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轻律师的薪酬困境

2016-09-28 职问

导语


9月25日,为其两天的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落下帷幕,又有一批新人将跨入法律界。

他们满怀梦想,用自己所学为建设平等、法治的社会献一己之力。

但在大展身手之前,谁也避不开一个现实的问题——薪酬。

而早在2014年,关于中国年轻律师的薪酬便有所探讨。今天我们援引旧文,希望对即将成为律师的你,有所帮助。



纽约的Cravath律所于2014年上半年拉开了高端律所奖金季节的帷幕,初级律师可以在原来最高年薪160,000美元的基础上,拿到10,000美元的奖励。这个标准从去年以来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对于律所显而易见的吝啬,律师们开始怨声载道。


而在中国,在高端律所刚刚开始执业的中国律师大多可以拿到的年薪则在1万美元左右

中国的年轻律师在不知不觉间被卷进了一场“低薪酬”的漩涡,不断徘徊。

  




逃不开的“漩涡”


按照很多律所高级合伙人的说法,中国大多数主要律所的年轻律师,多数可以拿到的月薪在5000元到10000元人民币之间。


尽管中国经济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突飞猛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工资水平仍然折射出中国在法律服务行业还处于一种相对落后的水平。虽然,中国律所的合伙人可以侥幸逃脱这种困境,但对于刚从法学院毕业的年轻律师来说,却在这个逃不开的“漩涡”里不停挣扎。


“很多年轻律师在刚刚执业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困境,这是一种普遍的共性,这种情况在中国格外突出一些。”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许身健看来,“原因比较复杂,青年律师刚刚入道的时候,生活上的压力比较大,获得案源比较困难,加上激烈的竞争压力,本身新人入道就不容易,再加上中国的法律服务市场比较狭窄,它的发展还没达到跟我国的经济发展相称的时候,所以目前这个问题相对来说很严重。


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律师创收占GDP的比例是比较低的,约0.1%-0.15%。”上海律师协会副会长陈乃蔚说,“上海在全国来说是最高的,大约为0.4%左右,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差距很大。美国的比例是1.5%-1.8%,欧洲国家是1%左右。”


律师创收总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当务之急,陈乃蔚认为,应当重视律师人数规模发展过速,内部竞争无序,导致法律服务的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太大,严重影响法律服务质量的问题。


“这几年,中国律师规模发展过快,法律服务市场一下子涌入太多人;2010年,北京限制外地律师进京也是无奈的事;从根源上说,这是法学教育失败所造成的,一下子设立那么多法学院,招收那么多法科学生;这些法律毕业生全都涌进法律服务市场。可是,我们的法律服务市场发展,却没有这个速度,容量很有限;新业务根本没有开发出来,结果造成服务质量差,为了抢业务窝里斗的局面,形成不良竞争。”陈乃蔚具体分析道。


薪资or平台 何去何从


林云竹2006年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去海外继续求学深造,分别在2007年获得鹿特丹伊斯拉姆斯大学的LLM学位和2013年获得威斯康辛麦迪逊的J.D.学位。2013年10月,林云竹回到北京,作为一名初级律师,加入到金杜,此时他可以拿到的月薪大约是12000元。


假如林云竹选择去汉坤或者国际律所在中国的分所,每月可能会拿到的薪金是20000元人民币甚至更多。


林云竹这样解释了他选择金杜的理由,“从长远来看,我更愿意将职业的方向集中在中国对外跨境并购方面,金杜的团队在这个领域是顶尖的。我明白汉坤的薪水更高,但是并购业务并不是他们的强项,因此我没有申请汉坤的工作。”


对于中国法学院的毕业生来说,金钱是很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压倒性的因素。即便是支付得起最高薪金的律所也很容易发现对于顶尖的人才来说,钱不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汉坤则表示:“我们不敢说中国最好的学生都在我们这里,因为毕业生在选择一家律所时,会考虑很多因素,钱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如果有人真的想去金杜,他们也不会在乎我们略高的薪金。”


这就是说,中国国内排名靠前的律所拥有比较强的信誉优势,即便他们不用付出很高的代价,也可以招聘到很优秀的应届毕业生。相比于中国前五大律所,汉坤用高薪吸引人才,而其余的律所们则大力宣传他们友好的工作环境和较低的计时需求,以招徕人才。


现在正在威斯康辛麦迪逊学院执教的助理教授刘思达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与美国律界同行相比,中国律师界更趋向于等级化的结构。诚然,目前,在美国能够支付得起最高薪金和奖金就是展现其顶级律所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许身健看来,中国的顶尖律所会给年轻律师提供一条明确的职业路径。“我认为,对于年轻律师来说,能够看到未来的发展和升职的潜力是很重要的。”


但是,清晰的职业路径并不必然带来升职。在这一点上,西方律所倾向于逐年递增的模式,而中国律所更重视评级晋升的制度。在美国,初进律所,是一年级律师;如果通过评估,就是二年级律师,但是没有通过审评,仍然是一年级律师。通常来说(但不必然),至少要经过八年,初级律师才有可能晋升为合伙人。





为了经历 委曲求全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初级律师说,真实情况是,无论律所开出的报酬是多少,大学生都会接受,大多数的法学院毕业生最后的去向是次一点的律所。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等不起,他们急切需要这份工作经历。


现实生活中不乏年轻的律师会接受这样的标准和工作。北京汇聚了全中国最顶尖的法学院,有众所周知的北大、清华、人大、对外贸易大学以及中国政法大学。前四家学校法学院每届的人数大约是300到700人不等,而最后一所大学法学院学生的数量是前四家之和,高至1700人。这就意味着,仅仅从这五家顶尖法学院毕业的学生就可以达到3000人。


而中国为数不多的律所只能雇佣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学生,而每年则都有成千上万的年轻法学院毕业生涌入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使得目前律所处在优势买方市场的地位。与众多求职者相比,优秀的律所却很少。因此大多数年轻律师会很珍惜自己得到的律师助理职位。这种不对等的供求关系也造成了很多年轻律师的委曲求全。


而个别的律所在招聘时也会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要求。北京某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创始合伙人曾说,他们在招聘律师时,最看重两个要求,一是要毕业于中国顶尖法学院,另一个是要有海外的LLM学位。在他看来,如果能够拿到国内和海外两个法学院的学位最起码可以证明候选者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具备高效快速的学习能力,这被认为是成为顶尖律师需要具备的两项重要品质。


许身健坦言,相对国外来说,我国法律服务行业的发展水平和律师的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对新律师可能会采取剥夺式、压榨式的管理,新律师和律所合伙人之间的谈判能力也是比较弱的,更没有一些相关的组织对他们的权益进行保护,而国外的法律服务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律所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包括人才的竞争,律所留住和培养年轻律师的愿望也更为强烈。不能把年轻律师当廉价的劳动力,一个律所就是一个组织,组织就会涉及到管理的问题,如果给年轻律师的薪酬过低,怎么能保证年轻律师的激励、活力、凝聚力呢?另外,律所给年轻律师薪酬过低,也反映了其管理水平也是比较低的,反之亦然。


保值增值的人才财富


在被问到律所选择年轻律师的标准时,许身健用了“德才兼备”四个字,“他如果是个半成品,律所要提供足够的水分、阳光、雨露来滋养他,耐心细致地培养他,这样,他会逐渐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在有的律所合伙人看来,刚刚执业的律师应该把自己初始执业的经历当做一项投资,律师的前三年就如同传统意义上的学徒一样,工资比较低主要是因为律所是作为一个学习的平台。对此,许身健不无担忧地建议:“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应当尊重和爱护年轻律师,给他们一定的生活保障和尊严;不要把他们当成一种纯粹的劳动力,把他们当成一种财富,让他们保值增值。此外,还要加强制度上的建设,合理的薪酬、定期的培训和适当的发展空间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广东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李伯侨看来,年轻律师首先是要过心理关。要提早了解这一行业刚入行时可能会存在的种种困难与开创事业所要面临的种种艰辛,必须有这种心理准备才能从容地迎接入行时低薪酬的挑战。其次,要过业务关。很多年轻律师入行时无论在知识储备还是经验储备上都严重不足,对于诉讼和非诉讼的业务均显现出“空白”的状态,很难得到当事人的信任,也很难得到“大牌”律师的青睐,所以要在从业生涯中不断地努力学习,提高自己对法律、政策甚至其他行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不断积累处理各种问题的经验,让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这样年轻律师的业务量才会提高。


此外,在中美律所,解雇都是律师在职业生涯中面临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有的律所将员工的薪金与计费时间挂钩。一般来说,薪金在5000元和10000元人民币的初级律师一年的可计费时间要达到1200个小时(按一年52周计算的话,每周23小时)。但是,这只是标准,计时时间越长,得到的薪金越多。如果初级律师的计时时间超过2400小时,收入可能会翻倍。


那些达不到标准的律师会怎样呢?

结果并不难猜测。

达不到标准的律师,我们只能让他们走人。”这家律所的合伙人无奈地说。


—END—


来源:方圆律政 

作者:史兆琨



关于中国年轻律师的薪酬现状,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欢迎留言,让更多人看见你的观点。











阅读原文查看关于律师的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