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9棵松遇上梵高和毕加索,这间美术馆美爆京城

2017-12-08 你的家人 安邸AD




“你端详过松的模样吗?像画家一样观察它,它是如何延展松枝、生发松针的……”从柏油步道上信步走来的周光明向我们发问。我们正身处由他设计、在这个金秋正式开幕的松美术馆,这里远近兼是松,共计199棵。“松美术馆”的创立者正是集企业家、收藏家、艺术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王中军。


松美术馆坐落于北京顺义区,原为王中军的马场,最终整体建筑保留了原有的狭长、低层感,以净白的白色覆盖整个墙体,让这般柔和的包容性烘托出一个艺术的“容器”。与周遭百棵松彼此映照,塑造了这间美术馆遁世又不失格调的气氛。


美术馆的主馆建筑原本是跑马场,为求节约,王中军坚持保留旧建筑结构,在此基础上做改造。原建筑不乏维多利亚风格的圆拱窗、尖角屋顶,在翻建中,一切色彩、修饰都被剔除,唯独留下形影轮廓,以通体赤裸的白焕发新颜。“这座建筑如同一个容器,本身已无须过多言语,只为承托那些艺术杰作。”周光明开心地回忆,想当初与王中军先生第一次沟通设计方案,就达成了这样的共识。虽形式简单,这些白皙的墙面其实糅合了水泥与玻璃纤维,以提升建筑物表面的耐腐、防尘性。


松美术馆主设计师周光明(朱周空间设计创始人、主设计师)正在主馆入口处,这位设计师虽业务多,对公众项目却始终保持兴趣。


狭长、洁白的主体建筑也成为这处开阔庭院中百棵松树的舞台幕布。“最初只计划种99棵,但略显空荡,后变为138棵、168棵,依旧不够,最后就种了199棵!王先生对自己的想法很坚定,整个过程尽管漫长,却美好无比,”周光明介绍道,“‘松’的概念、美术馆的名字最初是没有的,都是在建设过程中即性发挥出来的。”这些有疏有密、形态迥然区分的松是专程从园艺公司运送而来的,从挑选、种植,前后约花了2年时间。“王先生对每一棵松的位置、朝向及其之间的距离都历经了反复再三的斟酌,几近‘吹毛求疵’。”最终敏感的坚持是值得的。


院内混凝土步道横穿向前,静谧而质地独特。


在美术馆建筑的西北面,一座古建筑将在未来用作会客或举办活动的会所。从千里之外辗转至此的古建筑中的古梁与檐柱沉淀了工艺与岁月, 同时剔除无谓、多余的装饰,窗明几净中,映得落落亭畔松。设计师将古老结构与现代材料彼此结合,传统中不乏对现代需求的功能考虑。


松的雅、傲、苍多种气节令这片占地22000余平方米的美术馆庭院出落得独一无二,无论从哪个角度望出去,都自成画面。而水泥步道蜿蜒、却又冷静地穿过坪野,恰有转化了传统园林起承转合的韵味。


在主馆右翼阳光房休息室内有一方中庭,内植一株松,松景成画,或是于展厅一处的落地窗望向庭外绵延绿坪上的松,又成另一番佳景。我们熟知的文人雅士品松体现了东方墨客形意相生之味,有趣的是,正如王中军酷爱的梵高,其实以自然喻情是人之常情,在东西方绘画杰作中的笔锋下都能寻获芳踪,只是各有百态千秋。或许,“松”亦点题了艺术的深意。


一层电梯区也是不同展厅之间的特殊连接,以黄铜覆盖壁面,映出低调儒雅的金灿灿,提升室内整体气质。设计语言简练,细节考究,经过岁月打磨,会越用越美。


整座建筑连绵狭长,趋向低矮,因藏品甚多,更多的展览空间向地下延伸。一处电梯通向底部展厅,展厅中又有一处通达建筑顶端的天井,贾科梅蒂的雕塑隐于白石铺洒的无垠中。周光明曾操刀了另一座于沪上嘉定的韩天衡美术馆,尽管设计项目非常多,这位设计师却始终热衷于服务大众项目,“大众项目能传播、普及美学,我们常谈美学教育从孩子抓起,我们的街道、图书馆、地铁等任何公共场所都对此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美术馆作为传达艺术的主体,其重要性愈加突显出来。”




主馆右翼开设了一处阳光房休息室,视野开阔,亦将院内的松之景色纳入眼帘。松的雅、傲、苍等多种气节令这片占地22000余平方米的美术馆庭院出落得独一无二,松景即成佳画。


在主馆建筑的西北面,这座以古建筑改造的场所未来可能用于会客或活动需要。原有的横梁、立柱与屋顶被保留,通体四面墙则换作玻璃,细观下可发现无任一多余的修饰。“我们剔除了原有的装饰,令其更简练,很多仿古建筑的装饰总是无谓、多余的,关于这一点我与王先生沟通,他说你全权决定。”谈起这次合作,周光明特别开心,“与王先生的合作非常顺利,他易沟通、对自己想要的方向明晰,且拥有优异的鉴赏力及美学素养,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展厅内设观众座椅,室内尽量避免了过多装饰,让画作成为主体。


5年前,王中军在建国门寻地设了一间画室,与冯小刚共用。伴随着松美术馆的落成,展厅上方亦留一处阁楼,未来亦用作王中军的画室。身为画家、艺术品藏家,王中军对艺术的痴迷也影响了一批身边好友,马云、于明芳等亦是在他引导下“上了道”。


松美术馆首展“从梵高到中国当代艺术”亮相,底层展厅亦展出了从20世纪早期的中国油画家至当代具有代表性艺术家的作品。


如果说收藏艺术缘起于私心,落成美术馆则意义不同。在我们拜访松美术馆时,正逢这间美术馆的首场大展“从梵高到中国当代艺术”亮相,王中军私人收藏的梵高、毕加索、乔治•莫兰迪等西方大师的名作亮相其中,亦有从20世纪早期的中国油画家至当代具有代表性艺术家的作品。昔日的洛克菲勒家族为纽约留下当代艺术博物馆(MoMA),多少企业家欲以艺术殿堂作种子延传后人,或许在王中军心中也深藏着这般用意。松美术馆位于北京东北角相对通阔的乡际,时而有飞机从毗邻的机场掠过低空。


夜色下的松美术馆呈现出另一番宁静。


入夜后,横越草坪的水泥步道旁亮起莹莹光线、美术馆浮现出净白的轮廓,这时,199棵松的身影肃静地退隐至暗处,却依旧能感到它们始终苏醒着、呼吸着,就像那些生生不息的艺术杰作。


松美术馆开馆首展能看到哪些作品?窥一斑而知全豹,先来看几张作品:


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1890)《雏菊与罂粟花》,1890年


弗朗西斯‧ 培根(1909-1992)《抬手的男人》,1960年


乔治‧ 莫兰迪(1890-1964) 《静物》,1941年


除了松美术馆,主设计师周光明(朱周空间设计创始人、主设计师)还有其它很多精彩作品:





韩天衡美术馆

在空间上以不夸张的设计表现,不突兀的表现,进而传达韩天衡老师的艺术精神。






 北京王公馆

设计的整体概念的想法来自于“现代四合院”,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再加盖出一个由过廊连通起来的伸入草坪的客厅空间。然后将整个建筑群调整为新式四合院的格局,每个空间前都有一个开放式围合成的院落,并随着参观的动线,可以清晰感觉出一进、二进、三进的院落。





上海嘉定新城区公共图书馆

在嘉定图书馆,建筑物本身是院落式的图书馆,因此运用了现代的技术,有大量的玻璃开窗,使用自然的光源,甚至到家具、书架都是用框架的概念来呈现。


 推荐阅读 


中意设计最强大脑,都在米兰展大师班聊了什么?


张静初:把时间浪费在一点点“无用之事”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