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耕文明: 中国不仅是水稻之乡,更是水稻之源

端起一碗米饭时,大多数人会想到:好香啊,我饿了;一部分人会想到:好香啊,我饿了,吃完它,不要浪费;人们偶尔还会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是很少会有人想到,这香溢大米饭的稻米是怎么来的?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也不会想到,尽管我很喜欢大米,也很注意节约粮食,这两天看了CCTV新节目《稻之道》才对稻米的起源和中国农耕文明有了更多一点了解,之前我只知道两件事:


1. 我国北方成规模的谷物种植,至少可以追索到红山文化时期,大约6000年以前

2. 水稻的种植可以到浙江的河姆渡文化,比所谓的世界公认的印度起源说要早恨不能万年之久


电视片一开始的一段话,就立刻吸引了我:“世界上有一种白色的食物种子,虽然很微小,可我们中国人却称之为大米”,这是一部连续纪录片,我只看了第一集《稻之道-稻之源》,因为这是我最关心的稻米起源问题,这个话题与考古学密切相关,这头是大米,那一头也许就是玉器了。


在中国考古学家和植物学家向世界宣布,(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中国是稻米人工栽培之源并得到世界承认之前,印度那个地方被认为是水稻人工栽培的发源地,距今大约有4000年上下。


看完这部片子,一定是看两遍之后,我理了理思路,一个基本的脉络才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我们的祖先在南方种植水稻是从采集野生稻为食开始的,这个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的?1.5万年之前、还是2万年之前、还是更早,目前还不知道,还需要继续的考古发现,目前知道的是,大约14000年左右,介于野生稻和人工稻之间的稻谷,在湖南就已经有了,又经过了3000多年,在浙江余杭的河姆渡文化,就开始大规模的种植了,据专家推算,那时候亩产也就是100多斤大米,基本上保证了当时人们30%的食物来源。


不说了,怕说乱了,直接来张图吧

大家也许会问,野生稻和栽培稻有什么区别,考古学家凭什么说这是野生稻,那是人工的栽培稻呢,再上一张图片,是我自己总结的,如果想知道更多的内容,那就去看电视片《稻之道.稻之源》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