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孩子的尊严

2017-12-11 史蒂芬宅&曹米糯 后窗

自11月24日上映再到金马获奖,《嘉年华》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现在,已经上映了17天的《嘉年华》,在大部分的影院里都几乎看不见排片了。


然而,这样一部优秀的电影理应得到铭记,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两篇关于这部电影的评论,角度虽然不同,但却均有一定的深度。




Part

1


中国孩子


多年以前,坐公交车上班,要一个小时,那时候微博刚兴起,还没有微信,听歌是我车上打发时间的首选。有天,手机里放到周云蓬的《中国孩子》,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听湿了眼眶,其时正是老周高声呐喊的那段,接着是孩子“呀呀呀”的和声。这是之前听《中国孩子》没有过的触动,其实平时听歌也很少会这样,或许真正把它听进去的人都需要这么一次吧。在综艺节目上我们常听到“灵魂歌者”云云,听多了难免觉得矫情。但是这四个字,我觉得用在周云蓬身上才是最合适不过的,不仅是因为他的这首《中国孩子》,也是因为他的流动的生活经验让他洞察现世。


2007年周云蓬独立发行了民谣专辑《中国孩子》,同名歌曲后来被敏感化。


最近因为三色幼儿园的虐童案看到有网友说《中国孩子》可以有升级的中产版了。我想,老周可不想在自己的歌里写出这种阶级的味道吧。


《中国孩子》里每一桩卷走孩子生命的真实事件都应该被记住,可现实并没有。以“惨痛”入歌 33 44974 33 14988 0 0 4519 0 0:00:09 0:00:03 0:00:06 4519,并不是为了嘲讽,更不是要消费悲情,而是为了警醒。然而这首歌在虾米、网易、腾讯三大音乐网站上是“被清退”的,这是审查者的一种“维稳”伎俩。这种伎俩不会只在文艺作品上看到,从三聚氰胺事故湖南永州唐慧案,从海南万宁校长案河南兰考弃儿,所有这些有关未成年人被伤害的事件,媒体又何曾有过不受约束的报道?


侵害未成年人的恶性事件一直都有,有报案的,有见诸报端的,但所占比例都很低,所以,很大一部分是我们无从知晓的。那么,到底是善良限制了我们的想象,还是“忙碌”,抑或是“不可知”限制了我们的想象。“零容忍”,在做表面功夫时是很轻易说的,可反观自身现实,就知道拿不拿得出说这话的底气了。只说今年,幼儿园扎针、喂药这些“潜规则”手法可不只是三色幼儿园独家享有,而这个三色教育集团旗下的幼儿园也不是初犯了。


行政监督失效,公共监督被压制,社会舆论又显得薄弱,还剩下什么?受害者又该找谁去讨说法?


答案,却不是找一个谁或者几个谁负上责任就可以完结了。看看电影《嘉年华》里面提供的一个案例就知道,很大可能的情况是,政府、社会和家庭在无意识地合力绞杀受害者的“嘉年华”,这又岂是法办几个责任人和违法者就能消除创伤的呢?


嘉年华


导演文晏在接受界面娱乐的采访时这样解释电影的名字:


《嘉年华》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我们处在嘉年华的这个时代,特别热闹,特别喧嚣,大家都忙的是喧嚣背后的那些人和事,一些少女又处在一种最美好的年华的时候,她们的嘉年华就被剥夺了。


《嘉年华》海报,左下角的“打破沉默”是电影宣传的slogan。


很明显,导演是以女性的视角聚焦几个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在现实社会里遭受的伤害,借着一桩少女性侵案件揭开围困着她们的各种社会问题,她们或者因无知而受侵犯,或者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导,或者失去家庭的关爱,或者尊严受践踏。而这里的男性角色是缺乏正向作用的。


那么小文小新受到性侵这件事情牵扯出哪些问题呢?


首先是家庭问题小文父母离异,却又走不出相互怨恨的泥淖,疏于照顾孩子,母亲与任何人的沟通都是一种剑拔弩张的状态,事发后不仅没有考虑小文的心理干预,反倒将成人情感危机中的沮丧和烦恼报复般撒泼在孩子身上。家庭和睦的小新父母选择典型的大事化小的妥协,自己不走法律途径反倒替加害者出面劝说小文父亲私下和解,宁愿牺牲女孩的权益伸张去维持那可悲的裙带关系。


其次是社会问题。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而在这个“计划”之外,就产生了很多“黑户”。那些缴不起社会抚养费的家庭的“计划外”孩子就拿不到那张人生通行的身份证。电影中手握关键证据的小米就是这么一名在争取一张身份证的“黑户”,电影里家庭背景交代不多,但我们完全可以自行填充出,一个北方农村小姑娘逃离原生地,利用自己不断积累的生存法则流浪了十五个地方。同样的民间生存法则,我们也可以在莉莉健哥身上看到,他们都是混迹交织色情与暴力的边缘圈子的底层小人物。小米为了她的身份证受到健哥的性骚扰和欺诈,施展“信息交易”的“诡计”,最后遭遇商黑勾结的暴力。


小米和莉莉在酒店前台。


最后是政府和医院的作为问题。事发之后,公安局对案件的调查过于轻描淡写,王队在酒店调查取证时明显没有穷根究底,这是失职在前,还话里有话地反问郝律师为何多年坚持做同类案子,然后公然要求小文父亲书面承诺拒绝媒体采访。而在未征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带小文去医院做所谓的二次检查,联合医院伪造案情,这是官商勾结在后。在医院的二次检查时并没有给予小文事前的心理辅导,直接由男性医生实施身体检查,造成二次伤害。以雷厉风行之势公布“最终结果”,满足媒体通稿的需求,手法娴熟,操作典型。


文晏在接受采访中曾经说过她对加害者不感兴趣,所以我们在《嘉年华》中看不到有具体形象的刘会长她关注的重点是案发之后,涉事的各方都尽到了怎样的责任,社会又给受害人(或者延伸至边缘人物)怎样的保护。然而,导演却在电影中给我们做了反向呈现,所有的保护都缺席,无论是对小文的还是对小米的,在一种近乎无果的状态中牵引着观影者目睹,这些女孩在法律机制乏力和社会共识淡漠之下走进怎样一种孤立无援的生存境地。


唯一将案件推往积极方向发展的是维权律师,而能够跨越小米和小文的心理围墙的、给予她们更多帮助的,也是郝律师。然而,一名律师终究抵御不过几个权力部门的合谋。想起以揭露美国天主教神职人员侵犯儿童窝案为题材的电影《聚焦》,力量单薄的米切尔律师面临亲教会人士道德绑架式的围剿。当然,政府部门的造假更为恶劣。而整体上来说,郝律师这个角色又显得游离而无力,不知道是不是导演针对维权律师群体的现实状况而有意为之。


史可饰演的郝律师


电影拍得写实、克制,情节推进有吸引点,故事又有足够深度的映照现实。它既聚焦儿童性侵这一敏感话题,又关注被社会主流忽视的缺乏适当成长教育的女性的现实困境。小文和小米两位主角双线发展,其中小文和小新互为映衬,小米和莉莉互为映衬。同样是受侵犯的当事人,小文孤独无助,但显然有更强的抵触意识,而小新更多的是一朵懵懂的温室小花,在父母的“开导”下,迈向伤害不再的虚幻幸福。同样是社会边缘青年,小米独立又倔强,背着“黑户”身份只身走北闯南,奉行利己原则以求生存,而莉莉则是成为男性的依附,用青春换取那并不可靠的感情。两种可能,两两相较,谁都踏不进属于自己的嘉年华。


梦露塑像象征着一种社会对女性的普遍期待,它也是小文小米们的憧憬和庇护,贯穿于电影始终。它的命运跟随着影片中女孩们的境遇一同浮沉。一开始,小米围绕着它的高跟鞋,仰视它的白色裙摆,抚摸它红艳的指甲,拍摄记录它无限的春光,然后遭母亲无端迁怒而撕毁漂亮衣服的小文离家出走后,在它的脚下安然度夜。随着性侵事件的传开,蜚短流长,加之小米遭性骚扰和莉莉遭凌辱的情节发展,梦露的小腿上贴满了牛皮癣广告,这种洗不掉的污点是塑像的,也是人心的。最后案件在广播中结束时,小米穿着白纱裙和高跟鞋逃离莉莉的旧路,正好碰到被拆卸掉的梦露横躺在运输车上,走着相同的方向,奔向她的第十六个地方。哪怕是最卑微的人,她都有权利心怀一个不被干扰的指引。

片尾小米骑着电动车独自逃往下一站。

写在最后

 

最近看到一篇关于去年香港迦南幼稚园“虐童案”的文章,案件所指的虐童行为是老师在小孩面前将书包粗暴地扔在地上,造成不良心理影响,事件引起港人严重愤慨和讨论,据说这是香港幼稚园类似事件中的顶配性质。


这种行为显然在我们这边是被认为“小题大做”的,因为我们的任何一个幼儿园虐童案的恶劣性质都可以碾压它。然而,正是我们一边缺乏这些“小题大做”的积累,一边又很神奇地被一桩又一桩的虐童事件消解掉争取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的共识,没有形成足够的舆论压力,满眼却是可疑的真相,还有那崩塌的公信力。当更为恶劣的侵犯未成年人事件发生时,除了愤怒汹涌,也就只剩下手足无措了。人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涉案责任方如何避重就轻地玩文字声明,看着有关部门处理“谣言”制造者的效率更高于处理虐童案件本身的,最后还有可能被一个硬盘终结你的想象。


《嘉年华》里案件最终处理是“正能量”的,很多观众认为是导演做的妥协,削弱了电影的批判力度,我倒认为这是取巧的做法。它只是一则信息量足够大的新闻广播,它生硬地扭转了结局,满足了上意,但后面一连串的“关怀”行动明显越听越有熟悉的味道。我们这个时代彼此心照不宣的东西有很多,对某一类新闻的虚假性的认知算是一个。就把这则广播和小米的逃离当做是导演留给我们的最后的善意吧。


文晏说:“当你真正对这个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后,你会觉得,我们天天在听这样的新闻,但这样的事情停止了吗?”


——文:史蒂芬宅



导演文晏在第54届金马奖上荣获最佳导演奖。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5109wqlkb&width=500&height=375&auto=0




Part

2

先说金马奖。


当初在“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改编剧本”两项提名中看到《摆渡人》时,真心替金马奖捏一把汗,直到看过《相愛相亲》与《嘉年华》,然后又了解了一下其他入围作品,我才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说一句:金马奖还是一直以来的金马奖。


第54届金马奖海报,由方序中设计,致敬20年前的《春光乍泄》


本届金马奖中,入围最佳剧情片的五部作品有四部都是社会题材(两部关于大陆,两部关于台湾),剩下张艾嘉的《相愛相亲》,尽管比较温暖,但也没有离开“人生”“价值观”“女性视角”等深刻主题。入围最佳纪录片的五部作品就更不用说了,一部关注精神病患者,一部关注环保,一部关注年迈的母亲与重病的儿子,一部关注冤狱受害者,一部关注男同性恋,清一色社会题材,清一色弱势群体。入围最佳动画片的三部作品亦全部涉及社会隐喻。


上述电影中的一多半,短时间内我们几乎绝无可能在内地通过正规途径欣赏到,它们没有伟光正、没有主旋律、没有血脉偾张,有些甚至还触碰到敏感与禁忌,但金马奖给了它们提名,给了它们褒奖,让全世界知道还有中国电影人在独立创作、在守护电影尊严、在继续电影理想。从这个角度讲,这届金马奖究竟花落谁家真的不那么重要,因为提名作品的整体含金量相当高,无论哪一部获奖,都有令人信服的理由。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届金马奖又非常非常重要,因为在急功近利、污浊不堪的华语电影大市场之下,金马奖对社会问题与弱势群体的关注,已经远远超出了所有华语电影奖项。我甚至认为,金马奖是在以文化的力量抗衡“唯经济论”,是在以艺术的担当挑战“威权政治”。纪录片《囚》的导演马莉在获奖感言中说——这个奖对于我们这种待被清理的低端者,很重要——如果你明白她在表达什么,你一定也会懂得金马奖的意义。


第54届金马奖部分入围佳作


说完金马奖,再说说《嘉年华》。


有人说,“红黄蓝事件”成就了《嘉年华》。的确,若不是“红黄蓝事件”持续发酵,《嘉年华》的排片率不可能从1%猛增至6%。换句话说,若不是真真切切的、触目惊心的事实摆在眼前,很多人根本不会留意“虐待/猥亵未成年人”事件,更不会关注一部与此相关的社会题材电影。


说句不中听的话,“红黄蓝事件”的确恶劣,但未必恶劣过早已被曝光的同类事件。“打针喂药”几乎是公开的行业秘密,“体罚虐待”简直是家常便饭,即便“猥亵性侵”隔三差五都会“霸占”着社会新闻头条。所以我真心好奇那些因为“红黄蓝事件”又惊又怒、正义感爆表到喊打喊杀的人们,你们是当真天真到一无所知,还是当真健忘到毫无印象,还是因为“红黄蓝事件”侵犯到或者威胁到自己的权益,才终于有时间有精力关注一下下?高端幼儿园尚且如此,你们有没有想过,那些没有资历的野鸡幼儿园、那些存在于公众视线之外的孤儿院、那些缺乏家长关注的留守儿童群体,又会经历些什么?(“百色助学网”打着公益旗号威逼利诱未成年人提供性服务、广西11岁留守女童被全村十几位成年男性长期性侵等新闻,难到真的这么快就被大众遗忘了吗?)


《嘉年华》的两位主人公小文和小米都是被严重忽视的未成年人群体


有人可能会质疑我们“马后炮”或者“蹭热点”,如果有能力改变这一切的话,我真心不希望这样的“热点”存在。我想强调的是,对未成年人的伤害、虐待甚至性侵,一直都存在着——半年前、一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存在了很久很久,存在得很深很深。“红黄蓝事件”不是第一例,也不是唯一一例,更不是最后一例。最近看到一项源自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的数据,2016年度,仅媒体公开报道过的性侵儿童(14岁以下)案例就高达433起(平均每天1.2起),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即便《嘉年华》属于虚构作品,它所负担的现实意义依然不容小觑。


因为“红黄蓝事件”被更多人关注的确是《嘉年华》的“幸运”,但如果大家只看到《嘉年华》涉及“性侵未成年人”的部分,那又未免低估了文晏的创作初衷与核心。《嘉年华》不是中国版《熔炉》,《嘉年华》就是《嘉年华》。


《嘉年华》海报,巨大的梦露雕像充满隐喻


如果要我用一个词来形容《嘉年华》,那就是——克制。这部作品没有贩卖惨剧,没有渲染悲情,没有激化愤怒(性侵者自始至终没有正面出镜),甚至在结尾处理上被很多人指责为“妥协”。片中包括两位主人公在内的大部分角色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单一形象,与其说她们需要“同情”,不如说她们需要“正视”——正视人性的弱点、正视性侵的危害、正视女性的困境、正视制度的缺失。


《嘉年华》通过受害者与旁观者的双线叙述,依次展现出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经历的女性之困境:不谙世事的女童(小文和新新)被“熟人”性侵,而后还遭遇了一次又一次“再伤害”;涉世未深的少女(小米)被原生家庭抛弃、被现实社会欺骗,只差一步便误入歧途;心有不甘的女青年(前台)在社会的大染缸中翻滚,最终不得不认命;婚姻破裂的单亲妈妈(小文母)生活空虚自顾不暇;看似美满安逸的中产女性(新新母)在金钱与权力面前节节败退;公平正义之心不死的女律师数十年如一日奔波,依然斗不过官商勾结黑白颠倒……这些女性的命运与片中那座巨大的梦露雕像如出一辙:女人啊女人,当你青春靓丽时,男权社会无比需要你;然而,当你肮脏了、颓败了、有碍观瞻了,或者仅仅只是不符合男权社会的审美而已,他们又可以随时随地将你抛弃——无情地、粗暴地、冠冕堂皇地抛弃。


其实何止女人,最近的社会新闻赤裸裸地证明着,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你是老人还是幼童,无论你是来这座城市寻求帮助的人还是为这座城市做过贡献的人,当他们不需要你的时候,你什么都不是!你连最最起码的为人的尊严都没有!


《嘉年华》剧照


这真是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的国度!所以,《嘉年华》的结尾怎么能算“妥协”呢?官媒上一句报丧、下一句道喜,这完全符合“魔幻现实主义”的现实啊!更何况,文晏的“善意”仅仅只是半开放而已,小文的创伤后遗症、小米的未来选择,仍是未知。如果制度还是未能完善,如果社会还是未能进步,如果公众还是那么天真或者健忘,你认为结局外的结局会是喜还是悲呢?


——文:曹米糯


- END -




一个窥视2017中国青年电影的窗口 | 一个影评人的自我修养 

中国记录片十年路 | 《冈仁波齐》诞生记   | 嘉年华+文晏

坂本龙一  | 杨德昌 | 人人都爱Cyber Sex | 末代皇帝三十年

肯·洛奇 | 伊斯特伍德  |《色,戒》十年 | 盖尔·加朵

《越狱》复活 | 洪常秀 | 娄烨 | 筱田正浩 恋恋侯孝贤

王朔的顽主们 | 不成问题的问题 | 万玛才旦 | 酷儿电影

 游达志 | 宝冢剧团 | 嬉皮电影五十年 | 你爱的坂本龙一

许鞍华 | 敦刻尔克 | 声之形 | 撒旦探戈 | 小丑回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