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能伸不能屈的唐朝宰相刘幽求

2016-09-23 历史崔 中国历史名人


文/历史崔


上一集历史崔讲了,唐玄宗李隆基出生在公元685年,母亲十月怀胎的时候,正是父亲李旦登基,成为一国之君的时候,然而因为奶奶武则天的存在,父亲只是个挂着皇帝头衔的临时工。


虽然工资照发,整天却无所事事,人生也极度无聊,在六年后终于受不了,辞职做了个清闲王爷。


这是李隆基童年的记忆,而母亲也在一个清晨,向奶奶请安后,不见踪影,再也没有出现,李隆基从小是豆卢氏抚养长大。


成年后,目睹张柬之领导的神龙革命,使李隆基掌握了,改变命运的方法,却苦于没有好的机遇,直到公元710年,得到姑姑太平公主的支持,从潞州赶回长安,开始有计划的结交万骑成员。


万骑是皇帝的贴身保镖,率属于羽林军。


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煽动万骑成员,发动的政变很成功,然而在这成功的背后,是一个才华横溢,却苦于被埋没的中年人,这个人是整起事件的总军师,他的名字,叫刘幽求。


聊下面的话题前,先熟悉下前面的章节:


1、李隆基排行老三,为什么能成为皇帝


2、张柬之,武则天的皇帝梦,因为他,结束了


3、玄武门之变的真相


河北的武强县,是一个相当古老的地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人居住,刘幽求就出生在武强的一个小村庄,这里地势平坦,是个种庄稼的好地方,养活了老刘家,好几代人。




但是刘幽求不一样,从小就被誉为神童,学习成绩特别好,他不用干活,每天的工作就是看书,父亲母亲,甚至全村人,看到他的时候,都是满满的期望,老刘家要出一个大人物了。


成年后,带着父母辛苦攒下的路费,刘幽求上路了,去哪呢,京城?


不,县城。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考试不是你想考,就能考的,首先需要地方领导的推荐,而想要获得推荐,一般采取的手段,就是在他的眼皮底下,找份差事,混个脸熟,在等待中,通过自己的能力,由长官发掘。


或许是刘幽求的长相,太普通了,文员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年,直到公元698年前后,才等来进京赶考的机会。


这时的刘幽求已经四十多岁了,人到中年,曾经望子成龙的父亲和母亲,都已经去世,刘幽求依旧记得,在父母的坟前,发过的誓言:他日得展凌云志,衣锦还乡谢亲恩。


刘幽求的考试,很顺利,第一次就榜上有名,分配工作的时候,问题来了。


因为没有背景,长的也一般,就一个糟老头子,主管人事的工作人员,大笔一挥,将他分配到了四川,职位是县尉,辅佐县长,主管治安的。


这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官,和刘幽求原本的期望,相差太大了。


不过起点低一点,也没关系,努力往上爬就是了。


刘幽求这样自我安慰,随后就开始了漫长的跑官之路。


员工不好好上班,整天寻思着,怎么升职加薪,也不知道谁打了一份小报告,总之,刘幽求这号人物,被刺史大人知道了。


大人很生气,在每年的官吏考核大会上,公开批评了刘幽求。




这么一说,刘幽求觉得,在四川,他是混不下去了,没多久打了辞职报告,去其他地方,找机会了。


刘幽求是有才华的,而且他也拉得下脸,时间一长,在官场上认识的人,就多起来了。


在四川辞职后,刘幽求打算当一名北漂,去陕西找找机会。


在离长安不远的朝邑,干起了老本行,依旧是一名县尉,毕竟离京城很近。


公元710年,一直在努力寻找机会的刘幽求,认识了李隆基。


这是一对完美的组合,李隆基想要夺权,需要帮手,正经做官的,谁也不愿意冒风险,而刘幽求已经五十多岁了,在做官的路上,机会越来越渺茫,从认识李隆基的第一天起,他就觉得,这是他人生中,最后的机会。


很难说,是谁先找的谁,但是从两人见面的第一天起,合作就开始了。


刘幽求从小县城出来,混了几十年,人生阅历不是李隆基可以比的,他的优势是更了解人性,而李隆基是个青年,有野心,他的优势是更有激情。


两人分工合作,刘幽求负责分析从各地汇聚来的情报,这部分由太平公主提供,之后将可以拉拢的官吏名单,上报给李隆基,由这位王子出面,亲自挖人,说服人家跳槽。


政变成功的关键,是控制对方的重要人物,比如韦后、安乐公主等人,所以皇宫是政变的重点区域。


刘幽求给李隆基的名单,也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在军队系统,这种流血事件,最主要的参与人员,就是士兵,刘幽求看中了万骑,当时的领导,叫韦播和高嵩,都是韦后的亲信。


这是两个忠心的手下,对于韦后的命令,执行的很到位,万骑全体成员进入加班状态,对整个京城,实行监控。


万骑的组成,有很多都是草原上的部落勇士,他们的个人竞技水平很高,纪律性上,就差了点。


统领葛福顺、陈玄礼,两个人因为加班的时候,开小差,偷偷溜了,刚好被韦播逮到,不仅公开批评,还打了小屁股,李隆基抓住机会,说服两人,投身革命,当然跳槽是需要画饼的,李隆基给他们的承诺,就是万骑的最高长官。


两人随后还说服了自己的同事,李仙凫。




李隆基招募的第二波人,主要负责出入皇宫的通道,包括西京苑总监钟绍京、尚衣奉御王崇晔。


一个负责打扫卫生的,一个是负责管马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可以带人进入皇宫。


人员齐备,公元710年7月21日,政变爆发,韦后一干人等全部被杀,李旦进入皇宫,辅佐皇帝,安抚百姓情绪。


这属于主要领导之间的换届,李隆基的活已经完成了,接下来,是刘幽求的表演时间,他带人亲自手写了一百多封诏书,昭告天下。


从武则天后期,到唐睿宗,政变就好像看戏一样,一出接着一出,老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非常强悍,事完了,只要不影响自己生活就行。


政变结束了,刘幽求终于等来了,梦寐以求的升职加薪机会。


因为他出力最多,事后直接被提拔为尚书右丞、银青光禄大夫、徐国公,位列宰相,参与政事堂的小圆桌会议,得到来自皇帝的最高指示。


没了韦后,刘幽求和李隆基的最大敌人,变成了太平公主。


然而刘幽求的计划,刚启动,就遭到了打击。


他们在物色人选的时候,刘幽求看中了右羽林军的张暐,打算利用他的部队,对太平公主实行突然袭击。


这次参与的人数更少,因为心里没底,张暐就去找了侍御史邓光宾,两人是朋友,老张想听听这位御史大人的意见。


这事第一个知道的,是李隆基,对于刘幽求的计划,他是最清楚的,但是他不确定邓光宾的身份。


为了防止太平公主,抓住这个事反击,李隆基第一时间找李旦摊牌,证明自己不知情,刘幽求成了替罪羊,事后被流放广东。


刘幽求是李隆基的心腹,这事大家都知道,虽然这次被流放,只要李隆基没倒台,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是刘幽求担心的,不是工作问题,而是自己的老命。




因为广州都督周利贞,属于中书令崔湜的门生,而这个崔湜,是太平公主的人,只要一进入广东地界,刘幽求近六十年的人生,就算走到尽头了。


事实上,老刘没死,谁救他的呢?


桂州都督王晙(读 jun)。


这是李隆基的人,得到指示后,把人留在了桂州,路途远,慢慢走。


刘幽求在桂州,待了几个月的时间,转眼就到了公元713年,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冲突,已经到了爆发的时刻,随后先天政变,太平公主自杀,李隆基得到全国的统治权。


刘幽求返回长安,官复原职,还有升职,成了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上柱国,可以说是权倾朝野。


但是这样风光的日子,没有太久。


刘幽求是政变起家的,对于里面的门路太熟悉了,李隆基在得到天下后,对吏治进行了整顿,开始有意识的打压,参与政变的这些人物,收回政权、兵权,给个闲职,安享晚年得了。


鸟兽尽良弓藏,往往不是领导的心狠手辣,而是底下的这帮人,跳不出刀口舔血的日子,从拨乱反正的良臣,变成了影响社会安定的危险分子。


公元715年,在调任郴州刺史的路上,六十岁的刘幽求,带着无限遗憾,以及对唐玄宗的满腔不理解,在抑郁中,去世了。


而唐玄宗李隆基,告别刘幽求之后,将迎来属于自己的太平盛事,在盛事的开头,他招募了四位优秀员工,替他治理江山,下一期历史崔将介绍的,是和房玄龄、杜如晦起名的几位宰相。


-------------完---------------


谢谢转载、分享


我的私人微信:289950983


关注“中国历史名人”公众号:lishi_cui


【中国历史名人】系头条号签约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