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想知道的《长江图》里的配乐秘密,全部都在这里

王馨 后窗 2020-08-25

《长江图》配乐之一



DJ | 王馨(新浪微博@谢谢收听)

文 | 高达、伯格曼

编辑 | 九里河





说到《长江图》的配乐,包括之前曝光过的各款预告片与路演中展映的《信使四章》,影迷们都是赞不绝口。影片的配乐也成为宾哥摄影之外,更能俘获影迷的利器。在后窗放映的路演抵达成都方所的现场时,一位观众也对影片音乐的使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长江的意象从画面上来讲很像中国的古代的山水画,杨导也对杜甫和李白的诗很钟情,但是之前的预告片和那几个短片中,你的配乐也好、推广曲也好,其实是摇滚,哥特、暗潮,甚至有一点带工业的感觉,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反差?还是像你刚才说的自己剪辑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东西应该更有张力更有节奏的东西,所以把它提炼出来?



杨超的回应是:


不是,短片是2005年拍的,剧本还没有,但是我就配了哥特音乐家“永恒沉睡(Sopor Aeternus)”的曲子,这个搭配是我非常确定的。影片审美上我很早就确定了,一个是拍寒江,还有就是影片音乐里边一定不能出现中国式的元素,要不就像左手跟左腿一块走路,顺拐,像央视向国外推广中国古典文化的宣传片就傻得不行。影片确实有暗潮和哥特的音乐在里边,我理想的音乐不是带点旋律的新古典大提琴弦乐,而是那种德国或者是北欧的工业电子噪声,听不太清楚旋律,但是隐隐约约能听出,音色都由现实空间的构成,比如水拍船,木板和铁板摩擦的声音,还有金属皮的声音,完全现实空间的构成音乐。你听着是音乐,但是一点旋律渗出来了,特强调这感觉,没有做成,这太难了,国内这种作曲家还没有成熟起来。现在影片的音乐都是我找的版权音乐,除了一首曲子是安巍做的。正片中九首曲子来自于三个大师,一个法国的”黑暗避难所”,一个是德国的“永恒沉睡”,一个是美国的大提琴家叫David Darling——新古典的大提琴家。我挑了很多次挑出来,而且把音色做了改变,也不是理想状态。你问得很准,如果是山水画那肯定不行,05年我就知道它一定是西体中用,它的时空结构完全不是东方式的,肯定不是12345这样下去,也不是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它是一个西方式的东西,但是它的景观又是彻底东方式的,我说不清楚为什么这样做,但是这是非常确定无疑就要这样做的。


《长江图》配乐之一




既然杨超导演都已经列出了配乐所采用的音乐家名录,我们这期【后窗电台】也责无旁贷的做了一期推荐曲目,并就音乐的问题独家专访了杨超导演。欢迎大家在“网易云音乐”收听节目(收听链接:http://music.163.com/#/program/793392054?userid=11257016)。


以下详解几位入选的音乐人:


David Darling

1941年生于美国印第安那州,早年学琴以他的口吻来说是:“四岁就深受练钢琴之苦,十岁就开始学习大提琴。”从他早期与Paul Winter合奏团的合作的作品到他在New Age系的20年独奏生涯,这个受到古典音乐训练的大提琴家也许为New Age听众们所熟知,像“充满温暖的抒情曲调,深情的,富有思想的”形容词会出现在脑海里。他创立了具有多重大提琴、钢琴和键盘的个人管弦乐队,这样少见的安排独一无二。他带着更多的省思冥想,更舒缓的音乐与身体呼吸,向听众展现这独特八弦大提琴的实验音色,一派自如的成熟完融观点,一种完全无法扼抑的舒缓自如,音符彷佛是舒坦于David胸臆之中,形似于魏晋名士的优游自在——意动而身动,身动而意动。


David Darling重要专辑一览



Dark Sanctuary

一支来自法国优秀的Mediaeval/Neo Classical乐团,组建于1996年。当时只是Arkdae的一个个人组合,后来的乐队变为两位成员,负责合成器的Arkdae,和担任主音的Marquise Ermia。1998年,合成器好手Hylgaryss、敲击乐手Sombre Cyr和提琴手Eliane一同加入了Dark Sanctuary,这为Dark Sanctuary注入了更多元化的音乐元素。随后他们录制了乐队的第一张正式专辑“Royaume Mélancolique”,并且在98年的九月在巴黎附近举行他们的首场演出。 在99年的11月他们离开Ancestral Craft,和Wounded Love Records签约,转投旗下。这时,第二名提琴手Marguerite加入,随后2000年3月份录制了第二张专辑“De Lumière et d'Obscurité”,此时乐队的风格已经确立并趋向成熟,忧伤的新古典架构和强烈的压抑,荒凉氛围感得到完美的结合。Marquise Ermia的声音仿佛是为演唱这种音乐而诞生的,高亢而纤细天使般的声线浸透着一份黑暗忧郁的慑人气质。


Dark Sanctuary重要专辑一览




Sopor Æternus

乐队名为拉丁语,意为永恒沉睡或死亡沉睡,又指那些徘徊在地狱大门外,没接引收留的孤魂野鬼。他们的肉身早已腐烂,灵魂却没有归宿,只能在无人的夜晚游荡在墓地,唱那些哀伤的歌。他们被称为阴影演出者(the Ensemble of Shadows)。与其说他们是一支乐队,不如将其看作一个来自德国的神秘的哲学家团体。核心Anna-Varney(原名Varney),一个有易性倾向的思想家,他的音乐里包涵的那种对黑暗的向往、抑郁且深邃的思想意识,那 “比黑暗更加黑暗”的歌词和旋律,有着异乎寻常的魔力。自92年Holger离开之后,这支二人乐队实际上只剩下Varney一个人。所以可以说,Varney就是Sopor Aeternus的灵魂。出道十余年的Sopor Aeternus至今已经是德国中世纪乐派的重要成员,除了那些阴暗、诡秘的悲剧作品之外,长期隐居、不以真面目示人的Anna-Varney一直是人们注意的焦点。虽然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来了解他,但是他的过去,以及他的内心世界一直是个迷,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Sopor Aeternus与众不同的音乐和音乐内涵总是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Sopor Æternus重要专辑一览


《长江图》配乐之一





正因为杨超导演在配乐中使用了音乐家David Darling,这也引发了不少资深乐迷的怀旧与讨论,以下文章引自一位资深的ECM厂牌的藏家,他的评点与推荐或许可以拓宽你对本片音乐的理解:



David Darling和大提琴


不得不说,杨超导演对音乐的品味和偏重的口味非常厉害。在此,主要说说David Darling,一是全片主要几曲贯穿始终,和影片结合很深;二是选用的曲目背后其实有故事,可能导演知晓、也许只是命运的契合。


David Darling在自己领导的团体中兼任过贝斯与中音萨克斯风的位置,他命运的转折点是在30岁时邂逅了4次格莱美奖的获得者Paul Winter,并成为他乐队的合作者并与数十位世界知名的音乐家建立了联系和音乐合作,最终在大提琴领域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成为一代宗师级的人物,贡献在NewAge、新古典、先锋爵士、氛围几大门类,甚至独创了八弦电声大提琴技巧。


尽管David Darling直到2010年才凭借“祈祷世界和平安详、结束地球上贫穷、战争和一切丑陋现象”的《Prayer For Compassion》获得了第52届格莱美最佳新世纪New Age奖。但他最重要的创作还是集中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特别是九十年代初期创作的作品,93年发行的三张专辑《Eight String Religion》、《cello blue》和《dark woods》,以及01年创作却在之后才发行的《cello》,前两者和后两者代表了David的两种不同风格,前者用技法将大提琴的音色进行变化,更多强调技法的突破,后者则用大提琴拟造人的和声以及环境音效,听觉体验很独特。杨超在影片中选用了后者,两张专辑中的六首引领着影片前进。



《长江图》配乐之一


这两张在著名厂牌ECM发行的唱片实际为姊妹篇,《dark woods》已dark woods4,5,6,7为题创作了13首歌曲,而《cello》中则在首、中、末有dark woods1,2,3三曲,发行在后却成曲在前,而影片中歌曲的排序则先用了《dark woods》的五曲“dawn”、 “in motion”、 “journey”、“medieval dance”和“new morning”,而后用了《cello》里的一曲“no place nowhere”,这种编排上的顺和背后的逆,居然和剧情也达成了某种契合,不知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还是高人的刻意为之。


这两张专辑的歌曲的风格一个字来概括:冷。其作品大部分均为大提琴独奏,力图营造一种冷的氛围。这又与影片的气质恰如其分的融合,不难看出,影片绝大部分都是在冬天拍摄,冬日里的长江的冷即有冻人的特质,也有冷峻的意味,用David的琴声娓娓道来确实是入木三分。David以非常自我的方式移动琴弓,并且试图以缓慢推移所造成的残响凝聚旋律本身外更长时间的振动,再加上八弦电大提琴这种独特的乐器与他多年来自创的发声方式,给人感觉带着更多的省思冥想,有一派自如的成熟完融观点,一种完全无法扼抑的舒缓自如,这又与影片中佛性的若隐若现相映成辉,妙法无穷。David呈现的音乐气味所发展的完整度,显现比影像投射更为直接完整的感应氛围,和魔幻的天象、海景、山峦、深林连成一气,这又与长江自身的气质完美贴合。影片能找到20年前的音乐达到如此程度结合,只能说是天意。




《cello》曾被形容为:“形似于魏晋名士的优游自在。犹如阮籍在广武山之行后,生发出那舒臆身心之沉郁气流,从喉音、鼻音开始翻卷,然后收于唇齿间所倾吐而出的“啸”声。两者之中,精神意旨上竟有相互的融合之处,合拍的不只在于精神意指之间的相互投射,更在与身体知觉的相互应召,意动而身动,身动而意动。“这段话是我看过最好也最准确的评价,以此勾勒充满诗意和古意的《长江图》真是再合适不过。



《长江图》配乐之一



欢迎大家在“网易云音乐”收听节目(收听链接:http://music.163.com/#/program/793392054?userid=11257016


点击阅读原文释放独家彩蛋:6分钟的《长江图》重庆特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