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说《美丽人生》是一部高门槛电影?

后窗 2020-08-2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永恒与一天 Author 曹米糯



经典影片《美丽人生》重映,关于这部作品的争议也再度浮出水面,简单说就是:以喜剧方式表现残酷的纳粹集中营究竟能否算作对历史的尊重。《美丽人生》是一部高门槛电影,也就是说,喜剧的表象下还有很多需要观众自行补充的内容。对《美丽人生》不满的人经常会搬出《辛德勒的名单》来做对比,认为后者才是“纳粹大屠杀”题材的典范。


二战也好,集中营也罢,都是非常严肃且复杂的题材,妄图以一部两三个小时的电影说清楚所有的事根本是不可能的。我们有必要搞清楚“美化”与“复杂化”的区别,《美丽人生》的嘲讽与戏谑能否算是一种“复杂化”见仁见智,但我绝不承认它是一种“美化”,由此引发的争议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大众能够从中了解到更多纳粹大屠杀真相的话。




首先,你得熟悉一点电影史,否则很容易忽略它的艺术价值。对默片稍有了解的盆友都看得出,罗伯托·贝尼尼夸张、妙趣、靠身体语言取胜的表演方式非常类似卓别林。如果礼帽、拐杖之类的细节不够鲜明,那么我可以再举一个例子,贝尼尼在《美丽人生》中的囚服号码与卓别林在《大独裁者》中的囚服号码相同——都是“7397”,致敬到这个程度就不用我再多说什么了吧。


对战争类型片稍有了解的盆友也应该很清楚,“二战”是非常严肃的题材,除了《大独裁者》《虎口脱险》等少数作品,很少有人会去挑战以喜剧的方式再现这场人类历史上范围最广、影响最深、代价最大的战事,更不要说以喜剧的方式描绘惨无人道的纳粹集中营了。一旦分寸有失,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那些“历史虚无主义者”,但《美丽人生》却做到了,贝尼尼讲了一个根本不会有人相信的故事,奇怪的是,每一个听过这个故事的人都无比希望它是真的。


▲美丽的并不是人生,而是希望。


比熟悉电影史更重要的是,你还得熟悉二战史。

比如电影开篇的时间点——1939年——也是二战正式开启的年份;随后国王与王后的车队以及“纳粹礼”相继出现——当时的意大利是君主制国家,但真正的掌权者却是推行法西斯主义的总理墨索里尼;紧接着男主角的叔叔被打,后来白马被涂污,可见“反犹”已经公开化;再然后是学校监察,佐证种族主义教育登堂入室;等到约书亚长大(大概1943年左右),“犹太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警示牌早已遍布大街小巷。所以前半段的“喜剧”也不是纯粹的“喜剧”,贝尼尼分分钟都在为后半段的“悲剧”做铺垫。

纳粹集中营的历史更是血泪交织。我最早对“集中营”的了解应该源自教科书,但中国的历史教材什么样大家都心知肚明,更何况很多“非考点”内容在实际教学中会一带而过。以前看过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美国电影,中学老师为了启发并鼓励那些品行不良的学生,就带着他们一起读《安妮日记》。这是一本真切而感人的成长之书,也是最早的涉及纳粹集中营和大屠杀的作品,不过说实话,我真正接触到《安妮日记》已经过了成长的年纪。

▲片中的集中营内景。


第一次通过影像感受到“集中营”的真实存在是因为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那种残忍与恐怖程度可以用“终生难忘”来形容。随后还有《伪钞制造者》《裸露在狼群》《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巴黎血色围城》等等,最近的一部则是“一镜到底”的《索尔之子》。我还看了埃利·威塞尔的自传体小说《夜》和奇尔·拉什曼的回忆录《死亡特雷布林卡》,两本书都很薄,但字字泣血、触目惊心。

《死亡特雷布林卡》的首页是一张地图,标记了波兰境内部分纳粹集中营的位置。直到那时候我才搞清楚集中营是分类的:我们通常所指的集中营是以囚禁和强制劳动为目的的,比如德国的达豪和萨克森豪森、奥地利的毛特豪森、比利时的布伦东克;比集中营更恐怖的是灭绝营(或者叫死亡营),顾名思义,运往灭绝营的囚犯会被集体处死,海乌姆诺、贝乌热茨、索比堡和特雷布林卡都属于此类;第三类是劳动营和灭绝营的综合体,波兰境内的奥斯维辛就是一例,它体量太大,灭绝营部分另设在比克瑙。

▲《死亡特雷布林卡》首页地图。


《美丽人生》是个虚构的故事,片中并未指明集中营的具体所在,但考虑到营地的有限空间与砖墙结构(而不是面积更大的木质板房)以及营内的炼钢厂设置,其位于德国(或者奥地利)境内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也符合片尾美国大兵解放集中营的剧情安排。所以那些一口咬定贝尼尼讨好奥斯卡的人可以歇一歇了,解放欧洲大陆一共就东西两条线,除了苏联就是英美联军,你觉得坦克上的大兵还能是谁呢?

至于“意大利歌剧那么多偏偏选了法国歌剧是不是为了讨好戛纳”我更是无话可说。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船歌”原名《美丽的夜,爱情的夜》,对应的是随后男女主角共度的那个美好夜晚,更重要的一点,作者雅克·奥芬巴赫是德国裔法国籍的犹太人。以“国别”“功利主义”来歪解《美丽人生》除了“狭隘”我还能说什么呢?

以喜剧方式表现的悲剧终究是悲剧,以谎言维系的美好终究是谎言,贝尼尼可以将故事讲得毫无逻辑甚至完全失真,但观众如果当真将这一切(包括官方的种族主义教育、老先生临终前的友善与德国女兵的冷血、德国医生无视生命的态度、迷雾中堆积如山的尸骨等等)视作“玩笑”或者“热闹”,那就是莫大的悲哀了。

▲不朽的一幕。


与《辛德勒的名单》有关的影史轶事还有一件。话说库布里克一直想拍一部以纳粹时期为背景的作品,但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故事。1991年,库布里克读到路易斯·贝格利创作的《战时谎言》后大为震动,据说他亲自执笔改编,并将剧本定名为《雅利安人档案》。这本书既不是完全的虚构作品,又不是纯粹的非虚构写作,而是二者兼具的半自传小说。作者以儿童的视角为切入点,文笔精炼,细节详实,情感却极为克制,读起来会有一种冷漠旁观的恐怖感。


遗憾的是,这部《雅利安人档案》并未拍成。业界普遍认为这一计划是因为与《辛德勒的名单》题材撞车而被迫取消的,但看过原著小说后我却有了另一种推测。别看这本书很薄,但它实际触及到的范围却相当之广,书中有勇敢善良的德国父女,也有比纳粹还要反犹的波兰人;有应对秘密警察的各种方法,也有逃亡中的被出卖被敲诈;有卖人肉(味道微甜)的贩子,还有攻城后杀人、强奸的苏联鞑靼营兵……这个故事完全不同于黑白分明的《辛德勒的名单》,尤其是在《辛》片已经获得大众认可的情况下,放弃政治正确的道德高地转而去探讨纳粹与反犹的复杂性,很可能得不偿失。这或许才是《雅利安人档案》最终被片方放弃的真正原因。

▲这段经典对白在内地重映版中不可避免地被“处理”了。

大概十年后,波兰斯基才遇到了那个自己真正想要拍摄的犹太人故事——因提及波兰犹太人对苏联的不信任一度被禁的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二战回忆录《钢琴家》。《辛》片缺陷——犹太人的自救与德国军官的复杂人性——在《钢琴家》中都得以弥补,说实话,这个故事在“政治正确”的大潮下很容易被攻击为“美化历史”,但因为它出自犹太钢琴家的一手记录、又出自犹太导演的二次诠释,反倒没有人敢去“说三道四”。

于是一个有意思的结论出现了:原来以“人性”的角度去讲述一位纳粹军官是可以的,但前提是必须由亲历者(或者说受害者)本人去讲述。这一结论套用在《美丽人生》上应该也成立:原来以“喜剧”的方式去嘲讽纳粹集中营也是可以的,但前提是必须由亲历者(或者说受害者)本人去嘲讽。问题是,这种“因讲述人身份而异”的态度又能否算作对历史的尊重呢?

▲《钢琴家》剧照。


想当年我第一次看《美丽人生》的时候记住的也是父爱、温情、乐观,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当你了解到纳粹的暴行、了解到集中营以及灭绝营的惨绝人寰、了解到阿伦特所说的“平庸之恶”,你才会发现温情与乐观背后隐藏着无穷无尽的讽刺、揭露与抗争,你才会理解贝尼尼的表达方式多么特异、伟大且不朽,你才会明白美丽的并不是人生,而是希望。




《大象席地而坐》
已上架后窗小店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


—END—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近期文章

骡子 | 舒浩仑 | 微醺之夜 | 雎安奇
春江水暖 | 一张绝版照片 | 魔童哪吒
巴赞与萨特 | 张献民和爱的鄙视链 | 徐童
张律 | 过春天 | 大卫·汤姆森 | 亚洲腹地
奥丽芙·基特里奇 | NETFLIX | 邦德25
宠儿 | 罗马 | 奥斯卡编剧 | 奥斯卡摄影 
昆汀的电影语言 | 年度推荐电影 | 谁先爱上他
张献民老师的十荐 卫西谛365天电影写作计划完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