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达叔与十个救火少年聊聊钢锯岭 | 奥斯卡九强详解

2017-02-18 十个救火少年 后窗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影奖项之一,今年的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将于北京时间2月27日上午9:30至12:30举行,今年有九部片子共同争夺最佳影片奖项。今天要说的是提名六项的《血战钢锯岭》(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剪辑、最佳混音)。与以往不同,这一次我们将多位观众的不同观点呈现给大家,每个人对这部影片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往期的文章可以点击此处或文末的链接进行阅读:藩篱 | 月光男孩 | 爱乐之城 | 降临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3178kpzc7&width=500&height=375&auto=0



事情的起源是这样的:影裱姐发给我一篇不知道是谁写的观后感(后面我会摘录4个重点段落),出于一个老司机精神洁癖的敏感性,达叔在第一时间就表达了对这篇文字的不屑与愤怒。不过,换一个大局观来看,小作者的某些次元、思路、角度和定义可能代表了现在很多影迷的口味,这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不懂和绝对的错误。于是,达叔邀请了十个“救火”的朋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年龄不一,喜好各异,谈的角度自然也各不相同。于是,便有了今天这篇“钢锯岭之十个救火的少年”。


《血战钢锯岭》

导演:梅尔·吉布森

编剧:安德鲁·奈特/罗伯特·绅坎

主演:安德鲁·加菲尔德/萨姆·沃辛顿/文思·沃恩……

片长:140分钟


以下为原文章的部分摘录:


1.在开片的战争插叙后,故事切到小时候的道斯,一个小镇家庭,一家四口,参加过一战的酗酒(战争创伤)父亲,虔诚的教徒母亲,一起玩耍爬山的哥哥。在一次兄弟间的打斗中,道斯失手重伤哥哥,使他第一次体悟教条。


2.新兵训练营的段落,看起来在像是在对影片《全金属外壳》致敬,几乎一样的模式,相似的吼叫,轻松的喜剧梗。这个情绪断层,也会加大后面战争场面的惨烈对比。


3.全片重头戏,钢锯岭的正面战斗。残肢横飞、血肉模糊、尸横遍野。表面看来,被妖魔化的日军如鬼魅般从地洞奔涌而出,被神迹化的道斯左右逢源,给所有英勇的战士以启示感,也供认敬仰。这场战斗,完全被梅尔·吉布森用作了宗教的仪式化,并清晰的拍出受洗礼和受难类十字架镜头(担架顺下段落)。


4.我把本片归为战争片包裹下的宗教片。对于影迷来说最重要的是梅尔·吉布森回归了,这才是最让人抱有期待的事情。如果给这部电影的类型一个准确定义的话,这应该是一部有着战争片外壳和宗教片内核的电影。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在钢锯岭里看见了战争的残酷、看见了信仰的坚定,看见了和平的可贵,但这些却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们看见了梅尔·吉布森的回归,在受个人行为影响,好莱坞犹太势力打压的生命轨迹中,他依然坚信着宗教信仰的力量和对电影的固执,掉落深谷又攀爬上来,他才是道斯。


信仰是信仰者的力量,但不是诋毁不信仰者的光芒。神加持了一个固执的人,也不会抛弃那些更英勇的人以至于“敌人”。



↓ 以下是十位少年不同的观点 ↓




1. 薛问问(高校教师)


这是一个宣传片。但它既不是我们的主旋律,也不完全是好莱坞的主旋律。


新兵营长官、挥拳相向的战友和战场上的同袍、待拯救的羔羊重合在了一起,军营中的规训变成了含情脉脉的虔信试炼,对这样一个站在爱国主义(堕落英雄父亲的背书与主角的自述)与宗教双重道德制高点上的优等生,新兵营的磨练仅仅只是色情的“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相比而言,《全金属外壳》的军营才是将活人变成炮灰的规训,其残酷已经堪比战场。而《血战钢锯岭》的军营则弱化为“刷野怪赚经验值”的副本,这条服务于主角封圣之路的线性叙事,结果必然是光明的,过程是套路的。



钢锯岭战斗之后,叙事和情绪都进入崩坏节奏。主角通过无差别的拯救战友和敌人,跃升为圣徒之列。长官再次面对“圣戴斯蒙德”,活像罗马士兵面对基督的忏悔。在告解似的道歉中承认戴斯蒙德,实际上是指向其所持有的价值观。

 

在“圣戴斯蒙德”负伤后,终于露出了一个巨大的马脚——《圣经》不见了,我们的圣徒要求战友回去在危险未知的战场上帮他找回来——为了满足后面cosplay降下圣体的圣像画,必须要手持《圣经》再做个升华啊!——苦苦构建的圣徒的形象瞬间塌缩成了一朵婊气的白莲花。别人的生命重要?还是爱的物证或是圣经重要?只要答案不是前者,隐约的“自私”二字就浮现出来。于是倒推一系列行为动机都变得可疑起来,人道主义在这里让位于了以物配主。

 

《降下圣体》 1441

木板油画

32.5cm X 45.8cm

比利时皇家美术馆藏


《钢锯岭》核心在于主角自身的“非主流”价值观合法性建构的过程,以及这种价值观向外的输出、获得的承认。英雄因其信仰,有其各自不同的行为。揪住宗教层面放大,将英雄转化为传教士和圣徒,去夹带导演的私货,这对那场战争中永远躺下的战士们是不公平的。他们不是牧羊人的羔羊,更不应当充当叙事的背景和舞台。

 

梅尔·吉布森再次表明了他的右翼保守主义立场,普世人道主义的口红因为用力过度失去了色彩。《血战钢锯岭》成为了《耶稣受难记》的2.0热兵器升级版。戴斯蒙德•多斯和基督及一系列圣徒的形象产生了重叠。但是,他救再多的战友和敌人,依旧压不住意识形态的棺材板,传教的欲望像大粽子一样急不可耐的要蹦出来。裹上糖衣换个做法,不变的依旧是熟悉的味道。

 

近些年全球保守主义和右翼党都在抬头,川普的当选和这部电影在美国的票房口碑双丰收,都不是孤立事件。或许上世纪初的那张名画《美国哥特式》中的美国将以各种形式更多的出现在我们眼中。


《美国式哥特》1930

木板纤维油画

74.3cm X 62.4cm(29*1/4In X 24*1/2In)

芝加哥艺术学院藏





2. 林听雨(影迷,前军迷)


《血战钢锯岭》被评价真实呈现了战争的残酷。而我看残酷是有,真实则未必。本片呈现了一场激烈的枪战,却仅仅是动作片式的枪战而已。战争片应有的特质没有被很好呈现。我找到了一个相似的范本美剧《太平洋战争》(主要是描写贝里琉战役的5、6、7三集)最主要的差别在于景别:《太平洋战争》以全景、大全景为主,《钢锯岭》则正相反,以中近景到特写为主,全景、大全景屈指可数。这样做有什么差别呢?大景别在这里的作用,一是交代场景空间,二是交代人物走位。而这两点,对营造真实的战争氛围至关重要。



场景空间包含地形和敌我位置(敌我双方在地形所限定的空间中相对的位置关系)。对场景空间的交代十分重要。因为地形是作战“五行”(五大基本要素)之一;而敌我位置又涉及到“五行”中其他两大要素敌情和我情,同时它还是一个重要变量。对人物走位的交代则体现战术战法及协同性。因为战场上的士兵都不是瞎走,任何运动都受命令和战术规范的约束。把场景空间和人物走位都交代清楚,电影里的打仗才会真,完成这个任务不用大景别是办不到的。

 

小景别的缺陷是视场狭窄,视觉空间和场面调度都受到限制。小景别在表现战争场面,哪怕班一级的战斗(10人左右)都捉襟见肘。在有限的视觉空间和场面调度之下,战场环境、队形阵列、战术战法、战术协同都无从体现,而这些恰恰是战争有别于枪战的显著特征。于是《钢锯岭》的小景别镜头里就只剩下个别士兵的单一动作,不是开枪,就是中弹。士兵之间的联系以及其他细节一概阙如。整场戏动作片式的火爆刺激难掩其动作单调和节奏感缺失,使两军对垒沦为毫无章法的街头混战。



有观点认为《钢锯岭》的乱是因为真实情形就是一场混战。我不认为这是一个有力的辩护。


首先,“真实情形的混乱”与“影像呈现的混乱”是两个概念,而影像呈现上创作者刻意追求的视觉空间的混乱效果,和因为创作者力所不逮而导致观众接受上的混乱感官也是两个概念;其次,看看《太平洋战争》第5集登陆贝里琉岛的场景,甫一上岸的美军,被不知从哪儿射来的密集火力打懵,伤亡惨重。这里的主镜头是一个手持拍摄的运动长镜头,前景随着人物的入画出画以及摄影机的运动而变换着景别,但后景的景别始终是全景。全景镜头宽阔的视觉空间加上精心的场面调度,展现了美军跳下两栖车后的整套战术动作:匍匐前进,依据地形寻找掩蔽,小心观察目标,还击,或是趁火力间隙跳起跃向下一处掩蔽,在比较安全的掩蔽处集结队伍,再整队向纵深移动。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即使面对极端的战场情况,战术都是有章可循的。体现战术理性,战争片才会有真实感。遗憾的是《钢锯岭》在这方面极不专业。更多不专业的地方也比比皆是。诸如:

 

1.冲锋挤作一团,倒下也挤作一团。实际上即使人海战术也会注意前后左右的间距,否则被交叉火力干掉太容易。

 

2、中弹后身体震颤、手舞足蹈的夸张动作。实际上要害部位中弹后,一般来说人体会像断了线的提线木偶一样突然失能瘫倒,不会有那么多附加动作。

 

3、“被炸飞”明显是一个踩弹跳装置跃起的动作。实际上“被炸飞”更多的是身体被气浪平推着走,也就是身体的运动方向与身体轴线垂直。

 

4、烟火效果太过。实际上除非是燃烧弹或者击中易燃物,否则白天爆炸很少能见到火球,有也只是一闪而过。


当然,这些BUG和和主要缺陷相比,那都不叫事儿。这些BUG同样也是国内战争题材影视剧的通病,尤其是抗日神剧。所以不把《钢锯岭》往抗日神剧上联想都难。





3.胖胖(5A级景区工作人员)


《血战钢锯岭》,重点不在血战,而在信仰,吉普森导演除了擅长描绘战争不要忘了他也擅长说信仰(《耶稣受难记》)。

 

全片的大部分时间着墨在了信仰的形成(乡间及家庭生活)、坚持(几场兵营和法庭对立戏)和发扬(这才上了战场)上,这中间甚至还有反战的思绪夹杂其中(父亲因一战造成的精神伤害以及延伸对家庭的伤害,另一个儿子参军时对军装荣耀的对话)。

 

不过,主人公的爱情太电影化,信仰的斗争太戏剧化,战争中的壮举太夸张以至于觉得不真实,直到最后我才有所领悟,这就是在以对比描述信仰。片头提醒你真人真事,然后中间梦幻般的故事,最后片尾放出佐证,最后精确到细节的印证:戴斯蒙德叙述祈祷一段最感人,老兵回忆“我没瞎”的这个细节时最真实,以及被救上级的回忆,全部和前面一一印证。我坚信这就是吉普森的刻意安排,你之前对于信仰力量的怀疑会转化为信服。被感染到的观众,若去再细看史实,“我擦,脚踢手雷这种也居然是真的!” 






4. Invisible_ (影视专业研究生)


梅尔吉布森用最直白也是最粗暴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所创造的奇迹,对于战争场面的刻画老派而硬朗,枪林弹雨,血肉横飞,逼真残忍。然而透过这个故事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戴斯蒙德这个人物人格的伟大,他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只需要遵从自己的内心。


正因为如此,他才创造了这样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神迹”。最让我感动的是片尾那些真实资料的访谈,透过一个个苍老的面庞,我看到了战争遗留下的伤痕,也看到了人性散发出的光芒。历史的车轮在这些人的脸上碾过,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皱纹和无法忘却的记忆。作为历史的缔造者,同时也是受害者,无论是对于时代的控诉,还是对于存活的侥幸,在生命面前都未免显得太轻了。道斯只是一个普通人,然而在他小小的身躯里却住着一个伟大的灵魂。阳光穿过乌云撒在陡峭的钢锯岭上,我仿佛看到了上帝的微笑。





5.打卤


不知道美国人在白左思想泛滥的今天会怎么去面对这样一部以渲染基督教信仰为主的电影,看这部电影不会被冠以“歧视其他宗教反对多元文化”的帽子吗?但我们这群从小看董存瑞长大的倒是觉得分外亲切,向影片原型人物致敬,同时对热血直男梅尔吉布森说一句:你的东西真的是过时的砝码。






6.沈念(深焦作者,又名深焦原节子)


《血战钢锯岭》是一部特别卑鄙的美版抗日神片,某种程度比日本的二战题材电影更卑鄙。日本制作的关于二战的电影大凡有以下几个特征:隐去交战国(中国与菲律宾等)的存在;绝口不提这是一场由己方发起的侵略战争;展现士兵苦斗时的纯洁灵魂、自我牺牲时的伟大决绝;将本土人民置于受害者的立场,描述他们虽生活艰难但仍坚韧不拔的精神;只展现长崎、广岛原子弹爆炸后的惨状,而丝毫不深究其根本原因。这样的做法在被侵略国家眼中看来是非常狡猾的,相信不少中国人看到这样的日本电影都会义愤填膺。



《血战钢锯岭》的无耻程度远超上述的日本电影。其一,片中将日本人完全刻画成一个抽象的、邪恶的对立面,甚至有妖魔化的倾向(比如像恶鬼一样忽然出现的日本士兵)。其二,利用宗教这一题材,顺势推舟将美军描述为上帝一般仁慈与博爱的形象,侵略即解放,屠杀是超度(但事实是,美军当时在冲绳杀害了许多当地平民,至今也依然以冲绳为军事根据地,肆意妄为)。


换言之,大多数日本电影人们至少还有一定的良知,选择隐去被自己侵略的一方,仿佛在描绘一场没有敌人的战争。而《血战》则是彻底丑化交战国,将己方美化为正义的化身。整部电影都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肤浅、绝对、欺骗性的二元对立中,沦为一部无聊、陈腐、可耻的政治宣传片。






7. 2black(就是老西祠才会知道的那个二黑哥)


《钢锯岭》,也许算梅尔・吉布森版《父辈的旗帜》。


反叛与承接,始终在他标志式的纠葛路数中。


开篇的悬崖嬉戏插入路人的点评:“那是道斯家孩子,跟他们爹一样疯。”


童年事故后母子俩有一场关于父亲的讨论:


“他为什么那么恨我们?”

“哦不是,有时候他只是恨自己。”


报名参军后道斯与父亲在墓园发生了争执。摊牌选在这离天国最近的地方。劝说无效后气急败坏的老道斯扔下一句狠话:无论你的疯脑袋里有什么信念,最终都会玩脱;如果真有神迹让你活命,你也不会感谢上帝——镜头一转,车站送行的女友给道斯的赠礼是一本《圣经》。


再后来,战争中道斯表现有如神助,以至反攻前全部将士集体虔诚等待这名卫生兵如军中牧师般默祷。“化去回天域,亲邻执念同”,人父与天父对儿子的争夺似乎在这一刻获得了和解。



“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耶稣受难记》(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2004)开篇的客西马尼园中耶稣如是告诫彼得。但在此后独自的俯伏祷告中,他念叨的词句却带有人子的忧伤和虚弱:“阿爸,父亲,在你凡事皆能,求你将此杯撤去;然而毋须遂我之愿,尽管从你之意。”



《勇敢的心》(Braveheart,1995)中,完成对幼年威廉自由教程的是父亲马尔柯姆・华莱士的亡灵。父兄牺牲后,叔父接过了导师的重责:“主会卫护你”。



他们的对手是另一个父亲——对儿子怒其不争的“长脚”爱德华一世。出卖者罗伯则是在蛊惑下萌生了对苏格兰领主之位的野心——半脸的麻风病父亲充当了教唆者。10年后的《启示录》中,麻风病儿则成为了预言者。




《启示录》(Apocalypto,2006)中,“火石天”跟过境的逃难部落交涉:“自幼年我就跟父亲在这片林子里打猎;‘虎爪’是我儿子,我死后,他也会和他儿子一起来”。他教导儿子丛林中的法则,也教会他识别被洗劫者眼中的恐惧。“我把你养大,不是让你以恐惧之心看待生命,驱走它。”被强敌生擒后,“火石天”以泰然受戮完成了对儿子最后一课的教育。



敌对部落首领则是一位不遗余力推举儿子上位的慈父,只是他的算计铸成了大错。瀑布逃生的“虎爪”以与父亲同样的台词对悬崖上的追兵重申了对森林的主权。


也许你记得《钢锯岭》的这幕:首次把妹的道斯在林奇堡医院门前与一名面部三度烧伤的无脸军士有一个无声的对视。这简直就是梅尔・吉布森的镜前注视。他的导演处女作《无脸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 Face,1993)是他作品中第一次跟脸过不去,也是酒鬼父亲在梅尔・吉布森作品中第一次出现,以缺席者的身份出现。如父亲般存在的则是一名有恋童癖前科嫌疑的前教师,他以为自己遇到了职业生涯终止后的第二次机遇。


父子关系也许还会在梅尔・吉布森接下来的作品《耶稣复活记》(2018)中出现,我不知道他本人的父子关系如何。不过他的老父John Hutton Gibson93岁高龄时向法庭申请与70多岁的第二任妻子结束10年婚姻,都挺能折腾的。






8.梦星(杭州影迷)


如果说《勇敢的心》里华莱士高呼freedom是一次反抗强权的体现,那么在《血战钢锯岭》里,主人公道斯用微弱的言语和坚韧的行动诠释了信仰的力量。


战争片从战争背后的故事说起,似乎是长久以来的固有模式,《血战钢锯岭》在这一点上构思得尤其巧妙。道斯因为童年时自己一次与哥哥的意外伤害,以及少年期间目睹父亲对母亲的殴打行为,性格变得与暴力格格不入,导致他入伍后不愿意碰枪,这一系列思想行为的根源即是圣经的第六条训诫——不可杀人。


影片的剧情发展,都是围绕道斯因为信仰不愿碰触枪,或许在无神论者眼里,如果可以应付敷衍换来一次回家的结婚假期,那是非常不错的交易买卖。然而道斯却宁可被送上军事法庭也不愿妥协。最后军事法庭撤销指控,却完全不是道斯信仰的胜利,因为道斯的父亲依靠自己的私人关系,才拯救了自己的儿子,可以说信仰的力量貌似完败于权力。





9.杨柳


像戴斯蒙德这种外表纤细温和而内心又极具能量密度的男人在我眼中很有魅力。信仰无法让他假装成别人,即使在军中吃尽苦头、受尽折磨,他也还是要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一个真实的自己。也正因此,戴斯蒙德能在战场上打破一切窠臼和条框,他曾用被人耻笑的独创“bra”结绳法,把一个个生命稳稳地从岭上安全地吊到岭下;当医疗兵看到他拖着两腿都被炸断的战友时,提醒所谓的优先救治原则,他的回应是“你又怎么知道他就会死?!”


他向所有曾质疑他的人证明了自己,不过最打动我的是其实他根本从来就没想过要证明什么。一个坚持自己信仰,走自己的路的人,做了能做的事而已。


我敬佩他从创伤中锤炼出信仰。不过他的信仰还真不见得能让每个人都理解,只不过人们都仰慕强者罢了。幸好他最后的“成功加冕”算是满足了大多数务实又接地气的观众们的胃口,否则光有无法“经世致用”的想法和唯心论的调调可怎么好? 梅爷还是聪明的,虽然影片的结尾他的担架飘在空中,仿佛安息于天地之间的处理有些过于煽情了,但让真人真事的纪录片紧随其后,立刻又用真实收敛了造作。





10. 盖琪(首都师范大学教师)


1. 说《血战钢锯岭》是战争片包裹下的宗教片,显得对商业类型划分的原则缺乏清楚的认识。理论意义上,电影的商业类型不是随意命名的,而是在市场上由观众选择形成的。即一种片子被称为某种类型片,必须含有该类型的核心要素且这些要素在叙事中占主体地位,而其目的也在于吸引该类型的主体受众,赢得票房。所以,如果真有类型意义上的宗教片,则电影吸引其主体观众的必须是宗教原因,而不能仅仅因为创作者怀有宗教情怀就命名出一个类型来。



2. 不是所有信仰都是宗教,共产主义也是信仰,甚至可以说艺术也是信仰。信仰是一个人身处此岸对于彼岸之物的寄望,是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所说的“bigger than yourself”的东西。每一个成熟的、身心健康的人,可以不是教徒,但是必须要有信仰。其他在战争中死去的人,也同样有信仰,比如爱国主义。总之,如果人只为自身和此刻而生活,最后就容易坠入虚空,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信仰缺失,正是我们社会在价值观上面临的严峻问题。


3. 我觉得《血战钢锯岭》是拍给所有怀揣信仰的人看的,而不仅仅是基督教徒——正如熊培云老师在《<血战钢锯岭>——一部真正的勇敢的心》一文中所说,它试图告诉我们“一个人如何顺应时代又不被时代所淹没。”《血战钢锯岭》恰恰是想要通过好莱坞的戏剧情境向我们展示,不管你信仰什么,不管你在别人眼里有多傻,你的坚持是有价值的。说它是部美国版的《士兵突击》也可行。我总是强调,好的商业类型片在文化价值上就是要做到两点,一是要展示人生的真实困境;二是要在困境中展现人性的高贵。我觉得《血战钢锯岭》都做到了。



本推送十人十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但历史是真实的,我们尊重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人,并祈祷世界和平。




真实历史才是我们需要记住的


1


导演


梅尔·吉布森,曾凭借《勇敢的心》拿过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一度在好莱坞风光无限。但由于“反犹”事件,被好莱坞犹太大佬们封杀,又一度沉寂。这部阔别10年之久作品,一经放映好评如潮,获得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包括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在内的六项提名,算是完成了一次完美的主流回归。




2


战争


钢锯岭位于冲绳岛,是个400尺(一百多米)高的峭壁。由于日军主力部队并没有和登陆美军正面交锋,而是收缩到冲绳岛多山的南部地区依托地势,构筑复杂坑道体系,进行固守。因此钢锯岭战斗成为了美国太平洋战争,冲绳岛战役中一次极为惨烈的战斗。



3


人物


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道斯信奉第七日降临派,拒绝携带武器上战场,但更多是因为他的童年阴影。他在枪林弹雨里十几个小时医治战友并毫发无伤,并不是没有日本人杀他。事后据日本狙击手俘虏说曾瞄准过他,但每次开枪子弹都会卡壳。第二次战斗前,上级确实获准道斯进行祷告。至于他救过的具体人数,最终他们营长要报一百,他自己谦虚的说也就五十来个,双方最后妥协报了七十五人。他也成为二战中唯一一个获得荣誉勋章的“拒服兵役者”。




-END-

点击阅读原文可在线观看《血战钢锯岭》



点击下方链接可查看近期文章

90年代十大舞蹈场景 | 藩篱 | 笨鸟 

雄狮 娜塔莉·波特曼 | 月光男孩

降临 刘健 | 刺痛我

后窗电台:BJ单身日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