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开#认可方法#的神秘面纱

2017-04-09 洪立 戴晓橙 认知症优质照护


2015年8月,当时84岁高龄的美国社工 Naomi Feil 来到北京,为中国的认知症家庭照顾者和专业工作者生动介绍她开创的 #认可方法# ( Validation Method )


今年4月13日(吼吼,倒计时还有三天噢),认可培训学院执行董事、Naomi之女 Vicki de Klerk-Rubin 也将来到中国,为大家讲授 #认可方法# 在团体治疗中的应用。


Naomi和Vicki


在这里,就让我们先撩开认可方法的面纱,对认可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同道有机会了解认可方法的核心态度、原则和方法,以便大家在聆听大师的传授时,更能理解认可方法的精妙之处。




什么是认可方法


#认可方法# 是和与高龄认知症长者进行沟通、并为他们提供帮助的方法。


认可=认可他们的内在情感和心理需要,尊重他们生命最后阶段的努力。


与其说是一种心理治疗手段,Naomi更愿意把认可方法定义为:一个理论、一种态度和一套方法。



它的理论观点是:高龄长者在去世前,需要完成一些未了的心愿,认知症长者也不例外。


它的态度是:以 #共情# 无条件地接受和尊重每一位我们所照顾的长者。


它的方法,则包括了 #语言# #非语言# 的沟通技术。



共情


首先,我们来谈谈认可方法最最核心的态度:共情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我们都能以共情来对待长者,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大半。


共情就是设身处地的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想法,然后借助知识和经验,运用一些咨询或沟通的技巧,把自己的体验和理解传递给对方。



Naomi指出,我们需要分辨哪些是真的共情,而哪些不是。


比如同情心、说服、转移注意力、分散注意力、现实导向、行为矫正、保证、以及治疗性谎言,这些在Naomi看来都不是共情。


当然,这些技巧可能会暂时性地缓解问题;但是,如果那些高龄认知症长者真正的需要并没有得到理解和帮助,问题还是会持续发生。


不过,即便是一些专业工作者,也容易把 #共情##同情# 混淆。不要紧,猛戳下面的视频,您会知道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共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349oh1bt3&width=500&height=375&auto=0


认可方法的11条原则


  1. 每一位长者都是独特而有价值的(熟悉吗?Tom Kitwood以人为中心的照护原则也是一样一样啊 )

  2. 接受他们现在的样子,而不要设法去改变他们。

  3. 怀着共情的倾听,能和长者建立起信任,减少他们的焦虑并重新找回尊严

  4. 痛苦的情感如果能够倾诉出来并得到认可就可能减少;如果被忽视或抑制,痛苦就会愈发强烈。

  5. 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原因。

  6. 认知症长者的行为是在表达人类的基本需求。

  7. 当语言能力和近期记忆丧失的时候,早期习得的行为会回归。

  8. 认知症长者会把当下的某个人、或者某件物品当作某种符号象征,来代表承载他们过去情感的人或事。

  9. 认知症长者可以活在几个意识层面,而这些不同的意识层面往往同时并存。所以,不要对认知症长者撒谎。

  10. 心灵之眼:当认知症长者的感觉能力——包括听觉、嗅觉、视觉、味觉、触觉——减弱,长者会启用他们的“内在感觉”,用“心灵之眼”看,用内在的耳朵听到过去的声音。

  11. 情感触发:事件、情感、颜色、声音、气味、味道和创造情感的影像,会触发长者过去所经历过的情感反应,而且他们现在的反应会和过去非常相似。





以上,我们简单介绍了认可方法的理论和原则。下面,我们来具体聊聊从中发展出来的实用沟通技术。


认可方法的技术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而无论我们采用哪种沟通方法,Naomi的忠告都是,在和长者沟通之前,要先定心、集中注意力。


     定心、集中注意力


Naomi指出,一个懂得用认可方法的照护者首先要诚实面对自己的感受,认识到自己的情绪,然后调节好情绪与心态来照护长者。


面临长者出现棘手问题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感觉沮丧、委屈、生气、抓狂等等。


这些情绪都是我们作为一个人,最最自然的反应,并无好坏之分,只是一个现象或者说事实——我们出现情绪了。


然后呢,我们观察到了自己的情绪,不加评判地接受它们,让它们像潮水一样,自然地退去。


在和长者采用认可技术建立交流之前,我们需要先定下心来,集中注意力。


帮助我们定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做几次深呼吸,以尽可能地让愤怒、沮丧、失望等等的负面情绪的高峰过去,让自己变得放松和平静。



只有当负面情绪被平缓下来,照护者才能重新开放自己,理解长者的行为和语言只是他们表达需求的方式,并非针对自己,从而进一步用心去聆听长者所试图传达的感情和需求。


Naomi认为,在所有的认可会话开始前,接受自己的情绪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当自己平和而专注当下,才能共情聆听。


通常,定心大约需要3分钟的时间,通过有效的深呼吸或者其它放松的方法来获得相对平和的心境。


语言沟通技术


认可方法的语言沟通技术主要包括——


  1. 使用没有威胁的、事实性的语句

  2. 使用清晰、低沉、温暖的语调

  3. 改述

  4. 有目的地极端化

  5. 假设对立面

  6. 找到长者偏好的感觉

  7. 追忆

  8. 顺应模糊的指代


我们选其中几个进行诠释。


     使用没有威胁的、事实性的语句


高龄认知症长者因为疾病的缘故,无法了解及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对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行为问题不感兴趣。


如果他们遭遇对抗,他们就会退缩。


这种状况下,如果要和他们有效沟通,照护者就要避免问那些可能造成他们困窘的问题。


照护者要着眼于相对简单的事实性的问题——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人,出了什么事,而避免询问为什么会发生或者为什么您要这么做之类的问题。


因为这些追问会让长者家觉得自己在被质疑、被责难。


同样,照护者也不要去挑战长者能力缺损的地方,或者“逗”长者。


您是不是听到过这样的话——奶奶,我们来看您啦!您还认得我吗?您知道我是谁吗?


那些被问的长者很少有回答出来的。


问话的人其实毫无恶意,但是却在无意中刺伤了长者的自尊。


其实呢,我们亲切简洁的一句自我介绍就足够了。



     复述


高龄的认知症长者尽管认知能力逐步退化,但当他们从别人的口中听到自己说的话时,会感到安慰。


这是一种自己被聆听到、被关心到的温暖。


复述这项技术就是重复长者说的意思,尤其要使用相同的关键词。


同时声音、语调和讲话的节奏也尽量模仿长者。如果他们说得很快,那我们也说得快,他们说得慢,我们也慢慢说。


这样的沟通,没有评判、没有说理、没有反驳。


长者不仅因为自己的话被聆听到而感到安慰,觉得照护者很理解他们;同时,通过对方的复述,他们也更加明白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真实状况。


     有目的地极端化


在遇到长者或焦虑、或抱怨的时候,有时可采用这一技术,询问长者最极端的情况会是什么。


如果能想到最坏的情况,长者就会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达到减轻的目的。有时候甚至还能帮助长者调转枪头,有了自我安抚的理由。


举个小例子。


一位老奶奶抱怨说食物是不能吃的。细心的认可照护者知道这位奶奶其实是因为用假牙不舒服而发泄自己的沮丧。于是她这样问老奶奶:“嗯,这是您吃过的难吃的肉了吧?”


因为她知道,老奶奶需要有人来聆听内心的沮丧。让老奶奶把愤怒发泄到食物上,也就帮助了老奶奶释放了她的沮丧和焦虑。


奶奶听了,还会小小地“逆反”一下,反驳说,“其实也不能算最难吃啦。”然后还努力吃了几口。


这样处理,既认可了长者的情绪,同时还达到了帮助长者进食的目的。


     找到长者偏好的感觉


大多数人都有感知上的偏好,来与这个世界沟通。


有些人可能偏爱视觉,有的人偏爱嗅觉,有的人偏爱听觉——喜欢听音乐和/或大自然的声音;有的人则喜欢触觉,喜欢拥抱或者柔软的娃娃。



了解一个人首选的感觉偏好是建立信任的一个方式,因为它让照护者能采用长者特定的感觉语言,进入到她的世界;在长者情绪波动的时候,更能给她带来安慰。


要发现长者有什么样的偏好感觉,需要照护者仔细观察和聆听。


上述这些都是Naomi Feil认可方法中的语言沟通技术,适用于那些还能保留全部或部分语言功能的认知症长者。


非语言沟通技术


认可方法的非语言沟通技术包括:


  1. 近距离、真挚的眼神接触

  2. 抚触

  3. 镜像模仿

  4. 从长者的行为来揣摩他们的需求

  5. 使用合适的音乐


我们就选几个重要的进行简单介绍。


     近距离、真挚的眼神接触


当照护者通过近距离的眼神接触,向处于时间混乱和重复动作阶段 ( 这是认可方法解脱理论中的第二第三阶段 ) 的高龄认知症长者表现出喜爱和接纳的时候,这些长者会有被爱和安全的感觉。



那些总是走来走去、想要寻找养育他们的父母的长者,经常会因为被认可照护者充满爱护的目光注视而停下来。


因为在他们看来,认可照护者已经化身为养育自己的父母。


他们的焦虑会减轻,也会下意识地到回到当下的现实中来。


     抚触


Naomi认为,对于在生命解脱进程的第一阶段——处于病态混乱的认知症长者来说,抚触可能是不恰当的;但是对时间混乱和重复动作状态的长者来说却是有效的。


因为,从时间混乱阶段开始,认知症长者不再那么防御,他们的视力和听力也在下降,他们需要在缺乏视觉和听觉刺激的情况下感受到作为人的存在。


采取抚触方法,可以让认可照护者融入认知症长者的世界,保持人类的接触和沟通。



但是Naomi也指出,抚触是一个亲密的行动,照护者必须清楚,有些人是不喜欢被触碰的。


如果在抚触的过程中你感觉到任何不快或者抵抗的迹象,你都要停止下来。无论抚触的对象有没有认知功能障碍,保持个人空间的意愿都应该得到尊重。


     镜像模仿


镜像模仿就是通过观察和模仿长者的动作和情绪,来建立一种共鸣。


现代的神经科学也已经证明,镜像模仿,真的能够带来两者大脑神经细胞的同步与呼应。



在和那些处于时间混乱和重复运动两个阶段的认知症长者沟通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照护者要留意长者的身体语言特点,比如说,要观察他们的眼睛、面部肌肉、呼吸、脸色的变化、下巴、下唇、手、脚的位置等等;然后,让自己的动作和情绪和长者的动作情绪相匹配。


如果长者在慢慢地踱步,那我们也慢慢地踱步;如果长者在提起某件事情的时候呼吸沉重,那我们也沉重地呼吸。


带着共情的镜像模仿可以有效地建立信任关系,让照护者能够进入长者的情感世界,建立语言和非语言的联系。




最后,我们来分享Naomi Feil的一段视频。


这段视频在Youtube上有超过90万次的点击量。


我们可以看看,Naomi这位沟通大师,是如何采用多种语言和非语言的认可方法,和一位黑人认知症长者Mrs Wilson建立起交流、并找回被爱的感觉的。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190dfjwqm&width=500&height=375&auto=0


在此,我们对认可方法的介绍就告一段落。


要强调的是,共情不仅仅是认可方法的核心价值,也是我们在以人为中心的认知症照护中贯穿始终的那条线。


认可方法的原则和多样的沟通技术,只要我们用心练习,必定会帮助到我们与认知症长者更加有效地沟通,让他们的生命被温柔对待。





本文根据微分享修订

微信群|认知症好朋友

分享|洪立

修订| 戴晓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