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节气说 | 春色正中分,莫负好时光





恰春分知见,唤万物生机


春分时节悄然而至,万物仿佛被唤醒,迎来了新生的契机。昼夜等长,寒暑适中,春意盎然,暖意融融。北宋文豪欧阳修在《踏莎行·雨霁风光》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这一时节的瑰丽景色:“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那曾在冬日里沉寂的土地,历经立春、雨水、惊蛰的洗礼,如今已焕发勃勃生机。此刻,大地辽阔无垠,岸边的柳树披上了新绿,莺鸟欢歌,草木葳蕤……桃花嫣红,李花洁白,迎春花金黄,这些五彩斑斓的色彩,不仅点缀了大地,更从外至内,深深触动着人们的心灵。人们的灵魂仿佛也随之欢愉,在满园春色中自由穿梭,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值得一提的是,春分时节阴阳平衡,古人认为在饮食上也要追求这种平衡,避免过于热性或寒性的食物,以保持身体的健康与和谐。





腌笃鲜:上海人笃信的美味


腌笃鲜,这款江南的时令佳肴,堪称上海本帮菜的代表之作。据《上海文化源流词典》载,它原名竹笋腌鲜,源于徽州,却在江南农村流传开来,上海开埠后更成为市民的味蕾之选。其发音“一独西”在上海话中别有韵味,每个字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腌”指咸肉或火腿,上海人冬季腌制,以备来年之用;“笃”是象声词,意为小火慢炖,寓意着汤品的醇厚与细腻;“鲜”则指新鲜的肉类与竹笋,共同演绎着春天的鲜美。

江南的春天,竹笋破土而出,鲜嫩清脆,成为腌笃鲜不可或缺的主角。挑选最嫩的竹笋,与咸肉、火腿、五花肉一同下锅,经过两小时的小火慢炖,汤清如水,香气四溢。成品汤白汁浓,鲜而不腻,肉质酥肥,竹笋清香脆嫩,每一口都是春天的味道。这道汤品不仅是春天的必喝佳品,更是抵挡不住的味蕾诱惑。用上海话来说,就是“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在春风拂面的日子里,品尝一碗腌笃鲜,仿佛能品味到整个江南的春天。





腌笃鲜:

烹饪之道与食材本味相得益彰


同一食材,因火力和烹饪时长的巧妙变化,便能演绎出截然不同的风味,这正是本帮菜的独特魅力所在。以腌笃鲜为例,其“笃”之精髓在于中小火的运用。若全程小火慢炖,汤汁的浓度与味道的层次恐将有所欠缺。此外,食材下锅的次序也颇为讲究。咸肉与鲜肉若同时入锅,口感上的和谐将被打破,仿佛南腔北调,难以融合。腌笃鲜之所以美味,便在于其巧妙地将陈制食材与新鲜食材相融合,既各展其美,又和谐共生,呈现出丰富而饱满的味感。

上海本帮菜传承人罗玉麟强调,笋鲜、肉鲜是“鲜”之基础,而火候与调味的精准掌握则是关键。虽无额外调味,但食材本味经长时间炖煮得以充分释放,口感醇厚滑润,鲜美绝伦。这道菜不仅是春天的馈赠,更承载着时光与家的温馨记忆。每一口都仿佛能将人带回那个熟悉的场景,触动舌尖的同时,也温暖了每一个游子的心。





与天地共分春色

与万物共待曙光


二十四节气,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乃至数万年的智慧与实践,是时间的诗篇,亦是自然的韵律。当春天的脚步踏入春分,大地便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光。古人曾云:“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这不仅仅是对春分节气的描绘,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的颂扬。这一理念,穿越千年,至今依然照耀着中国人的生活。它指导着我们的生产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充满了令人敬仰的智慧,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期待。在春分的喜悦与冀望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春天的繁花似锦,感受到了生命的蓬勃力量。时至春分,喝完一碗鲜美的腌笃鲜后,驻足在这播撒希望的时节,沐浴着明媚暖阳的照耀,方知春生美好,万事可期。


参考文献:

[1] 钱国宏. 春分习俗趣谈 [J]. 内蒙古林业, 2022, (04): 47.

[2] 陈斯伟. 春分时节农事忙 [J]. 环境经济, 2021, (06): 56-57.

[3 ]腌笃鲜:难以忘怀的江南味道 [J]. 检察风云, 2022, (23): 11.

[4] 之梦轩主人. 腌笃鲜:家的味道 [J]. 中国地名, 2020, (01): 56-57.

审核部门 | 宣传部

文字撰写 | 校大学生记者团 常晶悦 林晴凯

图片来源 | 网络

海报设计 | 校大学生记者团 沈柯酉

版面设计 | 校大学生记者团 许多

更多精彩

哎呀!我感觉我们之间有点“暧昧”了~

天华对你说早安|桃月散春,绿点枝头

学校举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专题讲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