein-Westfalen
幸福感、满意度、参与性
- ▬ -
自上世纪70年代起,各国纷纷将个人的幸福感纳入社会发展总体指数,当人们不仅限于用金钱来衡量成功时,博物馆也理应对大众的需求有所回应。幸福感、满意度和参与性成为了博物馆社会角色的关键字。
▲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与奥地利维也纳TBA21艺术收藏博物馆的难民社区共建项目《绿光》,由艺术家与当地的难民共同完成,图片来源:TBA21
博物馆界的权威艾莲·古力安(Elaine Gurian)曾说: “如果你的员工很开心,那么你的观众就会原谅你的一切错误。” Reach Advisors | Museums R+D的报告显示,仅有12%的公众认为博物馆具有教育功能,也许快乐才是吸引人的最大法宝。
▲ 卡斯滕·豪勒(Carsten Höller)的作品以大型公共体验式装置著称,图为作品《滑梯》,总长15米,图片来源:Southbank Center
已经有很多例子证明医院与博物馆合作能有效促进病人康复,几乎所有的病人在心理状态方面有明显提升。诞生于2011年的“快乐博物馆计划”(Happy Museum Project)受到了英格兰艺术基金会(Arts Council England)的全力支持,致力于增加参观者、博物馆从业人员和社区的幸福感。
▲ 《纸质小药店》,2012-2014年,图片来源:Happy Museum Project
▲ 温哥华美术馆的展览“快乐秀”,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温哥华美术馆
比尼之家(Beaney House)的“纸质小药店”(Paper Apothecary),这个项目中参与者会从药剂师那里拿到一张“快乐处方”,指导他们如何让增进社区交流。无独有偶,温哥华美术馆(Museum of Vancouver)曾于2015年举办展览“快乐秀”(The Happy Show),意在鼓励人们拓宽发现快乐的视角。
跟其他行业比起来,也许博物馆从业人员的收入并不可观。博物馆内部时常面临饱受争议的劳务问题,如长期使用免费实习生。于是,将一些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活动纳入考量范围,使员工在心理上获取更多价值感是很多博物馆在有效改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之间的关系时所要思考的。
空间关乎“人”的感受
- ▬ -
将视线转移到纽约曼哈顿下城,惠特尼美术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曾主办过一期针对“博物馆怎样才算得上是一个‘安全而友好的空间’”的讨论会,论及包括提供性别中立的厕所等话题。于是现在惠特尼美术馆新馆就有标有“All Gender”的卫生间,此外,美国民间艺术博物馆(The American Folk Art Museum)和犹他州美术馆(Utah Museum of Fine Arts)也向参观者提供所有的性别(或性别中立)的厕所。
人类肢体机能延展:针对弱势群体的博物馆
- ▬ -
一份预测报告显示,到2035年,大部分的人类会成为“跨人类”(Transhuman),人们可以依赖科技手段来延展肢体机能。那时,“肢体残疾”到了被重新定义的时刻:是所谓的“正常人”还是依靠技术手段使四肢比健全人更为强大的”残疾人“?卵子优化这一技术的道德伦理已经备受争议,“不公平的优势”将成为未来社会新的焦点问题。如果在未来,仿生手臂比原生的手臂功能更加强大,“正常人”会不会选择替换自己的原生手臂呢?
▲ 这套名为FORTISTM的外骨骼让戴上它的人操作重型工具时举重若轻。图片来源:Lockheed Martin
▲ 这款头饰能够让使用者感受到声音。图片来源:Tatsuya Honda,Ontenna
博物馆如何面对肢体残疾,与常人感受世界方式不同的受众群?技术的进步,如神经界面、基因编辑,延展了人类的肢体、感受和认知能力。很多装置被设计成可以直接穿戴或成为身体的一部分,而不仅仅停留在身体表面,如:数码纹身和神经移植,他们可以根据肢体残疾人的脑电波来控制仪器。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3005zp26p&width=500&height=375&auto=0
▲ 电子人基金会的创始人之一内尔·哈比森作主题为“我听见颜色”的TED演讲
电子人基金会(Cyborg Foundation)是一个致力于研究如何将技术直接运用到人类身体上,来开发、延展和创造人的潜在感受力。创始人之一内尔·哈比森(Neil Harbisson)在一次主题为“我听见颜色”的TED演讲中谈到自己怎样变成电子人。他天生患有色盲,他与科学家协力开发了一款特别的天线,并将其植入自己的颅骨。这样,他在参观美术馆时,就像走进音乐厅一样,可以聆听毕加索。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3004a2ara&width=500&height=375&auto=0
▲ 色盲观众使用EnChroma眼镜后的体验
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Chicage)为色盲观众提供EnChroma眼镜,使他们以另一种方式感受色彩。该博物馆还在网站设计上耗费了一番心思,融合了多种感官体验的元素,增强所有用户的体验感。这款眼镜背后的原理是“感知心理物理学”,虽然色彩感受体验是模拟的,但能大大改善观众的观展体验。
科技介入:VR/AR对于博物馆意味着什么
- ▬ -
近年来,增强现实(AR)与虚拟现实(VR)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他们像面具有魔力的镜子,映射出隐藏在我们身边的世界。但与此同时,AR与VR也让博物馆陷入了沉思:如果只需要一个头戴式耳机,足不出户便能拥有极致的视听享受,那为何我们还需要迈进博物馆呢?
▲ 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图片来源:redorbit
▲ 大英博物馆有望通过电子设备呈现一个永久的虚拟现实展览,让游客能够近距离观看并体验3D重建后的青铜时代古迹和文物。(2015年8月,BBC新闻报道)
许多博物馆在此前都有过或多或少的尝试,斯坦福大学内的坎托艺术中心(Cantor Arts Center)所使用的“Art++ augmented reality”应用程序就是斯坦福大学团队通过图像识别来创建的“电子化光环”,作为馆内绘画、雕塑和照片等作品的多媒体信息补充。
▲ 谷歌艺术项目(Google Art Project)在2010年就有包括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在内的17家美术馆加入,迄今为止已经发展至60个国家范围内500个艺术机构的720万件作品。谷歌通过高清图像的捕捉技术将作品电子化,例如大都会博物馆中勃鲁盖尔(Bruegel)的名作《收割机》(The Harvesters),约10亿像素,远远超出了人眼的力量。这项技术允许用户在线观看和研究人员放大查看细节,所有笔触和划痕一览无遗。
▲ 勃鲁盖尔《收割机》(The Harvesters),图片来源:Google Art Project
▲ 谷歌艺术项目10亿像素下的《收割机》(The Harvesters)局部细节,图片来源:Google Art Project
伦敦考陶尔德学院美术馆(the Courtauld Gallery)是最早一批使用WoofbertVR的博物馆,通过这个应用程序,使用博物馆导览的人群有了大幅提升。
▲ 通过WoofbertVR所显示的考陶尔德学院美术馆展厅
达拉斯艺术博物馆(DMA)2015年也曾邀请艺术家Jon Rafman在线上虚拟世界“Second Life (SL)”进行表演,与此同时,展览“镜像阶段:互联网之后的自我可视化”(Mirror Stage—Visualizing the Self After the Internet)也在真实空间内呈现。达拉斯美术馆的观众被邀请通过一起参与SL,跟随Rafman的在线角色讲解游历于美术馆虚实结合的展览中,似梦似幻。
▲ 展览“镜像阶段:互联网之后的自我可视化”中Jacolby Satterwhite的作品《Reifying Desire 6》,Video,2013,图片来源:惠特妮美术馆
▲ 展览“镜像阶段:互联网之后的自我可视化”中Jon Rafman的作品《Still Life (Betamale)》,2013,图片来源:Zabludowicz收藏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数字化学习部的副主任巴里·约瑟夫(Barry Joseph)曾指出,“虚拟的经历能够激发人们对事物更浓厚的兴趣,并鼓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求更多的信息”。事实上,提供这类AR/VR体验是否真的能够为美术馆赢得更多的观众呢?
“危”“机”并存:博物馆从业人员与未来观众
- ▬ -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现如今已经演变成了工作和生活的结合,这意味着一方面,工作和休闲时间没有了明显的界限,越来越多的人已进入7天24小时随时在线的工作节奏,对于艺术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每天8小时工作之外用于研究、社交的时间却成为了沉没成本。
▲ 艺术家Maria Eichhorn近日在位于伦敦的Chisenhale画廊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展览“5周,25天,175个小时”。展览期间(2016年4月23日-5月29日),画廊的员工一律带薪休假。画廊和办公室在此期间关闭。展览开幕当天举行一场有关当代劳工境况的研讨会。图片来源:Chisenhale Gallery
洛杉矶郡立美术馆(LACMA)的执行总监Michael Govan最近预测,独立策展人在未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整体来看,博物馆未来会以临时雇佣的高技术专家团队为主导,项目一经完成就撤离。这种模式已经被电影工业、房地产开发行业广泛应用,今后会更多见诸于展览生产领域。
▲ New Inc由纽约新美术馆(New Museum)于2013年创办。作为第一家博物馆旗下的孵化器,致力于艺术、科技和设计的跨领域创新型实验和研究。图片来源:New Inc
▲ 展览“波普路德维希”(Ludwig goes Pop)的儿童版导览手册"莉莉玩波普”。维也纳现代艺术博物馆(mumok)的每个展览都会特地为儿童观众精心设计一本展览手册,方便学校把艺术课堂直接搬到博物馆
而另一方面,灵活的工作时间、自由职业者和合同工数量的增加使得人们有更加灵活的时间来参观博物馆。怎样吸引观众来参观博物馆呢?把它们变成某种程度的工作场所,就像图书馆一样。博物馆可以成为创业孵化器和科研中心;儿童博物馆可以开展课外教育和亲子活动。(编译:蒋立言、李叶萌)
本文部分数据来自美国博物馆联合会的未来博物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