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孩子们对考古学的兴趣
我小时候,正值文革后期,那是一个一上学就遇到“批林批孔”的年代,虽然没有赶上大哥哥大姐姐们上山下乡的幸福时光,但也少不了参加各种批判大会,也少不了写大字报,不管怎样,学习貌似也没有怎么耽误过,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也没有减弱,比较遗憾的是,我们的父母都没有太多的文化,没有能力启发我们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学校和老师也不关心这些,整个社会都没有这种氛围,我们的兴趣,那就全靠自己的自然萌发和悟性了。
小学三四年级,我就对无线电产生了兴趣,跟父亲一起用三极管、磁棒上绕上两圈铜线、再加一个喇叭,就能听到我们周口地区的广播电台了,在高高的梧桐树上架设天线就非我莫属了,再后来上了初中,就鬼使神差的喜欢天文学、无线电了,养兔子剪兔毛卖钱,到县新华书店买天文学的书、无线电的书,记得那时候欧姆定律看懂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也能理解了、可是三极管的放大原理太他妈复杂了,死活看不懂,卡在那了,记得那时候,自己缠绕变压器,计算初级线圈、次级线圈什么的...,当然,那时候一般孩子玩的捉迷藏、叠烟盒、玩弹弓对我来说都是小儿科了,我自己还做过火药枪呢。哈哈,我们那时候的父母,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尽一切可能把我们喂饱,不至于饿着,我父亲时常的给我们搞搞忆苦思甜和阶级教育,学习的事情,父母从来“不管不问不操心”,慢慢的,我们也长大了,最近这二十几年慢慢的发现,我们也不是很笨嘛,脑袋还是比较管用的。
看看现在的孩子们,似乎太缺乏我们那时候的乐趣了,被太重的学业压着、被各种游戏绑架着、还更加的被父母各种神奇的人生理想驱赶着,林林总总,没了自由的乐趣
我们家孩子成家了,我现在的想法是,等有了孙子,我依然可能、估计差不多、大概其、也许、maybe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例如可能不上幼儿园、尽可能不学英语、尽可能发挥孩子的天性,看看他喜欢什么、对什么有兴趣,然后就启发什么、就引导什么...我一直坚信,天文、地理、考古、地学、动物等等这些最原始的东西,依然是启发孩子对科学有兴趣的原动力,这就是我们祖先在几万年前,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那些迷惑不解的最基本的自然因素,至于音乐、美术、书法、绘画、奥数、外语等等这些鬼东西,都不是原动力,都是原动力的衍生物,有谁不同意的,尽管拍砖过来,我要盖房子,正缺少砖头呢,来者不拒啊。
1. 考古是干什么的?
考古学是勘探、发现和研究更古老的地球动植物历史、尤其是人类发展史的学科,迄今为止在非洲发现了接近400万年的人类遗骨,在中国,像大家熟知的周口店人、元谋人,以及大家还不是很熟悉的河北省的泥河湾文化,都是早期人类活动遗迹的考古发现。
最近,海昏侯墓的发掘可谓全国人人皆知了,这只是汉朝一位仅做了27天皇帝就被“看守政府”赶下台的刘贺之墓,实际上,刘贺那点事,史书上已经有很多记载了,大家实际上感兴趣的是他墓里有太多太多的宝贝了,生前太富有了,按照现在的标准,刘贺同志这位省部级官员、汉武大帝的孙子绝对是“大老虎”,哈哈,这是调侃,那时候被称为“海昏侯”的大概有四个人,除了刘贺外,还有他的儿孙们,从西汉延续到东汉,那么这座墓会是谁的呢?老百姓可以猜测、媒体可以调侃、但是考古学家必须以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找出证据,用证据来说话,最有利的证据就是玉器、青铜器上的铭文和墓志铭、同位素技术测定(据说可以精确到+-30年)。下面我们会再次谈到这些问题的。
那么在汉字出现早期甚至以前,没有或者缺乏文字记载的年代,考古就比较难了,例如举国闻名的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陶寺还有南方的凌家滩、石家河、良渚、甚至是河姆渡等等,由于没有文字记载,给考古学家增添了不少的麻烦和挑战。
尤其是新石器时期的考古,主要是研究人类发展,包括迁徙、种族融合、文化、宗教、政体等发展的脉络,面对各种遗址、堆堆的白骨(人和动物的)、墓地的形制、棺椁的形状、随葬品以及周围地层的沉积关系等等,考古学界就像公安局的刑侦专家一样,一步步解开其中的奥秘。
举个例子:河南省舞阳地区贾湖村遗址,发现有很多东北才会有的动物骨骼化石,还有现在长江流域才会有的水生动物骨骼,结合古地理和古气候学的研究,发现在距今万年前后,今天的中原大地貌似有过一次持续了一千多年的冰冷期。
2. 考古学家需要什么样的气质?
现在大家都在谈气质,那么考古学家必须具有的气质是细心和耐心,大家看电视,经常会看到考古人员蹲在那里,用一根小竹签,很仔细的、一点一点的在翻动泥土、有些泥土,都要认真的收集,还要做更加细致的甄别,例如,还要进行水洗过筛子,以便不放弃任何微小的痕迹。
举个例子:
对了,这就是耐心和细心,就像我们雕刻玉器一样,每一处的发现,都要拍照、制图、记录、编号、摄像甚至还用上了最新的技术,例如无人机航拍、三维数字建模等。
如果你们家的孩子,从小就有类似的细心和耐心,恭喜你,这孩子已经具有考古学家的基本潜质了,剩下的,就是你是否能够引导他对考古有兴趣了,当然了,细心和耐心不是考古学所必须具有的,它是一切工作最基本的素质,例如将来也可以做一名很好的外科医生。
考古学家必须把自己训练成一双鹰眼,要善于从一个高坡、一个土堆、一个山岗、一处断崖、一段河流阶地等地方发现异常的能力,例如经过人工扰动过的夯土、封土的颜色、颗粒结构与自然的土层是不一样的。
3. 考古学都需要什么知识?
考古学绝对可以算上是综合性学科了,要做一个好的考古学家,最好还是要上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相关专业的啊,除了考古学本身,还需要古人类学、古生物学、古地理、古气候、地质学、现代技术鉴定(包括公安局的刑侦技术)、中国历史、甚至是金属化学(文物修复)等等,当然,一个人很难具备这么多的知识和技能,团队合作是必须的。
4.考古遗迹都有哪些类型?
古墓,这是最常见的了,另外还有古代房址和古城遗址、古代(瓷器)窑址、古代祭祀遗址、古代冶炼遗址、古战场遗址、古代水利设施、碑文石刻、岩画窑洞等等等等
5. 考古遗址是如何发现的?
目前看,最多的发现方式有两个:一是猖獗的盗墓活动留下的盗挖痕迹;二是三十多年前的举国上下的“工业学大庆”和“农业学大寨”的兴修水利、以及最近三十年的大搞基本建设,还有一场自然灾害过后出露地表的,例如洪水、地震、塌方、泥石流以及山火等等。当然了,还会有很多奇葩的发现方式,比如你是养猪的,一天你去山坡上放猪玩,猪在地上乱拱,一不小心,就会发现古代遗址了,哈哈
举个例子:红山文化,虽然上世纪三十年代梁思永就考察过,但是真正的突破是1971年一老兄种庄稼平整土地而发现的“C型玉猪龙”。
6. 考古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有哪些?
首先,当发现了考古遗迹的迹象后,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地表画上格子,用洛阳铲进行钻探取样,大致判断遗址的类型和年代,当然,还可以用我们过去学过的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主要是做磁性勘探,因为很多遗址都有砖,而砖是有点弱磁性的,在地表,有可能探测到微弱的磁异常。
然后,是试验性发掘,就是选择典型的部分,进行初步发掘,试验性发掘之后,有可能秘而不宣,也有可能立个牌子,宣布为XXXX遗址,进行地面保护,等待合适的机会,再进行发掘。
再后,就是大规模正是发掘了。
研究阶段:野外发掘之后,就转入室内研究阶段了,这是一项旷日持久的耐力比赛
举个例子:安徽蚌埠新石器时代的双墩文化遗址,一开始是当地政府立了一个文物保护的牌子做地面保护,后来,被盗墓贼掏了一个洞子,没办法了,文物部门才不得已做了抢救性发掘。
考古与盗墓的区别是什么?答:盗墓,是一种以谋利或者复仇为动机的行为,考古是保护和研究为动机的,它们之间的差别不仅在于野外发掘阶段,更在于后期:盗墓者在寻找买主,而考古学家则在认真的研究...
7. 中国现代考古的大学问家有哪些?
近代的考古学家太多了,简单的点几位大块头吧
- 李
-
裴文中(1904-1982),著名的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1927年毕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7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1929年起主持并参与周口店的发掘和研究。
-
梁思永(1904~1954),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梁启超儿子,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1948年当选为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8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
苏秉琦,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新中国成立后成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著名的考古学家之一,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考古教研室主任。
8.
田野考古和实验室考古
我的初步理解是“田野考古”是整个考古学链条上最前面的野外勘探和发掘阶段,有些情况下,必须把文物或者部分遗址,整体打包(例如套箱提取)搬运到室内,再进行发掘的,就叫“实验室考古”了,这些情况可能包括:出于文物保护的目的,需要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进行发掘、或者遇到了更加复杂的文物迭代,短期内无法在野外进行清理、或者周围的治安、地质或者气候会影响到野外考古的顺利进行的。
举个例子:这几天如火如荼的海昏侯墓发掘,刘贺老先生的棺椁好像已经被“套箱提取”,转入室内发掘了。
9.考古年代如何确定?
年代确定的方法大致有:1)同位素测定的,2)依据周围地层年代进行地质学推断的,3)依据古生物化石进行古生物学推断的,4)遗址或者古墓有文字记载尤其是墓志铭,青铜器上有铭文的,5)依照业已定论的各历史年代、各民族典型器物、典型墓葬形式进行推论的等等,更加复杂的,可能还需要古地理、古气候学家和历史学家共同研究。
10.很难确定年代的文物
有些失去了地层地质环境,尤其是脱离了遗址,出于游离状态的文物,例如石器和玉器,要确定其年代,是比较困难的,比如下面两块石器,都是我捡的,曾多次献给文物部门,人家就是不理我,后来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