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全国美协主席的, 广东只有一人,原来是她!

2017-08-07 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 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

《狮》(国画) 何香凝 1914年 何香凝美术馆藏



【21大家】


何香凝(1878-1972)


生于香港,广东南海人。原名谏,又名瑞谏。国民革命元老廖仲恺的夫人,别号双清楼主。她是杰出的革命家和政治活动家,也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画家。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一、二、三届名誉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擅长诗词和国画,代表作品有《狮》、《梅花》、《高松图》等,出版《何香凝画 38 24831 38 9527 0 0 2207 0 0:00:11 0:00:04 0:00:07 2207》、《何香凝诗画辑》、《双清诗画集》、《回忆孙中山和廖仲恺》等。


【点评者】


陈伟安: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


史学界关于何香凝是杰出政治活动家方面的研究,已相当充分。而对于她同时也是杰出绘画艺术大师,则少有专文予以论述。其实,在何香凝革命与战斗的一生中,画笔始终是她手中的武器之一。


陈伟安在接受《艺术周刊》专访时认为,在“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开展之际,重新挖掘何香凝在其政治光芒的遮蔽下几近失色乃至为人淡忘的绘画艺术成就,意义重大。


陈伟安还表示,何香凝与岭南画派之间的渊源,以及她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内在关系,都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议题。


《艺术周刊》:对于何香凝的画派归属问题,似乎历来聚讼颇多。您近几年在这个议题上研究深入,能否在“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开展之际,分享您的研究心得?


陈伟安:客观而言,从何香凝与其同时代的岭南画派创始人“岭南三杰”在师承、交往、绘画历程及艺术风格来看,的确可以发现他们之间有着许多的联系,尤其是在接受日本画影响与探索“中西结合”的艺术实践的联系较为紧密。比方说,何香凝在东京本乡私立女子学校学习包括彩画、新案、临画、写生等基础课。从学校设置的彩画、写生等课程来看,学校教育和当时横山大观等主张的在传统画基础上吸收西方的写实技法思潮是一致的。而高奇峰从田中赖章学画,使得他的有些早期作品与何香凝的艺术风格较为相似,因为他们甚至临摹同一幅画,如《狐叶图》。在他们回国后相当一段时间里,也有这样的临摹、模仿作品。只不过,这时期何香凝更多地从日本画中接受西画写实和晕染表现画面气氛的技法,在其作品中较少体现出“二高一陈”对线的追求和运用,这可能缘于当时何香凝对传统画中用线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所导致。在经历融合中西的探索之后,何香凝、高剑父、陈树人都有过向传统回归的历程,各自逐渐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但这不能否定何香凝与岭南画派在师承、经历和画风等方面,都有过密切关系的历史事实。


《艺术周刊》:广东画坛对何香凝研究的缺失也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您有何看法?


陈伟安:2004年7月出版的《中国名画家全集——何香凝》,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本有关何香凝绘画艺术的专著。该专著作者云雪梅利用曾在何香凝美术馆工作的机缘,收集相关史料,简述何香凝生平传略,并对艺术分期、风格表现作了梳理,另辟章节讨论“何香凝的画派归属”。云雪梅认为何香凝一生绝大部分作品,在题材、风格上都与岭南画派有着显而易见的差异与区别,且与高剑父的艺术主张不同;加之从日本回国后与姚栗若等人的交往,使其主要受到传统绘画的影响,从而得出何香凝不属于岭南画派的结论。对此观点,我不敢苟同。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在岭南地域美术研究中,不论是学术会议、画集出版还是学术研究,何香凝都少被提及,甚至几乎被忽视。何香凝作为广东籍著名画家这一事实,何以被遗忘?难道是由于她在政治上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广东的地域范畴,我们将她看作是属于中国的,进而忘记了她的属地?难道是何香凝的艺术成就与艺术活动都在全国范围内的地理学概念上生发,而使得我们忘记了她对广东画坛的影响?种种原因,仍待深究。


《艺术周刊》:正如您所强调的那样,何香凝的绘画艺术成就在其政治光芒的遮蔽下几近失色乃至为人淡忘,如何加强对其艺术成就的研究应该是另一重要议题。对此,您有何建议?


陈伟安:史学界关于何香凝是杰出政治活动家方面的研究,已相当充分,而对她同时也是杰出绘画艺术大师则尚少有专文予以论述。其实,在何香凝革命与战斗的一生中,画笔始终是她手中的武器之一。1897年婚后向夫君廖仲恺学画,随后得到高剑父的亲传。1909年在留学日本期间正式进入美术学校学习绘画,直到其病逝前两年1970年(时年92岁)搁笔,何香凝一生创作了许多画作,是一名有着70多年美术创作生涯、举世公认的革命女画家。应致力于围绕何香凝在社会活动中的绘画实践与政治信仰,及其作品的呈现与评价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对何香凝及其同时代历史状况的学术整理,为重新理解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化与艺术历程,以及未来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视野。



文章转发自《艺术周刊》第 36期

编辑:冯丹琪

采写:邱登科

封面、封底设计:张伟樾

微信编辑整理:khaine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欢迎留言

欢迎投稿

未经同意其他公号不得转载

小编无限爱你们

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