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 知本读书会 | 张信刚:丝绸之路的昨天、今天、明天(一)

2015-08-03 张信刚 书城杂志
点击上方“书城杂志”可以订阅哦!


“丝绸之路”不是一条简单的路径而是一个交通网络。这个庞大复杂的交通系统可以分成四条路(或四个分系统)。第一条在亚欧大陆的北方草原上。第二条在草原丝绸之路之南,也是东西向,是由定居人口发展起来的。第三条主要是南北向的道路网。第四条是各地的沿海居民发展出来的“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这个名词最早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于一八七七年提出来的。


天的讲题是《丝绸之路的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很长,已经过去了;今天很短,大家都知道,用不着多说;明天也很长,但还没有来,说了可能也白说。所以我下面要讲的主要是昨天,兼及今天,然后略为窥探明天。


丝绸之路在哪里

  

  我今天要大致讲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丝绸之路”在哪里?整体来说,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人口交往,货物以及思想的交流多发生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大陆上。澳大利亚虽然四万年前就有人从东南亚移去居住了,但是这些人的后代和其他地区的交往是最近三百年才开始的。美洲最早的居民大约一万五千年前从亚洲东北部进入,但也是最近五百年才真正和外界进行交往。对有十万年到二十万年历史的现代人来说,人类在亚欧大陆上一直进行着交流,因为亚洲跟欧洲的陆地从根本上来说是连着的(是近代人在观念上把整片大陆分成亚洲和欧洲两部分)。现在我们说的“丝绸之路”其实主要就是亚欧大陆上经济和文化交往的道路。

“丝绸之路”不是一条简单的路径而是一个交通网络。这个庞大复杂的交通系统可以分成四条路(或四个分系统)。

古丝绸之路


  第一条在亚欧大陆的北方草原上。在西伯利亚针叶林区和蒙古高原北部之间横贯着一条比较平坦而干燥的草原地带。这个狭长的地带东起大兴安岭,向西经过北蒙古草原、哈萨克草原(锡尔河之北)、南俄罗斯草原(里海与黑海之北),一直到多瑙河。自从六千年前马在黑海以北被驯化以后,一个主要是东西向的道路系统就大致沿着这个草原带发展了出来。这是亚欧大陆北方草原上游牧人口来往的路径,被称为“草原丝绸之路”。马匹最早就是通过“草原丝绸之路”由游牧人口从欧洲带到亚洲来的。

  第二条在草原丝绸之路之南,也是东西向,是由定居人口发展起来的。它把散布东亚、中亚、西亚各地的城镇和沙漠绿洲串联了起来,所以又叫作“绿洲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这个名词最早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于一八七七年提出来的。他把从长安到中亚河中地区(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道路称为“丝绸之路”,并把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回到长安的次年(公元前114年)定为“丝绸之路”的开始。一九一〇年,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Hermann)主张丝绸之路的涵义应该延伸到通往叙利亚的道路上。他们那时所说的“丝绸之路”就是刚才我说的“绿洲丝绸之路”。

  第三条主要是南北向的道路网。它把北边的河西走廊、陇中、陇南和汉中地区跟南方的青海、川藏、云贵地区以及再南的南亚次大陆、印支半岛连接起来。上面提到的两条东西向的丝绸之路网络分别处于寒带和温带,而这个南北向的道路网则是把温带和热带连接起来,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

  第四条是各地的沿海居民发展出来的“海上丝绸之路”。亘古以来(至少是一万年前),航海用的船有的是动物皮革做成的,有的是木筏或竹筏;先是划桨,后来用风帆。不同地区的沿海居民沿着亚洲大陆的海岸线不停地往远处延伸,逐渐形成了一个包括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以及红海在内的海上网络。由于印度洋上有便于航海的季候风,又由于它位处亚洲与非洲之间,所以它自然就成了亚、非大陆各地之间海上交通的枢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洋上的航船可以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爪哇海和南海;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波斯湾;通过亚丁湾和曼德海峡进入红海以及地中海。

丝绸之路上的途人


  按我刚才的描绘,草原丝绸之路是从大兴安岭一直到多瑙河;绿洲丝绸之路则是从西安到地中海东岸。

  草原丝绸之路的起源最早。由于缺乏典籍记载,也少实物证据,所以学者们对早期草原丝绸之路的了解相对较少;海上丝绸之路的物证需要在海港或是大海中打捞沉船来找寻,难度很大;可是绿洲丝绸之路不一样。人类一直在这些地区定居作息,有多种文字记载,考古学家从中得到一些线索便可以到某些地点去找寻更多的线索和实证,因此学者对于绿洲丝绸之路的了解比较详尽。

下面我就以绿洲丝绸之路为主,介绍几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张塞出使路线图


  张骞 张骞初次出使西域是公元前一三九年,回来是公元前一二六年。他出去和回来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二十年后又他再次奉派出使西域,巩固了汉王朝和西域的商贸文化关系。

  这段故事大家都有所了解。这里我想谈一下张骞作为汉朝使臣的坚毅和忠勇。张骞以中郎将(王宫侍从)的身份被汉武帝刘彻选派出使西域。他带了一百多人从匈奴所控制的河西走廊进入塔里木盆地东部时被扣留。匈奴单于想要招降他,给他很好的生活条件,并许配胡女给他为妻,但张骞不愿降服,所以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在监视下生活。十一年后,张骞居地的监视有所松弛,他就带着妻子和胡仆乘机逃脱;当初随他出使的一百余人都已失散了。因为他身上一直保有汉朝的符节,使命还没完成,便决定不回长安而向前途未卜的西方走,先到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东部的费尔干纳盆地),又转往康居(今哈萨克斯坦南部)和大夏(今天阿富汗北部),终于找到和匈奴有宿仇的大月氏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无法说服已经安于新生活方式的大月氏人与汉朝联合对抗匈奴,于是决定绕道塔里木盆地之南,沿昆仑山北麓东返,以免再与匈奴遭遇。但不幸在青海地区又被匈奴俘虏;一年多之后,因为匈奴单于去世,内部生变,他得以逃脱,终于带着妻子和匈奴义仆回到长安。张骞对西域的报道使汉帝国首次知悉河西走廊以西广大西方地区的地理与人文。这样重要的新知识是依赖汉朝有张骞这样坚贞之臣而获得的。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去乌孙(今伊犁河流域),率领三百余人,带着大批牛羊和丝绸、币帛前往。回来时,乌孙派出过百人的使团随行,一年后返回乌孙。这是汉帝国和西域国家正式来往的开始。

  我相信今天在场的大多数人自称汉族,这是因为汉帝国在张骞通西域之后力量强大,成为亚欧大陆上四大帝国中面积最广、人口最多、最为富庶的一个,从此华夏族便以汉人自居。汉武帝对匈奴用兵颇见成绩。他要得到汗血宝马,写了一首近似刘邦的《大风歌》,但是格局却更大的《西极天马歌》:“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障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这不是一首我们今天会认为质量很高的诗作,但是出自帝国君王之手,意境是很清楚的。他要“经万里”求得“天马徕”;既可以“承灵威”,又要“涉流沙”;他希望“归有德”并且要“四夷服”。就是说,汉武帝想要有软实力使远人“归有德”,又要有硬实力可以“障外国”,以致“四夷服”。

  这样的想法是有一定缘故的。张骞从乌孙回来没有几年,乌孙王就表示希望能迎娶汉朝的公主为后。汉武帝就把他的侄孙女刘细君嫁给了乌孙王。细君公主当时不过二十出头,乌孙王已是七十多岁。但她甘心地为了和亲而远嫁乌孙,因为她的父亲江都王刘建是汉武帝之侄,曾经带头叛乱,失败后自杀,细君的母亲以同谋罪处死。她还是小孩,所以被收养到长安皇宫中。细君公主自觉是有罪之人,认为去乌孙和亲是为朝廷立功,可以将功抵罪。她嫁去之后不到一两年,老乌孙王就去世了。按照当地习俗,她应该改嫁新乌孙王,即老乌孙王的孙子。她感到难以接受,请求回国,汉武帝却要她按照乌孙习俗留下来。她改嫁新乌孙王之后生了一个女儿,但是没有几年自己就病死他乡。


西汉疆域图

  细君公主(“乌孙公主”)曾写过一首诗:“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还故乡。”这是一首凄婉感人的诗,也可能是历史上第一首西域诗作。

  班超 张骞通西域之后大约一百五十年,东汉时班超(公元32-101年)扬威西域,大家可能都知道他的事迹。当时亚欧大陆基本上是由四大帝国统治。罗马帝国统治着半个欧洲、整个北非和大部分西亚;波斯人建立的安息(帕提亚)帝国统治伊朗高原和半个中亚;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帝国统治大半个中亚(包括塔里木盆地的西部)和印度西北部;汉帝国则统领大部分塔里木盆地和北起阴山南至岭南的广大汉地。这四个帝国的领土基本上是互相连接的,彼此之间互有不少经济和文化的交往。

大月氏人曾被匈奴人从河西走廊赶到伊犁河流域,又被乌孙人排挤到阿姆河南岸(阿富汗北部),曾依附于大夏(希腊人后裔在中亚建立的国度),后来他们逐渐取代了希腊大夏人而建立起贵霜王朝,南下印度,北入塔里木盆地与中亚河中地。

除了四大帝国陆地相连接,广州南越王的宫殿(秦朝、西汉初年修建)有两千多年前尼罗河地区出产的琉璃制品。这批琉璃肯定不是从陆地上的丝绸之路运来的,而是从海上过来的。这四个帝国在亚欧大陆上有交往、联系的证据很多,特别是汉文的文档;但在海上交往和联系的证据却只有少量器物。

塔里木盆地当时有不同族裔所建立的三十六国,大的有十万人,小的不过两千人;在班超任职西域的时代,这些绿洲城邦国纷纷归顺汉朝。

法显出游路线图

法显 法显(公元334-422年)是东晋时的一个僧人。他六十岁的时候联合几个朋友一起去印度取经,结果其他人的意志和体力都不如他,在中间就停下来或者回头了,最后只剩法显一个人到了印度。他在印度生活了十五年。回国时从加尔各答乘船到斯里兰卡,再经过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回到南洋群岛,然后北上胶州湾。法显是有记载的第一个独自经过绿洲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绕一大圈回国的人;他回来后写了一本书叫《佛国记》,记述印度的佛教盛况。

玄奘出游路线图

玄奘 玄奘的画像今天挂在印度国会大厦里。印度在一九四七年独立之前没有全国统一的政权,所以也没有清楚的朝代更替记录和为前朝写历史的传统。各地的历史记载大多和宗教有关,当印度教复兴,佛教在印度式微之后,有关佛教的许多记录也都佚散了。今天研究印度中古史的人必须要参考玄奘作的《大唐西域记》;印度国会里的画像就是为了表彰玄奘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以及保存印度历史的贡献。

玄奘自小出家,一心向佛。他的外祖父曾任隋朝宰相,所以他出身于官宦之家,懂得为臣之道。他当初离开国境违反了朝廷禁令,十八年后回来,到了和田就停了下来,先给朝廷上书投石问路,说自己带了很多佛教经文回来,希望不久可以回到长安。唐太宗知道后立刻特派马队迎接玄奘,并且召他前往洛阳觐见。唐太宗几次要玄奘任官,他都推辞不干,说要找一个地方翻译经文和藏经,太宗准他选拔人才,在弘福寺、慈恩寺工作。(唐高宗即位后准许玄奘在慈恩寺另建大雁塔,成为今西安市的文化地标)唐太宗叫玄奘把在西域的见闻写下来,玄奘哪敢怠慢?马上口述全部经历要他的弟子笔录整理,写成《大唐西域记》,对中亚和印度各地的地理、历史、民俗做了十分翔实的报道。(他的记忆力着实惊人)但是这本书最重要的关键词是书名的前两个字“大唐”。玄奘把西域说成是大唐的,唐太宗当然很高兴,对这部书赞誉有加,替玄奘做了历史定位和免费广告。

今天研究印度中古史的人都要参考这本书。欧洲考古学家的几个发现也是以《大唐西域记》的记载为基本线索。比如说,玄奘当初住了很久的那烂陀寺后来已经毁坏并且湮没在丛林里,英国学者能在恒河平原上找到它的地基,重现它的基本面貌,就是根据《大唐西域记》的描述。最近印度政府在这个遗址附近建了一个国际那烂陀佛教大学。

(未完待续)

本文节选自《书城》2015年8月号
张信刚《丝绸之路的昨天、今天、明天(上)》一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