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碎瓷“重获新生”丨专访青瓷学院周培老师

请关注》》》 丽水学院 2023-03-30


髹漆与瓷器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工艺

在我校

就有这么一位老师

把自己收藏的古代瓷器残片与髹漆艺术相嫁接

让残破瓷器“重获新生”

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

中国青瓷学院的周培老师

周培,1995年毕业于杭师大美术系。从事美术教学工作至今,个人兴趣爱好古董鉴藏。

访谈环节
01

问:老师,您好!请问您为什么想到要做青瓷修复?

“因为残缺美”

答:关于青瓷修复这一块,首先,我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好玩的人,喜欢玩各种老物件,类似于古董这些。大概是零几年的时候,开始玩老银器之类的,当时瓷器这一块是坚决不碰的,但是渐渐发觉自己玩的都是别人做出来的东西,所以想着自己能不能也动手做出一些东西来。因为丽水这一边青瓷老物件的收藏氛围还是非常好的,经常会看到青瓷老物件的收藏,但是当时没有介入。到一几年的时候,跟其他同学朋友聊到金缮(修复残缺器物的技艺这个事情,看到了当时的一些金缮作品,感觉比原物件还要有视觉冲击力,因为它有个残缺美在那。

然后当时就试着从金缮开始入手,做着做着,觉得金缮难度不高,没有什么挑战性,就开始挑战更深层次的东西,把残缺的非常厉害的东西复原。实际上我觉得这些难度还是比较大,但还是一直坚持做下来。再到后来疫情开始,有几个月天天在家里空闲着,当时幸好在封城之前把工具、材料足足运了三车回家,正好我们那边楼顶上还有一小块空间允许我去做,就天天泡在那里做这个东西,再后来就发现离不开大漆了。这个事情好像是有瘾头的,如果说你一天不做,就好像欠了点什么东西似的。然后器型修复完了,但是自身觉得如果只是一种青瓷和黑色或金色的结合,总是感觉不够一点,因为本身就是做美术的,就想着能不能用现代和古代的审美把它结合在一起,看看有什么好的效果。现在又往漆艺表现的这一块靠,看看能不能做出一些更具有视觉冲击力且能使用的东西来,目前自己就是这样一个状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2

问:您和您的团队在青瓷修复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或者趣事可以分享一下?

“即使过敏,也坚持下来了”

答:困难实际上是很多的,首先在场地上一开始是只能在一个很小很小的房间里,当时就占用了外面的教室,幸好学生创业中心提供了帮助,解决了最难的问题。后期包括材料和老的物件碎片和瓷片,还是都蛮贵的,所以前期只有投入没有回报

大漆工艺还有一个困难就是过敏,很多人都是因为这个不从事或者放弃。大漆的过敏症状看上去比较吓人,但是他没有后遗症。熬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当时我也是半边脸肿的不行了,一半脸肿,一半脸是好的,反正当时肿的惨不忍睹的,一开始还想去医院,但是自己几个做漆艺的和一个做漆画的同学跟我说不要去医院,就硬扛扛过去,扛过去之后再过敏,那就好起来快。到现在我基本上已经不会过敏了,偶尔过敏也只是很轻微的,可以说就是把过敏熬过来了。包括当时一些同学,他们当时都觉得我不过敏,那他们应该也不会过敏,就试着徒手做,结果一个个都肿成什么样了,身上到处都很痒,但是还好他们都坚持下来了,这点非常好。

03

问:在繁忙的教研工作之余,还要进行瓷器修复。那么在修复的过程中会遇到众多的困难,您觉得是什么支撑着您坚持下去?

“兴趣使然+成就感”

答:我自己本身就有对老物件这方面的兴趣爱好青瓷又是非遗文化,同样的漆器它也是非遗文化,就很想尝试这两种非遗文化结合起来看看它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修复瓷器,把它修复的更精致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虽然周期很长,有的做了一年还没做完,总感觉有的时候还得再修改一下。当一个作品做的差不多了的时候,接下来就会轻松很多。我总想把修复瓷器做的更好,有很多好的标本、好的东西就是破碎的。单单放在那里,太可惜了。这个时候把它复原了,就会很有成就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4

问:之前有看过您的一些采访视频,我从中了解到您不仅自己做青瓷修复,而且还带着学生们一起做,在这方面您有没有什么心得体会?

“瓷器修复绝非易事”

答:总体来说,像我们现在这一代同学,大部分人是不适应的。首先,本身不感兴趣的人占95%,100个人里面95个人不喜欢,剩下来五个人愿意跟来学,这五个人里面大概有三个因为过敏不来了,剩下来的两个可能里面有一个是因为他的工作周期太长而坐不牢,那剩下来只能够留下这么一个人,100个人里留下一个也可能是我说少了,可能是1万个人里面筛掉留下一两个人。所以只有那么少数几个同学去了解这种工序,但是其中又有很多同学等不到成品做出来,他就已经放弃了,这个就是我现在最头疼的。也有部分同学他能够坚持下来,最后做出来了以后,他的内心会很受鼓舞,但是这样的同学太少,每届大概只有三五个。但是总体来说,随着大漆文化的宣传,还是有很多同学来尝试,这些来做过的同学他们会明白瓷器修复很艰难,可能目前还不熟练,但是心中已经有了这个概念,也学会了很多漆艺知识,我觉得这样就达到我的目的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5

问:老师,您对青瓷修复这份工作有没有什么长远的规划?

“想建小型博物馆”

答:现在青瓷修复是我们工作室的一个方面,还有其他好几个方面。就比如说青铜器通过修复把头端和主体部分连接在一起,只要多做几道工序,就可以看不出修复痕迹。还有些是与现代青瓷大师合作,做它的表面装饰。也会做一些木胎漆器和脱胎漆器。


比如说之前明代的一个洗从窑子里出来后,是残缺有窑裂的,我们把它修复完整了以后,它就是一件完整的器物。像之前磕了一个缺的建盏,是我们重新把它做好,看上去的效果就挺好的,人家可以继续使用,所以做这些还是有意义的。还有一些老残片是扔在地上都没人要的,但是修复出来还可以拿来用,这种修复好的作品比单纯卖一件古董都还要贵,很少人能够做到。相对来讲破碎的越厉害,修复花费的时间就越多,包括一些老的建盏。将破碎的东西复原成完整,如何形成呼应的感觉,我觉得是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最基本应该做到的。

因为所处在丽水,龙泉又属丽水地区的,所以接触到的龙泉的瓷片较多,看上去好像基本都在修复龙泉的瓷片,但实际上其他也都能修复。有些瓷片起初表面布满了泥巴,瓷器表面的这些黄点叫做土泌,刚出土时可能扔在地上,你都不会去要。但是我们买回来了以后,重新给它清理修复,就十分完美了。这个是古代的湖田窑,这种做工就叫做薄如纸,生如罄,在宋朝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我觉得是非常了不得的。我想以后建一个小型的瓷器发展史的鉴藏会所或小型博物馆,这也是我自己的规划。

END

文稿:翁雅琦

影像:袁心雨

一审:徐晨阳 戴鹂慧

二审:章   岚

三审:沈千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