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给记者改稿之22条军规
1.尽量和记者席地而坐,因为这样能有效凸显艺术家接地气!
(陈道明与记者席地而坐)
2.最好用毛笔改,可有效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齐白石)
3.改稿现场不能出现秘书、助理等身影,但可安插部分宠物(恶霸藏獒、二货哈士奇除外)。可有效彰显艺术家的生活情趣,拉近和社会大众的距离。
(齐白石)
4.尽量用邮件发还改好的稿件给记者,且最好用微信。凸显自己年轻、紧跟潮流,给人“艺术之树真的长青”之确凿证据。
(白石老人疑似在玩手机)
5.稿子不能改得太狠!太狠了会让记者怀恨。
(王铎诗稿)
6.心软而不手软。手软了让记者以后肆无忌惮,从而导致以后出手修改时必须狠!
7.可以在记者初稿里的专业艺术词汇后加上英文翻译,可有效凸显自己学贯中西。
(推荐参考书)
8.适当引用新鲜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顺应大势。
9.改稿的地方最好在两会期间人民大会堂里,不行就省或市,再不济就区吧。
(人民大会堂外景图)
10.最好有名人、名嘴在旁边见证,加个自拍神器是必须的。
(崔永元的自拍杆也火了一把)
11.是不是新华社的妹子不重要,重要的是看看她(他)的记者证是不是真的。
(新版记者证)
12.改稿时要字迹清晰,不然大家会误以为您是医生。
(红遍网络的医生神字迹)
13.对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央媒记者的稿子,修改幅度控制在15%以内;对羊城晚报、新京报等省级媒体,控制在18%以内。
14.要反复改,彰显有思想、有深度、有高度,直改得记者跪地求拜:原来您才是神级记者。
15.故意留几个无伤大雅的错别字,让记者暗笑:“艺术家嘛。”从而让记者丧失警惕。
16.无论如何,要在稿子里插入个人最牛逼的一面。请采访对象修改嘛,记者一般不好意思再删。
17.改稿时适当加上练习许久的手绘插图,并自嘲自己是“画画白痴”,即可瞬间彰显自己的艺术天赋。
(陈道明这么会画画,作为粉丝的您知道吗?)
18.就算闲得蛋疼,稿子也要拖一拖再给。像杜甫一样忙的大诗人才是好的艺术家。
(杜甫真的很忙)
19.改好后一定记得签上自己的大名,盖上印章甚至手印。现在骗子多、赝品更多。
20.实在不能邮件传输的,最好给记者复印件。只要是名人真迹,就算是写在厕纸上,也有人能炒出个好价钱。
(澳洲的土豪金厕纸您见过吗?)
21.稿子是否发表了?千万不要跟踪、搜索。要云淡风轻,给人能坐冷板凳的好感。
22.不要留手机,只留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微信号的二维码即可。
(长按图片可以自动识别哦!)
如此,您已不需要问稿子何时出、篇幅出多大了。按足以上22条军规,您已名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