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人想象的中国人

2014-12-04 [美]黄运特 书城杂志

《陈查理传奇一个华人侦探在美国》

黄运特著、刘大先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美国人想象的中国人


[美]黄运特


本文根据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英文系黄运特教授去年十二月在上海交通大 学传记研究中心的讲座录音整理而成。讲座内容以黄运特所著《陈查理传奇:一个 华人侦探在美国》为基础,进一步讨论美国人想象的中国人的问题。陈查理是美国小说家厄尔·毕格斯笔下的华人探长,上世纪二十年代被好莱坞搬上银幕。自 一九二五年开始,共有六部陈查理小说、四十七部陈查理电影问世,使其成为美国 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个大智若愚的胖子探长深刻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同时也引发了 无数争议。黄运特在书里上溯陈查理诞生的源头,探访故迹,钩沉史料,梳理出与 陈查理相关的诸多历史线索。该书曾获美国爱伦·坡文学奖,被《纽约时报》等报 刊评为年度最佳图书之一。

——编者


二十年前,我在美国布法罗读博士时,曾有一位同门室友,他是美国人很喜欢抽大麻整天晕乎乎的。有一天冰箱里的冰淇淋没了他硬说是我吃的我说我没吃:I swear to God I didn’t eat your icecream.(我向上帝发誓没吃你的冰淇淋)他半开玩笑、半严肃地回答:Youarea Chinaman,you don’t believe in God, so your swearing doesn’tmake any sense.(你是个中国佬,不信上帝所以你的发誓没意义。)Chinaman我们现在翻成中国佬就像Yankee我们翻成扬基佬或美国佬。这个“佬”字是贬义词但从Chinaman这个英文词的命运可以看出来美国文化里对中国人的想象的转变。Chinaman在十九世纪初刚刚出现时是一个中性词就像EnglishmanIrishmanFrenchman等等一样,没有贬义的意思。比如爱默生用Chinaman的时候,还是中性词。后来到马克·吐温笔下就开始有些贬义了。

这个词的性质转变要从美国建国以后说起。美国独立后负债累累。作为它原来的宗主国,英国对其进行经济封锁,美国的国际市场全部被关掉了。美国人没办法于是在一七八四年派了一艘船到广州去做生意。那就是美国史上著名的中国贸易(China trade)的开端。那艘船开到广州卖了货物以后又带了些中国产品回去赚了大钱。那以后这个航线就开通了这也是中国人去美国的开始。按照史料来看在美国最早有记录的中国人是一个无名之辈大概是一七八五年在宾夕法尼亚州。我们现在不知道那是谁过去我们小学里背那篇《黔之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这很有可能也是一个好事者跳上船去了美国不知道去干了什么。从那以后中国人去美国的慢慢多起来大部分是从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去的。

到了一八四八年淘金热刚开始的时候约有三百多个中国人到了加州那以后就不断地增加到一八七〇年大约有六万多中国人在美国。刚开始华人在那里虽然条件很差但还是挺受欢迎的。但是大家抢黄金、竞争越来越强烈时就开始排外、歧视华人了。比如加州就通过了一个非常不合理的外国人头税规定外国人每年要交三美金的人头税。在二十年里加州政府从中国人那里征收了近五百万美金的税费相当于那个年代加州政府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五十的收入。那以后中国人没办法只能改行。看美国的西部片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中国人一般以两种身份出现一个是开洗衣房帮人家洗衣服另外就是开餐馆chopsuey(杂碎)。中国的男人过去是不洗衣服也不做菜的到了美国为什么要洗衣做菜呢?就是因为他们被人挤出了矿山走投无路只能改行,要么帮人洗衣服要么做餐饮。

淘金热之后的年代,美国人继续排外、排华,发生了很多暴力事件。一八七一年,洛杉矶就有二十一个中国人被杀了,此后一系列针对华人的暴力事件在西部各大小城市发生。一八八二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排华法案》,制止中国的劳工移民。其实这法案根本没有道理,因为当时在美国的华人只占美国人口的0.0002%,不可能影响到白人的就业机会。当时流行一句话,no Chinaman’s chance(没有中国佬的机会),这就是淘金时代的用语。

再举一个no China man’s chance的例子,美国的铁路是中国人参与修建的,从东部往西部的工程他们雇了爱尔兰人,从西部往东部的工程雇了中国人。那条横穿美国大陆的铁路是一八六九年建成的,标志着现代美国的诞生。刚开始时,两个修铁路的公司雇的都是爱尔兰人,可是从西部过去的铁路非常难造。因为要翻山越岭,爱尔兰人不干了,嫌太冒险。正当公司没办法时,一个工头跟老板推荐说:试试中国佬怎么样?那老板说:看那些中国佬这么瘦小,跟那些爱尔兰人没法比。那个工头很会说话,他说:你别看他们个儿小,你要想想中国人造了长城呢。老板想想也有道理,那就试试吧。结果他们雇了五十个中国人,歪打正着,华工修造铁路的优势很快就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发明了火药,挖山洞的时候必须用雷管,华工对这个很内行。另外一个好处是华工个头小,体重轻,在山崖上悬空作业有优势。所以公司马上又雇用了两千名华工,最后在西线工程中雇用了两万华人。著名亚裔美国作家汤亭亭的第二本书《中国男人》(China Men),写她的祖父一辈,其中一个故事就是修铁路。那里面有很精彩的一段,汤亭亭想象她的祖父坐在吊篮里被人放下去的时候,刚好想解手,于是他就面朝美国大地来个高山流水,痛快至极。


电影里的傅满洲


电影里的陈查理(华纳·奥兰德饰演)


一八六九年,铁路竣工,在庆功大会上大家集体照相,这是美国历史上很有名的照片,有名是两个原因,一个是它标志着现代美国的诞生;另一个就是在这张照片里没有一个中国人,全是爱尔兰人和白人。修建美国铁路,中国人劳苦功高,死了很多人,花了很多血汗,却不被计算在内。梭罗的《瓦尔登湖》里一个很有名的句子也能说明问题,这位新英格兰的隐士,在树林中独自生活了一年半。他很讨厌火车,又吵又脏,他抱怨说:为什么我们要发展那么快,这么着急去哪里?他打了一个比方:“你们想过那些枕木(sleepers)是什么吗?每一根都是一个人,一位扬基人或爱尔兰人。”这里“sleeper”是双关语,指睡觉的人,同时也指铁路的枕木。这个名句里面就忽略了中国人,no China man。我们从美国文学经典里看出,中国人还是一个看不到的数字,立了汗马功劳的中国人在美国文化想象和描述中却几乎不存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美国出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中国人形象:一个是Dr. Fu Manchu,傅满洲博士,是一位英国畅销小说家想象的、完全虚构的一个蒙古魔鬼。这位傅满洲博士非常厉害,继承了成吉思汗侵略欧洲、占领世界的野心,精通二十多种语言,他能控制你的思维,在你睡觉时到你的梦里来,醒来后你的思维就被他控制了,他让你去杀人你就去杀人,杀完了你就忘得一干二净。他一看你的眼睛就能把你迷住,从此之后你就是他的奴隶。另外一个中国人的形象是正面的,就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现的Charlie Chan(陈查理)。作为一个电影人物,陈查理在美国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叱咤风云,好莱坞拍了近四十七部陈查理的电影。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新的电影不拍了,但老的电影一直在放。所以《陈查理传奇》这本书英文版发行后,我在美国作了很多讲座,也在美国国家电台上现场回答读者的问题,当时有很多美国人就打电话进来,念念不忘他们小时候每个星期六早上像看卡通片一样看陈查理的电影。


郑平


郑平的牛皮鞭


接下来我就讲讲这个人物,他是怎样被塑造出来的,在美国人心目中他代表着怎样的中国人形象。其实陈查理的人物原型是祖籍广东的夏威夷警察郑平(Chang Apana),他大约一八七一年出生在檀香山瓦胡岛西部的甘蔗园里,小名阿平,他的父亲是广东过去的华工,签了五年合同在甘蔗园干活。阿平三岁的时候,他父亲的五年合同到期,就举家迁回广东香山县(现为中山市)。我们知道孙中山是在夏威夷长大成人的,他的哥哥孙眉在夏威夷发迹,开店,办农场,把他的弟弟和妈妈接过去。孙中山就是在夏威夷读了书,在他哥哥的店里打工当伙计。所以郑平与孙中山既是老乡,又是同在夏威夷长大成人。郑平是在他十岁时回到了夏威夷,先是成了牛仔,在一家牧场学骑马、养牛。后来被一家富人雇去当马夫。几年后他被夏威夷的慈善组织雇用了,成为慈善组织的第一任官员,任务是在街上制止虐待动物行为。当时,动物保护法刚刚出笼,执行起来有些困难。郑平在大街上给人家写罚单的时候,人家骂他,说中国佬你疯啦,这匹马是我的,是畜生,我难道不可以打我的畜生?郑平说,就是不行,要罚你钱。他执法坚决,很难对付,就这样在檀香山出名了。

到一八九八年,夏威夷成了美国领土(一九五九年成为美国的第五十个州)。这时候檀香山市需要更多的警察,于是郑平这个陈查理的真实原型就参加了警署。此后他几乎是一夜成名。因为他原来是一个牛仔,出手很快,很适宜做警署工作。他在警察局当了三十多年的警察,后来被提为侦探,他从来不拿枪,总是带着自制的五英尺长的牛皮鞭。有一次,他徒手擒敌四十多人,一条牛皮鞭就像赶牛似的,把一群人圈起来,人家都怕他。他的事迹经常登载在当地报纸上。这就是陈查理后面的一个真实人物。

现在我要讲美国小说家厄尔·德尔·毕格斯(Earl Derr Biggers),六部陈查理小说的作者,他在俄亥俄州一个偏僻小镇长大。我写这本书一直有一个问题:在美国那样偏僻的地方长大的人,在二十世纪初怎么可能塑造出一个活灵活现的中国人的形象?他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我去俄亥俄州作了实地考察,查了毕格斯的生平。他在那里长大之后去了哈佛读书,本科毕业以后,他又回到俄亥俄,在克利夫兰一家报社当夜间记者,任务是报道夜间发生的罪案。但他很快就被解雇了,因为主编发现这小子编故事,夜里坐着没事就编这里有个偷窃案,那里有个杀人案,写得天花乱坠的,其实根本没有这回事。被解雇后,他也发现自己的才能就是编故事。于是他在一九一三年写了第一本侦探小说《秃头旅馆的七把钥匙》,结果一炮打红。此后他继续搞创作,但因为工作有点过度,影响到身体,他的医生就建议他去度假。于是一九二〇年,他去夏威夷度假。一天傍晚,毕格斯坐在海边,喝着酒,看着一艘大客轮停在海上,灯光闪闪。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杀人的办法,或者说是一个谋杀案的情节。他想,假如这艘船上的一名游客是游泳健将,能夜间从船上跳下来,游上岸,杀了一个人,又游回去,他就有一个不在现场的完美借口。这其实就成了第一部陈查理小说《没有钥匙的房子》 ( The House Without a Key )的主要情节:真正的杀人犯是船上的一名游泳健将,从来没有人怀疑他,最后被机智过人的陈查理抓到。


第一部陈查理小说《没有钥匙的房子》


这是小说的情节,至于陈查理怎么出现的,则是因为毕格斯看当地的报纸,读到一段对郑平的报道。他一看就想,,中国侦探,在美国从来没有过的。于是他把谋杀案的情节和中国侦探放在一起,珠联璧合,就产生了The House Without a Key这第一本小说,陈查理这个人物就诞生了。这本书出版在一九二五年,这一年是美国文化的一个转折点。一九二〇年代在美国是爵士乐的年代(Jazzage),一个非常疯狂的时代,也是美国发展非常快的年代,福特牌汽车、冰箱电器等都是在那个年代出现的。但是,一九二〇年代也叫作部落化的年代,因为那时的美国非常排外,一九二四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移民排外法案,关闭国门,把一些外国人拒之门外,包括南欧人、东欧人、日本人。一八八二年的法案已经把中国人挡在门外,但他们觉得还不够,必须把日本人也挡在门外。美国的国门已经关了,却在这时出现一个活灵活现、非常可爱的中国人形象,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其实每个民族,对外国的爱恨交杂,是很正常的。像我们现在中国人也一样,喜欢美国的东西,喜欢美国人也恨美国人。一会儿说美国真好,一会儿说打倒美帝国主义。一个民族对外的情绪经常大起大落。而美国人从建国以来,对东方一直怀着一种既神秘向往,又恐惧不安的复杂心理。这就是陈查理诞生的文化背景。

好莱坞很快就发现陈查理这个形象有钱可赚,于是开始拍陈查理的电影。现在很多亚裔美国人憎恨陈氏这个角色,不仅因为他们一直生活在他的阴影里,更主要的则是因为所谓的黄脸戏,即白人演员演黄种人的角色。在中国戏剧中我们有花旦、花脸这类生旦净末丑,在美国有黑脸戏,即白人把脸涂黑了演黑人,还有黄脸戏、红脸戏(演印第安人),还有犹太人脸戏。这在美国是一个很长的传统,含有很多的种族歧视的成分。黑脸戏在十九世纪初发迹,是美国公众娱乐业的开始。这些种族模拟对美国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动力,没有这些跨种族想象,美国文化是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不过说实在的,亚裔美国人一直抱怨陈查理的黄脸戏,但我做了研究以后发现其实不对。刚开始演陈查理的三个演员是亚洲人,两个日本人,一个韩国人。可是这头三部用黄种人演黄种人,非常不成功,直到后来启用了华纳·奥兰德(Warner Oland),陈查理的电影生涯才开始转机。这个奥兰德是瑞典移民,他演中国人从来不需要化装,因为他看起来有点像是东方人,他的母亲是一个俄国人。当时美国流行的两个中国人的形象,一个是傅满洲,一个是陈查理,奥兰特两个都演,一会儿演丑陋的中国人,一会儿演好的中国人。


黄柳霜扮演《中国鹦鹉》中的角色


好莱坞中国大戏院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电影海报


参与陈查理电影拍摄的还有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是个美女,黄柳霜(Ann a May Wong),在好莱坞当年是最漂亮、最有才华的中国演员。但由于好莱坞的种族歧视,她的命运很惨。当时好莱坞有一个法规,不能有不同种族之间的接吻。这就决定了黄柳霜的命运,因为她不可能在浪漫片里面演女主角,因为白人男主人公没法亲吻她。所以她老演被人遗弃的小娘子,哭哭啼啼、自寻绝路的悲剧角色。以至于她曾说“我死了不知多少遍了”。黄柳霜就参与了第二部陈查理电影《中国鹦鹉》(The Chinese Parrot)的拍摄。

一九二〇年代也是好莱坞兴起的黄金时代,经历了非常重要的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转变,在一九二七年拍了第一部有声电影。一九二七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份,因为如果你们去过洛杉矶好莱坞的话,就知道中国大戏院。这个戏院建于一九二七年,它的第一锹土就是黄柳霜铲的。中国大戏院是好莱坞的麦加圣地,留着许多明星的手印、脚印、签字的著名的星光大道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从这家戏院的建造我们就知道当年所谓好莱坞的中国风的强劲,其中也包括陈查理银幕形象的塑造。美国最排外的时候,也是他们中国风刮得最凶的时候。他们对异国情调的追求和想象,和在现实生活里面的排外,这两个现象同时发生。

陈查理的电影不仅在美国很流行,当时在中国也很流行,几乎每部陈查理的电影都在中国上映。一九三六年,奥兰德和他的太太、经纪人来了中国,颇受欢迎。奥兰德演陈查理,尽管是黄脸戏,但他非常认真,学中文,研究中国文学、历史、艺术。有时在现实生活里他还继续扮演陈查理的角色,真假难分,直到最后他太太受不了,和他离婚,因为他太入戏了。那年他坐船到上海的时候,黄浦江码头有成千上万的粉丝迎接他。好玩的是,傅满洲的电影在美国也很流行,但在中国是禁演的,陈查理的电影在美国很流行,在中国也很流行。作为一个演员奥兰德演过傅满洲,也演过陈查理,中国人欢迎奥兰德来到中国的时候就作了一个选择,叫他“陈先生”,而不是“傅博士”,故意把他演过傅满洲这一点给忘了。奥兰德走了以后,中国人马上就开始模拟陈查理的电影,自己拍了五六部陈查理电影,有几部是在上海拍的,有几部是在香港拍的。可惜的是,这些胶片由于战争、年代的原因,很不幸都丢了。我做研究的时候只能依靠当年的影评、报道,根据当时的文献,当时主演陈查理的中国演员,他的穿着打扮、举止言行都是模仿奥兰德。一个中国演员模仿一个瑞典演员模仿的中国人的形象,可以说黄脸戏的表演真是演到家了。

假戏真唱并非演员独有,小说家毕格斯也欣然参与。他成名赚了钱后,每年都重回夏威夷度假、寻素材。当时美国报纸曾都登了这样一张照片,标题是:陈查理作者、小说家和真正陈查理的见面。但一看就知道右边的男子不是陈查理,也不是警察郑平,而是旅馆帮人提箱子的中国小伙子。给他穿上长袍,中间放一个鸟笼,装成很有异国情调的样子。我后来找到唯一一张毕格斯和郑平的照片,郑平这时候已经快六十岁了,人小精瘦,和电影里或美国人想象中的陈查理的形象相去甚远,而后者是一个胖子,穿着讲究,步履缓慢,英语说得很蹩脚。真正的陈查理是一个干瘦的老头子,看起来像一个牛仔,说话像放爆竹。真正的中国人不符合美国人想象中的中国人。这让我想起李小龙,在美国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有一个电视连续剧《功夫》,主演是一个白人,DavidCarradine,他演得很好,但是刚开始这个功夫系列片的主意其实来自李小龙。好莱坞觉得这个可以拍,但是不愿意让李小龙主演,为什么?因为李小龙太中国人了。他是中国人,所以太像中国人了,美国观众无法接受。好莱坞必须要造一个“好莱坞中国人”,让白人来演。我们现在管那些叫“MGM Chinese(米高梅中国人),或“福克斯中国人”,等等。

再回到奥兰德演的中国人。奥兰德有个毛病,酗酒。刚开始拍的时候他酗酒,导演还挺高兴,因为他喝了酒之后老是面带微笑,晕晕乎乎。酒精让他说话更慢了,口齿不清,这就歪打正着,因为陈查理的角色就是要讲蹩脚的英文,讲得人家都听不懂,所以他喝酒刚好入戏。可惜这个贪杯的奥兰德去世得挺早,一九三八年,他拍了十几部陈查理电影后,就去世了。电影公司就找了Sidney Toler,这是第二个白人陈查理,SidneyToler去世后他们又找了个白人Roland Winters。一九四九年四月拍了最后一部陈查理电影《天龙》(Sky Dragon)。一九四九年是中国内战结束的时候,共产党打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所以那一年在美国史上叫作mourning the lossof China(哀悼失去的中国),因为从美国的角度来看,他们赌注押错了,押在国民党身上了。陈查理电影就在那时候拍完的最后一部,之后就是朝鲜战争,冷战开始。在那一段时间,陈查理的电影就停拍了。可是,陈查理在美国的影响反而更大了,因为不断地放映老电影,每周都放。在那个年代就像现在的雾霾似的,在美国的空气里面中国人的形象是被毒化的。特别是由于反共而引起的偏执、妄想,我在英文版书里用的词是C-word(C打头的词),ChinaChinatownChinese,这些都是C词。Charlie Chan(陈查理)则是两个C,犹如代号007


美国报刊上刊登的毕格斯与郑平


那个年代的美国还流行一个英文词“brain wash,其实是从中文“洗脑”直接翻译过去的。朝鲜战争后,美国国防部发布了一个调查报告,宣称几乎所有的美军战俘都在朝鲜被共军“洗脑”。这个充满偏见的报告,大肆渲染共军如何给像傅满洲博士那样的战俘洗脑,进行心理控制,几乎到了科幻境界,足见冷战期间的反共宣传来势之凶猛。从那个时代的一首儿歌,我们也能看到当时中国人在美国人的眼里是

什么样的形象:

嗪钟的中国佬坐上栏杆

想从十五分钱里赚一元。

嚓嚓的火车开过来

撞上他那傻脑袋,

那就是十五分钱的下场。


这首愚昧年代看似童真的跳绳歌谣,内含非常残酷的欲望或种族仇恨。美国铁路本来是中国人修的,而火车反过来撞中国人的头。可见在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政治空气是多么的有毒。可是就在那个年代,由于旧电影的连续播放,陈查理在美国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而作为在那种充满乌烟瘴气的政治文化氛围里成熟的中国偶像,陈查理就难免也中了毒,他在美国文化史上的命运开始转机。尤其对于那个年代成长的亚裔美国人,他们那时候受到严重歧视,在电影上却出现这样一个老是开玩笑、看似不正经的中国人形象,而美国人又经常通过陈查理来看这些真正的亚裔美国人,觉得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应该像陈查理一样,这使亚裔美国人深感刻板化之苦,因此对陈查理产生极大的反感,最终导致这个华人形象从一个大智若愚、滑稽幽默的正面人物变成了丑化华人的负面人物。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亚裔人权运动开始,人们抗议美国电影院继续播放陈查理的电影。到我写这本书的时候(2010年前后),陈查理的电影几乎被禁演了四十年。我写这本书,重提陈查理,引起很大反响,有些亚裔美国人竭力反对。但是,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不能把他抹杀。不像过去的照片,你可以作假的,假如斯大林想干掉谁,不仅仅把这个人干掉,还把这个人的照片都给改掉。原来斯大林旁边明明站着一个人的,后来的照片里都不见踪影了。我写这本书,并不是我不尊重亚裔美国人当年在美国的受难史。恰恰相反,我觉得陈查理是一个代表,他的丰富多彩的履历不仅是一部华人在美国的辛酸史,也是我们了解美国文化想象的一把钥匙。我们要对历史负责,要重新去探讨真真假假的过去。传记研究,里面有真的有假的,有时候假的反而对现实影响更大。比如,郑平作为真正的陈查理,他的传奇故事鲜为人知,可是他激发的虚构人物陈查理却在美国文化史里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录音整理:沙静雯

本文选自《书城》杂志2014年11月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