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线身影 | 孙振华:战“疫”场上的“拼命三郎”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自疫情发生以来,无数平凡人化身守护者,义无反顾奔赴湖北和武汉,毫无畏惧、日夜奋战,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以实际行动托举起一份生命的希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中建力量!中建五局三公司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推出《“疫”线身影》专栏,带你走近这决战决胜之地!


编者按


17年前,非典爆发,孙振华跟随中建五局施工队伍参与长沙安沙防疫医院建设,见证了168个小时建成医院的建造奇迹。


17年后,新冠汹涌,44岁的孙振华再次投身战“疫”前线。而这次,他担任的是中建五局三公司援建武汉雷神山医院现场总指挥、临时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着400多人的团队以“湖湘力量”、“硬核”速度助力医院建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央企责任与担当。



No.1

“我是党员,我上!”



1月31日,武汉发来紧急函件,急需增派人员援建武汉雷神山医院。当时正是疫情的集中爆发期,还没有来得及考虑个人安全,安装分公司纪委书记孙振华第一时间请战,“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是党员,我上!”孙振华的父亲也是老党员,得知他要动身前往武汉参与医院建设,十分赞同,“组织有需要你就去吧!”父亲的话消除了他的全部顾虑。第二天孙振华和公司150余名首批援建人员一同坐上了前往雷神山工地的大巴。

孙振华接到的任务是12天内要完成B1、B2两栋医护宿舍区合计4300平方米全部机电安装,A10、A11栋隔离病房区近5000平方米的水、电、暖通安装工作。他知道这一次又有得拼了。



No.2

雷神山上的“拼命三郎”




在病房隔离区屋面,工人正在进行送排风主管安装。每根主管有12米长、300多斤,两栋隔离病房就需安装80根,覆盖2500平方米。当天,气温骤降,工人们站成一排,徒手奋力推动眼前的风管,推完一根紧接着推下一根。“1、2、3,加油!”孙振华和工友们一边喊着口号,一边使劲推着眼前的“大块头”,一天下来,嗓子哑了,走路都得扶着腰。

为赶施工进度,现场很多工人在连续工作24小时以后,只睡3、4个小时,又得连续干上一整天。大家都严重缺少睡眠,为确保施工安全,孙振华干脆把自己的行军床搬到了现场,但即便到了深夜他也从不敢熟睡;他手里一直拽着一个对讲机,不敢错过任何一次喊话。       



No.3

随处可见的“操心书记”



从2月1日晚上进场到雷神山验收交付,孙振华从未下过“火线”。他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从进度到材料到货情况,从人员到岗到卫生防护工作,件件都是耽误不得、不能马虎的大事。

来自湖北、湖南、浙江、广东多个省份的各类物资材料48小时内就全部到位。孙振华派专人进行物资领用管理,他反复叮嘱物资组5名管理人员,“我们出不起错!”工期再紧张、现场再急也要确保现场物资使用规范有些工友对自身防护不够重视,他和医疗、安全小组管理人员就守在物资派发处下达死命令:“防疫中草药液一定要喝完!口罩要佩戴规范!口罩和橡胶手套不能随意摘下……”他始终相信,多一份提醒,多一份警惕,工人们就能多一份保障。



No.4

“奇迹再次发生!”



为跟进建设进度,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停水停电,孙振华每天雷打不动地召集8个施工小组开碰头会。“1组管线敷设今天进度到多少了?是不是可以派出一批工人支援2组?”为节约时间,进度碰头会议一天只能召开一次,但要做到随时监管各方进度,类似的对话孙振华每天要在对讲机里说上数百遍。

工程验收前,为防止病房内空气对外扩散,将病房区的风压与缓冲间的风压差严格控制在7-10帕之间,确保满足大于5帕的验收标准至关重要。孙振华组织技术人员,通宵反复测算、调试,运用测风仪找出房间内所有漏风部位,做好标记,联系总包进行统一密闭。在40个小时内,他带领技术团队顺利完成了雷神山医院重症病房区A10、A11栋44间病房和34间医护人员功能房的负压值调试。组织验收时,所有病房内的空气洁净度、送风量、排风量以及噪声甚至照度等环境指标,每项都达到了标准,完全达到了验收要求。

至此,孙振华和400余名援建人员创造出了一串“硬核”数据:70小时内完成27090米管道安装、2016米电缆敷设、140232米电线敷设、492套洁具安装、1000余米桥架安装;12天时间,完成了平时需要6个月方能完成的医院建设任务,“非典时期创造的奇迹又再次发生了!”


素材来源:安装分公司


编辑:王蕾

审核:刘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