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用影像理解的一种“上海摩登”

后窗编辑部 后窗 2020-08-25


8月11号,【后窗放映 018】用了一下午的时间详细回顾了舒浩仑导演的三部作品,纪录片《乡愁》表面上只是讲导演自己的童年记忆,实际上表达的却是在城市化进程中,都市人的心灵安居何方的重要追问;剧情短片《少年血》和剧情长片《黑白照片》表面上只是讲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青春爱情故事,实际上却将那个充斥着理想主义的年代何以在各种力量下迅速终结的原因,讲述得一清二楚。


同时舒导也是上海大学电影学院的电影制作MFA硕士生导师,在现场他以学者与创作者的双重身份给南京观众们带来一堂独一无二的创作课。放映之后,我们请舒导和两位嘉宾(沈晓平+许金晶)映后交流,今晚我们精选了现场实录,分享给各位影迷。









Q & A






《乡愁》舒浩仑




许金晶

今天重温了舒浩仑导演的这些影片,感触良多。尤其是看《乡愁》的时候,我个人想到了两部文学作品,一位是诗人北岛的散文集《城门开》,他回忆了二三十年前他生活过的一个北京的老胡同的场景,大概到了2000年以后,他重回胡同,发现已经物是人非,然后北岛先生的这个时间间隔了二三十年。我们有一个间隔时间更长的,就是台湾著名的学者,齐邦媛的作品《巨流河》,她大概时隔了五六十年,回到了曾经住过的地方,看到那些已经物是人非的建筑,也是感触良多。舒浩仑导演的《乡愁》是2006年的作品,我自己生活过的一个家乡小镇,我正好在那个小镇的医院大院里长大的,那年那所医院也正好开始拆迁,我们小镇里有一个从明清流传下来的石板街,当时有一半都被拆掉了。到现在,小镇医院的老房子已经挂成了小镇里最摩登的一个现代化建筑,当时的石板街已荡然无存。在我看来,舒浩仑导演的作品没有一种宏大叙事的东西,也并非虚无空荡,他拍摄的就是我们(这一代)从童年到成年的整个生活记忆。所以看了舒导的作品后,感到非常感动。

《城门开》北岛     /   《巨流河》齐邦媛



















沈晓平

这三部电影,大家看完后应该都很会心吧。有很多寓意、创作的过程,其实被泄漏了很多。舒导您现在也仍然在做电影,我想问,

这三部电影的创作,在你个人的影像创作过程中与你今天相比有什么不同和意义?



舒浩仑

其实(我的)创作还是蛮原始的。《乡愁》最早拍摄的时候是在2002年的夏天,此后一段时间我人在美国,所以几乎没有再管(这部影片)了。拍的时候,当时有个地方大中里要拆迁,我奶奶说可能要在未来六个月以内要拆,虽然没有公告,但这是已经确定下来的事情。因为我奶奶也很担心将来是否还能居住在这里,她当时已经近90高龄了,她不知道如果拆迁后她要去住哪里。


其次,当时我一看(那个地方),四周已经有一大半都被拆了,所剩不多。于是我想,那就先拍一点作为记录吧,所以我写了一个两三页的大纲,把要拍摄的景别罗列出来,以及我的一些感受和回忆,这些都成为了我的一个拍摄基础。此后我就开始进行了拍摄,在拍的过程中,由于是纪录片,其中有一些现实场景和回忆场景,这部分回忆没办法进入到纪录片里,所以这部分材料就放弃了。但是后来发现这部分材料做的具体一点是可行的,于是就开始想把这个东西做成具体的


在拍纪录片的时候,激活了很多回忆。如果没有拍摄纪录片,你的回忆也是比较违心的,也没有对这个东西有所思考。其实我也没查过关于中国大拆大建的具体资料,可能在90年代末,你可以看中国房价拆建的走势图是成比上升的。所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这么一个事情。


其实拍完这些片子,你看到的影片中的这些房子现在都已经不在了。由于我们要拍这个东西,我们会去找一些相对人比较空的地方,往往这些地方可能面临着被拆迁的可能,我们就继续拍,这样比较方便一点,所以拍完以后时间就没了。有时候很多人倒着看时间线,说当时在拍的时候如果就买这个楼,那到现在可能比拍摄它得到的钱要多(笑)。事实也是这么一回事儿。


《黑白照片》  /   《少年血》海报


拍摄时找到的这些场景,都是真实的场景,我在上海有一帮拍老房子的朋友,他们对上海的老房子非常熟悉,他们提供过很多线索。他们当中甚至还进行了分类,有的人专门拍摄现有的上海老房子,有的人专门拍摄已被拆过一半的老房子,他们很有意思,从他们的照片创作中,我也得到了很多启发。


整个的创作历程基本是这样,于我而言还是蛮个人的。


导演 舒浩仑 在映后交流现场






Q & A















沈晓平

往往我们讲到乡愁,它是一种情感,它是与失去有关的,是我们回不到过去的一种念想。它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概念,更装载了我们的情感和过去,乃至我们所有的东西。


其实讲到上海,它是中国一个非常特别的城市。上海人会有一个想法,全中国人可以分为上海人和外地人。上海在曾经的中国,是非常时髦的一个地方,最“不中国”的一个城市,最奇怪的,其他地方都没有办法跟上海比,因为它是跟世界对接最紧密的一个摩登城市。其实更早的时候,上海的中心在松江,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地方已经是后来的上海了,所以上海是一个很新的城市。在你的电影里它作为历史,作为正在改变的,我们失去的一个地方,所以它是一个非常特别的题材。其实你刚才讲到拆迁,应该在2000年出头,很多人都有这个经历。我曾经也北漂过几年,所以后来回到南京很多地方不认识了,城市的变化很大。


导演 舒浩仑 与 嘉宾 在映后交流现场


许金晶

关于上海,整个中国现在城市史的研究,上海的研究应该是排名第一位的显学。上海这座城市作为一个可以算是中国现代性开端的话,它是一个非常丰富、多元的城市。其实舒导在他的几部影片里,主要讲述的是上海生活化的一面,而上海非常摩登、现代的一面,他是借助于一个四季酒店经理的话来说的,对于四季酒店里的外国游客来说,他们需要这样一个仍然是很市井的、仍然是相对很原始的弄堂。但是作为他们的一个想象,在他们想象当中中国的一个景观,所以现在很多著作去讲它摩登、现代化一面的,是李欧梵先生的《上海摩登》,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个摩登上海的景象。



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在舒导描绘的这样一个大拆大变的时代后,基本上从90年代一直到现在,我们对于上海建筑的图景,也是遵循了民国时期建筑的想象。但其实不论是民国时期的上海,还是当今时代的上海,你沿着南京西路走,可能看到的都是摩登的商场和高楼大厦,但是只要沿着南京西路的某一个路口,往里面一拐,那里面就是弄堂与街巷,就是你们熟悉的小吃、拉面等情景。所以这样一种现代摩登,是建立在很多的弄堂、市井这样一些毛细血管之上的,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上海这座城市丰富、多元的一部分。所以在李欧梵先生的《上海摩登》这部作品研究之外,也有卢汉超老师的《霓虹灯外》,他这本书就和《上海摩登》不太一样。这本书就把这样的一个研究聚焦在霓虹灯以外的区域,就好比舒导在影片里讲到的那些霓虹灯外的普通工人、普通知识分子、普通小市民们的生活。所以这两者都构成了一种现代的、发达的上海城市文明的一部分,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


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一部分影片、纪录片是讲述上海摩登的一面,但是像舒导作品里这样一些市井化的、生活化的上海,也是构成我们能够更丰富、准确、多元的建立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认识。

放映与交流现场


舒浩仑

在座的各位,你们有时间可以去一下上海的四季酒店。因为大中里被拆掉以后,那里就变成一个很大的综合体,全球最大的星巴克旗舰店在里面。那个地方有商场、办公楼,你往旁边走,它很有意思,以前是全部拆掉卖掉,现在它已经不拆了,这与以前的做法已经不同了。它们现在相当于把里面的人全部迁走,但建筑有所保留,然后重新装修,再开放。所以你看到的东西是,人没了,外面的铁门锁了。很有意思。


在座的各位已经看过了我的影片,所以我建议如果你们去了上海,有时间的话,可以去走一走逛一逛,观察一下。因为这些地方位于市中心,所以他们不可能将道路全部拆毁,这个格局依旧存在。


拍摄《乡愁》的时候,我奶奶还在。我奶奶是在2008年过世的,也就是差不多拆迁完成的时候我奶奶过世的。在那之前,我也对大中里的人们有过一些观察,很有意思。其中有一部分人已经像(当时的)我一样搬出去住了,还有一部分就是附近的外来打工人。


我觉得这个地方现在又是一种新的循环。如果当时这些东西再保留进去的话,也会有新的东西产生,会有老人和新来的人产生的关系。比如有的人曾经遇到我奶奶,对我奶奶说,是否可以以打工换住宿(比如照顾老人,做家务以换取居住的地方)的方式暂居在此,不过我奶奶当时拒绝了,因为她在脑中算账算的很清楚。


放映与交流现场








沈晓平

你刚才提到的这些我也感到很亲切,因为我身边的学生有过诸如此类的经历。


《乡愁》在我看来,拍的很自由,对你来说比较原始的阶段。我在其中也看到了很多熟悉的东西,比如陆元敏的照片,因为我以前是做摄影杂志的。他是上海第一作者,他一直有意识的在拍上海的历史和文化风景、弄堂。



舒浩仑

陆元敏很有意思,当时我们在拍摄《乡愁》时,有一位摄影师和我一起工作,我跟他讲一些陆元敏的作品,希望能够给他一些启发。于是我就带他去见陆元敏了。那时候他还没有退休,还在一个上海沪西工人文化宫拍会议,陆元敏就把照片拿出来给我们看,给我们一一讲述。看完以后,我和我的摄影师就离开了,在路上我们摄影师说:“这种照片我也拍得出来”,但是因为他还要在剧组工作嘛,所以我也不太好意思说:“这种照片你还真拍不出来”,这不是技术问题,绝对不是说你要拍摄一个光影之类的,他误解了我的问题,我并不是问他的技术能否达到(这种程度),而是指的你是否能抓住这种“气味”,这是很难的。


导演 舒浩仑 在映后交流现场


沈晓平

我觉得陆元敏用相机做了很大的贡献。


还有一个很熟悉的名字,陆杰,他也是我的朋友。有一次我带着学生们创作,去拍上海的世博会,其中一个任务是去拍摄陆杰,包括世博园是如何建的,建立之前的人们移民到哪里去了…这些在主流媒体中看不见的东西。


舒浩仑

我当时要拍摄这部影片,我想,这是短片,用钱也不多,所以希望一栋房子就搞定了。如果展开的话很容易收不住,而且那时候还用的是胶片,拍摄的时间也非常紧张,当时房子处于正在拆迁过程中。国庆的时候,拆迁队在放假,所以我们在里面拍。这是制作电影非常辛苦的一点,但也是非常有趣的一点。


我觉得在真实的场景里面,你会觉得墙会说话,会有一种历史感在里面。我说一件真的事情:我们当时在一栋老房子里面拍摄,那天拍摄差不多要结束时,我们的设备器材放在了楼下的空房间里。就在拍摄期间时,突然看到一个台灯灯罩有一圈电影胶卷的装饰,然后我们组里有人就去翻那些遗留下来的垃圾,突然就翻出来了一张贺卡。我和我们组的摄影师同时认为贺卡上的这个人原来就是在上影厂工作过的人,这是他以前的房子,这是他遗留下来的贺卡。于是我们就拍摄了那张贺卡,并打了电话,我就问他是不是以前住在这里,他很惊讶的说:“是,你怎么知道我曾经住过这里?这是我曾经和我前女友住过的地方(笑)”





在这样拍电影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电影人以前的故事,这就是真实场景会带给我们的东西,所以我到现在为止也还是很愿意在真实场景里进行拍摄。虽然很困难,但是它所散发的真实信息以及自成的逻辑,是不可否认的。有人看到《乡愁》里我奶奶的出现,评价她演的太好了,我说她根本就没有演过,这就是她平时真实的状态(笑)。
















Q & A        









沈晓平

在我看来你的创作是很自由的一种状态。我们通常看纪录片,发现要经常假装摄影师不干涉拍摄对象。但是在《乡愁》里,你看不到,因为它把拍摄的过程也放在里面了,并不是说摄影机前的东西是不是真实自然的,他把全部发生的过程都完成记录在里面了。


《乡愁》里有一些类似老的当年的黑白影像,这是怎么来的?


放映与交流现场


舒浩仑

因为大中里是我成长的地方,包含着我的回忆,所以我想要把这个“回忆”拍出来,于是就有了这个黑白影像的部分。


《乡愁》中有一个场景是我奶奶在打麻将,我在旁边睡觉。当时我的摄影师他没意识到我也在画面里,后来我觉得既然我也在画面里,那就置身于其中好了。因为我与那里的人都非常熟悉,他们(被拍摄对象)时不时会与我说话,而不是有一个身份的区分使我们在画中画外。


我们常常在讲,设备越小,则隐蔽性就越好,干涉性越小。其实这并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你与被拍摄对象的关系。如果你们很熟悉,很放松,那被拍摄对象也会很放松,如果你们的关系是紧张的,那么器材再小也没有用。


许金晶

很多年前第一次看舒导的电影时,我《黑白照片》里印象最深的是其中隐喻的许多符号元素,比如可口可乐,还有妈妈留下的高跟鞋。这都是对八十年代重新开放时,上海处于时代先锋的一种捕捉。


这三部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有配乐。比如《黑白照片》很有意思,影片里拍摄的上海弄堂里的工薪阶层,他们喜欢听的是张行的歌,我记得这是我父母曾经喜欢听的歌。舒导可以聊一聊这三部电影中的配乐吗?


《黑白照片》剧照


舒浩仑

张行,包括一些当时的流行歌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是比较深刻的。包括可口可乐的元素,虽然影片中有一定的虚构成分,但我至今还能回忆起曾经小时候与可口可乐有关的回忆。美国的时代周刊有一期封面就是一个中国年轻人拿着可乐,那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新旧时代的对比。而且可口可乐在更早以前就曾进入我们国家,然后又退出去了,再度回来的话,这个标志性是很强烈的。


TIME Magazine Cover: China's New Face - Apr. 30, 1984


Q

一般作品都表达了作者本身,所以这些片子应该与你自身有一定的关系。你上海长大,美国留学归来,应该特别想表达这么一个概念,所以都从你的影片中折射出来了。我在想,是不是导演在影片中反映了一些那个年代的一些事情,还是你希望电影可以因此获得更多的关注?


舒浩仑

八十年代末是我个人成长的时代,所以这相当于我个人的经历在那个时代里面。这些影片像是年代片,一般很少人会拍摄年代片,因为年代片牵扯到的东西也会比较多。我正好需要拍摄个人成长的经历,而刚好就在这个年代里。没有太多别的想法,就是有话要说。


Q

我想问与《乡愁》有关的话题。

乡愁对你来说是一种比较特殊珍贵的情感。

那么对于一个普通影像爱好者在记录或表达自己的乡愁时做一些个人化的记录,你有什么建议可以提供给大家吗?


舒浩仑

我觉得有一点很关键,就是这个东西要能够打动你。


如果有东西能够打动你,你就把它记录下来。但是现在和我们那个时代不太一样,现在有很多纪实性的东西,你的打动和你获得的点击率是否有差距。我们现在的整个脑回路,都被“点赞”这个东西重新解构过了。比如“哎,我现在拍的这个东西会有多少人点赞呢?”所以这个是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


我们现在在社交媒体、互联网里,大部分人的思考都被结构过了,很多时候大家觉得自己好像被感动了,但其实是来自于社交媒体或者相关点赞率。因为所谓的分享,导致大多数人很容易被别人的意见控制,真正自己感动的东西变少了。


所以我觉得,很多东西都要自己先去感受、记录、整理,不要太在意展示这件事情。


放映与交流现场


 

 导  演


舒浩仑


毕业于美国南伊利诺斯州大学电影系,获电影制作MFA学位。

首部剧情长片《黑白照片》获荷兰鹿特丹电影节休•伯特剧本奖,波兰华沙电影节NETPAC奖(亚洲影评人联盟奖)及中国独立影像展(CIFF)大奖,并在印度班加罗尔,法国图尔,釜山,香港,摩洛哥马拉喀什,曼谷,德国曼海姆-海德堡,爱沙尼亚塔林,巴西圣保罗等电影节参赛或获奖。

短片《少年血》获迪拜电影节最佳短片奖,釜山电影节最佳亚洲短片提名奖;

纪录片《乡愁》获当代中国纪录片双年展的最佳纪录片奖,参展卡塞尔文献展纪录电影;

《挣扎》获瑞士弗里堡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入围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

在拍片的同时,他自2003美国学成归来后就开始执教于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任电影制作MFA硕士生导师。



《自在京都》已上架后窗小店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



—END—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近期文章



巴赞与萨特 | 张献民和爱的鄙视链 | 徐童

张律 | 过春天 | 大卫·汤姆森 | 亚洲腹地

奥丽芙·基特里奇 | NETFLIX | 邦德25

宠儿 | 罗马 | 奥斯卡编剧 | 奥斯卡摄影 

昆汀的电影语言 | 年度推荐电影 | 谁先爱上他

第10届金扫帚奖 | Cartoon Saloon | 恐怖分子

陈翠梅 | 冥王星时刻 | 天落水 | 海墘新路

张献民的“十荐”  卫西谛365天电影写作计划完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