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丝绸古城的跨区域“环保经”
——走进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检察院
院情小贴士
●恢复重建时间:1978年12月
●现任检察长:于强
●干警人数:现有干警69人,均为大学及以上学历,40岁以下干警25人;员额检察官18名,检察辅助人员27名,司法行政人员7名
●典型经验:2014年在全国首创“跨区域污染治理检察监督工作机制”,并承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检察监督高端论坛
1993年的一个傍晚,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检察院四位干警利用休息时间在讨论案情,研究案件细节。从左到右分别是时任反渎局教导员、正局级检察员王萍(已退休);时任侦监科副科长、副局级检察员王瑞太(已退休);时任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朱秀华(已退休);时任经济科科长、正局级检察员李世奎(已去世)。
走进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银子市街90号,“大染坊”三个字映入眼帘,创办于1898年的东元盛大染坊是周村三大染坊之一,也是电视剧《大染坊》的原型。徜徉在周村古商城的青石板上,随处可见丝绸文化的印记。
“丝绸行业的鼎盛势必带来污水处理问题。”已退休的周村区检察院原副检察长王德富向记者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的情形,“除了污水处理不当造成的水域污染,粉尘污染、废气污染、自然资源滥采滥伐等问题也频频出现,老百姓反映强烈。”
王德富口中的污染问题主要发生在淄博市周村区与滨州市邹平县超过25公里的边界地带,那里分布着数百家化工、火电、碳素、耐材等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类企业。“周村、邹平两地因对环境监测标准、执法处罚标准不同,以及两地环保部门受执法管辖区域限制,难以交叉取证。当时一个案子从调研、取证到给环保执法部门查短板、补漏洞,起码要几个月,环境状况令人担忧。”王德富眉头微蹙地感慨。
近二十年后,曾一度令王德富头疼的环境问题有了突破性解决。2015年3月1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刘荣喜在山东代表团审议两高工作报告时的发言引起了不少代表和部门的关注。“由于检察机关实行联合执法,不到两个月时间,就拆、停、关了50多家污染严重超标的企业,章丘、邹平、周村一带的空气质量得到明显好转。”刘荣喜提交该议题的书面议案后,环保部给予积极回应。
“联合执法”的想法在周村区检察院检察长于强心里萌芽是在2014年初,他说:“当时我刚调过来,但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却由来已久。”如何从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角度来解决区域边界的环境问题一直萦绕在于强脑海。
2014年5月,周村区检察院主动与邹平县检察院对接,共同推动周村、邹平两地环保部门在全国率先建立区县级“跨区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快速反应协查机制”,探索出了在跨区域联合治污方面可推广、可复制的“周村邹平”监督模式。
4年来,周村区、邹平县两地检察机关针对边界污染问题共向环保部门发出8份检察建议,召开16次联席会议;两地环保部门在检察机关建议、帮助下共开展12次跨界联合执法行动,取缔、关停60多家企业,治理230余家高污染企业。
“跨区域联合治污还为企业省了不少钱。”周村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常永栋笑着解释,“边界线上的邹平县一诺纺织有限公司2017年在建设企业污水处理厂时遇到了一个难题:污水治理排水系统按照属地管辖应并入邹平县排污管线,但是相距数公里,需要高昂的建设费用,如果就近并入周村区排污管线则只有一公里。我们便积极推动让异地企业享受‘常住户口’待遇,目前已就该项工作达成初步意向。”
“张军检察长指出,各级检察机关和广大检察人员不仅要当好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批评者、绿色生活的保护者,还要当好生态保护的行动者、建设者。”于强说,在建设生态文明环境过程中,增强法治思维、敢于创新、不断尝试和探索非常关键。“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充分发挥好检察职能作用,让历经百年风雨的周村在绿水青山中始终保持古朴原貌和历史本色。”
本文为检察日报刊载的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检察日报”,特此感谢。
更多精彩资讯请查看
↓↓↓
检察日报社新媒体出品
文字丨史兆琨 卢金增 王聪
编辑丨田粟
联系邮箱丨jcrb2014@qq.com
猜你喜欢
颁奖啦!谁摘走了“最美检察风景”奖杯和万元大奖?(视频+图集+H5)
最新进展:CA1350航班胁持事件,警方披露起因(案情最全梳理)
【独家连线】“六问”南京猥亵女童案,看了这些答案你还纠结吗?(附防性侵视频)
(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