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意外伤残发生后,我们可以做什么?| 心理急救手册

壹心理主笔团 壹心理 2019-07-03

或是因为突发的事情,或是因为长期的病痛,可能在一阵昏迷醒来后,你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残缺了。在那一瞬间:


  • 你可能以为自己在做梦,恍惚之间无法接受;

  • 你可能会质疑成千上万的人,为什么偏偏发生在我身上;

  • 你可能会担心忧虑,接下来的生活怎么办,别人的眼光我该如何承受......


亲爱的,请别害怕,请你一定要相信,眼前的痛苦与黑暗终将过去。我们将给你带来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帮助你度过这段时光。


当然除了我们,还有你的家人朋友,你可以依靠他们,向他们诉说你的痛苦。请你一定要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


本文共有以下 4 个部分:

 01  当身体出现残缺时,我们的情绪会产生什么变化?

 02  当伤残发生之后,我们可以做什么?

 03  若你身边的人残疾了,你可以......

 04  如果有以下状况,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01 

当身体出现残缺时,我们的情绪会产生什么变化?


这是一段艰难的旅程,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可能会把我们的生活搅得一团糟。在这样的情况下,你需要先明白,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需要一个创伤修复的过程,不用苛求自己立即走入正常生活。


当经历重大伤残后, 我们的心理可能会逐步经历以下 个阶段(毕丽华,1995)


第一阶段:休克期 —— 在伤残发生的那一瞬间,一直到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中,我们会有惊恐、呆滞或麻木等反应。


第二阶段:否认期 —— 我们会否认意外、伤残的发生,并可能会处于

抗拒的状态,不肯配合治疗。


第三阶段:抑郁反应期 —— 当冷静下来后,我们开始接受自己失去了某些身体功能的事实,在这个期间,因为自身心理素质、外界的反应等因素,我们可能情绪波动会比较大,甚至变得抑郁。


第四阶段: 依赖反应期 —— 我们开始超乎寻常地依赖他人,以消除残疾带来的紧张感。


第五阶段:适应期 —— 慢慢地,随着我们自身的努力,我们最后将走出痛苦,走进新的生活。



而在这五个阶段中,我们的内心会有一些重大的心理反应:


1. “别靠近我,别想伤害我”丨过度警觉,缺乏安全感


  • “你要干什么,为什么触碰我!?”

  • “路上怎么有这么多车,它们会不会再冲向我?”

  • “什么声音!你们是不是在密谋怎么撇下我,想看我一个人出糗!?”


高度警觉、强烈恐惧是经历灾难性事件后第一个月内最普遍、最严重的心理体验。


在这段时间,我们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留意或寻找环境中的威胁性信息,处于高度敏感的状态,心情容易受到激惹,对相关事件或信息产生过度反应(例如,可能产生过分的惊吓反应)(伍泽莲 ,何媛媛,2009),这时,我们会极度缺乏安全感,拒绝他人的靠近(杨昭宁, 杨静, 谭旭运,2012)


这些过度的“警觉性反应” 可能会扰乱我们的正常生活,让我们感到心疲力竭,进而导致健康受损。


2. “不,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在我身上”丨否认事实,难以接受


我们会否认自己出现了生理缺陷,不接受眼前的事实 :(马洪路,2002)


这种意外怎么可能出现在我身上?我应该像其他同学和朋友一样,自由地行走,去欣赏全世界最美的风景,去正常地工作,享受生活,这才应该是我的人生!


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很难理性地去看待一些事实和现状。


这种现象其实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在初期能对我们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帮助我们抵御紧张、焦虑、忧愁、恐惧等情绪,但在后续的治疗和康复阶段,坚持“否认” 可能会影响后续进展。(毕丽华,1995)


3. “怎么办,我的人生是不是就完了?”丨焦虑不安,无法自拔


在巨大的冲击下,我们可能会陷入持续焦虑中无法自拔:(马洪路,2002)


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

我还有救嘛?这治得好嘛?

我该怎么生活?

没有亲人在身边怎么办?

以前的朋友会不会因此离开我?

一辈子这么长,难道我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了,只能面对这个无声的世界,只能做个

废人?!

怎么有那么多事情要考虑,怎么有那么多的烦恼,可我能做的,只是躺在病床上焦虑!


4. “不去回忆就不会那么痛”丨选择遗忘


“让我逃走吧,离开被痛苦禁锢着的生活,离开社会、离开一切!如果可以,我多么想选择失忆,抛下过去的伤痕。“


分离体验是我们在创伤后几乎都会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简单来说,就是遗忘过去发生的种种,冷漠地回应他人,以此回避创伤。(赵冬梅, 申荷永, 刘志雅,2006)


在分离体验中,我们试图在认知和情感上远离创伤,这也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


似乎不去想不去念,就能不痛苦、不在乎,我们把自己从痛苦体验的经历中分离出来,切断生理缺陷与痛苦之间的联系。


当这种分离体验更加严重时,我们可能会过激地切断自己与外界的所有联系,从而影响日常生活。


5. “那辆车又朝我开来了!”丨不断闪回的记忆,不断重复的痛苦(董强利, 叶兰仙, 张玉堂,2012)


“那辆疾行的卡车就在眼前直直地冲来,那爆炸的巨响又一次冲入脑壳,震得我头皮发麻!不要让我再去回忆那次事故了,我什么都不记得,也不想记得!”


对于发生意外的场面,我们可能会在事后难以回忆,遗漏掉重要的情节,前后矛盾,甚至完全遗忘。


但也可能会时不时出现闪回:当时的经历活生生地闯入我们的头脑,让我们反复地、无法回避地再次体验 。(Parry & O’ Kearney , 2014)


这段时间,我们也会常常出现梦魇、惊恐、注意不集中等等症状。


6. “能不能一直陪着我,不要走”丨很想依赖一些人(毕丽华,1995)


“那个人的出现,在我漆黑的生命中照进一束光,他给了我继续活下去的希望,让我能放下一切的包袱与顾虑,忘却痛苦与悲伤......


能不能每一分每一秒都陪伴在我身边,离开他的每一秒都让我如坐针毡。”


这是一段依赖反应期,会有一个人或一个事物,TA 的出现与陪伴让我们获得安全感,而这段时期多出现在功能恢复或功能代偿阶段中。


这种心理上的依赖,其实是想要取得一种 “ 假托” ——让我们可以将病痛分担到被依赖对象上。


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这种心理可以减轻我们的紧张负荷,但长期的依赖是不利于恢复独立生活和康复的。


7. “虽然不完美,但我康复了,回归生活”丨接受事实,努力康复(毕丽华,1995)


经历了前面很多心理波折后,或许我们开始慢慢冷静下来,接受自己的缺陷,井然有序地进行康复和治疗,在陪伴和关怀下慢慢变好,并走向新的生活。


这个时候的我们,可以说是完全度过了心理、生理危机,向着更好的明天前进。



 02 

当伤残发生之后,我们可以做什么?


1. 放下自卑,给自己一些信心和改变的动力(刘继茹,1998)


“那段时间,我很害怕看到镜子里的自己,看到陌生路人奇怪的眼光。或许,我害怕的是面对自己,害怕这一辈子就这么苟且偷生。”


我们可能会有点嫌弃这个糟糕的自己,可又有谁是完美的呢?


残疾并不意味成为弱者,一蹶不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提到:


如果人的某种器官功能不足或有缺陷,会遇到许多生活困难,这时我们就必须寻求方法来弥补不足,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这种弥补可以有两个基本途径:


(1) 攻克功能不足器官的弱势。如通过康复治疗减缓病症,体弱者加紧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等等;


(2) 发展其他的感觉技能来弥补。例如失明者会更依赖听觉触觉做判断,除了视觉外其他的感觉会更加敏感等。


2. 适应生活,积极用行为去做改变(陈建文,王滔,2003)


现在的我们,可能在一些方面与之前有所差距,因此我们处事更应该小心谨慎。这既能保护我们的心理不受打击,更能帮助完成新的适应。


在社会适应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处理问题,克服问题。


在这个有点艰难的阶段,我们可以时不时对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评估,


例如:在行动前问问自己,这样做是否能实现我们想要的目标,如果失败的话,它所带来的代价我们是否可以接受等等。


3. 寻找合适的兴趣爱好、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确实,身体的缺陷会让我们的学习出现种种障碍,但我们仍然可以期待未来。比如尝试做一些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或许会有奇妙的体验和结果。


例如,失去双臂但喜欢球类运动的你,可以用双腿体验足球的快乐;双目失明但热爱交流的你,可以试着学习演讲,做一个不平凡的演说家......


体育锻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行动不方便的话可以打打桌球、练练上半身的瑜伽等等。这既能提高免疫力,又可以增强自信心,是康复阶段的不二选择。(郭敏刚,吴雪,陈静.,2007)


4. 学会倾诉自己的痛苦,会好受一点


倾诉可以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我们可以把这一时期的心理状态向亲密的人诉说,或是记录在日记本上(于海波,张进辅,2000)


找到一个合适的情感宣泄渠道有利于舒缓身心,让我们冷静下来,更好地面对生活。


5. 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转换,勇敢面对(宓忠祥,2001)


残疾的出现可能让我们的社会身份出现这样的变化:


我们或许活动无法自理,生活受到限制;或许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需要远离社会,仅和家人、医护人员打交道;我们的家庭也可能因为自己的伤残面临经济问题、家庭关系矛盾。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尝试着完成角色转换,比如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参与心理剧的表演等,增加对不同社会角色的心理体验,尝试着完成对当前“残疾者” 这一角色的认同感。


这有利于帮助我们尽早建立正确的预期和认知,积极发现和开发自己其他方面的潜能,使其成为今后参与社会活动、树立自信心的心理支撑点。



 03 

若你身边的人残疾了,你可以......


1. 呵护 TA 敏感的心


由于生理缺陷,TA 将有可能接触更多外界有意或无意的负面评价,而面对这些消极的社会反馈信息,他们会变得敏感脆弱,害怕被拒绝。(李文涛,谢文澜, 张林,2012;谢文澜,张林,2013)


因而在陪护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地给与TA 关心,尽可能地满足TA 的要求。


若敏感的TA 不希望过分的关注,请注意不要进行以下几种关心:


(1)频繁地询问TA 好一点没有 ;

(2)禁止TA 的一切活动包括那些医生允许尝试的训练,让TA 只能休养在床 ;

(3)过度地表扬TA 的进步 。


希望你能够再耐心一点,让TA 感受到足够的温暖。


2. 给TA支持,陪TA一起解决问题


你可以陪在TA 身边,用这几个方法帮TA 进行适应和恢复:


(1)关心TA 现在生活中遇到些什么问题?帮TA 提炼其中的核心问题,例如活动不便、疼痛等,先把问题聚焦,再和TA 商量解决方法


(2)建议TA 通过写日记等方式找到舒缓心情的方式


(3)让TA 想想如果彻底康复后,生活会产生什么变化,现在又能为这个目标做些什么(贾书磊,2017)


3. 给 TA 足够的家庭支持 ( 成君,1997)


家庭的存在,对 TA 的心理健康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残疾的TA 可能会产生自卑及抑郁情绪,如果你是TA 的家人,需要在家庭生活中给TA 足够的尊重和关心。


比如空闲时间多陪伴TA,不要给TA 过多生活的压力,可以向TA 描述未来美好的图景等。



 04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残疾后有以下状况,

请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专业医生的帮助

(伍泽莲 ,何媛媛,李红,2009)


1. 在已经安稳的情况中表现出过度警觉,把身边的一切都当作是可能的威胁

2. 完全切断与他人的正常联系,封闭自己的内心

3. 注意力不集中,莫名地打人、吵架

4. 重复地感受到当时意外发生的场景,无法平静心情面对现在的生活

5. 出现与原病症无关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性变化,如语言不利索、四肢莫名颤动等

6. 被记忆困住,时而忘记受伤的事件,时而又觉得所有的事情都跟这件事有关系



最后我想对每个受伤的你说,或许前面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但请不要放弃,请让爱和自我接纳陪伴着你,走遍人世间那些更美好的风景。


- The End -


 参考文献:

毕丽华. (1995). 缺陷心理学初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 90-92.

伍泽莲, 何媛媛, 李红. (2009). 灾难给我们的心理留下了什么?——创伤心理的根源及创伤后应激反应的脑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17(3), 639-644.

杨昭宁, 杨静, 谭旭运. (2012). 聋生安全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9), 18-23.

马洪路. 残疾者的心理问题探讨[J].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6(17): 2508-2509.

韩启放. (1994). 心理防御与心理健康.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

赵冬梅, 申荷永, 刘志雅. (2006). 创伤性分离症状及其认知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14(6),895-900.

董强利, 叶兰仙, 张玉堂. (201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心理危机干预. 精神医学杂志, 25(1), 72-74.

Parry, L., & O'Kearney, R. (2014). A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intrusive memories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depression. Memory, 22(4) , 408-425.

施琪嘉. (2010). 心理创伤记忆的脑机制及其治疗原理.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05(4),242-245. 刘继茹. (1998).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3), 61-63.

陈建文, 王滔. (2003). 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4), 90-94.

郭敏刚, 吴雪, 陈静. (2007). 残疾人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锻炼关系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0(2), 189-191.

于海波, 张进辅. (2000). 国外关于倾诉效果的研究综述. 心理科学进展, 18(3), 67-72.宓忠祥. (2001). 角色转换 在残疾人心理康复中的意义和运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7(1), 34-35.

李文涛, 谢文澜, 张林. (2012). 残疾人与正常群体心理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7), 993-995.

谢文澜, 张林. (2013). 残疾群体的污名效应及其社会影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1(10),1531-1533.

贾书磊 , 冯琼 , 方小群 , 何朝珠 , 何雪莹(. 2017) 肢体残疾患者叙事心理康复的应用研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32(10),1155-1157.

成君, 王革, 郑平, 李庆友. (1997). 家庭支持对肢体残疾人抑郁情绪的影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5), 311-312.



出品方 | 壹心理

本文编写 | 吕瑞怡

专业指导 | 黄喜珊

本文编辑 | 触角 张真Derek


也许你或者周围的人正在面临分手失恋痛苦、学习工作低迷、职业选择困扰、怀孕焦虑,甚至在重大疾病之下身心俱疲,接下来,我们会一一为你解答以上问题。


别担心,我们陪着你。


 下期预告: 绝症篇

 上期回顾: 被出轨篇  分手篇  怀孕篇 结婚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