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是女神们最爱的摄影师之一,家却像废弃庙宇

2017-11-30 你的家人 安邸AD




主人:冯海,毕业于中央美院的摄影硕士班,获视觉艺术硕士学位。他的作品既有国际风范又融入中国元素,被称为“为时装摄影而生”的摄影师。多次为VOGUE、ELLE、BAZAAR等杂志拍摄明星封面,是巩俐、张曼玉、章子怡、舒淇、范冰冰等众多明星信赖的摄影师。


如果你是第一次来到冯海的家,你一定会为眼前的场景感到困惑,尤其是当你穿过寸土寸金的北京工体一带,进到一个公寓小区,冲破层层门禁,到了顶层,推开门,却像是来到了一所废弃的庙宇,处处残垣断壁,来自不同文明的“诸神”眼色淡然:水泥地面旧花砖,野草闲花木佛龛。就连天台,茂盛的植物明明种在坛坛罐罐里,一眼望去,也像野生的,散发出一种苍凉的生命力。冯海坐在一把油漆斑驳的铁艺椅子上,脸上有一片金色的阳光,问我:“你说我们是不是最幸运的一代?”仍然是那样的单纯和世故混杂,像一个孩子的心里住着一个老灵魂,一如我们刚认识的那时候。


黄色的顶脚线是在上海旧货市场淘来的,据说是从老上海的别墅上拆下来的,蓝色雕花石底木柱是印度 的,黄绿色框镜子是从埃及旧货市场背回来的,蓝白色手绣面料是印度特有的,冯海背了两卷回来。


“我买东西不仅是满足收集癖好,也曾把它们当作‘老师’,它们身上有我不懂的东西,我要‘请’回来好好研究。”拿扇子的木雕将军是江西的,布老虎来自山西,柱子上的铃铛是从柬埔寨古董市场淘的,圣经故事油画是从墨西哥背回来的。



金色叶子壁灯是从巴黎旧货市场淘的,墙上挂的是冯海的画,石猴来自湖南,原先的洗脸池被他当成烛台用,天使小瓷砖是西班牙的。


我在2001年认识冯海,那时候他已经是中国一线时装摄影师,和娟子、李东田一起成为中国时装杂志最吸引眼球的视觉营养提供者。当时他住在一个老式小区的顶层,是个带阁楼的复式房子,一层是工作空间,二层是卧室,门厅墙上喷绘着法国卢梭的作品《梦》。平时拍片子的置景道具为这个空间增添了许多趣味。2003年的一天,就是在那个家里,冯海给我看了下一套房子的装修效果图,最让人兴奋和期待的,是顶层天台的设计,一个具有象形暗示的玻璃房子!


人像是冯海画的他的小学美术老师,石雕来自四川,手绣花布帘来自印度。


画里的小狗名叫”八怪“,是几年前冯海从楼下捡回家的流浪狗。木桌是他在北京买的,据说来自法国的图书馆,桌下的琉璃瓦当是山西的。在家的时光,冯海也喜欢画画,或是读电影理论的书……他说自己不是摇着扇子喝茶的人,每天睡前都要知道收获、体验了什么。


2004年底,冯海位于北京工体附近的顶层公寓装修完成,一些极简风格和中式老家具混搭在一起。而露台,则变成了一个方形的两层玻璃房子,看得出在具体实践中,那些象形的流线妥协了。此后的10年间,是中国时尚杂志最为蓬勃发展的年代,作为中国最顶尖的时尚摄影师,冯海以他的天赋和令人敬佩的勤奋为同行及后来者树立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标准。他像是一个穿越了时代的魔术师,从历史的重重帷幕里走来,捡起那些过去年代的碎片,行云流水地演绎吉光片羽,在浮躁的年代,借着霓裳缀着金玉珠贝,既粉饰太平也唱着挽歌。那些披星戴月的时光,家对于冯海来说,其实和酒店并没有多大区别,就是栖息的驿站,而他从来都不是归人,宛如过客。


黄色的顶脚线是在上海旧货市场淘来的,铁艺粉玻璃吊灯是从曼谷背回来的。他一直用这张法国的桌子和中式椅子混搭,蓝色“小恶魔”来自墨西哥,木雕将军是湖南的,靠垫是土耳其的,素描是冯海自己的作品。


蓝色玻璃吊灯来自法国,20世纪80年代绿色铁艺窗户被他改成了镜子,地砖是老上海的舶来品。


“就像是一个风格实验室,我常常幻想着我在这个空间的生活,可能在这里我会看书,在那里我会听音乐,而另外的某处,是我发呆的地方。可是10年过去,我并没有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生活过。”而在那样忙碌的10年里,冯海对这个空间的调整也没有停下来过。阳光房几次大改,逐渐拆掉了一切不必要的装饰,露出承重墙本身的质地,仅在卧室保留了一小块最初的墙纸。那些白色的百叶窗和踢脚线全部消失,地板拆掉,换上了旧花砖,更多的地方,就是素水泥以清漆涂层。一方面是在做减法去芜存真,一方面,即使脚不着地地忙碌,这个空间亦会悄悄地做着加法。


“这两年在家的时间多了,反倒没有了强迫症。你要允许家里的布置呈现放松的状态,但不是雕琢之后的放松。”


红底金花原本是建筑的藻井,来自广东潮汕地区,草龙木条案来自湖南,红色的木雕天官来自浙江。墙是裸的,素水泥清漆涂层;地板拆掉,换上旧花砖……一边做着减法,一边又悄悄再加上去。


这一屋子从世界各地拣回来的东西也是惊人的丰富。上海老别墅拆下来的装饰材料成了这个空间的顶脚线;印度雕花石底木柱矗立在客厅;山西淘来的将军木雕挂着柬埔寨古董铃铛;墨西哥的橘色纸花和圣经油画;威尼斯的木头天使和泰国的黄铜丘比特;巴黎旧货市场的金叶子壁灯和来自香港的老水晶灯;四川的石雕和湖南的木刻;西班牙的瓷砖和潮汕的藻井……拍片岁月满世界跑,那些小惊喜以及对旧时光的执迷就这样被细碎的物件承载了,就像一个人在大数据时代留下的蛛丝马迹,点点滴滴地还原了生活的真实。



2014年对于冯海来说是一个转折,他想要结束长达十几年异常忙碌的状态,留给自己一些时间。坚持锻炼身体并且保持了多年减肥成果让他可以轻松地应对很多想要完成的计划:2015年减少了商业和杂志片的拍摄,拍自己感兴趣的创作;2016年用一年的时间整理过去的作品出书;2017年《冯海的工作1998-2016》出版,并在清华大学同步举办了摄影展。几乎在那个转折点的同时,一只流浪狗也来到了冯海的生活里,冯海给它取名“八怪”。一个家有了宠物,有了植物,就真的活了过来。天台上的植物换了很多轮,冯海最爱的夹竹桃和月季枝繁叶茂,北京最美的秋天来临,养在陶罐里的芦苇会让你产生一种大自然野外的幻觉。


浴室里的镜画来自山西。


冯海在江西南昌长大,父母都是淡泊的知识分子,小时候家境并不富裕,和那个年代大多数家庭一样,甚至更为简朴。他清楚地记得邻居家装上日光灯如何让他羡慕,也记得夏日全家在院子里纳凉的黄昏,父亲拉手风琴、唱歌、下棋的时光。如今父母都已经80多岁了,冯海把他们接来北京住在同一栋楼。所以在这个家里,有父亲临摹梵高的画,也有冯海画的八怪。如果说冯海用十多年的时间让一个新家变成了一个荒原,我想那一定不是艾略特笔下的荒原,而是乔叟的,充满了生机,饱含着热爱的荒原。


花园里开满了他喜欢的月季和夹竹桃。



 冯海摄影作品回顾 











摄影 / 雷坛坛

造型 / Pete Bermejo、凯文

文 / 李孟夏

编辑 / 雯婷



 推荐阅读 


山大王搬家记 | 华裔时装设计师

Alexander Wang纽约的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