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年3月刊 | 专栏 | Magic Circle——儿童环境教育的启示(二)

袁野 灵犀CONSONANCE 2021-05-26


Magic Circle——儿童环境教育的启示(二)

THE INSPIRATION OF CHILDRE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MAGIC CIRCLE


袁野

清华大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访问学者。2014 年荣获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代表作品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荣获2013 年中国建筑设计奖-金奖(景观建筑),入围2014 年WA 中国建筑奖——建筑成就奖。袁野作为文化与教育建筑设计领域的专家,尤其专注于儿童与青少年游戏与学习空间的设计研究,致力于通过具有创新性的设计为当代中国孩子们的物质成长环境注入情感、思想和人文关怀。


女儿所在的学校(K-8学制) 就在我们公寓的马路对面,学校隔壁是一个学前教育机构——PIC(Parent-Infant Center),它们与一个废弃的古老教堂共同占据了一个完整的街区——我称之为educational block。一个孩子可以在这个街区度过从婴儿、幼儿直至小学、中学长达十几年的漫长时光。可以想见,这里的环境一定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难以估量。



我想谈的是PIC的幼儿户外活动场地——一个貌似普通的名为magic circle的自然游戏场。


记得第一次在街道上走, 听到上面隐约有孩子的欢闹声, 非常好奇, 走到街角才惊喜的发现这里竟然有一个小游戏场, 而且是一个nature explore playground。游戏场在一个三面被建筑围合的院落里,南侧是教堂,西侧和北侧为pic的教室,均为百年以上的石构建筑。场地大体呈方形,占地400平方米左右。想进入游戏场,需要从PIC的街角大铁门进入,经过一段略显弯曲的小路,抵达院落的里面,这时可以见到一个木结构的坡顶小凉亭,这才是游戏场的正式入口。



从凉亭打开一扇小木门,进入游戏场,找寻magic circle的奥妙。发现整个场地呈缓坡状,从入口到街道边缘逐渐升高,目测整体坡度约3-5%的样子。院落开敞的一面朝向东侧的街道,由于地形具有坡度,在街道边缘高出地面1-2米,并从街道一侧向内缓缓倾斜,这就使得在游戏场内部看不见街道上的车辆,噪音也减弱了许多。空间是开放的,但从视线的角度来说对外具有一定的私密性,空间场所「领域感」的建立巧妙而不着痕迹。


除了一小块放置成品游戏设施的区域为塑胶地面外,其余全部为自然裸露的土地和铺有木屑的地面。八个主题游戏区域呈环形分布,按照逆时针方向分别是种植区(garden area)、游戏设施区(equipment area)、泥土挖掘区(dirt digging area)、集合游戏区(gathering area)、自然艺术区(nature art area)、建构区(building area)、杂乱材料区(messy materials area)、音乐运动区(music and movement area),这些区域的中间是一块约100多平方米的裸露空地。


在这块完整的游戏场的东南侧,紧贴着教堂的墙面还有一块约200平方米的长方形区域,是三岁以下幼儿的活动场,和大场地之间用木栅栏相隔。场地里主要设置了一个沙坑,辅以各种用于挖掘的小工具,剩下的基本是空地。


那么,这样的一个看似普通得仿佛没有经过「设计」的游戏场会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一、空间的尺度与领域感:



对于五岁以下的孩子,场地应具有合适的尺度,这样会产生亲密感和安全感。整个区域不宜过大,这样孩子们不会跑得太散,并可以看到别人在玩什么并自由地变换场地,而家长和老师也容易同时间照看到所有孩子。空间需要一定的私密和围合,保证他(她)们的游戏不受干扰;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开放,以使儿童可以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低龄的孩子(2-3岁)和大龄孩子(3-5岁)的游戏场地应明确区分,并采取适当的行为隔离,但视线的紧密联系是需要的,这样不同年龄的孩子们都可以看到相互的活动。「领域感」的建立需要精心而巧妙的空间设计,让孩子们产生「这里是我们的」的感受,从而对场地建立认知,形成图景,并留下深刻印象。


二、自然的地形与材料:



儿童在游戏场中最大的乐趣就是身体的「重力体验」,地面于是成为儿童最重要的「游具」。最差的游戏场就是一块平坦的地面上放置各种毫无关联的游戏设施。地形应形成缓坡,模拟自然场地,这样一方面在雨天利于排水,更重要的是符合儿童的行为心理需求。大量的裸露地面,木屑、树枝、杂草让场地具有「野性」,激发孩子们对自然进行自主探索的欲望。


三、模糊与留白的探索空间:



不同的游戏区域之间并无截然的分界,除了游戏设施区需要塑胶地面与自然地面区分,这也可以看出自然游戏与人工设施游戏的差别。模糊的空间边界留给孩子们更自由的探索空间,从而可以随意地转换游戏的兴趣,还可以将相邻的游戏结合起来。中间区域留出150多平方米的空地,大约占整个游戏场地的一半面积,是一块缓冲区域和集散场地,孩子们可以随时跳出「游戏圈」,跑到这个「安全区域」,也可以在不同的游戏区之间选择捷径,比如从泥土挖掘区直接跑到音乐运动区,如同一个「划线」的游戏。模糊的空间和留白给予孩子们的自主游戏行为以无限的可能性,让他(她)们可以在「中间区域」进行观察,或犹豫不绝或跃跃欲试,然后自己决定是否加入或者离开。


四、「脏」与「乱」的放任:



喜欢dirt和 mess是儿童的天性使然,他(她)们故意把手弄脏再洗干净,把东西做好再破坏掉,这样的反复过程有助于帮助孩子认识事物的变化,并逐步建立秩序感。泥土挖掘区(dirt digging area)是游戏场中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区域,看似无目的的挖掘和用泥土随意的塑形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泥巴厨房(mud kitchen)对孩子们来说更是妙不可言。我还记得在派只有一岁半的时候,我们带她到北戴河的海滩上,她只专注于做一件事,就是用塑料小铲不断地挖沙子再堆到一边,等到大一些的时候,她就开始用泥土和沙子塑造简单的形体。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用双手来体验这个世界上最基本的两种物质——水和土,并了解到自己make事物的能力,从而建立信心。在紧邻积木建构区(building area)的杂乱材料区(messy materials area),孩子们可以用任意材料制作任何东西,这个区域保持「杂乱」的真实状态,从不会被「整理」,如同一块可以随意涂鸦的黑板。


五、可探索的户外自然教室:



这个游戏场地原来是一块被废弃的荒地,土壤被污染,荒草滋生、垃圾随处可见,并且受到雨天积水的困扰。游戏场的改造设计改变了这一切,魔术般地将它转化成了一个充满趣味和智识的场所——一个自然的教室。


精心选择的本地树木和草本植物改善了土壤的品质;孩子们用自然的材料绘画,制作艺术品;通过小小种植园地,亲手播种,观察并收获果实,从而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他(她)们在music and movement area 用力敲打各种「乐器」,聆听自然的声音,创作自己的音乐,甚至组成人生第一个 「叮叮当当乐队」。


在雨天,孩子们追踪雨水顺着坡地流到「雨水花园」,看着雨水是如何渗入到土壤中;还可以观察从凉亭的屋顶通过雨水搜集装置搜集雨水,最后储存在大桶里,用来给种植园地浇水,于是理解雨水循环利用的价值。更可以几个小朋友一起穿着雨靴跳进dirt digging area,在泥水的四溅中挖掘「水库」,建设「水坝」,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


自然的启蒙教育不需要课本,这里是最好的自然教室,经过老师的适度引导和孩子们的主动观察、体验和探索,将他(她)们的身体、大脑和心灵与自然进行富有意味的连接,「科学」、「艺术」和「社会」的种子便不知不觉地埋到孩子们的心里。


六、充满意味的magic circle



看似简单的magic circle其实蕴含深意。约瑟夫·沃特里克在《亚当之家》中提到:「建造围合物的激情,或者‘采用’、占用椅子或者桌子下的围合空间作为建造‘家’的一个‘舒适场所’的激情,是所有儿童游戏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


心理学家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原始圆圈现象:他们认为圆圈代表一种「保护性的容器」,是人类对于庇护情感需求的自然和原始的表达。石器时代原始人的聚落就呈现出对circle的执着;而英国史前人类的用以举行原始宗教仪式的巨石阵也是以环形布置的,传达出circle超越了简单的安全心理需求而具有了建立神圣空间的原型功能;马蒂斯曾受到土著跳「圆圈舞」的启发,创作大型壁画「舞蹈」,极为形象地表现了这种以circle为原型的原始人类仪式;我们在许多儿童的社会性游戏中,如「丢手绢」,也可以看到这一基本形式;而日本建筑师仙田满则直接将他的游戏设计理论称之为「环游」……



magic circle 游戏场并没有通过形式上直观的环形设计来表达理念,但却以一个抽象而逻辑的环形布置游戏区域,相互之间过渡自然,并有机地融合于场地,暗合了孩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行为心理特征。


身临其境,看孩子们在从一个游戏区域跑向另一个区域,这个看似无形的circle 仿佛真的具有一种魔力,将儿童无限的精力和创造力都激发出来,并通过「连接」产生社会性。


magic circle 如同一个实验室:孩子们在这里探索世界的奥秘,感知自然的伟大,不断尝试、发现新的乐趣,不断犯错,再不断纠正对事物的认知。他(她)们更在这里获得信心和勇气,结交人生最初的朋友,懂得尊重和分享,学会保护自己和关爱他人。


而这一切,都实现在游戏之中。


(2017年03月05日完稿于费城Fairfax 公寓)


图、文 | 袁野


文字及图片版权归本刊所有,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sunyue@ingen.net.cn


近期活动

点击下方海报查看详情



教育点亮乡村

《灵犀空间》5月刊专题

点击下方标题阅读原文


王丽伟:教育创新在乡村

曾国俊:找回属于这块土地的教育

杨文平:一方水土教育一方人

SLOW Architects:小而美的乡村图书室

赵宏智:用教育激活乡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