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文物入选《国家宝藏》?等你票决
这个冬天,博物馆注定要火一把,在紫禁城即将迎来600岁生日之际,九大博物馆强势加盟中央电视台,跨年巨献《国家宝藏》栏目。
《国家宝藏》用既戏谑又认真的手法
把原本带着“土”味的古板文物故事讲得饱含深情、深入人心
被称为“中国版博物馆奇妙夜”
看了这么多期虽然感到格外自豪,可也有些小小的遗憾
因为节目中并没有咱新疆的文物
今天,团团就要带大家一起看看
咱新疆的“宝贝”
↓↓↓
时间追溯到1973年,考古人员在发掘中惊奇地发现,墓主人竟然是高昌左卫大将军张雄夫妇,彩绘天王踏鬼木俑,静静地站立在墓室门外,守护着墓主人的安宁。
新疆博物馆里展出的彩绘天王踏鬼木俑
现在,这尊唐代木俑珍藏于新疆博物馆,天王踏鬼木俑身披盔甲,脚踏小鬼。你看它面部的浓眉倒立,双眼似铜铃一般瞪得圆圆的,仿佛正在怒斥小鬼。面部和肢体敷以重彩,人物的眼、眉、须发以墨线或赭红线描绘。
新疆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在《彩绘天王踏鬼木俑:飞扬的盛唐气韵》一文中这样说,纵观全国各地发现的上万件唐朝时期的天王俑,有泥塑、石雕,至今还未发现木雕的天王俑。这是唯一一件木雕的彩绘天王踏鬼木俑,精细的雕刻、华丽的装饰实属罕见,应该遵循了从中原地区传入西域的汉人的葬俗,堪称古代艺术品中的瑰宝。
伏羲、女娲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他们的图像往往被悬挂在墓葬的顶部。
1960年从吐鲁番市境内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唐代绢画。画面上,伏羲在右,手持矩。女娲在左,手持规。伏羲女娲上身相拥,以红彩勾勒或涂绘的衣服,衣袖飞扬,下身蛇尾相交。伏羲女娲的头顶,用红墨线勾绘着日月星辰。
唐代 · 伏羲女娲图
来源:《丝路遗韵:新疆出土文物展图录》
而另一幅画里的伏羲女娲,则是高鼻深眼窝,穿着敞领袍子般的胡服。特别是伏羲还留着络缌胡子,头上戴着胡帽,女娲梳着高盘发髻,描眉抹红,周围的星星如沙石一样不规则地散布在整个画面上。
从这些伏羲女娲画像自楚地、中原到吐鲁番地区的流变,似乎可以理出一条楚风影响汉地、唐韵融合胡风的清晰脉络。伏羲女娲画正是西域多族群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精神向往,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生动例证。
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该图以弈棋贵妇女为中心人物,围绕弈棋又有亲近观棋、仕婢应侯、儿童嬉戏等内容,是描绘唐代贵族妇女生活的一组工笔重彩的屏风画。此幅绘于对弈者的左侧,树下美人站在对弈者的一旁观棋。
长22厘米,宽72厘米,1965年吐鲁番县安乐古城南佛塔遗址出土,残存40行,约570字(其中有残缺字)。起自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刘备率军伐吴,孙权以陆逊为督拒之,次年打破蜀军,至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九月魏伐吴,孙权“卑辞上书”乃魏文帝曹丕回书止。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卒于元康七年(公元297年),本卷的抄写当在成书后不久,是该书的最早抄本之一。成书后的《三国志》这么快就在西域地区传抄,说明了当时内地与西域的密切联系。
1995年,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了一块大约是东汉到魏晋时期的彩锦护膊,护搏上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隶体字样。现在收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位列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之首。
如果不加解释,人们恐怕很难相信,“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样的字样会出现在东汉魏晋时期。
波马黄金墓是1997年在昭苏县74团发现的,其中的波马镶嵌红宝石金面具,呈方圆形,额际宽阔,下额丰满,大小与真人面孔相差无几。
由胡须判断墓主人是一位男性,络腮胡子右侧排列19颗红宝石,左侧排列20颗心尖朝下的心形红宝石。面具制作工艺精致细腻,每颗红宝石周围点缀着金珠。专家推测该墓葬是一座魏晋南北朝时期突厥王的墓葬。金面具对研究墓主人的真实肖像、族属、人种有很大帮助。
青花凤首扁壶好似昂首的凤,被盛开的牡丹、彩蝶簇拥着,给人一种凤鸟飞翔于牡丹丛中的景象。
珍藏于伊犁州博物馆青花凤首扁壶,刻着白底蓝色花纹,壶口很小,手柄如卷起的凤尾,底部的沙胎上挂一层很薄的护胎釉,釉质莹润,白色中泛着青光。
1999年新疆出土的元青花凤首扁壶
1999年6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芦草沟镇西宁庄村,农民马忠在自家农田里,不经意挖出了一只壶。将这只壶交给了当地文物部门。从此,这只元代青花凤首扁壶得到文物部门的专业保护。
其实,青花凤首扁壶共两尊,为鸾凤(雌雄)各一尊。一为凤(雄),现存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一为鸾(雌),现存北京首都博物馆。
“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咸池(嫌迟),明朝是贾(假)日,早放学生归”。这是唐代一个12岁小朋友的“家庭作业”。
在吐鲁番博物馆,珍藏着唐代卜天寿文书,它出土于阿斯塔那古墓的一卷唐代文书。
卜天寿《论语•郑玄注》手抄本
有趣的是,卜天寿抄写完《论语·郑氏注》后,还在卷末附了一首打油诗: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咸池(嫌迟),明朝是贾(假)日,早放学生归。
该文书内容为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所注《论语》中《八佾》、《里仁》、《公冶长》三篇和《为政》的一部分。这几篇都是过去未曾发现或未曾完整发现过的,被录入了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该文物是用和田白玉雕成,上刻一只母猴侧身蹲坐,头扭向正面,在它身上骑了两只神情俏皮的小猴。玉雕匠独具匠心,用工具在母猴与小猴额头上方刻出数道阴刻线以示毛发,并在母猴手部刻出阴刻线显出手指。文物色泽还比较独特,玉雕上有青、红两种皮色,红色正好分布在猴子的后背部,青色分布在大猴的腰部、肘部和前一只小猴的脸上,看上去奇妙无比。
据和田地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拜相封侯是古人的人生价值取向,“猴”又是人们心中吉瑞美好事物的象征。于是,人们将“猴”制作成各种摆设物、佩饰等,用来表达祝福。这件大猴背小猴,含有“辈辈封侯”之意。
1998年出土于尼雅遗址,锦囊蓝色底上绣有花纹,有翼梅花鹿纹、云气纹样。从图案艺术风格上分类,为学界所称的“云气动物纹锦”。是新疆考古中发现的唯一标明年代的丝绸文物,距今已有近2000年。
该文物质地鎏金,形象典雅大,脸型略长,铜像8臂中手的姿势是以双为对,各不相同。
正面的一对手臂,是两手相对,十指向上伸直,指尖合拢,行“合掌”礼;又有两手屈向上,右面头的右手,拿着一枝半开的莲花,左面头的左手,横臂挡胸前,用拇指顶左食指尖上,中空呈圆形;铜像又有两手向下指,两手手掌中指持有两种不同瓶状物,还有两只手各半握举成持物状,估计原手中握有法宝,现已丢失,头戴宝冠,项有璎珞,腰间束有宝石带,穿着棉裙。
1982巴楚县托库孜萨来遗址采集 ,时代为唐,现存于喀什地区博物馆。
头像高14厘米,宽9厘米,厚7.5厘米,发髻高而圆,浓眉,双目微睁,眉清目秀,五官端正,面带微笑,嘴唇通红逼真。面部绘有黑、蓝、红、黄色。泥塑模制,保存较好,国家一级文物。
该服饰是工作人员1982年从麦盖提县发现的,共有两件,时代为宋。这是一件饰缂丝边缘绢棉袍,缂丝工艺十分复杂,它采用通筋断尾的手法,以相同颜色的丝为经线,不同颜色的丝为纬线,局部编织后形成各色图案。
这件棉袍上的缂丝花带色彩搭配和谐,编织细密匀称,说明当时的生产力得到了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缂丝工艺在新疆已经失传,全国现在也仅有苏杭一带仍保留传统的缂丝工艺,喀什地区这件缂丝棉袍在全国范围内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看完这些,你觉得哪一个文物可以入选《国家宝藏》呢?请投票~让我们一起感受“国家宝藏”的魅力~
现正式向广大读者征稿
征稿类型:参照本平台以往发布稿件;
征稿内容:文字、图片、视频、音频、h5、直播等。
投稿邮箱:chinaxj0991@163.com
资料来源丨和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