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名文摘 | 论唐诗中的地名范式

夏依倩 地名世界 2023-03-16
唐代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广泛引用地名入诗,一些原本平凡无奇的地名被诗人巧妙嵌入诗歌中,这使得每个具体的地名不再仅仅是一个地理标识、一个区域符号,更蕴含着特殊的地名文化。地名入诗,既增加了诗歌的语言素材,又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唐人在引地名入诗时依据诗歌内容和写作手法也相应地确立了许多不同的范式。

一、地名结构
就地名构成而言,通名、专名、“专名+通名”等各种结构的地名,在唐诗中均有使用,涵盖范围非常广泛。

(一)通名
通名指代个体地域的属性,具有广泛性和通用性。唐代诗人以其入诗,兼有指示方位与昭示属性的双重作用。如:“春碛沙连海,秋城月对关。”(张说《送郑大夫惟忠陪公主入蕃》)“峡里谁知有人事,郡中遥望空云山。”(王维《寄崇梵僧》)“逐兔上坡冈,捕鱼缘赤涧。”(韦应物《野居》)“碛”“海”“城”“关”“峡”“郡”“坡”“冈”等地名,所指方位是一个较为广阔的区域而并非特指,其所强调的也是地名的地域属性。

(二)专名
专名是具体地域、地表物等的专有名称,具有明晰的指代性、说明性和独一无二性。唐代诗人以其入诗,往往在于说明具体的地理位置。如:“崆峒异国谁能托,萧索边心常不乐。”(崔湜《大漠行》)“翩翩云中使,来问太原卒。”(常建《塞上曲》)“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长信怨》)其中“崆峒”“云中”“太原”“昭阳”等地名,所指都是具有具体空间方位的地域或地表物,有鲜明的排他性。

(三)“专名+通名”
“专名+通名”是地名命名的基本模式,专名表异,通名表同,二者组合表达一个更为完整的意思。因此,唐诗中也有不少这样的地名,如:“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科斗连营太原道,鱼丽合阵武威川。”(崔湜《大漠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篱落荒凉僮仆饥,乐游原上住多时。”(张籍《赠贾岛》)“阴山”“太原道”“武威川”“云梦泽”“岳阳城”“乐游原”等地名,皆是以“专名+通名”的范式,专名表示其差异性,以示区别;通名表示其地理属性,以示类别。

二、地名范式
就入诗方式而言,多种手法交错使用,技艺娴熟。唐诗中地名入诗方式,包括枚举入诗和对举入诗两种基本方式。

(一)枚举入诗
地名中的枚举即一一列举,将地名在诗歌中做简单的列举,强调形式上单个地名出现的独立性。枚举的作用有时是为了详细交代写作背景,有时是为了追求诗歌的音律和谐。枚举时使用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割裂、缩略、复叠、顶针等。

1.割裂
割裂是指诗人在地名入诗时,为避俗推新、追求典雅或为考虑诗歌平仄字数的要求而截取具体地名的部分字来代替完整的地名。如:“胡风略地烧连山,碎叶孤城未下关。”(戎昱《塞上曲》)“若非载笔登麟阁,定是吹箫伴凤台”。(于季子《早春答杜审言》)“连山”即“祁连山”,诗人截取后两字来代替,谓吐蕃侵扰,战火绵延至祁连山,缘此后面才有“将军夜猎还”的描写,称美将军连夜出兵,抗击袭扰。“麟阁”即“麒麟阁”,座落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置霍光等十一功臣像于阁上,以表扬其功绩。《三辅黄图·阁》:“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处贤才也。”诗人截取后两字,言杜审言携笔登麒麟阁,称美其贤才。需要注意的是割裂具有一次性、临时性的特点,离开具体的语境,其涵义是不被认同认可的。

2.缩略
缩略是指诗人在地名入诗时,为达到语言凝练典雅的效果,将较长的三音节、多音节地名或多个地名压缩、省略为双音节甚至单音节地名。相对于割裂而言,缩略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约定俗成性,单独使用时,其涵义不变。如:“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许浑《秋霁潼关驿亭》)“玉关尘卷静,金微路已通。”(袁郎《赋饮马长城窟》)“丹心江北死,白发岭南生。”(宋之问《发藤州》)“暮春三月晴,维扬吴楚城。”(刘希夷《江南曲八首》其六)“太华”“中条”“金微”皆是山名,诗中省略了通名“山”;“玉关”即“玉门关”,由三音节词压缩为双音节词;“江北”即“长江以北”,“岭南”即“五岭之南”,皆是由多音节词组压缩为双音节词;“吴楚”则是“吴国”“楚国”并称时的简称,“吴”“楚”亦分别是“吴国”“楚国”省略通名后的简称。

4.顶针
顶针是指诗人将同一个地名分别用在上句的结尾和下句的开头,使之首尾相连,上递下接,造成绵绵不绝的艺术效果。如:“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闻。”(李季兰《三峡流泉歌》)“念此使人归更早,三月便达长安道。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江边。”(崔颢《渭城少年行》)“征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州。”(李白《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商贾归欲尽,君今尚巴东。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张潮《江风行》)在例句中,诗人们通过“巫山”“长安道”“秦川”“五松”“巴东”等地名在上下两句首尾部位的重复出现,贯穿诗意,层层递进,形成一种自然流动美。

(二)对举入诗
所谓对举,便是两个地名成对列举,强调形式上两个地名同时出现的联系性。对举时使用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排比、对仗、互文、并称等。

1.排比
排比是指诗人借鉴赋、民歌等的铺陈手法,围绕同一个地名,组织相同的句子结构,进行两个及两个以上方位、方面的描写。“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刘希夷《公子行》)“洛阳芳树向春开,洛阳女儿平旦来。”(王少微《古意》)“洞庭橘树笼烟碧,洞庭波月连沙白。”(顾况《谅公洞庭孤橘歌》)“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李白《秋浦歌》其六)“天津桥”“洛阳”“洞庭”“秋浦”等地名,各自在诗句的相同位置重复出现,反复铺陈渲染,增强了诗歌描写的深度与广度,也增强了诗歌的音律美。

3.互文
互文即互文见义,诗人将两个地名嵌入诗中且各言其一端,两者相重合可见完整意义。如:“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白居易《长恨歌》)“陵阳佳地昔年游,谢朓青山李白楼。”(陆龟蒙《怀宛陵旧游》)“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崔颢《渭城少年行》)“太液”即“太液池”,“未央”即“未央宫”,皆为汉代地名,二者对举,借指汉皇的池苑,其依旧的不只是太液池的芙蓉和未央宫的柳,而是同句互文见义,泛言太液池、未央宫的芙蓉与柳树,借指汉皇池苑中的一切物事,以此抒发物是人非之感。陵阳佳地有山亦有楼,谢朓、李白登山亦登楼,诗人言“谢朓青山李白楼”乃同句互文见义,谓谢朓、李白曾登临过的青山、高楼。“棠梨宫”为汉代宫名,《三辅黄图》:“棠梨宫在甘泉苑垣外,云阳南三十里。”“葡萄馆”即葡萄宫,亦是汉代宫名,《三辅黄图》:“葡萄宫在上林苑,西汉哀帝元寿三年,单于来朝,以太岁厌胜所舍之此宫。”崔颢两句中分言棠梨宫和葡萄馆的景象,互文方可见义,谓棠梨宫、葡萄馆中燕初来、花正开,借指渭城春天已来到。互文,使得诗句语言简约,语义丰满,行文错落有致,避免呆板重复。

4.并称
并称即将两个地名省略后并列相连,以一个双音节词的形式出现在诗歌中。并称的地名,一般都有相同相近的地理或文化属性,都有约定俗成的省略与组合。如:“自是幽并客,非论爱立功。”(薛奇童《塞下曲》)“忽怀京洛去,难与共清光。”(张九龄《东湖临泛饯王司马》)“萧条秋风暮,回首江淮深。”(高适《别王彻》)“势排昊苍上,气压吴越雄。”(李华《寄赵七侍御》)其中“幽并”为幽州、并州的并称,“京洛”为西京长安、东都洛阳的并称,“江淮”为长江、淮河的并称,“吴越”为吴国、越国的并称。诗人将两个地名缩写后并称,使地理内涵更丰富,诗歌气象更壮大。

诗人通过各种范式,将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巧妙嵌入诗中,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学效果。同时这些地名也因为唐诗而变得独树一帜,更具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夏依倩
2020年第02期】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的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了解更多(点击进入):

地名文摘 |  我国以竹命名的地名的分布及结构特征


地名文摘 |  寄托梦想的昆山地名


地名文摘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指导推动区划地名工作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地名文摘 |  北京地名之“厚德”


地名文摘 |  地名变迁中的文化研究


地名文摘 |  地名村名历史传说的保护与研究(二)


点亮 ,告诉大家你也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