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经济》| 苏柳芳等:草场流转的转入地悲剧——来自876个草场地块的微观证据
摘要:草场流转被认为是草场承包之后,利用市场配置资源优势,解决草畜矛盾,提高草场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但草场流转背景下是否会出现地块间放牧压力转移导致“转入地悲剧”是正确评估草场流转效应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内蒙古、青海和甘肃3个省份516户牧户、876个草场地块的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地块间的放牧压力转移问题。运用产权理论和多期决策模型梳理了牧户在不同使用权属性地块上放牧行为差异的内在机制;利用OLS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的核匹配方法分别对“自有地块”样本、“转入地块+有流转情况下的自有地块”样本、“转入地块+无流转情况下的自有地块”样本进行基准分析,并通过不同匹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转入草场后,牧户会降低自有地块的放牧强度和超载过牧程度;无论是相比于有流转情况下的自有地块还是无流转情况下的自有地块,牧户都倾向于在转入地块上过度放牧,从而产生“转入地悲剧”。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了是否能通过契约安排破解“转入地悲剧”。结果表明,长期限、书面契约会使牧户形成长期稳定预期,有利于促进牧户在转入地块上合理放牧。
关键词:自有地块;自有地块;转入地块;放牧强度;超载过牧;契约安排
在中国大力推进草场流转和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探讨牧户在草场内部不同使用权属性地块之间的放牧行为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内蒙古、青海和甘肃3个省份516户牧户、876个地块的微观调查数据,回答了“草场流转背景下是否会出现地块间放牧压力转移导致转入地悲剧”的问题,并进一步拓展讨论了“契约安排能否破解转入地悲剧”,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转入草场后,牧户会降低自有草场的放牧强度和超载过牧程度,选择在转入草场上过度放牧。这主要是因为转入草场的使用权权能较弱和不稳定导致了牧户对草场收益的不确定性预期,因此牧户更加追求在转入草场上过度放牧带来的短期收益,而不是长期合理利用。第二,长期限、书面契约有利于促进牧户在转入草场上合理放牧,从而缓解牧户在转入草场上的超载过牧,有助于破解“转入地悲剧”问题。这主要是因为长期限和书面契约等正式契约安排能稳定牧户在转入草场上合理放牧获得收益的预期,更好地约束草场流转双方的行为,从而让转入方更注重转入草场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本文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第一,在积极推进草场流转的过程中,应正视牧户对转入草场的掠夺性经营行为,加强对转入草场的超载过牧监管。一方面,根据流转规模、流转范围,规定牧户的草场流转必须到村委会或乡镇政府、草原监管部门备案登记。草场流转合同要详细记录流转草场的规模和方位等基本信息,明确流转双方牧民、村级组织以及乡镇政府或草原监管部门的责任、义务和权利,特别是要明确草场合理利用的具体要求,对超载放牧行为规定责任条款;另一方面,按照草畜平衡的相关要求,严格核定流转草场的合理载畜量,对超载过牧造成草场退化的转入方实施相应的处罚。第二,规范牧户的草场流转契约安排。一方面,应该提升牧民签订规范合同的法律意识,鼓励牧户签订中长期流转契约,维持长期稳定的流转关系。具体地,政策上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牧区劳动力市场,逐步淡化草场的社会保障功能和解决牧户转出草场使用权的后顾之忧,从而提高牧户长期转出草场的意愿;另一方面,规范牧户草场流转契约的制定和签订过程,倡导签订书面合同,可提供统一的契约模板供牧户使用,促进草场流转市场的良性发育,从而更好地促进草场生态环境改善。
《中国农村经济》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的中央级农村经济权威性学术刊物。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主要刊载农业经济、农村形势分析、农村产权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投入与增长、粮食问题、可持续发展、农村金融与保险等方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