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明 | 雨落千万户,万物正清明



春光烂漫,万物清明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作为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清明介于春分和谷雨之间。此时春光明媚,花开正好,思念与希冀同驻,暖阳和雨露升腾。“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虽然清明时节雨纷纷中少了几分丽日当空的温暖热烈,但经雨水沁润的空气里已然酝酿出万物皆显的生机盎然。清明有着“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的抑郁惆怅;也有着“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的可爱春景。人们在这万物盎然之际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同样也携家人踏青郊游,制作吃食。这是一个沉重的节日,亦是一个轻盈的节日。





缘起·青团的历史渊源






青团是上海和江南地区最著名的传统的点心之一,已盛行几百年。如今成为颇受人们喜爱的节令佳品,并闻名于海外。用稻米粉做团最初是北方先民发明以代替面食。到了三国、两晋时期,中原地区频繁的战乱,难民被迫南下。此次大规模迁徙为南方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和劳作技术以及先进的生产工具,南方迅速发展。隋唐之后,南方肥沃的土地被大量开发,长江流域逐渐晋升为国家最重要的财政来源和粮仓。经济中心的南移也使得糕团的影响力逐渐代替了北方面食的地位。白居易有诗:“寒食枣团店,春低杨柳枝。”描述的就是在寒食清明前后、柳树抽芽的时节,出售枣泥馅儿糕团的场景。这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清明团的记载。







兴盛·青团的发展






 清代著名的吃货袁枚在《随园食单》说过:“青糕、青团。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糕团。色如碧玉”。青团二字,已自带颜色与味道。一个个青团,整齐地摆在竹编的蒸笼或匾上,下垫着一张碧绿的粽叶,鲜绿的色,青草的香,入口韧糯香甜。举目皆绿,清香满溢,咬一口仿佛将春天送入嘴边,细细品味是春天的细腻与清甜。这碧玉般的团子,外表是油光可鉴青翠的外皮,内里也是丰富多彩:从最经典的清甜红豆馅,到网红青团的蛋黄肉松馅。青团经过不断改良创新,传承千年依旧是清明节的重要食俗。







创新•中式糕点的革新






明清之后,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西方的淀粉制品也逐渐传入中国。西方以小麦为主要原料,烘烤为主要制作方式制作的西点,与东方以稻米、蒸煮为主形成极大的反差。在酵母与动物油脂的加持下,西点以蓬松且酥脆的口感赢得大众的喜爱。而中国糕点师面对西方的冲击,采用兼收并济的方式,改良烘焙手段,增进点心口感,打造出一大批新派糕团铺。著名的有五芳斋、北万兴、沈大成……这些中式传统糕点铺引领着中国糕点不断创新改良,秉持着对于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以及自身的创新,当古老的制作技艺与新式食材碰撞,激发出传统中式糕点新的活力。《春秋》有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管是京派、海派,还是苏式、滇式,取其精华,融合创新是中国糕团从此发展的基调。传统点心被赋予新的生命,不正体现了包容,学习,最终为我所用的大国选择。








旧事潜藏,吐故纳新





 二十四节气包含了农耕民族对自然的景仰和四季的敬畏,制作青团上飨神明、下赠肚子便是最好的证明。清明春光烂漫,于春日里祭扫,感念先人,追往知来,维护新生。怀恋过往是为了更好追求远方,我们需将抑郁失意潜藏,将目光投入之后同样珍重的时光。我们遵循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洪流,包容新鲜事物,吐故纳新,兼收并蓄并为我所用才会使优秀传统节日的精神和内涵绽放出灿烂的光辉。





参考文献:

[1]秦闯.清明节气的形成及农时功用[J].古今农业,2022,(第1期).

[2]王寒.青团[J].杭州,2020,(第6期)

[3]魏水华.中国糕团发展史[J].中国食品,2021,(第5期).

[4]《餐饮世界》 2023年第4期40-42,共3页

审核部门 | 宣传部

文字撰写 | 校大学生记者团 方艺潼

图片来源 | 网络

海报设计 | 校大学生记者团

版面设计 | 校大学生记者团 蒋胡悦 徐艾丁 王薏涵

更多精彩

天华版大富翁上线啦!快来get春日校园地图!

上海奉贤区天华幼儿园转制剪彩揭牌仪式顺利举行

获上音协点赞!学校的这个“宝藏”乐团藏不住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