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枝裕和:现在还很细小的沙粒,会在几年后,成为下部电影的根芽

CCG 后窗 2020-08-25


世界如此精彩,

日常就很美丽,

生命本身就是奇迹。


第一看见是枝裕和这个名字时,是他拍摄关于台湾导演杨德昌和侯孝贤的纪录片《当电影映照时代:侯孝贤与杨德昌》。被称作日本电影“新浪潮”的代表,同时也被评论家们誉为小津安二郎接班人的是枝裕和,在他的电影中充满了日本民族家庭观念以及对生活细节的表现。正如他的随笔集《有如走路的速度》,对生活的观察与细品来源于在生命中的漫步。


从《幻之光》到《海街日记》,是枝裕和在题材和电影语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家庭里的故事,柔情安静的视角观察着生活。现实的痛苦和温暖,个体生命的意义和社会现实的批判构架了是枝裕和的体系。而生活中细节的处理,将潜伏于心底的情感平静的揭露。无需过度的宣泄,只是生活的些许变化罢了。



(《无人知晓》中时间的流逝。母亲离开前为京子涂上的指甲油,指甲油都已经褪色,母亲还没回来。)


2004年,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获得了了57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的提名,同时14岁的柳乐优弥凭借这部电影打败了梁朝伟,获得了当年主竞赛单元的最佳男演员,成为戛纳史上最年轻的影帝。改编自真实故事的悲剧让人难以接受,是枝裕和将孩子们对母亲的期待和生命自身意义的问询融入在影片的细节处理中。京子对母亲回家的期盼,躲在门后帮母亲开门;小雪一开始藏在粉红色的行李箱中,最后粉红行李箱却成了她的棺椁;顽皮爱笑的茂,是生命最初对生活的热爱与好奇。



(《无人知晓》整部电影里唯一的一滴眼泪,充满了悲伤和无奈。)


如果说《无人知晓》是让人痛到无奈的家庭,《海街日记》则是充满温情和幸福的家庭。改编自漫画的《海街日记》承载了小清新治愈的风格,温馨的家庭和相互依靠生活的四姐妹。人总是容易忘记开心的时光,却对痛苦的事情刻骨铭心,那就通过日记把温暖的日子记录下来。一如影片名,流水账式的故事就像一本日记,记载了那个夏天海边小城的温馨,就像我们无法在记忆中捞取那精准的事件,但时隔多年仍能感受到那一丝暖意。葬礼原本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却成为了温暖故事的开端。影片中四姐妹在生活中也会遇上各式各样的问题,也会产生争吵,但这些却在爱与家庭中消融。梅雨时节的梅子酒,海边小店的招牌菜,烟花祭的绚烂和满天飞舞的樱花,这些美妙的瞬间共同组成了海街一隅的幸福。(不过,话说我看这部电影里脑海里竟然全是《秒速五厘米》)



(《海街日记》里烟花祭四姐妹在庭院中放烟花)


是枝裕和在接受采访时说,《海街日记》里他想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还探讨了“时间”这个主题——人物的缩影和时间的循环是《海街日记》的两层含义。岁月的变迁影响了一家人,过去的经历让一个人变成了现在的模样,也因当下能预知未来如何。过去,现在以及将来叠加在了同一个人身上,也就成为了他现在,多重交错的时间浓缩在角色的身影上。第二层则是时间的循环往复,每年的梅子酒,一年一度的烟花祭以及樱花的绽放与凋零。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过去的就都过去了,但实际上,它却在羁绊着我们的现在,而现在又会影响我们的未来,未来又是受到过去的影响。生活是一个循环有序的过程,生命的理性则是在这循环中逐渐的沉淀。


对于生活的观察与思索,正是在生命的道路上,不徐不疾,有如走路的速度,走得波澜不惊,走得温暖踏实,一直走到心都出其不意地静下来。


【是枝裕和携《海街日记》剧组在戛纳接受采访】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016mkffye&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有如走路的速度》是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的首部随笔集。


有如走路的速度,漫步日常风景。是枝裕和认为,某种童年的气味、某个平凡的场景、某个温暖的笑容……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吉光片羽,都是创作的哲思与灵感。


擅长以朴实平淡的影像表达日常情感的是枝裕和,首次透过文字,深入而多样地畅谈对创作、对日常、对影像、对世界的思索和追问,以及对现代日本社会的敏锐观察与批评。


他以回归日常的视角,深入人性深处,叩问个体生命的意义,并清晰传达出他的人生观:世界如此精彩,日常就很美丽,生命本身就是奇迹。



《有如走路的速度》

  〔日〕是枝裕和/著






书名:《有如走路的速度》

著者:〔日〕是枝裕和著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书 摘

 

代序:

大概再过一个月,我的新作《如父如子》就要上映了。在各地接受采访时,常被问到创作这部电影的契机,其实拍《如父如子》源于我的个人经历。

拍摄前一部作品《奇迹》时,我很长时间没回家。时隔一个半月之后,一天晚上,我回到妻子和女儿守候着的家中,三岁的女儿在房间一角读绘本,不时朝我瞥几眼,流露出很在意我的样子,可就是不到我身边来。

“她很紧张啊……”我留意到这一点,自己反倒紧张起来。父女俩就在这种微妙的氛围中度过了那个夜晚。

第二天早晨,我又要出门工作了,女儿一路送我到玄关,说了句:“下次再来啊。”我这个父亲不由得苦笑了一下,其实内心非常狼狈,也很受伤。

原来是这样啊……也许我和女儿的感情确实不够亲密,与我相处三年的记忆,在她心里已经完全没有了痕迹。

我真切地感受到,仅靠“血脉相连”是不行的。

还是需要花时间陪伴在家人身边。其实一开始,我就很清楚这一点,只是按我的工作性质,很难过上那样的生活。

 

这次是由福山雅治担纲主演,扮演父亲一角,我打算将这种日常生活的烦恼全都扔给他去面对,并且这种烦恼更富有戏剧性、更加迫切。也就是说,到底是选“血缘”还是“时间”,我用极其邪恶的构思迫使他陷入两者只能选其一的处境。《如父如子》就是始于某种恶意。

同时我也考虑到,卷入“抱错孩子”这种极具轰动效应的情节时,观众的视线和意识大概会集中在“夫妇俩到底会选哪个孩子”的结局上。然而这条线太突出的话,会让观众仓促地解读剧情,他们那本该存在于故事背后的、可能已经失去的“日常”就会变得粗糙潦草。这是不行的。说到底,电影就是要对日常生活进行丰富的描述,并且把它真实地传达给观众。“人”比“故事”更重要,我不打算改变这个观点。所以,我准备多花些时间研究如何构建两个家庭的生活细节。

洗完澡,母亲如何给孩子擦头发;三个人以怎样的顺序躺在床上,怎样牵着手;当亲生儿子出现在眼前时,父亲在意什么,拿谁和谁比较。如此这般看似琐碎的日常生活,如果刻画得不够充实,这部电影就会变成失败的作品。为此,我决定重视从自己的生活中撷取的记忆,并着重观察演员们在我眼前展现的“生活”。

 

可能因为我是电视纪录片导演出身,所以一直被大众认为是“社会派”,我也一度这么认为。我早期的作品中,不乏取材于奥姆真理教事件,以及从东京弃儿事件中获得灵感而创作的作品,也曾反感全世界被9·11恐怖袭击事件点燃的复仇情绪,创作了以复仇为主题的电影。

作品风格发生转变的契机,是我在母亲去世后备感后悔,纯粹从私人的情感出发,拍摄了电影《步履不停》。我自认为这部作品丝毫没有所谓的“社会性”,外国观众能理解这样私人的、日本化的故事吗?

不出所料,法国一家电影发行公司的负责人看了《步履不停》后,失望地评价“太家庭化了”“太日式了”,这样的电影欧洲人是理解不了的。说实话,我倒不以为意,心想:理解不了就理解不了吧。

尽管如此,当电影在海外上映时,完全推翻了当初的预想。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上,电影放映结束后,一位蓄着络腮胡、人高马大的巴斯克男子挺着太鼓般的肚子走到我面前,说:“您为什么这么了解我的母亲?”

电影在韩国、加拿大、巴西获得了同样的反响。

何谓普遍性?创作时心里装着世界,就等于自己的作品被世界广泛认同了吗?当然不是。如果像这样关注和挖掘自己内在的体验与情感,就能达成某种普遍性,自然再好不过。我想暂时用这样的角度,来思考自己与电影,以及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这次的《如父如子》也是这种思路的延续。

 

再回到本书,二○一一年,《奇迹》公映,我以《有如走路的速度》为题,在《西日本新闻》上连载了一系列文章。本书便是由这些文章结集而成,这是我的首部随笔集。

其实在此之前,这个标题还曾用于一档电视纪录片栏目,节目中呈现的是想成为职业音乐家和歌手而参加选秀的年轻人。但重心并非表现选秀成败这种非日常的事件,而是音乐如何融入他们的生活这种“日常”视角。镜头悄无声息地,犹如漫步一般潜入他们的日常生活。

第三次使用这个标题,是因为我觉得这些随笔如同我当时的生活,以缓慢的步调与我相伴而行。

犹如停下脚步,挖掘脚下微不足道却更柔软的事物。如果电影作品是静静沉淀在水底的东西,这些文字就是沉淀之前缓缓漂荡在水中的沙粒。这些沙粒聚集在一起,便成了这本随笔集。

那些现在还很细小、并未成形的沙粒,一定会在几年后,成为下部、下下部电影的芽和根。

是的,我如此确信。

 

是枝裕和

二○一三年八月二十一日





【是枝裕和导演作品列表】


1993 《当电影映照时代:侯孝贤与杨德昌》

1995 《幻之光》

1998 《下一站,天国》

2001 《距离》

2004 《无人知晓》

2006 《花之武者》

2008 《步伐不停》

2008 《祝你平安:Cocco的无尽之旅》

2009 《空气人偶》

2010 《鬼怪文豪怪谈4:后日》

(与冢本晋也,落河正幸,李相日联合指导)

2011 《奇迹》

2013 《如父如子》

2015 《海街日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