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时代之光”,13个经典案例呈现全面的杨之光

2015-10-20 秋怡 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 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

1015日上午,杨之光先生的“扬时代之光——杨之光艺术研究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开幕。



杨之光先生签到


展览分为“回到激情岁月”和“重返教学现场”两大部分。其中,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的“回到激情岁月”部分,以219件作品、近千张文献及手稿、13个经典案例为线索,通过杨之光先生各时期重要创作及相关草图展示先生严谨的创作过程;而在岭南画派纪念馆展出的“重返教学现场”部分,则以89件作品及大量相关文献呈现其教学示范手稿以及教学理念形成。可以说,此次展览不仅展现出杨之光先生精彩的艺术作品,更展现严谨的创作过程及教学理念的形成,同时以多线索方式呈现其与时代同行的特性。



杨之光先生为展览致辞。杨之光先生精神状态不错,在大家的陪伴下慢慢浏览了一遍展览。一声中气十足的问候,赢得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完整呈现了杨之光自1959年起至1976年所作的《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期间,他一共画了正稿四幅,两幅半成品,以及围绕创作所作的大量速写和草图。从这跨度长达十几年的持续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紧随时代的艺术轨迹,而这一创作也是新中国类似案例中独一无二的。



开幕式上高朋满座。陈金章、梁世雄、林墉、许钦松、李劲堃、陈永锵、方土等艺术家们一看到杨之光先生,便激动地向前与他握手问好。



一、在大家看来,这次的研究展和过去的个展有何区别呢?


1、李劲堃——

(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

其实从字面上我们就能看出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展览,这不是“杨之光艺术回顾展”,而是选取了杨之光先生在教学、研究、创作、创作过程中的所有素材,是把这些资料积聚而成的展览,是具有课题性和深度的研究。这种研究不一定很全面地反映他的全部作品,但最起码会把深度、涉猎的广度控制得较为到位。因此我认为,一个研究展,包括之前的“百年雄才”、岭南画派在上海的各种专题性展览,它都是指向一个方向,即收集、整理广东近现代美术所发生的事情,收集所有能够收集的资料以供后人研究。



来宾合影


2、方土——

广州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平时的展览都是成品,而这次的重点放在了过程,包括创作过程、如何进入主题等。从素材搜集到创作,杨之光先生都设定了一种创作模式。他是新中国的第一代画家,也是人物画创作的一个很好的典范。我觉得他对笔墨的理解,是把花鸟画的笔墨结合到人物画上,保留了很多的过程,并形成了一笔到位的用笔模式,或者说是杨之光模式,因此足以影响一代人。



《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素材及草稿挂满了墙壁,让观众们不禁停下脚步细细欣赏。


3、陈永锵——

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岭南画派纪念馆名誉馆长)

杨之光老师是改变我命运的恩人。因为我是1978年的首届研究生,初中学历破格被录为研究生。当时杨之光老师是系主任,如果当时他不同意,如果他不够宽容或没有爱才之心,那我就不可能考上研究生,也就不会有现在的陈永锵了。对于我来说,杨之光老师的画是非常熟悉的,从小到大看过很多次。而今天看到这个展览,我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觉得杨之光老师是一以贯之的,他既是艺术家,也是艺术教育家。



上百名观众在展厅内或驻足欣赏,或拍照记录这难得时刻,十分热闹。



二、展览除了能看画,我们还能看到什么?


1、筹备两年多的展览,展品在选取上有何标准?

李劲堃——

只要大家浏览现场所有的导言就会知道,我们用13个经典案例来挖掘不同时期的杨之光创作,因此这些创作不仅定格了杨之光创作过程的历史,而且还定格了现代人物画发展的历史。



十多年来,杨之光先生为了完善此作,呕心沥血,六易其稿。


2、现场看到的《亲子导览手册》,这个想法是怎么来的?

杨红——

杨之光美术中心校长、杨之光先生长女)

一直以来,我们看到的大都是圈内的事,与公共教育关系不大。但我希望,以后博物馆、美术馆的艺术展览,都能起到公共教育的作用,希望在学术性之外,还能看到教育普及性。

出这个导览手册是我的尝试,我希望通过手册的引导,可能是非专业性的引导,让老百姓能够看得明白这个展览。同时,展览集中展示了人物画,而人物画就会有故事,可以让人产生兴趣,所以我们围绕小朋友、家长感兴趣的点进行了引导。通过这些微不足道的引导,希望让孩子们记住这些画。虽然他们可能还看不懂,但他们会产生兴趣,将来再看到的时候,他们就会想起自己曾近距离接触过,在人生中留下这段记忆。所以我觉得,公共教育不是说让他们在那时那刻就能明白,而是用一个深入浅出、“接地气”的方法来导览。我也希望,将来这个意识能延伸到其他博物馆、美术馆。

这本手册我当总编,由我的老师来画漫画,主要通过卡通漫画的形式,让大家能更直观地了解这些作品。我一向喜欢做新的尝试,我的定位是能走近百姓、走进千家万户,艺术教育也同样是这个愿望。


《亲子导览手册》内页。



三、看完研究展,您对杨之光先生有何新认识?


1、在您看来,这次展览有什么意义?

杨红——

除了作为一个专业性、学术性的展览外,我还希望把它提升到一个公共教育的层面,让所有普通人,包括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能够真正地走进去。因此,配合这次的展览,我就做了《亲子导览手册》,希望让更多人把展览看进去,并且产生共鸣,我觉得这是此次展览成功的另一部分。

我父亲把他所有的手稿、作品都捐给国家了,我们家人也非常理解和认同,而且在今天看来,他做的这个决定非常正确。假如这些东西分散在民间或不那么集中的话,我们做今天这样的展览就很困难,所以在他捐给国家后,这些作品能给我们和下一代的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杨之光:《彭湃》(草图5)


2、经过这次研究,您对杨之光先生有何新认识?

李劲堃——

我的研究可能还不够成熟,但我认为杨之光可能是广东现当代历史上,在全国历史发展阶段中,影响最大的画家。如果要在“影响最大”后面加“之一”,我觉得可以,但如果不加“之一”,我认为也可以。



杨之光:《脚面面观》54×46cm,1994年,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藏。


3、看完展览后,您对杨之光老师有什么新的看法?

陈绮雯——

(广东精诚所至拍卖行总经理)

我觉得我们都应重新认识杨老师。我们之前看到的展览都只是一个点,有时候一个点的作品可能不全是精品,大家就会对他缺乏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且杨老师之前把精品都捐出去了,我们也很难看得全,对他的认识都是零零碎碎的,而这次有几百件作品,就能看得比较细致。

我们可以看到,杨老师同一幅作品的手稿有几份,其实是因为他的精神状态和理解有所不同。可以看出,他在创作上十分严谨,并在不断超越自己,所以我觉得杨老师真的很了不起,他是跨时代的大家。

看了展览之后,我觉得以前我们把杨老师看浅了,没有把杨老师深层次的东西发掘出来。我觉得杨老师无论是创作什么作品,都在很用心地创作,不是说题材重复就不花心思了。从草稿到几稿的过程,这种严谨的态度才是学术,没有学术就没有市场,市场是靠学术来支撑的。我觉得很感动,因为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让人崇敬,又让人有所受用。



杨之光:《女民兵水墨素描》,82×56cm,1964年,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藏。



四、回到展览现场——13个经典案例,展现杨之光先生在在新中国人物画方面伟大的艺术成就和杰出地位:


1、临摹列宾油画《萨布罗什人给苏丹王写信》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就思考一问题:现代的中国画人物画应该也能画史诗般的交响乐式的群像,应该也能反映历史的重大题材。1955年我试着用国画生宣纸临摹了一张列宾的《萨布罗斯人》,这一试验受到同行们的肯定,认为对突破国画的局限性方面作了可贵的启示。”

——杨之光:《平生最忌食残羹》



杨之光:《萨布罗斯人给苏丹王写信》,临摹列宾油画,81.5×146cm,1954年,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2、《一辈子第一回》


除了创作主题结合当年社会需要之外,这件作品既保留了水墨画的书写特征,又在写实程度上让人信服。《一 45 34419 45 15533 0 0 1379 0 0:00:24 0:00:11 0:00:13 3475辈子第一回》成为新中国水墨写实人物画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

——策展人语



杨之光:《一辈子第一回(草图)》,1954年,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3、《雪夜送饭》


“这张画的初稿在农场展出时是一幅水彩画,直接表现了送饭者正在端热饭给拖拉机手,拖拉机占了画面很大的一个部分,这样表现后来感到不够含蓄,只满足说明,而未给观众联想的余地;又因片面追求雪夜与拖拉机灯光的效果,使人物形象受到了一定的损害。不久我又画了一张变体画(即最后完成稿)。我采用了国画表现形式,画面突出表现送饭者,不使拖拉机手出现,而且将拖拉机推到最远景,传统绘画与戏剧中表现黑夜的独特处理手法启示我必需抛弃对自然光暗效果的片面追求,于是我只利用了占画面极小地位的深沉的夜空与拖拉机二点灯光的对比与近景中男主角手提的马灯来表现黑夜。至于送饭者的身份,我想也不一定具体表现队长,我想如表现出我们普通的男女下放干部的形象,这里也就自然包括了那位队长。”

——杨之光:《劳动锻炼的收获·<雪夜送饭>创作体会》



杨之光:《雪夜送饭》,288.5×119cm,1959年,中国美术馆藏。



4、《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红日照征途》


当年创作历史画的画家,只有杨之光一人此后还以此为题持续创作。他依据不同时期不同的政治气氛不断修改画中形象,修改领袖与群众的关系。为什么杨之光要围绕着一个题材进行如此漫长的实验?其中的动力之一,与他对历史画的认知,对人物情节细节的独特意义,对主题画创作的叙事策略的关注与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不断创作,杨之光实践了他临摹列宾作品时的志向:用水墨人物画创作出足以匹敌油画的创作性作品。

——策展人语



杨之光:《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同题材第一稿),120×200cm,195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杨之光:《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同题材第二稿),188×266cm,1972年,私人藏


从1959年到1976年,杨之光先生着力创作《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大型历史画。四幅正稿中,两幅为横幅,作品题目为《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后两幅正稿为竖稿,题目改为《红日照征途》,均画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杨之光:《红日照征途》(同题材第五稿),247×145cm,1971年,中国美术馆藏。



杨之光:《红日照征途》(同题材第六稿),160×96cm,1976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5、《浴日图》


1962年,杨之光用花鸟大写意的手法画《浴日图》,以海军水兵为对象,以军舰甲板为背景。可以说,此时的杨之光无物不能不入画,凡物皆可入画,破除了所有的入画标准的限制。同时,他不仅成功地解决了流畅的笔墨与准确的造型之间的矛盾,而且已入自由作画之境。

——策展人语


《亲子导览手册》中的《浴日图》。原作117×95cm,1962年,中国美术馆藏。



6、《慰问演出之前》


上世纪六十年代,杨之光深入海军、空军体验生活。他全方位大规模地进行笔墨实验,并开始鲜明地体现他国画创作中显露出来的三个特点:用中国画表现重大社会生活题材,表现工农兵群众;对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不断进行革新、探索;将现场写生直接融入创作之中。

——策展人语



杨之光:《慰问演出之前》,93×78cm,1962年,中国美术馆藏。



7、《矿山新兵》


杨之光尝试用一种没骨法去刻画人的脸部和双手,而用大写意去描绘衣服与周围的景色。画中人物采用了逆光去造型,在早晨柔和的光线下,没骨法让人脸隐含着一种内在的朦胧美感,结构的转折与起伏均隐藏在水、色、墨三者与生宣晕染的巧妙配合中,从而在那个以“红光亮”“高大全”为艺术创作原则的革命年代创作了一种优美风格。

——策展人语



杨之光 《矿山新兵》,131×94cm,1971年,中国美术馆藏。



8、人民群众题材系列作品



杨之光:《人民群众题材习作》



9、《激扬文字》

上世纪七十年代,杨之光创作了以毛泽东1925年在广州办《政治周报》为题材的作品《激扬文字》(与鸥洋合作)。这是一幅肖像式的作品,简洁的构图,传神的造型, 严肃而尖锐的眼神,以及伏案写作的姿势, 配以流畅的笔墨,半写意乃至大写意的手法, 使得这一幅以毛泽东为题材的作品,一经展出就受到了空前关注,并被认为是毛泽东形象系列中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而留存史册。

——策展人语


杨之光(与鸥洋合作):《激扬文字》,96×136cm,1977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0、《不灭的明灯》


《不灭的明灯》是杨之光另外一幅同样画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毛泽东形象为题材的作品,同样是肖像画模式,同样是写意的风格,但这一次他精心设计了一个挑亮油灯的动作来作为全画的视觉中心,象征性地隐喻毛泽东在中国革命艰难时刻的独特作用与重要地位。

——策展人语



杨之光(与鸥洋合作):《不灭的明灯》,96.5×131cm,1977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11、《贴心人,知心话》


《贴心人,知心话》试图描绘一个接近群众、具有平易近人作风的新一代领袖形象。画面的篝火同样具有某种象征性作用,隐喻领袖与群众的血肉关系。画中杨之光大胆地把原来属于油画才有的对光线的运用放在了这一幅画中,通过篝火的边光让人物轮廓染上红色,以渲染一种亲切的气氛。

——策展人语



杨之光:《贴心人,知心话》(草图)



12、少数民族群众肖像系列作品


“如果问我,在我的艺术实践中难度最大、最受人瞩目的是哪一项?我会无愧地回答:肖像。”

——杨之光:《平生最忌食残羹》



杨之光:《少数民族写生习作》



13、名人肖像系列作品


2005年杨之光创作的《恩师徐悲鸿》,是为纪念徐悲鸿诞辰110周年而作。这可能是他长达半个多世纪肖像画创作中的收山之作了。此画吸纳了晚年杨之光不断试验臻于成熟的没骨技法,整幅作品笔墨酣畅淋漓,造型生动准确,惟妙惟肖,是这一类题材当中的精品,甚至是他整个艺术生涯中的巅峰之作。

——策展人语



杨之光:《恩师徐悲鸿》,182×97cm,2005年,私人藏。



“扬时代之光”

杨之光艺术研究展

策展人:李劲堃、杨红

10月15日至11月1日
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
杨之光先生简介
杨之光,1930年生于上海,1949年师从岭南画派高剑父1950年考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接受徐悲鸿、叶浅予、董希文等老师指导,1953年毕业后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历任教授、系主任、美院副院长。一直坚持以严谨的态度创作了大量深入人心的艺术作品,并将所有作品手稿、文献资料系统、详实地进行分类收藏,晚年把自己的重要作品及四千多件手稿、文献悉数捐献给各大美术馆。


说明
本文原创。所有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谢绝转载!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

艺术新思想策源地

岭南艺术品集散地


欢迎合作及联系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中315号羊城创意产业园3-12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

电话:020-87133765

邮箱:ycwbysyjy@163.com

合作QQ:3206068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