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众话题中的大空间:国网新疆高线损治理案例的学习体会和疑问

喜欢考古的老常 石头那些事儿 2021-10-15

线损这坨事儿,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小众,彻头彻尾的小众,在电网公司也是小众。第二是虽然个小,但事儿不小、面广,是电网公司精细化管理的对象和提质增效的抓手。


管理线损=同期线损-技术线损,技术线损需要在项目规划设计时予以注意,注意不到或者兼顾不到的,后期就要靠技改了,这就涉及到电网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问题。而管理线损里头的故事很多,也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电网公司花大力气要解决和治理的。


不少朋友认为,管理线损的一些故事是无法避免的,我认为,这要看站在哪个管理界面往下看,例如站在国资监管和输配电成本监审的界面往下看,肯定希望管理线损是明明白白的的;站在某一级电网公司往下看,也是希望下面各层级的管理线损是明明白白的。


总体而言,管理线损中有故事的空间,现在和未来越来越不被允许了,自从人工抄表改成智能电表的集采集抄之后,故事的空间似乎也没什么意义和理由了,更多还是因为线损这东西已经变成了行业对标的主要对象之一,假如一个电网,其电网投资和线损很不协调的话,至少主管领导是挂不住面子的。


新疆 | 基于“二分法”分段计量方式精准查找台区损耗的典型经验


前天在朋友圈转发了上面这篇文章,说:写的很详细,以至于我们这些外行都能看懂了。线损问题本来是一个不很复杂的问题,但是术语有点多(例如同期线损、技术线损、理论线损、管理线损等)、统计周期不同、线路电量不同、电网结构太复杂、用电形式多种多样,再加上气候、漏电、窃电、配网侧工程质量、接线方式有没有错误、营销部和用电稽查的客户信息是否准确、完整以及表计的计量准确性等等,交织在一起,这事儿就变得很复杂了,以至于很多年以来,俺都是稀里糊涂的。


要感谢9月22-23日的电促会《2020年电力规划论坛》上国网发策部关于同期线损高屋建瓴的演讲,貌似心里头清楚了一点点。所以,我们这些外行可以理解到,新疆公司这个具有实战意义的案例,基本上跟4S店修理汽车的思路是一样的,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或者故障,基本上都是采取替换法,按照不同部位更换零部件的方法,最终找到问题所在。


我从前写程序时,消灭bug也是类似的方法,在自己认为最有可能出bug的地方加上一两句话进行监测,如果不是这个地方有问题,就寻找新的可疑点继续设置断点监测,直到把程序里的问题找出来并解决为止。


关于新疆这个实战案例,还是有点疑问的,希望得到线损专家的指导。


  1. 案例上说:“甲2号杆支线线路损耗较高,主要原因为该支线长度较长且线路老化,造成技术损耗较高。”,其实我想知道,高线损的原因是线路过长贡献的多?还是老化贡献的多呢?还是因为有漏电?如果是线路长的原因,基本上可以说明,当初的规划没有考虑到后期负荷容量的增加,线径有点细了,这就涉及到了配网规划和建设的问题;如果是因为线路老化导致的线损,是不是应该与新建线路时候的线损有一个对比才能证明这一点呢?对比之后,也许会发现是电缆的金属材质发生了某些物理和化学变化,这就要复盘到采购环节了,要重新捋一捋那家线材供应商的资格问题了,这就是国网公司花大力度、下大力气、努力实施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意义之所在。如果是因为漏电因素占主导,那么,解决了漏电问题,是不是就可以不用更换线路了呢。


    当然这段线路的特殊性在于是拆迁地区,把末端的三家用电客户转移到另外一条线路上,就可以把这条线路拆掉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不是拆迁地区,不能把线路拆掉,是不是意味着必须更换新线呢?如果是漏电因素占比较高,那又意味着解决了漏电问题,是不是就不需要更换线路了呢?这不仅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所以我们会看到并逐步理解,国网公司在面临技术经济安全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的项目规划和设计时,为什么要搞比较科学的SEC评估了。


  2. 那为什么线损率波动这么大呢?


    本案例表明(上图),某三天监测的线损率波动比较大,从最高的14%到最低的9%,变化幅度达到36%,这么大的波动幅度是如何产生的?影响因素又会是什么呢?


    我在网上找到一些资料,资料上说,影响线损波动的因素有:变电站电量统计不准确估抄关口电量售电电量与关口电量未同时抄录统计周期问题)。但这些问题在本案例中貌似又不存在,那么引发线损波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会跟线路漏电(例如接近或搭接建筑物、树木、塔杆接线等)有关吗?上图的这条曲线,连续性很好,没有突发的线损率增高或者陡降。如果跟漏电有关,最简单的验证方法就是复盘这3天的天气预报,看看空气湿度和降雨的情况。


  3. 线损治理需要在技术、方法和机制上想想办法

    上面提到产生线损的原因很多、统计和管理的口径也不相同,但目的似乎只有一个,就是发现高线损治理它。以便完成电网公司的线损管理目标,为电网公司提质增效、为电网安全保驾护航。


    所以,从基本的方法论上讲,就是如何发现和如何治理的问题,治理这件事儿,除了窃电、漏电、接线、计量等相对简单外,涉及到线路升级改造,就要进行基于SEC的项目论证和走技改计划了。


    俺认为,目前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如何更有效、更快速的发现高线损问题上,这会涉及到监测设备、监测方法以及监测体制上的革新,所以,建议电网公司在体制上可以多想想办法,例如结合正在开展的管办分离,借用集约化经营的思想,打造专业化、跨地区的服务团队(包括外包模式)。因为专业化意味着更高的效率、跨地区作业(甚至是外包)意味着更多的节省电网公司的资源和人力成本。


收藏版:老常近一年有关电力能源、IT的112篇文章目录清单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