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8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陷入包围?中国这盘棋是南进、东守、北固、西稳(深度好文)

2016-07-25 深度内幕网



点击标题下「深度内幕网」可快速关注


有时候,邻居太多也不是好事,尤其是总有那么几个挑事的,就更添堵了!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周边环境复杂。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共有14个陆上邻国和六个海上邻国。


陆上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海上邻国: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周边环境是中国立国和强国的“基座”,周边局势也因此始终是中国关注的焦点。无论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还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成立,都说明中国把周边外交置于极高的地位之上。中国的周边外交战略也由此呈现出东守、北固、西稳、南进的特点。

    一、东防:不听话的朝鲜、宿敌日本……

在东边,中国涉及到朝鲜、韩国、日本三个国家和台湾地区。


近几年来,中朝关系也一路下降到了史无前例的低谷。年轻的金三执政四年以来,在内政上展开了一场“肃清”运动以巩固自身地位,多数党政军高层改换新面孔;在外交上,金正恩“足不出国”,未能如愿访问中俄两国,朝韩关系也未能解冻。

更为重要的是,一意孤行要发展核武器的朝鲜,与中国和世界渐行渐远。并且还威胁到了我们东北边境的安全。近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制裁朝鲜的决议,但是金三依然我行我素说“奉陪到底”,在朝核这条道上走到黑!


除了朝鲜这个不听话的,我们在东边还面临一个宿敌:日本!从中日甲午战争至今的120年来,中日关系都呈现出结构性矛盾。中日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从根本上说都是日本为主宰东亚地区局势所做的两次努力。前一次日本成功了,后一次则是败得一塌糊涂。战败的日本沦为美国的附庸,继而升格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守门员,紧盯中、俄、朝三国。


1972年美国将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交给”日本,到2012年钓鱼岛争端浮出水面,中日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再次凸显。在崛起的关键时刻,中国无意四面树敌,无论是钓鱼岛争端还是中日领袖会晤,中国都采取了“冷处理”的守势策略。但是,日本却处处与我们作对: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甚至把手伸到南海去了!

台海关系本是内政,但美日尤其是美国的强势介入,无疑使得这一内政问题蒙上了浓厚的国际化色彩。马英九执政时期,台海两岸关系总体呈现出和缓的特点。甚至,两岸领导人还实现了历史性的会晤。

如今,台湾地区选举水落石出,蔡英文上台在即,两岸关系可能面临波动,而中国已为此作出新的策略调整。中美国力差距的急剧缩减,使得美国介入台海问题的力度相对下降,其影响力也大幅度下降。与中日关系类似,两岸关系可能下滑但不至于严重恶化。

与东北亚其他两国和台湾地区不同的是,中韩关系尤其是经贸合作得到了加强。习大大2014年7月访问韩国,这也是就任国家领导人以来首次专程对单个国家进行访问。2015年9月,朴槿惠总统访华;10月底,李克强总理访问韩国;12月20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生效,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取得进展。总体来看,在处理与东边国家和地区的关系时,中国采取的是“东防”策略。


    二、北固:中俄守望相助

    在北边,中国有两个邻国,即庞大的俄罗斯和“中立”的蒙古国。

1996年,中俄建立了迄今仅此一家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回顾过去20年来的中俄关系,可知“战略协作”指的不仅仅只是经贸与军事合作,还涵盖了更高层次的战略协作。在联合国安理会趋同的投票记录,是中俄战略协作的现实佐证。2011年,中俄关系上升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叙利亚危机和乌克兰危机的持续,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等国际机制的存在,以及欧美对两国的战略挤压,为中俄战略协作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源。

俄罗斯可为中国提供源源不断的油气资源和高品质的武器平台,中国则回馈以巨额的资金流和庞大的“中国制造”,而面对欧美战略和外交挤压时两国可守望相助。中俄都有成长为世界大国的愿景,两国结盟的呼声不断但可能性几乎为零。在可预期的未来,中俄将守望相助,双边关系将稳健发展。

历史地看,中蒙关系是比较特殊的。蒙古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而其在独~立后则长期与苏联结成盟友。冷战结束后,中蒙关系得以“正常化”。此后,处于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夹缝之中的蒙古,其对外战略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中立国色彩。

如今,蒙古已经明确提出了成为“永久中立国”的诉求,并谋求中俄等大国与世界的认可。理性地看,中立的蒙古,应该是中国所乐见的。

总体来看,在处理与俄罗斯和蒙古的关系时,中国采取的是“北固”策略。


三、西稳:目前冲突不明显

在西边,中国与中亚四国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以及南亚四国即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尔接壤。

中亚四国即四个“斯坦”,都是伊斯兰国家,哈、吉、塔三国都是上合组织成员国,而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关联紧密,两国的油气合作尤其紧密。四国都有明显的宗教极端主义问题,而阿富汗是其中最为明显的。

冷战结束以来,在新疆地区,“东突”等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内外勾连,不断兴风作浪。伊斯兰极端主义、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这“三股势力”逐渐成为中国的心腹之患。

在国际反恐合作中,“疆独”问题已沦为欧美克制中国的有利抓手。中国在上合组织框架内与哈、吉、塔三国展开安全合作并取得了成效,而对于阿富汗局势,中国仍然谨慎但已力求有所作为。

比较而言,南亚四国的情况更为复杂:巴基斯坦是“全天候的战略合作伙伴”,堪称中国的天然盟友;

印度是“战略合作伙伴”,但两国之间仍然存在边界等长期的争议和分歧,两国之间的互信问题始终挥之不去,而印度一贯视中国为强有力的国际竞争者;不丹是唯一未与中国建交的邻国;尼泊尔长期倚靠印度,但如今对印度强势介入其内政外交深存忌惮,从而开始摇摆于中印之间。

总体来看,在处理与中亚四国和南亚四国的关系时,中国采取的是“西稳”策略。


四、南进:填岛、建机场、部署武器装备……

在南边,中国面临的既有陆上的三个邻国即缅甸、老挝和越南,也有海上的四个邻国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

陆上的三个邻国中,缅甸曾经长期与中国有着“胞波情谊”,但“民主化”之后的中缅关系趋冷,中国企业在缅甸的多个大型项目被迫停工。翁山淑枝所在的“全国民主联盟”赢得选举之后,中缅关系有可能进一步疏远。贫弱的老挝是社会主义国家,与中国关系稳定且较为友好。

越南曾经与中国有“同志加兄弟”的特殊关系,但中越战争之后长期断交。复交之后,两国关系很快又因南中国海争端而再次陷入起伏跌宕之中。越南在强化其对相关岛屿的军事占领的同时,游走于欧美俄诸大国之间,并以此牵制中国。

海上的四个邻国即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这四国都是东协(亚细安)成员国,而中国与东协的合作关系已堪称区域合作的典范。但具体到东协各国的时候,情况又有不同。作为美国盟友的菲律宾,虽国小力弱,但积极充当美国的打手,在南中国海屡生事端,中菲关系长期低落,爆发冲突的可能性相当大。

近日,美国极力鼓吹中国将南海军事化,又把自己的航母开进南海来,不轨之心昭然若揭!而菲律宾给美国打配合,要国际仲裁庭仲裁中国。马来西亚与文莱虽然也与中国存在岛屿争端问题,但都较为克制,双边关系并未因此受到严重影响,而印尼则与中国有着较为友好的双边关系。

在落后于菲律宾、越南等国约30年之后,2014年初到2015年6月,中国开始了对南中国海部分岛礁的吹沙填海作业,引发了菲、越等国的激烈反应,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则趁机以军事手段介入南中国海。闭幕不久的第27届东协峰会《主席声明》,对各方在南中国海岛礁建设军事前哨等做法表示担忧。


一个没有海洋的中国,是不可能崛起的,更不可能成长为世界大国。于中国而言,南中国海问题是主权问题且已陷入无路可退的困境之中。总体来看,在处理与南边陆上三国和海上四国的关系时,中国采取的是“南进”策略。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先是沦为全球化的深刻受害者,继而演变为冷眼旁观者,而如今已成长为积极参与者。十七大以来,中国确立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基调。


相继推出“一带一路”战略并筹建了亚投行,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明显上升,中国不是地区国际秩序中咄咄逼人的破坏者,是积极稳健的参与者。中国崛起,不可逆转!

◆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