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来家长共学营——UNSCHOOL的第一个线下产品测试

钱志龙 教育者钱志龙 2022-03-28


写在前面


我是钱志龙的学徒雨停,10月我们和杭州的葛白尼家长社群一起做了一场未来家长共学营,这是UNSCHOOL的第一个线下产品,因为没公开招募,也可以说是一次测试。

 

其实在UNSCHOOL出现之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葛姐(葛白尼的负责人)就带着她对家庭教育挡也挡不住的热情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第一次北京线下面聊,她就毫不掩饰地吐槽学校教育的荒诞,家庭教育的缺位,她把儿子从最贵的国际学校转到离家最近地铁站旁的公立学校后,就动起了影响身边家长的心思。她从带领一群家长开展周末亲子活动开始,不断组织教育对话、家庭露营...身边陆续聚集了一群开始思考教育本质、希望走出焦虑情绪的家长。

 

这不正是UNSCHOOL最希望找到的家长吗?赋能这些已经在觉醒中的家长和他们的家庭,让他们能再勇敢、再淡定一些,不正是UNSCHOOL最想做的事情吗?于是,天雷勾动地火,毫无悬念的,他们就成为了UNSCHOOL家长共学营的第一批共学者。



营会前我们给家长们留了一道填空题,找回做_____的勇气。营会过去了两个星期,相信共学者们也有了自己的沉淀和思考,是时候来给出我们设想的答案了,也希望这篇文章可以满足所有关注UNSCHOOL的小伙伴的部分好奇心。

 

 

 

 


01 找回做自己的勇气


在家长营正式开始前的三天的线上活动中,邀请共学者在线上共创板里进行了特别的自我介绍,聊聊8岁、18岁、和现在的自己。

 

(开营前线上自我介绍)

 

他们有的想要努力赚钱独立,有的想要在上海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还有的想要打破文化差异,混到英国人的圈子里......我们认识了那会还不是爸爸妈妈的大家,都有着自己特别的憧憬和烦恼。但随着父母身份的到来,他们原本精彩的生活变得单调,生活重心都转移到了孩子身上。

 

在第一天开营仪式的签到处,我们让家长选择一个属于自己的标签,有位家长笑而不语地给自己贴上“佛系妈妈”,有几位家长争抢“当代孟母”,当一位爸爸给自己贴上“家庭煮夫”,周围的妈妈报以欣赏又羡慕的眼光。这些标签有时候是那么让他们骄傲,有时候又是那么让他们抓狂。

 

(签到处为自己选一个标签)

 

在没有成为父母之前,大多数人的自我介绍一般是这么说的,我是上海人,现在在***领域做***工作,擅长***,平时的兴趣爱好是***。但在为人父母之后,自我介绍往往就会变成这样,“我是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妈妈,一个三岁半,一个五岁半。” 称呼直接变成**妈或**爸。

 

就连在别人提问“自己最得意的一个成就”时,答案也都和孩子紧密相关。在我们的线上家长营前问卷中,21份问卷里就有7个家长将孩子当做自己最骄傲的事业。

 

这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这说明家长们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比起那些只生不养的家长,这些都是模范父母。但有时候太想做好一件事,也可能会造成生活失衡。当我们把孩子当成我们的作品、颜面、甚至附属品的时候,会滋长出一些不是很健康的心态,就会总觉得自己这没做好或者那里又疏忽了,内心永远无法感到真正的平静和满足。

 

(角色体验|社会大剧院)

  

当父母被我们当做一个最大的标签时,我们就很容易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努力追逐梦想的人。

 

葛姐说,来共学营的很多家长其实带着许多焦虑的问题,由此,我们特意安排了吐槽大会的环节。在贴了满满一白板的问题中,平衡家庭、事业和自己的私人时间成为了家长的四大挑战之一。原来家长不是不想成为自己,而是不知道如何成为自己。

 

紧跟着吐槽大会就是“解忧杂货铺”,家长们分成小组,组内伙伴共同解决问题,得出最重要的一个结论就是:要走出第一步,学会给自己保留家庭以外的生活,通过外部支持(亲人、邻居玩伴、社会公共资源、社会付费服务)和自我时间管理来腾出时间,和朋友逛逛街喝喝下午茶、用心关爱自己。找到比你先想明白的人同行,学习放手的智慧。


我们知道,从他们自己的口中说出的答案远比老师讲的更有用。

 

       (不吐不快|解忧杂货铺)

 

我们发现,越是知道如何让自己快乐的家长,越在家庭教育中表现得游刃有余。活动结束后,我们惊喜的看到有的家长回归自身,开始发现那个想要撕下的标签、勇敢地探索未知的自己。


我还是那个有梦想的少年。

给自己更多的空间成长。

应该给自己多多出走的机会。

我可以更勇敢,也可以学着不那么勇敢。

要接纳自己的好与不好,我好像也可以多放下。

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实现自己心中所想,为时不晚。

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带来的快乐和平静是缓解焦虑最好的方法。

——摘自反馈问卷

 

 

营会最后一天下午的工作坊,家长们分享自己18岁的梦想,一个家长说到自己曾经被父母阻挠的音乐梦想,声音有些哽咽,过一会,她又笑着说自己现在陪孩子上钢琴课的时候也会偷偷跟着学一点。师父鼓励她再把梦想拾起来,她定在那里有点出神,顿了一顿,最后仿佛下定决心要给出自己的一个答案,眼睛里燃起了光。营会结束后好消息传来,她帮女儿退掉了很多课后班,但属于她自己的钢琴课终于开始了。

 

 

02 找回做父母的勇气


在共学营欢迎晚宴上,我们通过抽签给家长随机安排了不同的出场“命运”。

 

一位家长抽到坐轮椅的命运,很不好意思的找人帮忙。一顿饭吃下来,尽管她已经很努力的克制求助的频率,她还是说了人生中最多的“谢谢”。在复盘环节她分享到,她终于感受到“被帮助者”的滋味了,一方面她很感谢身边人对她的帮助,但另一方面她并不想被特殊对待,更不喜欢别人代劳她自己其实可以做到的事情,她想当一个可以独立生活的人。

 

(饭后交流“别样人生”)

 

这样的感受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或许很难体会匮乏或失去的痛苦,很难学会感恩我们已经拥有的一切。每每回到父母这个角色,择校焦虑像一块乌云一样挥散不去,家庭关系像一团乱线一样梳理不清,攀比心像打地鼠的游戏一样此消彼长......

 

我们是不是想要的太多了?我们能不能接受自己孩子是个幸福的普通人呢?

 

(公益拍卖|关注自闭症儿童)

 

很多人都说等我长大了一定不会成为自己的父母,可一不小心就成为了我们小时候最讨厌的人。在孩子刚刚降临人世的时候,很多人信誓旦旦的说只求TA平安健康,可当孩子上学后,一旦面对真实的分数和排名,家长们又完全换成了另一幅面孔,越来越多的焦虑和欲望难以停歇。

 

我们是否可以做到用平常心对待自己的孩子呢?尝试相信他们可以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包容他们不同的人生选择和行走速度,不提供他们并不需要的帮助,情况是否会有一些不同?



在第二天晚上和师父喝茶的活动中,家长谈起自己被择校焦虑携裹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看不到真正重要的事情,反而被报班、择校这些庞大的声势占去了太多注意力。这位家长分享道:“我从过去听别人的结论,到现在试图去了解他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

 


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学会抓大放小,放过了孩子,也放过了自己。

看到问卷中一位家长的一句话,让我在心中替她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原来我这个妈妈确实做得不错。”

 

如果你已经厌倦了在所有人都站起来看戏的剧场里待着,那么我们就果断地推开门走出去,走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里去。

 

 

03 找回做孩子的勇气

 

整个营会出汗最多的活动是师父山寨的一款他从美国探索博物馆Tinkering Studio学来的游戏,每组共学者一起设计装置、搭建轨道、触发机关。家长们乐此不疲地测试、调整,完全听不到倒计时的提醒,计划中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一延再延,家长们却还意犹未尽。

 

中途,我们听到一声响亮的爆破声,紧接着就是发自丹田穿破云霄的狂喜尖叫声。所有人都望向那边,一位妈妈脸上的喜悦无以言表。在复盘的时候她说,我十年没有这样开心的大笑过了。

 

这就是师父一直跟家长们强调的”心流“带来的极致体验,说一百次不要打扰孩子的专注没有用,让家长们自己体验过他才会懂。

 

还有一个可能是被妈妈骗/逼来共学营的爸爸,最开始来到会场一有空就会打几下游戏,师父不但不说他,反倒提醒妈妈们要用心去呵护一些爸爸心中的那个大男孩,“童真”很有可能是爸爸们能给到孩子一个很珍贵的礼物。开始,最后终于在动手环节忍不住参与进来,他的热情终于被他所擅长的东西点燃了。

 

有些时候爸爸们不参与养育,不是不愿或真的没时间,而是因为他不想表露出自己的紧张或者无能为力。你得多夸夸他们,让他们知道爸爸在家庭教育中功能不仅重要而且他们也可以干得很好!不如就让爸爸和孩子玩他们都喜欢的游戏!

 

(体验心流|哥德堡机)

 

复盘的时候,我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

 

有位家长说:这个活动太好了!可以提高哪些能力,可以怎么做学科融合。

而另一位家长却淡淡地回应说:一个孩子玩泥沙的时候并不会想到自己是不是提升了想象力或是学到了什么知识。

 

(傍晚提小夜灯散步)

 

《小王子》里有一句话,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 ,但很少有人记得。

 

All grown-ups were once children,but only a few of them remember it.

——The Little Prince 

 

你愿意找回做孩子的勇气吗?

你愿意向你的孩子学习做一个孩子吗?

 

写在最后

 

师父早在开营的时候就说:“我不是菩萨,我没有什么通灵的本事去帮助每个家长解决他们各不相同的家庭问题,我也没有一副神奇的药方给到家长回去煮了喝了育儿的焦虑就没了,只有他们可以帮到他们自己。“

 

所以,整个家长共学营我们都只在做一件事情,通过帮助家长们身体、视野和心灵的打开,拨开纷繁杂乱的干扰,点亮他们内心的慧光,让每个家长找回做自己、做父母、做孩子的勇气。


在48个小时的未来家长共学营里,有人哭出了眼泪,有人笑出了眼泪,有人喝酒喝到半夜还不舍得睡,有人沉迷在活动里完全忘记了孩子放学的事。


 

(共学者朋友圈截图)


到这,我们觉得这次共学营算是基本成功了。不过我们也很清楚,UNSCHOOL想要做的事情单靠一次家长共学营是无法实现的,我们会持续发出召唤,让更多同频共愿的家长聚到一起,互相支持,彼此赋能,用淡定而自信的方式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开展回归教育本质的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在共学体验中找到坚定前行的勇气。


未来,我们也会在不同的城市与当地的家长社群合作,开展并持续进化N.0版的家长共学营。如果你也认可这样的教育理念和玩法,想要成为我们在地的合作伙伴或共学者,欢迎点击文章《钱志龙重出江湖要干这件事,你看靠不靠谱?》找到适合你的那张问卷报名。


也要提前致个歉,目前UNSCHOOL还处于团队组建和课程研发阶段,上千份申请和表格我们实在没来得及一一回复,具体合作和参与的开始时间和方式,还需要一段时间,请大家耐心守望。

 

最后,要特别感谢集美貌、才华和逗比精神于一身的葛姐和无所不能的葛白尼团队,无上限的包容我们的各种不确定性和即兴流淌,让这次家长共学营得以顺利发生。

 

推荐阅读
葛淑雯|我寄了一封信给你,收到了吗?
钱志龙 | UNSCHOOL·非学校的创业进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