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邸AD 最美丽的家】台北艺术家的老建筑环保重生

2014-08-02 安邸AD

【导语】凭着“爱物惜物”一句环保理念,艺术家夫妇许伟斌与曹世妹以废弃旧物作为创作媒介,创造出各种艺术装置和实用物件。家,是他们最大的作品,也是呈现其作品最好的舞台,当中蕴含的是时光流动与前后传承的点滴纪实。














主人:许伟斌在台湾医学系毕业后重拾喜爱的艺术创作,1972年赴美,1980年进入美国加州富尔顿社区学院主修陶艺与混合媒体雕塑,1992年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艺术研究所取得陶艺硕士学位。与同样从事陶艺创作的妻子曹世妹,两人舍弃都市的优渥生活,于1998年重回曹世妹的故乡金山定居并设立工作室。他们擅长以复合媒材的手法,将各种随手拾来的材料、物品作为创作媒材,质朴作品中充满对生命万物的思考精神。


  天微微飘雨,车行在蜿蜒的阳金公路上,开着开着路越来越窄、雾越来越大……路边只看到一位警卫站岗,他好心地领着我们来到艺术家许伟斌和曹世妹夫妇位于半山腰上一处的家。“天晴的时候,从家里可以一直望到海那边。”许伟斌站在大片落地窗前,指着窗外朦胧的山海棱线笑道。


  金山是台湾北海岸沿线上的一处滨海小镇,生于斯长于斯的曹世妹出于对故乡的眷恋感情,在娘家附近找到了这处中古空屋,安顿下来也才是两三年前的事。他们大刀阔斧地将房子的原有格局全部清除,一楼除了一间卧室之外,全无隔间,墙柱栋梁上的灌模痕迹不加修饰,甚至刻意刮去外层水泥,露出里头凹凸不平的砖砌墙面。“我们喜欢材质以它原有的样子存在,以真实肉身示人。”曹世妹说。对于夫妇俩而言,改造这栋建筑的出发点,也正是对“不完美的完美”概念的实践,伤痕与磨损,都是历史自然留下的痕迹。


  许伟斌大学念的是和艺术毫无关联性的医学系,毕业后随即飞往美国加州展开漫长的学艺生涯。旅美20余年后返台,主修陶艺与复合媒材雕塑的他,以随处可捡的旧家具、废材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就连家里大至桌椅、小至一个抱枕,十之八九都是夫妻二人的作品,或是四处收集来的“战利品”,且常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许伟斌笑说:“人家知道我爱捡东西,久了哪里有‘好料’都会跑来跟我说,仓库里的材料是越堆越多了。”这个家像一间充满创意的跳蚤市场,你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发现饶富趣味的作品:磨砂机的砂轮安在大门上做门把、餐桌是取大型冷冻柜背后的冷冻板做成,一摞旧杂志用胶黏牢、加上四只脚就成了小边几,每一件物品,许伟斌都能如数家珍地道出它们的来历或是制作过程。


  “作为一个艺术家,应该要看见物品材质本身赋予它的意义,并找到其中可重新予以诠释的部分。”许伟斌认为捡废弃物品做成新的物件,绝对是落实环保的第一步,而在他眼中,家具的价值并不全然来自于“使用”,可以如一只石瓮,静静地放在角落,所带来的美感,就是它的存在意义。在陶艺与复合媒材创作之外,许伟斌也涉猎空间设计,他认为两者在艺术本质上并无相异,仅是不同阶段的蜕变,“从艺术品延伸到它与所处环境的对话”。


  在这个全开放式的空间中,长餐桌的尽头是曹世妹最喜爱的角落,两人也常在这里促膝聊天,“我喜欢一眼望去,视野开阔没有阻碍的感觉。”客厅正中央摆了一张大黑桌,堪称整间屋子的“镇宅之宝”,由曹世妹从上海扛回来的两片山西榆木门板拼成。这时许伟斌插嘴说:“她很离谱!这两片门板不过几千块人民币,她却花了好几倍的钱运回台湾,又再花了几百万新台币加盖那一大片客厅,就只为了要看那块门板平躺在那里……但我可能也不太正常,因为我竟然同意她的看法,就为了这件事,多了好几百万新台币的贷款。”


  由于慕名而来的访客众多,屋内安排了许多可供坐靠休憩的起居空间,随处坐下,眼前就是一片惬意风景。金山亦是台湾最北的温泉区,半露天的屋外小庭院设有以石板堆砌成的温泉池,拿古早农家用的石磨作出水口,天然源泉就这么不断涌出。羡煞一伙人之余,夫妇俩却笑说其实不怎么爱泡温泉,只把它看作从室内可见的一角造景,欣赏它冒着热气的样子,“不过天冷时坐在池子旁泡泡脚倒还不错”。


  这对相差20岁的忘年恋人,由师徒关系结缘,兴趣相投之下逐渐成为好友,最后结为夫妻。许伟斌笑说,遇到曹世妹是他一生中最幸运的一件事。“虽然我们年纪差这么多,但想法却非常接近,不知道是我太幼稚,还是她太老气。”


  在美国经历过一段大起大落的生活,一度大大改变了许伟斌的人生观。“当年我在美国的所有股票、积蓄,遇到一个911全没了,那时我整整一年睡不好觉,但来年我没事了,因为生活还是得过下去。”自此任何物质对他而言,终归是身外之物。“就像我们现在拥有这间房子,但或许有一天会换了别人住,那时这个房子对我而言便已经死了,但它会在新的主人手中复活,有形的、无形的,都会这样继续流传下去。”


  精品阅读详见《安邸AD》ART OF LIVING艺术增刊 AD世界各地走进艺术“家” 《台北 不完美之完美》


  《安邸AD》ART OF LIVING艺术增刊纸刊现已上市,iPad版免费呈现!与您分享“生活的艺术•艺术地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