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名新语 | 侯奕君:北大,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北大招办 北京大学招生办 2021-02-24

  全文共1637字,阅读约需6分钟



关键词:未名新语


编者按


新燕入园,新章又启。跋山涉水,追风赶月,回忆连缀为寻梦之路,留在青春中,闪耀为奋斗的模样。伏案夜读的学子在师友的陪伴中不再迷茫孤独,看似漫长的旅程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终达理想彼岸。这是他们的未名新语,记录成长故事,畅想无限未来!

学生姓名:侯奕君

毕业高中: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

就读院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我喜欢通过文字与不同时空的自己对话的感觉。那些或新或旧的字纸间,或许这一篇有关北大的故事早已埋下了伏笔。


01

故事 | 第一页

故事的第一页,是初中的我写下的游记。那时仍懵懂无知,只知道北大有写下“赵家的狗多看了我一眼”的鲁迅,有雅舍谈吃谈得我口水直流的梁实秋,还有爱着他的老猫的季羡林,知道那些熠熠发光的影子的身后,都是北大那扇古朴的大门。于是,满怀憧憬的我在一个寒假终于来到了北大,走近了那扇大门,以一名游客的身份。一位安保人员拦住了我,要我出示学生证。我于是掏出了初中生的小红本。他笑笑,道,小朋友,是北大的学生证。我实在有些羞愧,却也不知是为什么,于是落荒而逃,心里还暗暗地想,有一天,要以学生的身份,走进这扇大门。那时的我不会知道,这些渺小又倔强的憧憬,竟然真的会生根发芽。



02

故事 | 第二页

故事的第二页,是高二时暑期学堂的惊鸿一瞥。那座园子实际上比记忆中的小了一些,却更美丽,夏季葳蕤草木中,一枝一叶总含情。我努力的记住园子里的每一处地标,红楼、百讲、邱德拔和二教,还有松林的包子、学五的鸡腿饭和燕南的麻辣香锅,我在想象中熟稔她的一呼一吸。我努力的记住园子里的每一天生活,傍晚学生们三三两两走回宿舍,自行车的铃声飞上霞光;在未名湖畔寻找友人埃德加·斯诺的墓,静谧的林间空地上一片树叶静美的落下;晚会结束的夜晚谁都不想回到宿舍,便在星辉斑斓中唱起不成调的歌,在歌声的碎片中又瞥见了博雅塔的光影。我将日子夹进书页,我写道,我该如何走进你,北大?


03

故事 | 第三页

故事的第三页,是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我打开了高一那年写给三年后自己的一封信。那时的我在九门科目的学习中焦头烂额,在文理分科的选择中摇摆不定,仰望着北大学长的光芒,失落于自己的迷茫。但那时的我也向往着,三年后的自己能够成为独立自信、坚强勇敢的人。那时的我写着,“一无所长的我,总是很自卑啊,但也总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梦想,比如,拼一拼,上北大。”此时的我打开录取通知书上的“大学堂”,“学堂门启”,我终于走进了你,北大。我给过去的自己回信:三年前那个自卑的你,六年前那个懵懂的你,感谢你们的坚持和努力。



04

故事 | 第四页

此时,我决定为这个故事写下属于我和北大的第四页,致四年后的自己——


希望你在园子里找到一生为之奋斗和努力的目标与方向,希望你仍记得那个四年前的夜晚决心选择考古学时单纯的激情与向往。张光直先生曾说他“梦见天资好,人又天真又用功的中国青年,志愿以考古为终身事业”,你或许不是那个天资好的青年,但你可以做一个天真又用功的青年考古工作者,有一点天真的冲劲,但不至于迷失在浪漫化的想象之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走出书斋、走入田野,如你的前辈们一样“挖好每一铲土,划好每一道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做些北大青年该做的、微小却重要的事情。“有的人默不作声,做的却是静水流深的事。”希望你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讲好我们的故事,也笃定自己的价值。


希望你相信奋斗的价值,在每天真实的努力中拥抱人生的意义,追寻真实的快乐。希望你在园子里再勇敢一点,再自信一点,敢于探索人生的无限可能。希望你别忘记那些曾经陪伴你远行的身影,希望你常存感恩之心。希望你找到更多闪闪发光的人,追随他们的光芒勇敢前行。也希望你能努力发光,为身边的人带去一点温暖和力量,做一个更好的北大人。


希望四年后的你读到这封信时,也能像今天的我读到三年前的那封信一样,会心一笑。



文字 | 侯奕君,内容有修改美编 | 吕雨濛审核 | 赖雯燕



未名新语

未名新语 | 梦想·求索·传承


未名新语

未名新语|张伊杨:寻梦记事                   


学科印象

学科印象 | 黑板,稿纸,数院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