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投稿 | 《我不是潘金莲》中的真正官场问题

2017-01-16 孔伟 后窗


《我不是潘金莲》海报

《我不是潘金莲》是一部非常另类的作品,对于其导演冯小刚而言,这部电影的上访主题是他从未触碰过的,对于观众而言,这部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它的艺术性和故事性,而是它的话题性,近年来,还没有一部作品如此全面地展现对中国官场的描述和思考,尤其对于一部分教授、影评人等高知组成的"专业观众"群体来说,他们在一点上似乎达成了一种共识:冯小刚在这部电影里展现了对中国人情社会的反思。甚至有人借此又发出"丑陋的中国人"的呼号,从这点意义上来讲,《我不是潘金莲》是智识文化精英的成功,而正是因为这样的成功,它彻底地失败了,用一种旧的思维去反思一种新的社会问题。




电影开场,冯小刚自己念起了旁白,在这段话里,由古代的潘金莲引到现在的李雪莲,这其中表达的就是电影的关键词:断裂传承,断裂在于时代转变了,社会生活有了巨大的变化,但人脑子似乎没有变,依然传承了很多旧时代的思维,这种断裂传承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就是画幅转变:在北京之外的场景都是圆形画幅,在北京的则是方形。


冯小刚在访谈中讲,自己的圆形画幅是受宋代画的影响,主要是为了产生某种传统绘画的美感,在开头的几个镜头里面,尤其是女主角李雪莲蓑衣戴斗的画面,配合圆形画幅,确实有一种山水画的美感,但相比较着点锦上添花的效果,圆形画幅在本片的运用中,产生了另一个让人惊喜的效果:中国传统戏剧感。



中国传统花鸟画


圆形画幅将电影中的人物全部集中在一点,突出了人物在空间上的关系,这点和中国传统戏剧非常相似,民间的戏剧因为舞台的场景简单,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表演,也就是一种动作和语言的互动,这点有个好处,可以让人更好体会故事人物的感情,而不必在乎故事本身,电影第一部分中有个场景,李雪莲在桥上被警察抓进车里请喝茶,圆形画幅内李雪莲步履匆匆,画外配音是传统的鼓声,可谓战鼓擂擂,十足的戏台感,但电影没有最大化运用这种叙述手法,主角李雪莲的塑造过于单薄,她只是一个导游,带观众看了一圈中国官场的人生百态,这和刘震云的原著小说完全不一样,在原著中,李雪莲在上访中不断感悟和反思,最后事实上完成了自己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是一个非常鲜活的人物,不过从冯小刚这番改动上,也可以看出,电影版的《我不是潘金莲》的重点就是官场。



《我不是潘金莲》剧照


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冯小刚运用圆形画幅产生了传统戏剧的叙述感,并且讲述了一个非常传统的故事,李雪莲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怨妇,她先是被负心丈夫欺骗,蒙了冤屈,也占领了道德制高点,下一部就是贪腐官员登场了,加重她命运的悲惨,最后由一位青天大老爷首长主持公道,涉事官员统统被革职,正义得到伸张。


这种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但在现代社会重提这样一个故事,只是一个引子,为了讲述下一个十年的故事:李雪莲突然不上访了,地方官员个个都不信,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闹剧。这也是整个故事构思最巧妙的地方,一个不想上访的上访户被官员逼着去上访的原因居然是官员不相信她不会不去上访,这里面的逻辑和句子的表述一样拗口,这也是两种相互冲突的逻辑相遇后的结果:混乱和不解。



《我不是潘金莲》剧照


从第一部分李雪莲上访成功开始以后,在官员眼里,她就不再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她成了一个权力体系内非正式的玩家,借上访她分享了中央的权力,这种分享不是实质的,只是形式上的,但对于等级森严的官僚体系而言,中央权力是一个巨人般的存在,李雪莲哪怕分享一点它的影子,在地方官员面前也有实在的权力效果,况且十年来她不停地上访,加强了在权力体制内的参与感,李雪莲成了传统权力合法性的象征,也就是一个对地方政府至关重要的形象工程,但这结果不是李雪莲本人想要的。她上访的原因说白了是被丈夫骗了,心里有气,而这种事儿政府是没办法管理的,各级官员对这件事儿的不作为并不是不负责任,而是确实无能为力,但对于一个农村妇女来说,她对权力的理解非常传统,道德至上,如果政府不解决就是贪污受贿了!


这不能说是李雪莲刁蛮愚昧,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在于德,而有德的表现就是为民请愿,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什么事儿都找当官的,所为父母官就是这个意思,这种政治逻辑本成了李雪莲的逻辑,但问题是时代变了,政府不再是以前的父母官了,现代政治尤其是把道德和个人伦理问题通通扫地出门,不再是什么贤人政治,而是能力政治。



《我不是潘金莲》剧照


后来还是靠李雪莲自己想明白了这道理,上访了十年,自己心里那口气还是没消掉,也就说她是意识到了个人伦理问题不能由政府解决,李雪莲这个农村妇女都想明白了,只是那些官场的官员没有想明白,他们依然是以父母官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一种大包大办,什么都是我来的特性,而且李雪莲和中央的象征权力联系,加强了他们对这件事儿施加控制的愿望,权力因此不惜深入个人生活,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电影中贾聪明以帮助赵大头儿子转正的条件,引诱他去欺骗李雪莲结婚,以为治了她的心病,也就了结了上访的动力,最后事情的败露流产表明了政府介入个人伦理生活的无效。 而李雪莲事件最后的解决也不是人力的结果,而是她前夫意外的死亡,一个意外终结另一个意外,对于普通人而言,这就是现代个人生活的伦理,和政治没有关系,只能依靠个人力量去理解和接受,李雪莲最后想寻死却被路人一句话点悟,这体现了一种非常质朴的新思维,普通人历经波折后的顿悟,电影中因为弱化了李雪莲的人物性格,观众没有办法体会最后李雪莲笑容里包含的那种幸福感,冯小刚整部电影一味追求官场这种看似深刻主题,反而丢掉了原小说中的人情味。



《我不是潘金莲》剧照


中国官员以饱读诗书标榜自己,但依然没有办法理解李雪莲事件的真正缘由,电影最后马文彬还煞有介事地否定了这桩事情的意外性,认为如果各级官员以人为本,尽责处理好,就不会有李雪莲这件事儿,这其实是一种父母官的旧思维,他们没有认识到随着社会生活的转变,政府已经不能对个人生活树立任何道德规则了,这部分的职能必须移交给相关的社会单位,否则就是自找麻烦,只到这里,才能最后回到对圆形画幅到方形画幅转变的讨论上,这并不是所为人情社会到法制社会的转变,即使这个论述符合冯小刚自己的思考。


不要忘了古代是有代表风俗人情的山水画,也有代表权力崇拜的方形人像画,放在整部电影来说,冯小刚依然对官员有很多道德呼吁,那么方形就不是代表新时期的法制社会,而是传统权力观念的再提倡,那些还在讨论中国官场黑暗、人性复杂的人们,和这部电影一样,患上了身心分离症,身子迈入了现代的门槛,心灵依然在门外游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349nkdt3s&width=500&height=375&auto=0

《我不是潘金莲》剧组谈“潘金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