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来全球制造业趋势:是更加集中还是更加分散?

对老外的研究报告,我们要有什么样的借鉴态度,这要看什么样的研究报告:

  1. 技术类的研究报告:建议应该以学习为主,积极寻找自己的差距和应用场景。

  2. 管理类的研究报告:过去主要是学习,今后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学习和借鉴,不可盲目崇拜,要搞清楚方法与目标、场景的差异,就像日本那个什么“阿米巴”,玩不好就搞乱了自己。

  3. 市场类的研究报告:现在也不能盲目照搬了,因为中国的情况已经跟国外很多国家大不相同了,先进的地方很先进、时髦的地方很时髦、但贫穷和落后的地方依然很多,最典型案例的就是“拼多多”,以前我也不觉得拼多多怎么样,去年底参加了中关村的一个风险投资论坛,投资人讲了他们对拼多多的理解,让我恍然大悟,拼多多的成功,基于一个最基本的现实:75%的中国人依然是低收入人群。一句话就能导出一个很大的企业,这本身除了眼光,就剩执行力了。

  4. 战略类的研究报告:这类报告是我今天要讲的重点。战略这东西,跟其目的和站位很有关系,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讲的“屁股决定脑袋”,研读国外的战略类研究报告,我们必须且时刻提醒自己,人家的脑袋是跟人家的屁股长在一起的、人家的屁股未必跟我们坐在一条板凳上,所以要借鉴的阅读和思考,不可盲目的、屁颠屁颠的跟从。


我以前在新浪博客写过一篇文章《京东藏宝斋:脑袋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跟风的》,大概其也是讲这类事情。就拿这篇文章来说,不太认同麦肯锡的观点,倒是部分认同文章作者的观点。

  1. 全球化不仅是中国受益,很多国家都收益,尤其是美国。差别是美国受益是在全球化的早中期,我们还小,没有太多影响;而中国受益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之后,是发生在全球化的成熟期。

  2. 中国的受益,主要来自于中国自己的努力,例如改革开放以及由改革开放所引发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全球价廉的、比较有素质的劳动力市场,别忘了,资本是逐利的。外企在中国这些年,他们也获利丰厚。反过来再想想,印度在招商引资方面,为什么远远比不上中国呢?人家印度还是英联邦成员国;还有体制、英语的很好基础,问题出在哪里呢?

  3. 美国反对全球化、搞孤立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是因为美国自己的体制出了大问题,不能继续从全球化中获利高额利润了。当然还有其他深层次的因素,例如作者提到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态势的普遍崛起;美国在全球竞争力的逐步丧失、对失去老大位置的恐惧和美国国内因为经济问题所引发的美国民粹主义抬头等等。


关于麦肯锡报告中提到的全球化2.0中的5个发展趋势,应该有一些边界约束条件,例如“商品贸易日渐萎缩”是有条件的,不会无节制的萎缩下去,到了一个基本点就不会再萎缩了,因为毕竟这个地球上有大约70亿人要吃饭要穿衣要生存的,这是最基本的需求,是刚性的;同样,“服务贸易快速增加”也不是没有边界、没有约束条件的,也是有上限的,到了一定程度,再增加也比较困难了,尤其是很多服务,都不是刚性的,不是必须的,大部分的服务需求都是伴随了经济繁荣,如果未来经济不繁荣了,遇到了长周期的经济危机,服务贸易又会怎么样呢?


另外,我似乎同意作者的观点,制造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人的劳动生产率、节省人力并降低人力资源在产成品中的成本份额,再加上全球贸易和物流的现代化,这个趋势会导致未来发生什么?是亟待需要研究的,会使制造业更加的分散化、还是会更加的集中化,这是一件需要研究的大事儿。


从前,国外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借助中国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和低廉的人力成本来到中国,前几年,又有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又搬到其他国家了,我们有可能相信,未来,中国仍然是世界制造业再次集中的一个中心。我们永远都需要两条腿走路,服务业尽可能做好,制造业也不能放松。我相信,到了关键时刻,最管用的还是制造业。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