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日快乐,许鞍华导演

2017-05-23 曹米糯 后窗

《明月几时有》海报


今天,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大将许鞍华将迎来她70岁的生日。从1977年踏入影坛算起,到今年恰巧是她从影的第40个年头。在这四十年中,许鞍华获得了三次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她的作品涉猎广泛,大部分是聚焦在女性和小人物的身上。2014年《黄金时代》上映后,有传闻她将离开影坛。然而幸运的是,年近70的她又再度亲自操刀创作影片。今年的七月一日,她最新的作品《明月几时有》将登上大银幕。

▲《桃姐》片场。许鞍华是侯孝贤的“迷妹”,她特别中意《童年往事》:“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我学习了好几十年的一部作品,侯孝贤导演每次听到我说向他学习,都很生气地问:你年纪那么大还向我学习?搞得我后来都不敢在他面前说了,可是确实是真的,侯孝贤影响我很深。”


早年业内有一种说法,认为许鞍华的作品质量参差,有被高估之嫌。她一度风格混杂,惊悚片(《疯劫》)、喜剧片(《撞到正》)、武侠片(《书剑恩仇录》)、爱情片(《今夜星光灿烂》)什么都拍,而且部分作品的确不太成功,一直到《女人四十》之后才渐入佳境。


我无意为此诡辩,不过我了解中的许鞍华随和、包容、童趣十足,刨除香港影坛商业化的身不由己,许鞍华本人对新鲜题材的兴趣与探索,也有必要计入其中。也许正是因为这份创新与冒险精神,才使得许鞍华得以与徐老怪等人齐名,并称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创始人。


前几年上映的《黄金时代》再度引发争论,我的观点很明确,这是许鞍华的集大成之作,因为她所关注的女性、小人物、政治等几大主题,以及她所擅长的平实、细致、不卖弄、不流俗的风格与技法,都在《黄金时代》中得以呈现。

《黄金时代》海报


说到许鞍华的“女性”“小人物”大家绝对不会陌生,从亦悲亦喜的《女人四十》,到黑色幽默又一言难尽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再到平淡真挚的《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许鞍华的镜头中记录着岁月、市井、情怀,记录着人间悲喜、世态炎凉,更记录着女性群体的焦虑、不甘、坦然、坚韧。华语电影圈还有哪位导演更深刻更持久地关注过这一主题吗?


不过说到许鞍华的“政治”,貌似很多观众并不了解,说起来,她在这方面一直有着比较明确的态度与观点。早在1982年,成就许鞍华第一次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的那部《投奔怒海》,便带有非常鲜明的政治色彩,而1999年的《千言万语》更是直接了当地将镜头对准了香港的政治与社会。该片公映后广受好评,入围并斩获多项大奖。


我不能肯定《千言万语》在奖项方面的胜出是否与其特别的题材相关,但谈到许鞍华的电影,这部作品是不应该被忽略的。《千言万语》和《黄金时代》有很多共通之处,女性主角、情感主线、大时代背景、有据可查的真实素材、人为打乱的时间线与剪辑等等。很多人不能理解《黄金时代》的各种倒叙插叙,以为这是许鞍华的“艺术探索”,其实看过《千言万语》的话你就会发现,这些布局与技法,一点也不新鲜。

《千言万语》海报


说了大半天,《千言万语》讲的究竟是个怎样的故事呢?开场字幕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是一部描述八十年代香港社会运动的影片,许多情节和大部分主要角色均以真实历史事件及人物为依据。穿插在片中的街头剧是政治运动家吴仲贤的生平写照,他毕生为其激进理想而奋斗,直至一九九四年死于癌症。”


《千言万语》与“香港艇户争取人权”的大背景密切相关,关于这点我大概说明一下:早先香港艇户(也就是渔民)长期生活在船艇上,几乎没有固定居所。后来房屋署推出一套轮候分派临屋的制度,但无陆上居所的艇户却不享有优先权。于是,社会团体和志愿者喊出“争取艇户上岸,要求水陆平等”的口号,呼吁当局重视。艇户上岸之后,又有新的问题产生。当局规定,本港艇户男丁可以上陆,但是嫁给艇户男丁的大陆新娘却不能登记入港,只能终日呆在船上,她们被叫做“水上新娘”。后来水上新娘和无证妈妈被遣返大陆,无数家庭妻离子散。为了这些家庭能早日团聚,社会运动又指向“要求当局改变不人道政策”。


因为有关社会运动,《千言万语》中少不了请愿、游行、静坐、甚至绝食抗议等情节,除此之外,本片还提到平反、托派(即托洛斯基派,原始马克思主义的延续,倾向无政府主义)、香港激进左派等等。许鞍华以中立的视角,将小人物生活的艰辛、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政治理想的曲折甚至破灭等一一道来,能说的,不能说的,都留在了影像里。《千言万语》不是纪录片,但与很多侧重史实的经典剧情片一样,它也在记录历史,以一种不同的方式。


世界著名爱国华人某某大哥曾经公开表示“香港什么都骂什么都游行应该限制”,不晓得这位大哥是忘记了还是不清楚或者假装不清楚,香港之所以能够成为现今的香港、能够繁荣多元包容、能够多年入选全球最自由的城市排行、而不是像某些同样拥有殖民历史的地区(或者自诩宇宙无敌的地区)那样落后保守,并不是统治阶层的功劳,而是源于普通民众勇敢不懈的奋斗与坚守。

爱笑的许鞍华




当阿东第一次用口琴吹起主题曲《千言万语》时,画面上是失忆未愈的苏风独自漫步在山间路上,她的背后是茫茫青山,身边是那些高低不齐的墓碑,口琴声清新而忧伤,似在诉说她强行忘却的往事。 



艇户出身的苏风,偷渡客阿东,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所处的环境局限了他们的世界观。 


直到邱明宽(谢君豪饰演)的出现,这位眼睛闪亮有志向的大学生对着苏风讲:“无知是有罪的,知道了不说出来就是罪加一等。”就在那刻,他已赢得了她的芳心。 


革命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爱情,因为两者都需要激情和奉献。 


邱明宽是香港成长的精英分子,与吴仲贤有着相似的经历。而与吴仲贤不同的是,邱在政治生涯中,渐渐懂得运用策略:“我觉得我自己人微言轻,一天不入建制,建制就像把你当成野狗,任由你吠,就是不把你放眼里。”从最初积极地参与民运斗争到最后变成区议员,邱不是不精明的,他还有他的私欲。 



片中邱明宽与苏风,苏风与阿东的三角关系,成了一段“爱的寂寞”。苏风一度把邱视为精神层次上的依靠,奉献了自己的身和心,就算邱娶了阿欢,她依旧无怨无悔。 


许鞍华在片中无意评判苏风的道德观,只是想让观众看清邱明宽的真面目。 



阿东则是另一个奉献者,他一直默默地陪在苏风身边,希望分担她的痛与忧。苏风一度希望拥有那套红色衣裙,是他满足了她的心愿,并希望她永远这么快乐。


当苏风怀上邱的孩子需要打掉时,也是他陪着她坐着火车去打胎,当他怜惜地问道:“是不是他的?他知不知道?” 倔强的苏风却回答:“我没有后悔!”最后苏风精神崩溃后撞上了车,又是他照顾失忆后的她。


但当恢复记忆后的苏风希望他能留在身边,他却选择了放弃,这并不代表着他不再爱苏风了,而是他明白苏风只不过想寻求一种暂时依靠。 


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爱,如同千言万语,无法诉说。 



当《千言万语》的口琴声最后一次响起时,正是阿东在高架桥下照顾受了伤的老人,他已经成为一名福利院工作者,像甘神父一样,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平民。 


阿东身处在一群的穷困潦倒的人中,他头顶上是呼啸而过的汽车,现代化的生活距离这些人既近又遥远,仿佛触手可及却又似永远无法企及。 


蓝色的天空下,微弱而温暖的街灯,广镜的拉伸俯视,这是许鞍华对这个弱势群体投去的深情的一瞥,千言万语,那么真实而残酷。 

本片的英文名是“ordinary heroes”平凡的英雄,不平凡的理想,不平凡的道路,为民请愿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然而这条路就像甘神父讲的:“有没有用不是明天可以看到的,有些东西我想我到我死的那天也看不到。” 


——若溪

来自@香港电影




许鞍华曾暗示,自己年纪大了,《黄金时代》有可能是其执导的最后一部作品。好消息是,很快她又找到了想拍的题材——香港沦陷时期,“方姑游击队”联合东江纵队营救文化名人与民主人士的真实故事——依然离不开“女性”“历史”“政治”等关键词。这部名为《明月几时有》的新作将于今年7月1日全面公映,亦兼具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之意。故事的确比较主旋律,能否拍出新的视角与风格,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明月几时有》概念海报


今年参与戛纳60周年短片集的33位知名导演中只有一位女性,太不公平了是不是?大银幕上从来都不缺少刺激、疯狂、粗暴、愤怒、仇恨,大银幕上缺少的是平和、包容、敏感、细腻、慈悲,幸运的是,后者在许鞍华的电影里都找得到。这正是许鞍华独一无二之处,也是我们需要更多“许鞍华”的理由。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3733zbej9&width=500&height=375&auto=0
《明月几时有》预告



本文首发于

@永恒与一天

后窗经授权转载

一场贯穿全年的艺术电影放映计划开启了

坂元裕二 | 梅峰 | 最伟大的动作片导演洪金宝 

苍井优与小田切让 | 肯·洛奇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越狱》复活 | 洪常秀 | 娄烨 | 筱田正浩 恋恋侯孝贤

王朔的顽主们 | 不成问题的问题 | 万玛才旦 | 酷儿电影

美好友谊的开始 | 当女人成了带腿的子宫 | 李翰祥连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