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客帝国》20年后,这个世界会好吗?

后窗 2020-08-2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澎湃有戏 Author 许乐

二十年前《黑客帝国》第一部上映的时候,当时看得云里雾里,只记得最后女主角吻了一下男主角,然后虚拟世界里的男主角便满血复活了,看到这里大家都笑场了。后来至少过了半年,这电影国内才正式引进。那个时候全国电影票房加起来一年都不到十个亿,校园里刚刚出现一个叫网络的东西……后来稀里糊涂地跨世纪,然后稀里糊涂地在北京大街上看到到处是《黑客帝国2》、《黑客帝国3》的电影海报,当时央视版的《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刚刚播完,李亚鹏又给《黑客帝国》配了个音,引来大家一阵抵制……这大概便是我对《黑客帝国》三部曲的一点记忆。

《黑客帝国1》当年在中国大陆的电影海报


时至今日,当年的大帅哥基努·里维斯已经成了胡子拉碴的大叔,《黑客帝国》的导演沃卓斯基兄弟经过变性手术已经转变成了沃卓斯基姐妹,而《黑客帝国》这个系列依旧是赛博朋克电影的杰出代表。把这个三部曲放今天看,特效啥的一点也不过时,科幻理念方面仍然是个中翘楚。下面便来说一说作为《黑客帝国》背景的赛博朋克文化的来龙去脉。



一、从赛博朋克小说说起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赛博朋克小说——I’m kidding.


赛博朋克(cyberpunk,是cybernetics与punk的结合词),又称数字朋克、赛伯朋克、电脑叛客、网络叛客,是科幻小说的一个分支,通常以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虚拟世界等为主题。这个科幻分支的鼻祖是《神经漫游者》、《真名实姓》和《雪崩》这三篇小说。


《神经漫游者》这部长篇小说诞生于1984年,小说描写的是一个阴暗的未来世界,并想象了一种全新的技术,人可以直接和电脑对接从而进入到虚拟的网络世界。这部小说直接催生了赛博朋克这样一种新的科幻文化,沃卓斯基姐妹直接坦言自己是作者威廉·吉布森的狂热粉丝。要知道,1970年代才诞生世界上第一台个人计算机和“Internet”这个名词,小说中想象的那个人机无缝对接技术,即使今天也还没看到实现的可能性。毕竟,人的神经网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这俩东西不是一回事。


国内引进,由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神经漫游者》


《真名实姓》是赛博朋克小说的另一鼻祖,是作者弗诺·文奇最经典的一个中篇,创作于1981年,《科幻世界》杂志曾经连载,后来还收录到一个科幻小说选集里面。这篇小说最有趣的地方在于,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人的大脑进入虚拟网络世界之后,变成一个“超级大脑”的感受:比如所有和网络连接的摄像头都成了这个超级大脑的“眼睛”,所有跟网络连接的音响设备成了这个超级大脑用来发出声音的“嘴”,而所有的话筒麦克风成了超级大脑聆听声音的“耳朵”……


刘慈欣在1989年创作过一个非常不为人知的中长篇叫《中国2185》,这篇小说迄今为止没有正式出版过,不知道现在在网上还能不能找到。小说中想象的那个公元2185年的中国,也是由于一个超级大脑入侵网络而导致网络全部瘫痪,最后不得不用全国断电的办法根除这一超级大脑病毒。


另外一个值得强烈推荐的短篇科幻小说是阿瑟·克拉克的《接弗兰肯斯坦请拨F》(又译《拨F字找弗兰克斯坦》),小说中想象的是电话终端越来越多,彼此连接像人的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当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一个覆盖地球的“超级大脑”诞生了……这篇小说算不算赛博朋克不要紧。分类贴标签原本是件无聊无趣之事,好玩第一。


在技术方面,《神经漫游者》和《真名实姓》各自道出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两大难题。《神经漫游者》的现实瓶颈是人机接口问题,而《真名实姓》道出的是虚拟世界没办法解决的出口入口问题。对于一个沉迷于虚拟世界的人来说,有两个东西始终会干扰他,其一是他有明确的意识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如何从现实世界进入虚拟世界的,其二是他终究不得不从这个虚拟世界出来回到现实世界。沉迷于网吧的青少年大概最烦恼的事情莫过于,在玩游戏的同时还必须要处理吃喝拉撒这些生理问题。《真名实姓》里想象的那个世界是,无论你在网络虚拟世界里怎样兴风作浪呼风唤雨,一旦被人知道了真实身份,便像是蛇被捉住了七寸一样被彻底制服。这不正是现在黑客们的真实状况吗?



二、赛博朋克电影哪家强?

《电子世界争霸战》(1982)电影海报


《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 1982)可以说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赛博朋克电影。早在1982年,这部电影便已经把数字虚拟世界这一题材搬上了银幕。尽管在今天看来片中的特效技术略显粗糙,但其创意即使是若干年后的《黑客帝国》与其相比也并无二致。怎样利用电影影像的方式来呈现计算机内部的世界?这部《电子世界争霸战》开创了用真人表演来描绘计算机程序的办法。影片主要故事发生在一台街机里面,这里面的每一个真人其实代指的是一个程序——这不就是《黑客帝国》吗?——其中那个TRON便是影片中一个程序的名字。


《电子世界争霸战》中的赛博世界


这部早产的超前之作当年让投资方迪士尼亏大了。除了理念超前,这部电影在技术上也是相当超前的。片中有大约二十分钟的纯电脑CG动画,这在电影CG特效的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许多年以后,待《黑客帝国》系列大红大紫,赛博朋克电影观念普及之后,迪士尼又不忘初心地推出了这部《电子世界争霸战》的续集《创:战纪》(TRON: Legacy ,2011)。只看中文片名不大能想到这两部电影的联系。就电影成色来说,这部《创:战纪》介于值得看和不值得看之间。同样涉及电脑虚拟世界,同样是迪士尼出品,这部《创:战纪》远不如2012年的《无敌破坏王》有趣。后者想象所有的街机游戏角色都生活在一个赛博世界,这个创意绝对让游戏玩家们倍感亲切。去年上映的《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同样可圈可点,其中又有对当年那部《电子世界争霸战》的致敬片段。另外,上海迪士尼最受欢迎的项目极速光轮,其创意也是来自于当年的那部《电子世界争霸战》。


《创:战纪》中国大陆海报

《无敌破坏王》(2012)中的虚拟世界更有趣


这部《异次元骇客》(又译《十三凶间》,1999)和《黑客帝国》同一年上映。同样涉及虚拟世界,风格迥然不同。影片中的男主角创造了一个1937年的虚拟世界,之后陷入一桩离奇的凶杀案,最后发现原来自己的世界同样也是虚拟世界。


《异次元骇客》(1999)电影海报


影片给人的震撼恰在于此——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生存的整个世界都是靠一堆乱七八糟的电子元件制造出来的虚拟的东西,只要外面有人把这堆电子元件的电源插头拔掉,所有你追求的东西,所有你认同的东西,所有你坚持的东西等等等等,全部都会在拔掉插头的那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时候你会感觉到有多沮丧?事实是,一定不会再有比这更大的沮丧了。这个时候,你是否还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勇气?


片尾,男主角因爱而被拯救,离开虚拟的20世纪进入了真实的22世纪。这样一个原本一片祥和的结尾,在不经意间以一个类似关机的画面进入黑屏。导演在这里耍了一把黑色幽默,那个貌似男主角被真爱拯救的大团圆结尾,顷刻间再次消失得无影无踪,因为在这个22世纪的世界的外面,有个家伙把电源插头拔掉了。


《异次元骇客》提出的实际上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同样的问题,在《黑客帝国》里面以两颗药丸的方式出现。吃这一颗,会忘记你在虚拟世界;吃另一颗,会从虚拟世界里醒来,你选哪一颗?一边是美好的虚拟,一边是残酷的真实,你怎么选?《黑客帝国》三部曲可以说是赛博朋克文化的集大成者。有趣的是,主演基努·里维斯在1994年曾主演过一部题材类似的科幻片《捍卫机密》,并凭借在这部电影中的拙劣演技获得过最差男主角奖。


《黑客帝国》中的“药丸”问题


世界设定上,真实世界里的人被浸泡在类似培养皿的容器里,解决了《真名实姓》里涉及到的虚拟世界出入口的问题。影像风格上,《黑客帝国》摒弃了《神经漫游者》、《银翼杀手》(1982)这类早期赛博朋克作品中的阴暗颓败风格,用黑色、高亮色和暗绿色打造出一个酷感十足的赛博世界。在1999年的《黑客帝国1》成功之后,沃卓斯基兄弟(当时还是兄弟)继续打造了《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2003)和《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2003)。后两部制作规模再度升级,在当时引来全球观影热潮。


《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海报


另外,这个系列的成功还离不开这两个元素:其一是电脑CG技术在2000年前后的发展成熟,仅凭这一点,《黑客帝国》便可以碾压以往赛博朋克电影的技术粗劣;其二是2000年前后大批香港影人赴好莱坞,极大影响了这一时期好莱坞电影中的武打设计和动作场面。不光是《黑客帝国》受其影响,《X战警》三部曲、《蜘蛛侠》三部曲这一时期都受到了来自香港的武术指导的调教。可以说,倘若没有袁和平袁八爷,《黑客帝国》中的打斗场面肯定还是会像以往的好莱坞电影一样又笨又慢完全不经看。


《黑客帝国》中得益于袁和平的打斗场面


《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把《黑客帝国1》里面的世界设定再度升级。那个锡安城到底是真实的,还是又是虚拟世界Matrix的一部分?救世主尼奥到底是真的救世主,还是Matrix的一个子程序?人类反抗军最后到底是推翻了Matrix的统治,还是继续生活在Matrix创造的虚拟世界?这些扑朔迷离的问题,都得等到《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里面才能有解答。然而,令全球影迷大跌眼镜的是,《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最后稀里糊涂啥也没有说清楚,三部曲的故事就这么稀里糊涂结束了?!难怪前有昆汀·塔伦蒂诺曾爆粗口大骂《黑客帝国》,后有《生活大爆炸》吐槽《黑客帝国》结尾,说谢耳朵上一次大脑卡壳是在看了《黑客帝国3》之后。


《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海报


《黑客帝国》之后差不多十年的时间,几乎没有再出现过大制作的赛博朋克电影。直到2011年有一部小打小闹的《源代码》,算是同类题材的一次冷饭热炒。以我个人观感来说,2014年的《超验骇客》可以说是继《黑客帝国》之后迄今为止最好的赛博朋克电影。片中由约翰尼·德普饰演的科学家把自己的大脑上传到了网络,从而成了一个超级大脑。尽管这部影片确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也决不至于像网上评价的那么不堪。影片触及到人和电脑无缝对接的问题、人的情感世界的问题、以及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问题,都具有相当的深度。


《超验骇客》中国大陆版海报


英国科幻剧《神秘博士》(Doctor Who)新版第四季的第八、第九集,同样把电脑虚拟世界玩出了新境界。另外,赛博朋克还衍生出了又一个新的科幻分支蒸汽朋克。走这个路线的科幻电影同样不少,比如《飙风战警》、《天空上尉与明日世界》、《美少女特攻队》、《钢铁苍穹》、《掠食城市》等,但没有像《黑客帝国》名气这么大的。



三、电影需要哲学吗?

一部电影需要具有哲学深度才是好电影吗?我的观点是,没它也行,有它更好。赛博朋克小说诞生距今已经快四十年了,伟大的《黑客帝国》诞生至今也已经有二十年了。好比四十年前拓荒出来的一块地,刚才分析的是这块地上长出来的草、苗和树,当然,其中最抢眼的是二十年前叫《黑客帝国》的这棵树。这个世界上有一样东西我始终坚信它是无限的,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我绝对相信这块地今后还会长出更多的奇花异草和参天大树。下面咱们就来分析分析这块地,看看它都触碰到了哪些哲学命题。


前面反复提到的人机接口的问题,其实涉及到的是意识的本质的问题。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运行的,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谜。和物理学的发展做一个类比的话,今天的脑科学大概还处在伽利略的时代。对于大脑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机制,目前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一些规律,但还远没有能够把这些规律像牛顿一样彻底的数理化。


目前只知道,人的大脑皮层由130亿个神经元组成。每一个神经元都结构简单,但达到130亿这个数字以后,大脑便产生了意识。科学的未知区域,往往会成为科幻的乐园。前面提到的阿瑟·克拉克的小说《接弗兰肯斯坦请拨F》,其想象根源便来自于此。《黑客帝国》中的人机接口简单粗暴,在人的后脑勺插一个插头进去,便可以实现人脑和网络世界的无缝对接。是不是将来会有那么一天,大脑会像电脑一样在我们面前彻底透明?假如有一天我们真的能像操控电脑一样操控人的大脑,这样的未来是不是有点可怕?


《黑客帝国》中简单粗暴的人机对接,插根插头进后脑勺


赛博朋克文化经常触及到的第二个问题是情感的本质的问题。这一点在《黑客帝国》里触及的不多,在《超验骇客》里有涉及但不是主线。最能集中体现这一问题的是《云端情人》(Her, 2013)这部电影。片中的老宅男爱上了虚拟的“她”。这部影片用细腻入微的笔法一点一点讲述了这样一个令人愁肠百结的荒诞故事。假如有一天我们破解了人脑的工作原理,破解了意识之谜,那么,让一台电脑像人脑一样工作或许便不再是件难事。一台通过“图灵测试”的电脑,“她”可以陪你聊天陪你解闷,给你安慰给你鼓励,这样的一个理想伴侣,你爱上“她”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既然我们会像爱一个人一样爱上一个虚拟的形象,那么,情感到底是我们人之为人的高贵之处,还是我们无聊中的一种需求,而这种需求的本质不过是一种幻觉?


《云端情人》电影海报


到底是庄子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子?这是东方哲学家庄子对于世界真实性问题的最早的浪漫表达。


一个自幼生活在洞穴里只能看到墙上影子的人,能知道世界的真相吗?这是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对于世界真实性的最早的类比式发问。


一个浸泡在营养液里神经被通上电极的大脑,全部感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输入,这个“缸中之脑”能知道自己只是一个被泡在营养液里的大脑吗?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著名的“缸中之脑”思想实验。


人类走了几千年,从庄子、柏拉图走到“缸中之脑”和《黑客帝国》,最深层的哲学问题其实并没有变,那就是,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真的?


一辈子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那是人生的遗憾。


一辈子都在拼命想这个问题,那这人估计该疯了。


世界是真实的吗?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

今敏手绘书封,原版复刻。

412页大容量,平装双封,粉丝典藏。

9篇作品为初次单行本化!

《梦的化石:今敏全短篇》

END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近期文章



张律 | 过春天 | 大卫·汤姆森 | 亚洲腹地

奥丽芙·基特里奇 | NETFLIX | 邦德25

宠儿 | 罗马 | 奥斯卡编剧 | 奥斯卡摄影 

昆汀的电影语言 | 年度推荐电影 | 谁先爱上他

第10届金扫帚奖 | Cartoon Saloon | 恐怖分子

陈翠梅 | 冥王星时刻 | 天落水 | 海墘新路

伊文思 | 这是一个小而美的影展 | 

张献民“一个人的电影节”  卫西谛365天电影写作计划完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